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世隔絕》真實再現小人物的美與尊嚴,隔絕的是地域而不是人心

2021-01-08 鐵無綿

李娟筆下的《與世隔絕》,真實再現小人物的美與尊嚴,隔絕的是地域而不是人心

自2017年全國卷高考3卷選了李娟的散文《我們的裁縫店》後,李娟散文成了熱選題材,李娟一名經常出現在各類高三模擬試卷中。遇見李娟,筆者由工作原因的必須讀,到了發自內心的喜歡讀。

讀李娟,會有發現新大陸的感覺,她筆下的世界落後質樸、遠離塵囂,和沈從文筆下的《邊城》相似,簡直就是現代版的《桃花源記》,勾起了我的嚮往之心。

李娟筆下的新疆牧場,那是一個令人耳目一新的風情異域,與我們漢人生活的世界不一樣。那裡遠離現代科技、生活簡單,仿佛與世隔絕。那一種奇異的隔絕,真實再現小人物的美與尊嚴,隔絕的是地域而不是人心。

這是我讀《與世隔絕》(節選自《冬牧場》)的感受。

在節選《冬牧場》的《與世隔絕》中,李娟的筆調輕鬆詼諧,不緊不慢中,透露出一種天然的質樸和幽默。如描寫邊地牧場信號弱,人們打電話的話語:「……你能聽見嗎?我能聽見!你說!你說!我能聽見!你真的聽不見嗎?……」

寥寥數語,就把冬牧場野地偏僻落後、不通音訊的閉塞寫活了,讀來忍俊不禁,也像我們日常對話,好親切,很質樸。

在《與世隔絕》裡,最精彩的是對主人公加瑪等車前梳洗打扮的描述。

加瑪,邊疆小女生,青春活潑、單純天真。在重要勞動結束後,她要北上返回阿克蘇照顧生病的奶奶。「可怎麼回去呢?到哪兒找車呢?」

牧場不通信息,車更是罕見。居麻(加瑪爸爸)好不容易得到一個消息,「說有一輛車第二天將經過附近的牧場」。「於是加瑪趕緊做準備。」

所謂的「準備」,就是梳洗打扮。

李娟在這裡花費了大量筆墨,細細描繪,文筆細膩生動。加瑪除了洗頭,還從頭到腳整頓一番,先打開上鎖的箱子取出未拆開的新襪子,再抹桂花油、擦粉底,最後「手持兩頂帽子鄭重地向爸爸徵求意見」……

「光是梳頭髮就梳了半個小時。」足見加瑪對出行的重視,也反映了女孩子的愛美之心。

加瑪美不美,不得而知,但女孩子愛心之心,刻畫得十分真切。整個梳洗打扮過程,雖說漫長,卻有儀式感,一絲不苟,把小女生對美的嚮往之心寫絕了。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不過加瑪的這一種愛美,是天性使然,是本能促使,是對美的天然追求,比起司空見慣的塗紅抹脂,更令人感動和動容,都什麼年代了,那裡的女子還在抹桂花油?桂花油我不知道,但雪花膏我是了解的,大概是類似的護膚品吧?

相比繁華都市女孩塗精油之類的護膚品,加瑪的生活相當貧瘠和蒼涼,可她沒有自卑和敏感,依然對生活充滿了熱愛,那一種出乎原始的愛美之心,連接的是尊嚴。

如李娟在文章所言:「生活本來就夠侷促了,如果再潦草地應付,那就是破罐破摔,再窘迫的生命也需要尊嚴這個東西,而尊嚴須得從最小的細節上去呵護。」

生活在物質豐富的現代都市,你我對生命之美、對人生尊嚴的追求,比得上加瑪不?我們的精神生活,有加瑪那樣的淳樸和真切不?

從這個意義來說,李娟再現了小人物的美與尊嚴。加瑪以及生活在加瑪周圍的人,外形美不美不好判斷,但她們的心靈絕對是優美和靈動的。縱使活在與世隔絕的牧場邊地,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並無阻隔,反而生得活潑、過得舒適,處得和諧,人與人之間流淌的是互幫互助的溫情暖意。如「局麻去北面的親戚家幫忙挖地窩子」。

最讓人感慨的是加瑪準備出發的當夜,親戚鄰居那個捎東西,頗令人感慨。「隔壁薩依娜也過來給奶奶捎一小包糖果,嫂子給奶奶捎了兩條塞著馬勒骨的馬腸,一包煮熟的肉,兩張冬宰時剝的羊皮。」

禮物不貴重,但傳遞的是溫馨人情。全文沒有多餘的點睛議論,就在這種淡淡地純白描中,用原生態故事本身呈現牧民那種和諧人情。

當然,李娟的敘述也很精彩,非虛構講究真實敘述,但在真實的敘述中,也採用了伏筆等小說筆法。巧妙的是,讀起來你感覺不到她的筆法構思,完全是故事在挑動讀者的情緒,給你新鮮、給你驚奇、給你莫名的感動。

如等車一事,李娟在寫到居麻得到車輛將於第二天經過的消息後,寫了這麼一句,「照我看來,這消息也未免渺茫了些。」這是典型的伏筆。

接著細細描繪加瑪的「準備」工作,第二天目送加瑪和居麻出去等車,就在「我和嫂子倍感寂寞」,外出找夥伴玩,「下午兩點才回家時,推開門一看,父女倆正圍著矮桌吃肉。」

原來,是因為信息不準,根本就沒有車輛的影子。

這一轉折,很意外,也在情理中,完全就是小說的筆法,讀得人唏噓感慨:地域偏僻、信息不通,真是與世隔絕,所幸人心並無隔絕。

亦如文末點睛之筆:「可這一次真的走了。加瑪走了,像一百個人走了!我們多寂寞啊。從此夜晚更漫長寂靜。」像極了一首送別詩,既溫馨,又依依不捨。

註:本文屬鐵無綿原創,侵權必究。

相關焦點

  • 《狗眼看人心》本以為活得人模狗樣,結果卻是苟且偷生
    只有真實,才是存在。中產階級《狗眼看人心》與《卡拉是條狗》,片名聽起來似乎只是以狗為中心,但其實故事與狗無關,二者的共同點就是通過狗的命運來表現普通老百姓在現實生活中的遭遇,人性,或者說人的尊嚴。而兩部電影最大的不同之處就在於視角。
  • 我國一面積「很大」的村子,一直與世隔絕,但無人知曉它的來歷
    我國一面積「很大」的村子,一直與世隔絕,但無人知曉它的來歷旅行不僅是為了看到錦繡山河,也是為了增加知識,感受祖國發展的動力,祖國的發展也像源泉一樣,川流不息,多次得到旅行中最真實的感覺,迎來更美好的未來。
  • 電影白日夢想家,神奇的探險之旅,小人物一樣能讓人感動莫名
    電影中的廢柴小人物沃特,看起來如此熟悉似乎我們都有見過一樣,而正因為人物的真實,沃特的淡淡憂鬱和沉悶寡言也格外惹人好感。小人物又怎樣?搭配著美的叫人心醉的風光,踩起滑板的沃特一樣的英姿颯爽。那些鋪天蓋地的自拍,那些擺好姿勢的男男女女,那些被大量處理複製的美,讓世界得了眼疾。這部電影也暗暗的諷刺了現實世界的虛偽和躁動。當鏡頭從擁擠的紐約切換到壯美的格陵蘭島,讓人頓時像是深深的舒出了一口濁氣。電影用一種極端的方式提示我們,對每個人而言,活出自我就是真正的美好。
  • 美系豪華之旅 林肯冒險家都市精英新寵
    林肯冒險家不僅帶來了傳統美系豪華,還帶來了「靜謐之旅」。傳統的美系豪華向來不會是表面功夫,好像內力深厚的功夫大師,風平浪靜,心靜如水。當你關上車門的一瞬間,世界的喧囂戛然而止,看著窗外鋼筋水泥巨獸,仿佛與世隔絕,在你左右是會呼吸的Savannah天然高級皮質,150多年歷史的Eagle Ottawa匠心打造,觸碰的每一下都有手感溫潤之感,搭配上淺色內飾,令人輕鬆愜意溫暖人心。全體感尊享座椅是美系豪華的得意之作,無與倫比的舒適體感,配備5種按摩模式,3級按摩強度,更有加熱、通風、記憶,刷新你的駕乘體驗。
  • 《瘋狂的外星人》:荒誕是根本,小人物的生存法則才是內核
    其實在我看來,《瘋狂的外星人》並不是「一無是處」,還是有很多可圈可點之處,和值得我們思考和探究的地方。荒誕喜劇不荒誕,還能稱之為荒誕?現實的荒誕,小人物的生存法則,才是電影的內核寧浩曾稱該片的靈感來自於《鄉村教師》,但是實際上,區別挺大,劉慈欣通常故事都是浩瀚且宏大,而寧浩則更偏向於用小人物引入故事。
  • 生命的尊嚴,選擇的真諦
    在那個人心悲悽的天日,當用夢與歌編織的花環在你的窗臺下痛苦地枯萎,你說害怕受傷,便躲進蠶繭.當你的真誠與勇氣在你的殼外被撞得粉碎,鋒利的碎片將你割得遍體鱗傷,你飢餓 你痛苦.生命的尊嚴與金錢和權力放在你的面前,你選擇了金錢和權力.你說生命的尊嚴不能挽救你的生命,不能給你當飯吃,充飢餓.
  • 中文譯者談阿列克西耶維奇作品:關注小人物苦難 更為真實震撼
    原標題:中文譯者談阿列克西耶維奇作品:關注小人物苦難 更為真實震撼   「她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經典作家或某種流派的領軍人物,作品多以口述實錄形式關注蘇聯時代重大歷史事件中小人物的苦難,更為真實震撼,這在諾貝爾文學獎頒獎史上並不多見。」
  • 戰爭片《九條命》捐軀赴國難,再現震撼真實戰爭場面
    在彈盡糧絕之下,九位川軍戰士以自己的血肉之軀抵禦日寇的進攻,最後壯烈犧牲捍衛尊嚴的悲壯故事。該片以極近真實的拍攝手法,再現了超燃震撼悲壯慘烈的戰爭場景。刻畫出在炮火連天后戰亂之下,一個個視死如歸抗戰到底、鮮活的英雄人物。 地上躺著的是戰鬥過的軀體,手上拿著的是隨處可取的武器,腳步蹣跚著向前衝,口中吶喊著的是不甘和勇氣!
  • 世上最孤獨的女人,在與世隔絕的深山獨自生活76年,一生無兒女
    城市太過繁華,有的時候人心變得非常的難琢磨,可能你不去考慮人家在想什麼,對方卻已經在籌劃著要怎麼與你應對了,這種最基本的表現就在職場上面,職場如戰場是多少人說過的話?當時他的家人為了逃亡而到了偏僻的雪山森林,好不容易才找到這個與世隔絕荒無人煙的地方,你這是在那裡,他們才能夠安穩的生活下來,但是由於天氣的惡劣,她的家人還是有些不幸凍死的,還有一些被餓死的,而且叢林裡面還有各種野獸的出沒,對他們而言,生存條件其實是非常艱苦的,但是外面的世界也沒有那麼好,人心險惡,所以他們最終還是選擇了留在那裡生活,直到後來父母生下了她。
  • 感悟死亡和生命的尊嚴
    於是,人們普遍不知珍惜生活和生命之美,感受不到慎終追遠的思古幽情,更忽略了對人生意義的探究與體驗。因此,我們需要加強死亡的研究,重視死亡教育,它對於個人精神生活的成長,乃至文化的提升,都是積極和值得肯定的。———編者   現代人天天講求所謂的「生活品質」,卻常忘記「生活品質」必須包含「死亡(的尊嚴)品質」在內。
  • 張龑:康德論人之尊嚴與國家尊嚴
    因為康德不太關心經驗現實的處境,他想要做到的恰恰是把經驗性和隨意性的要素從國家概念中排除出去,尋求國家本身的內在價值——國家尊嚴。在這個意義上,每個國家權力在本質上不是隨意設定的,而是國家理念——道德法加人民意志——在邏輯上的必然展開。這一邏輯就是國家作為普遍聯合的人民意志得以實現的內在結構。
  • 生動再現扶貧路上黃文秀感人故事
    通過「好大的事情在身邊」「蝴蝶飛」「我問」「五星紅旗飄在心間」「砂糖橘子甜津津」「來不及」「讓家鄉變得更美」等扣人心弦故事鋪開情節,文戲武戲音樂兼備。以精妙的聽覺效果、視覺效果讓觀眾欣賞到一場全新的藝術盛宴。全劇音樂風格崇高華麗,旋律昂揚,曲韻悠悠,一腔一調都帶著水汽的鮮活,時而百回千轉,時而高亢嘹亮,具有很強的感染力。通過獨唱、合唱、詠嘆調串聯整臺歌劇的始終。
  • 皮裡陽秋:《勝算》除了柳雲龍和老戲骨,這個小人物也很精彩
    柳雲龍、李立群、梁冠華等既有流量、又有功底的戲骨託著劇情緩慢卻穩健的推進,而劇中一些小人物的精湛演技,也令人拍案叫絕。警察廳特務科劉翻譯官,一個寂寂無名的小人物,讓演員錢波演成了隱藏的「職場高手」,令人讚嘆不已。筆者為朋友們分析一下,這位「漢奸」人物的5張面孔。
  • 創造出了震懾人心的感覺,整體美得十分耀眼,感覺讓人賞心悅目
    連貫而流暢,作為局部的點亮之眼,都令人過目不忘,這套搭配創造出了震懾人心的感覺,凸顯女人的曲線美,整個人的氣場馬上就提升了,看上去清新自然凸顯出年輕的氣質,同時又起到了非常棒的裝飾性效果,創新的元素和絢爛的印花和抽象的幾何圖形,交相輝映的時尚感帶著與生俱來的活力和溫度
  • 我軍特種兵魔鬼訓練真實再現《衝出亞馬遜》
    但這絕不是演戲,而是成都軍區駐川某部真實的訓練場面。像這樣高難度的訓練,在該部是家常便飯。但官兵們卻樂此不疲,原因何在?我軍特種兵魔鬼訓練真實再現《衝出亞馬遜》  「只因祖國沒有統一,世界還不太平!」一個臉色黝黑的大塊頭戰士說。
  • 遲子建:與宏偉壯闊相比,蟲子般的小人物更彰顯出生命的力量
    與高高在上的英雄相比,遲子建對小人物寄予了更多的同情,傾注了更多的關心。她寫的最多的不是「龍」,而是「蟲」,普通人永遠是她歌詠和讚美的對象。初看起來,「蟲子們」沒有氣壯山河的壯舉,形象模糊,色調灰暗,缺少英雄叱吒風雲的氣度和光彩照人的鮮亮色彩。
  • 再現的圖像立體感強,真實的視覺效應!
    記錄著幹涉條紋的底片經過顯影、定影等處理程序後,便成為一張全息圖,或稱全息照片;其第二步是利用衍射原理再現物體光波信息,這是成象過程:全息圖猶如一個複雜的光柵,在相干雷射照射下,一張線性記錄的正弦型全息圖的衍射光波一般可給出兩個象
  • 宋代山水畫再現風格的形成
    山水畫自身的發展 山水畫獨立之前,還不是真正的山水畫,只是作為人物畫的背景。山水畫作為獨立的畫科門類是宋代山水畫再現風格形成的最為主要的原因之一。這種以裝飾性手法進行寫實的設色的山水畫是中國山水畫最早的風格和形態」,唐代中晚期又出現了一種水墨山水畫的前身「破墨山水」,但可惜的是未有一張傳世,我們只能通過同時期的畫論與墓室壁畫來推測這種繪畫的再現性程度。我個人非常同意薛永年先生所說的,事實上唐代時期在山水畫領域裡就已經出現了再現風格的作品,只是這種再現自然的程度還不是很強烈。可以說隋唐代山水畫為宋代山水畫的再現風格的形成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 一個與世隔絕75天的男人,帶著傻眼回來了,網友:沒有你一團亂
    一個與世隔絕75天的男人,帶著傻眼回來了,網友:世界沒有你一團亂今年,全國各地都受到新冠狀病毒的侵襲,美國是受影響最嚴重的地區嚴峻。這個人與世隔絕了75天,他回來後就成了傻瓜,他還在網上做新聞,引起了網友的興趣和關注。怎麼了?通知我們一起來。美國這個人是為數不多的佛教信仰者之一,份,他還獨自一人跑進了偏僻的山林,也就是美其名曰靜修,洗洗了自己的心靈,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擁抱。出發時,他只是帶了一些生活必需品工具,像那些通訊工具,沒有一個。在與世隔絕75天後的時候,這個人也回來了,但現在的情況是讓他直接變傻。
  • 當雲南找到「天坑人」時,他終年與世隔絕,一生從未外出
    這些人住在山洞裡不是奇蹟。因為建國初期,當地的醫療技術非常薄弱,對於一些特殊疾病無法治療,而當地的麻風病,由於天坑沒有通道,所以將患病居民用繩索吊到山腳下進行有效隔離。現在住在這裡的人都是當年麻風病患者的後代,由於地形原因,他們不能上去,所以他們在天坑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他們種了一些野菜,幸運的是,坑底有許多地下水,所以他們和每個家庭一起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