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絨藤花叢裡的「蜂鳥」

2021-02-22 五次方物語

返鄉歸來,長途跋涉七個多小時,饑渴交加。但甫一下車,便被一大叢鵝絨藤吸引了過去.不奇怪,植物人都是這個德行。

鵝絨藤,學名Cynanchum chinense R. Br.,蘿藦科鵝絨藤屬纏繞草本。本種並不是多麼罕見的玩意兒,在青島市區或郊區均有分布,但像長勢這麼囂張的一大坨還是第一次看見。

鵝絨藤的葉子葉對生,寬三角狀心形,依我看得算比較標準的「心形」。傘形聚傘花序腋生,兩歧,花冠白色,裂片長圓狀披針形,像一個個微型的海星。上面還有內外兩輪副花冠。很遺憾今天的圖全都是手機倉促拍攝,都比較渣.

一隻弄蝶在貪婪地吸吮花蜜,並且直勾勾地盯著我,完全沒有要逃跑的跡象。這說明本磚家非常有親和力,連蟲子都知道我愛好和平。由於沒有看清其翅面的斑紋,故無法定種,好像是直紋稻弄蝶

關鍵的內容在視頻中!有一隻行蹤詭秘的小小UFO在花叢中流連,翅膀的扇動速度非常快,加上細長的「喙」,特別像傳說中的蜂鳥。我拼盡了手機的最後一點電量拍了下來。雖然像素很差,但也彌足珍貴。因為我正打算寫這個,突然就這麼碰上了,豈非天意?

但視頻畢竟太模糊了,還得拿出以前曾經拍過的圖來說明。其實也挺模糊,因為這貨如同永動機一樣不停飛來飛去,幾乎沒有「稍息」的時候,小數位相機也就只能拍成這樣,湊合看吧,領會精神就行。這到底是啥玩意兒?很顯然不是真的蜂鳥,兩條像天線一樣的觸角就出賣它了。

這是一種蛾子,正名小豆長喙天蛾,學名Macroglossum stellatarum Linnaeus,鱗翅目天蛾科。翅面暗灰褐色,前翅有黑色縱紋;後翅橙黃色。翅展50mm。與諸多蛾子喜歡鬼鬼祟祟地晝伏夜出不同,它都是在朗朗乾坤光天化日之下出來「訪花」。

每逢這個季節,都會有很多人以為自己目擊了蜂鳥。對於北方來說,一般就是這個小豆長喙天蛾,南方還有咖啡透翅天蛾等。事實上蜂鳥分布於美洲,我國不產任何一種蜂鳥。

相關焦點

  • 鵝絨藤是一種怎樣的植物?
    一,鵝絨藤的名稱、分布和生境鵝絨藤是正式中名,這個名稱來源於《東北植物檢索表》;在錦州等地叫祖子花;在植物分類學中屬於蘿藦科鵝絨藤屬。它主要分布於我國遼寧、河北、內蒙古、山西、陝西、甘肅、寧夏、青海、山東、河南、江蘇、浙江、等省區,通常生長在山坡向陽的灌叢中、路旁、河邊、地埂上,常纏繞生長。
  • 植物識別:蘿藦和鵝絨藤
    蘿藦和鵝絨藤,之前每次見,總覺得分不清它們。蘿藦,蘿藦科蘿藦屬的;鵝絨藤,蘿藦科鵝絨藤屬的。可是,當它們生長在一起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它們差異非常大:從花兒到果實,都異常明顯。鵝絨藤蘿藦(下)雖都是聚傘花序,花朵都是五基數,都比較複雜,具有花冠和副花冠;但形狀不同,顏色也有差異:蘿藦花冠白色或帶淡紫粉色斑紋或為淡粉色,鵝絨藤為白色;蘿藦花兒的花梗很短,鵝絨藤的很長。
  • 鵝絨藤,白色的小花溫柔,白色的汁液有毒.
    鵝絨藤的小花白色,杯狀的副花冠也是白色,聚傘花序在一起,遠看非常顯眼。鵝絨藤的莖中含有白色漿乳汁,這個汁液是有毒的,所以要小心下手。但可入藥,鵝絨藤的根也是一味草藥,能清熱解毒、消積健胃。查資料的時候,發現它還是很好的獸藥,如果母畜產後缺乳,就可以用鵝絨藤和其它草藥。頓時想起缺啥補啥。(此圖來自網絡)其實,鵝絨的名字通過看葉和花記憶點不高,等深秋初冬,豆莢狀的果實成熟,豆莢裂開,種子飛起來,白白的像鵝絨一樣,就一下子記住了。
  • 相信我,你家小區花園裡的真不是蜂鳥
    懸停中高速振翅的黑長喙天蛾,遠看確實符合人們對蜂鳥的想像。圖片:aniruddha_singhamahapatra / inaturalist.org很多人會將這些敏捷機警的小飛行物誤以為蜂鳥,但蜂鳥只生活在美洲,亞洲是不太可能見到的,朋友圈小視頻裡的「蜂鳥」多半是日行性的天蛾種類,以長喙天蛾屬的成員居多,而黑長喙天蛾(Macroglossum pyrrhosticta )則是這其中最容易觀察到種類之一。
  • 新鄭出現蜂鳥?原來是「蜂鳥鷹蛾」
    □記者田育臣文圖    本報訊11月15日,新鄭市民李先生致電大河報記者稱,11月14日中午,他在新鄭龍湖鎮一高校校園,看到四五隻「蜂鳥」,覺得十分奇特。對此,省農科院的昆蟲專家任應黨觀察照片後稱,這些小傢伙並非蜂鳥,而是酷似蜂鳥的「蜂鳥鷹蛾」,被稱為昆蟲世界裡的「四不像」。    李先生說,11月14日中午,他吃過午飯,到新鄭龍湖鎮一高校校園裡散步,行至一處花叢旁,卻發現四五隻「蜂鳥」,繞著花叢飛來飛去。
  • 鄭州高校出現蜂鳥?專家:是「蜂鳥鷹蛾」(圖)
    蜂鳥鷹蛾對此,省農科院的昆蟲專家任應黨觀察照片後稱,這些小傢伙並非蜂鳥,而是酷似蜂鳥的「蜂鳥鷹蛾」,被稱為昆蟲世界裡的「四不像」。李先生說,11月14日中午,他吃過午飯,到新鄭龍湖鎮一高校校園裡散步,行至一處花叢旁,卻發現四五隻「蜂鳥」,繞著花叢飛來飛去。
  • 南京浦口現山寨版南美洲蜂鳥,其實是蜂鳥鷹蛾
    揚子晚報網10月10日訊(記者 梅建明 通訊員 武家敏)10月10日上午,南京市民周先生在浦口不老村遊玩時,發現一隻被稱為昆蟲世界裡「四不像」的蜂鳥鷹蛾。據介紹,這種像鳥、像蜂、像蝶、像蛾的「四不像」昆蟲,在格桑花叢中盤旋飛舞,採食花蜜的身姿,很是惹人喜愛。
  • 浦口不老村發現「山寨版」蜂鳥 其實是蜂鳥鷹蛾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此視頻)   荔枝新聞訊 10月10日上午,市民周先生在南京浦口不老村遊玩時,拍攝到一隻被稱為昆蟲世界裡「四不像」的蜂鳥鷹蛾。這種像鳥、像蜂、像蝶、像蛾的「四不像」昆蟲在格桑花叢中盤旋飛舞,採食花蜜的身姿,很是惹人喜愛。據悉,由於它和蜂鳥太過相似,在飛行狀態下有些市民都有錯把蜂鳥鷹蛾當作蜂鳥的認識。
  • 網友拍到疑似「蜂鳥」? 原來是昆蟲「四不像」——蜂鳥鷹蛾
    她說,昨天,在月山村的一處田野無意間看到一隻小「東西」,在野花中翩翩飛舞,它把身體懸停在空中,然後,把長長的「嘴」插入花盤,像是在吸食花蜜,「嘴」在花蕊中一伸一縮,整個動作很像是世界上最小的鳥類——蜂鳥的舉動。  吳女士說,這隻「蜂鳥」的體形大約只有小紅棗大小,仔細觀察,它有很多隻腳,但沒有爪子,更明顯的特徵在於它頭上有兩根尖端膨大的觸角,並且在飛舞時發出清晰的聲響。
  • 像鳥、像蜂又像蝶 是「蜂鳥」還是「蜂鳥鷹蛾」?
    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蜂鳥嗎?亞洲蜂鳥。新華社記者 梅永存 攝林先生家住市區,11月3日那天,他帶著家人前往黃坦硐遊玩。正當一人行道過一處野花叢時,看見花叢中飛著一隻「鳥」,長長的喙管在花蕊中一伸一縮,背部土黃和褐色相間,和小鳥一樣的尾翼不停地擺動,發出清晰的嗡嗡聲。
  • 潼南現罕見蜂鳥鷹蛾
    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記者 黎昭9月8日上午,潼南市民賴先生在柏梓鎮尹壩村老家的花園裡,賴先生告訴記者,今天上午他在老家院壩的花園裡玩,看到花叢中飛著一隻昆蟲,長長的喙管在花蕊中一伸一縮,背部土黃和褐色相間,和小鳥一樣的尾翼不停地擺動
  • 蜂鳥鷹娥
    時隔三十多年,間隔五千多公裡,我在北方城市的格桑花叢中再次看到它的蹤跡,用影像記錄下來。蜂鳥鷹蛾:被稱為昆蟲世界裡的「四不像」,像蝶,和蝶一樣白天活動,口器是長長的喙管,且有尖端膨大的觸角,還有色彩繽紛、美麗炫目的翅膀。獨特而強壯,有灰褐色前翅,其上飾有黑色紋線,兩性相似。。
  • 13種一年四季開花的藤本植物!
    13種一年四季開花的藤本植物!這年頭,已有很多朋友都喜歡在籬笆或牆角種植一些藤本植物,以增添家園綠化和觀賞性,尤其是常年開花的那就更喜歡了 ,今天小編為朋友們搜羅了13種一年四季開花的藤本植物,當然這些植物並不適合個別地區栽種,栽種前可要考慮好哦!以下是詳細內容了:
  • 最像蜂鳥的小豆長喙天蛾,飛翔時連專家都難分它是蜂鳥還是蜂鳥蛾
    在每年5月到9月時,繁華盛開的時候,就有一種「蜂鳥」在花叢中採蜜,只是國內並沒有野生蜂鳥分布的,其實這種「蜂鳥」只是最像蜂鳥的小豆長喙天蛾,小豆長喙天蛾的外形非常像鳥,又稱為蜂鳥鷹蛾、蜂鳥蛾等。
  • 動物趣談:尋找中國「蜂鳥」!
    進入4月,城市公園的花壇旁總會有細心的遊人發出這樣的驚呼——有種體形極像蜂鳥的小精靈在花叢中時而懸停,時而後退,將長長的嘴巴伸進花心吸吮花蜜。然而,蜂鳥只生活在美洲。我們所見到的「蜂鳥」,其實是一種身體強壯、色彩豔麗、飛行靈活的蛾類——長喙(huì)天蛾。
  • 湖南發現蜂鳥鷹蛾:像鳥像蜂又像蛾
    9月7日上午,常德一攝影師在該市桃源縣楓樹鄉一池塘邊拍攝蝴蝶時,拍攝到一隻被稱為昆蟲世界裡「四不像」的蜂鳥鷹蛾。這種像鳥、像蜂、像蝶、像蛾的「四不像」昆蟲在花叢中盤旋飛舞,採食花蜜的身姿,很是惹人喜愛。據悉,蜂鳥鷹蛾是產於美國的稀有昆蟲,在中國國內較為罕見。
  • 中山陵波斯菊引來"四不像" 原是能倒飛的蜂鳥鷹蛾
    江南時報記者 徐昇  「四不像」名叫蜂鳥鷹蛾  白的、粉的、紫的、藍的、紅色的……7月的夏花紛紛盛開,波斯菊、繡球花、草原松果菊、金絲桃、小果薔薇等,夏季最浪漫的花事開始了。多姿多彩的花朵之中,除了在花叢嬉戲翻飛的彩蝶,還有一種特別的小傢伙在花叢中採花蜜。
  • 人品爆發 潼南市民拍到罕見蜂鳥鷹蛾
    09-09 12:21:26 來源:潼南手機臺移動端 9月8日,潼南市民賴先生在柏梓鎮尹壩村老家的花園裡,看到一隻長相怪異的昆蟲在飛,它身形像蜜蜂,翅膀像蝴蝶,身體懸停在空中,頭上有兩根尖端膨大的觸角,約兩釐米長的喙管插入花中吸食花蜜,體長只有花生大小,難道這是一隻
  • 全中國都少見的蜂鳥鷹蛾光臨重慶
    視界網消息,今天(9月8日)上午,潼南市民賴先生在柏梓鎮尹壩村老家的花園裡,看到一隻長相怪異的昆蟲在飛賴先生告訴記者,今天上午他在老家院壩的花園裡玩,看到花叢中飛著一隻昆蟲,長長的喙管在花蕊中一伸一縮,背部土黃和褐色相間,和小鳥一樣的尾翼不停地擺動,發出清晰的嗡嗡聲。
  • 烏魯木齊市民拍到疑似蜂鳥鷹蛾(圖)
    蜂鳥(資料圖片) 蜂鳥是世界上最小的鳥類,最小的體長只有5.6 釐米,重2 克左右,能夠通過快速拍打翅膀懸停在空中,每秒約15次到80蜂鳥因拍打翅膀的嗡嗡聲而得名。 9月26日中午,在鐵路局機務段工作的牛世繼在花叢中看到一隻長相怪異的昆蟲在飛,它身形像蜜蜂,翅膀像蝴蝶,身體懸停在空中,頭上有兩根尖端膨大的觸角,約兩釐米長的喙管插入花中吸食花蜜,體長只有花生大小,難道這是一隻「蜂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