俄德合作開發鈉電池價格低廉 或可替代鋰離子電池

2020-11-26 雲南網

原標題:俄德合作開發鈉電池價格低廉 或可替代鋰離子電池

俄羅斯國立研究型技術大學莫斯科國立鋼鐵合金學院、俄羅斯科學院生物化學物理研究所和德國亥姆霍茲德勒斯登羅森多夫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員共同合作,日前研發出可以替代鋰離子電池的鈉電池。由於鈉電池材料價格低廉,或可成為廣泛用於智慧型手機的新一代電池。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納米能源》雜誌上。

鋰離子電池是目前人們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一種電池,它廣泛用於智慧型手機、筆記本電腦等可攜式電子產品中,在電動汽車和宇航工業等領域也有著很好地運用。但鋰是一種非常昂貴的金屬,並且在自然界中儲存量有限。

鈉儲量豐富,價格低廉,多年來,全球科研人員一直致力於研發一種以鈉材料為基礎的電容量更高、價格又低廉的電池,以替代目前的鋰離子電池,電容量高的鈉電池要比鋰離子電池更具有商業優勢。

俄德科研人員在實驗中發現,如果將鈉原子用一種特殊的方式「包裹」起來,比如,像三明治那樣,將鈉原子放置在兩層石墨烯之間,就可以大大提高這種鈉原子結構的電容量,進而開發出高性能的鈉電池。

莫斯科國立鋼鐵合金學院研究員伊利亞·切普卡索夫表示,具備鋰離子和石墨烯三層結構的鋰電池,每克電容量為828毫安時,是傳統石墨陽極鋰電池(每克372毫安時)的兩倍以上。他稱,目前研究人員開出三層結構鈉電池樣品,並正在實驗室進行測試,初步測試結果表明,新的三層結構鈉離子電池的每克電容量與傳統石墨陽極鋰離子電池相當,約為每克335毫安時。

總編輯圈點

在當今電池界,鋰電池還是當之無愧的主流。但鋰電池的最大問題是鋰在自然界中的儲存量有限。總有一天,人類需要用到替代品。鈉和鋰的化學性質相似,但鈉在地球上的儲量非常高,這種優勢使得其脫穎而出。不過,現實問題是,單位質量的鈉電池儲能要比鋰電池少,所以,科研人員正在提高鈉電池儲能上下功夫。目前,鈉電池的產業化還處於初級階段,多是高校和研究所在進行。但厚積薄發,做好技術儲備,等到需要替代之時,也是它大顯身手之日。(董映璧)

相關焦點

  • 俄德合作開發鈉電池
    科技日報莫斯科7月19日電 (記者 董映璧)俄羅斯國立研究型技術大學莫斯科國立鋼鐵合金學院、俄羅斯科學院生物化學物理研究所和德國亥姆霍茲德勒斯登羅森多夫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員共同合作,日前研發出可以替代鋰離子電池的鈉電池。由於鈉電池材料價格低廉,或可成為廣泛用於智慧型手機的新一代電池。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納米能源》雜誌上。
  • 十年執著的「鈉」鈉離子電池迎來「黎明」
    當很多人在公共場合關注鋰離子電池時,他把注意力轉向了「冷門」的鈉離子電池,而這「一眼」就是10年,也開啟了鈉離子電池產業化的大門。此時,胡永生不僅是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員,也是中科海納的創始人。 不久前,中科海鈉生產的世界上第一款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鈉離子電池批量生產。目前電池容量可達30萬節電池/月。
  • 首發|專注於鈉離子電池研發,中科海鈉獲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
    但中科海鈉創始人兼董事長胡勇勝依然看好鈉離子電池的發展,他認為鈉元素來源廣泛,並且當下的儲能電池市場存在著幾大痛點:環保、資源(足夠資源支撐大規模儲能技術的可持續發展)、成本、安全性。首先,鉛酸電池與鋰離子電池性價比不高。大眾熟悉的家用、外賣和快遞等使用的電動自行車、電動三輪車大多安裝鉛酸電池或鋰電池。
  • 執著「鈉」十年鈉離子電池迎來「破曉」
    「在二次電池中,鋰離子電池的性能雖是最好,但鋰資源的儲量有限,且70%分布在南美洲,而目前我國80%鋰資源依賴進口。鋰離子電池難以兼顧電動汽車和電網儲能兩大產業。」胡勇勝告訴《中國科學報》。  「一枝獨秀」的鋰離子電池已無法全面改變傳統能源結構,「百花齊放」的二次電池中,替代或補充鋰離子電池的儲能技術成為國際新能源技術的競爭熱點。
  • 鋰離子電池的開發背後的環境問題
    此時,可充電電池(如使用活性鹼金屬鋰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努力解決了該問題。正是在1970年代的全球石油危機期間,鋰離子電池才奠定了基礎,當時出生於諾丁漢的M Stanley Whittingham致力於開發不依賴化石燃料的能源技術。
  • 在50年後,鋰離子電池的難兄難弟鈉離子電池終於實現量產!
    中科海鈉是一家專注於新一代儲能體系 - 鈉離子電池研發與生產的高新技術型企業,企業擁有多項鈉離子電池材料組成、結構、製造和應用的核心專利,是國際少有擁有鈉離子電池核心專利與技術的電池企業之一。公司聚集領先的技術開發團隊,現擁有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陳立泉院士、胡勇勝研究員為技術帶頭人的研究開發團隊。什麼是鈉離子電池?
  • 電池新技術前瞻:用鈉代替電池中的鋰
    來自NUST MISIS,俄羅斯科學院和Helmholtz-Zentrum Dresden-Rossendorf的國際科學家團隊發現,以特殊方式「堆疊」的鈉(Na)可以代替鋰(Li)用於電池生產。鈉電池將比現有的鋰電池便宜得多,並且具有同等甚至更大的容量。研究結果發表在《納米能源》雜誌上。
  • 在50年後 鋰離子電池的難兄難弟鈉離子電池終於實現量產!
    而鈉與鋰屬於同一族元素,它們的化學性質相似,因此理論上鈉也可以像鋰相同用來做電池。   但是鈉的原子半徑比鋰要大很多,因為鈉原子比鋰原子要多8個電子,所以鈉原子自然要大得多,而且它比鋰要重很多,使得單位質量的電池儲能就要比鋰少。
  • 鈉離子電池:電動車的未來新趨勢,技術新突破!
    未來的電動車或許能採用價格低廉且節省資源的鈉離子電池取代鋰電池。 電動汽車-尤其是使用可再生能源發電的電動車-被視為是有助全球氣候保護的未來模式。但多年來車商在電池技術中採用的是稀有且相對昂貴的鋰,拖慢了全球大規模普及電動車的步伐。 雖然電動車、商用車或電動自行車正如火如荼發展,但投入使用的範圍有限。
  • 「電池國家隊」研發出新型鈉離子電池,價格比肩鉛酸電池
    中科海鈉團隊成員來自被稱為「電池研發國家隊」的中科院物理所二次電池研發團隊,其開發的鈉離子電池產品在性能上對標鋰電池,包括使用壽命相當,快充快放,且能量密度可達 140Wh/kg。而在成本上則明顯優於鋰電池,甚至可以比肩在市場上處於低端的鉛酸電池。該電池負極材料以煤作為原料,正極以廉價金屬氧化物為原料,成本優勢明顯。
  • 鋁空氣電池替代鋰離子電池?快別逗了!
    市場普遍關心,未來鋁空氣電池是否真的能夠取代鋰離子電池,帶領電動汽車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Alcoa(美鋁公司)和以色列Phinergy公司最近對一臺電動車進行了測試,該車搭載了兩家公司聯合開發的鋁空氣電池後,而該車最大的亮點是其續航裡程可以增加到994英裡(約合1600公裡)。如果這項技術真的能成熟運用,這無疑有利於未來電動汽車的大規模推廣。
  • 從鋰離子電池到鈉離子電池,我們面臨哪些挑戰與機遇?
    在負極材料方面,早期無論是鋰離子電池,還是鈉離子電池都是採用金屬鋰或金屬鈉,但是由於鹼金屬較高的反應活性,因此導致界面穩定性差,同時由於充放電過程中的枝晶生長問題,因此金屬鋰負極最終未能得到廣泛的應用。幸運的是鋰離子電池成功發現了軟碳、石墨類等一些碳材料具有良好的嵌鋰特性,因此成功實現了商業化。
  • 聊一聊被忽略的鈉離子電池
    編者按:與鋰相比,鈉儲量豐富、分布廣泛、成本低廉,並且與鋰具有相似的理化性質,因而鈉離子電池的研究再一次受到科研界和工業界的廣泛關注。目前,鋰離子電池可謂「風頭正勁」,但隨著電動汽車、智能電網時代的到來,鋰離子電池的大規模發展會受到鋰資源短缺的瓶頸制約。
  • 鋰電池被替代?德國研發「鈉空氣電池」
    由於鋰電池技術的不斷成熟,我們隨身攜帶的手機體積才得以縮小,同時動力鋰電池的推出,讓電動自行車減輕重量成為可能,但日前德國大學研究人員研究出一款可替代鋰電池的新電池技術,令未來電池種類發展充滿想像。
  • 美國研究員開發環保方法 可降低鋰離子電池回收成本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的納米工程師開發出一種新工藝,可以使廢舊正極材料恢復至完好狀態,更加經濟有效地回收鋰離子電池。比起目前的方法,該工藝採用更加環保的化學物質,可將能耗降低80-90%,並使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約75%。
  • 雪域大學研發新型固態鋁離子電池或可替代鋰離子電池
    私人、公共和商業運輸(汽車、公交車、卡車)等電動汽車對電池需求不斷增加,因而人們開始研發鋁離子電池以滿足需求。而電動汽車需要大量的電力才能正常運行,因而對電池產生了高要求,導致電池必須能夠進行快速、劇烈的電化學反應,以驅動外部電力(如電機、電子設備等)。
  • 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挺「錳」 有望取代鋰電池
    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挺「錳」 有望取代鋰電池科技日報南京12月6日電 (通訊員 崔玉萌 記者張曄)鋰離子電池應用越來越貼近百姓生活,但地球上鋰資源十分有限,且開採成本高。開發一種替代電池成為各國科學家努力的重要方向。
  • 雪城大學研發新型固態鋁離子電池 或可替代鋰離子電池
    蓋世汽車訊 私人、公共和商業運輸(汽車、公交車、卡車)等電動汽車對電池需求不斷增加,因而人們開始研發鋁離子電池以滿足需求。而電動汽車需要大量的電力才能正常運行,因而對電池產生了高要求,導致電池必須能夠進行快速、劇烈的電化學反應,以驅動外部電力(如電機、電子設備等)。
  • 替代鋰電池「物美價廉」鈉電池研究獲重大突破,這2股望率先受益
    重磅消息據科技日報消息,俄羅斯國立研究型技術大學莫斯科國立鋼鐵合金學院、俄羅斯科學院生物化學物理研究所和德國亥姆霍茲德勒斯登羅森多夫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員共同合作,日前研發出可以替代鋰離子電池的鈉電池由於鈉電池材料價格低廉,或可成為廣泛用於智慧型手機的新一代電池。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納米能源》雜誌上。
  • 鈉電池會取代鋰電池嗎?
    有沒有鋰電池替代產品呢?也許是有的,那就是鈉離子電池。鈉離子電池為什麼有可能取代鋰電池?在市場上,作為鋰原料的碳酸鋰價格每噸需要幾萬元;而作為鈉原料的氯化鈉的價格每噸只要幾千元。所以,作為電池來說,鈉電池與鋰電池相比的一個突出優點就是便宜,這對於產業化來說是一個非常核心的優勢。因為產業界最關心的是成本。當然,成本優勢不等於技術優勢,關鍵還要看鈉是不是真的可以做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