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口密度最大,路最窄,交通最暢通,功夫用在了人性化細節處

2021-01-09 5555幸福

大家好,我是5555幸福,喜歡徒步、爬山、攝影、做美食、愛旅遊,我願盡已所能把所有遇見的美好與大家分享互動!

香港面積1070平方公裡,80%以上都是山地,總人口超過700萬,公路全長2076公裡。私家車加上政府車輛以及其他公共運輸車輛,共計630281輛。人均道路不足0.3米,每公裡道路承載車輛數高達303輛。毫無疑問,香港人口和車輛密度均居世界城市前列。

港鐵成立於1975年,從1996年開始盈利,是全球少數能實現盈利的城市地鐵公司之一;其列車準點度、可靠度均超過99.9%,在全球範圍內均首屈一指。

銅鑼灣

讓人稱奇的是、即便在尖峰時段,一般都不會大堵車;即使在繁華商業中心,交通也秩序井然,道路雖窄,層次分明,空中交通非常發達,雙層路、迴轉線、高架橋比比皆是,讓人耳目一新。

地鐵裡設置的優先坐,會讓優先座永遠空著,直到有真正需要的人出現。另外在地鐵扶梯上能自覺做到右站立、左快行,已成為生活習性。當你真的有急事,急於趕上班、趕飛機、趕火車、趕往醫院或者考場,左邊有一條快行通道,你會對所有站立於右側、讓出左側的人感激不盡。偶爾有個別人不遵守這個鐵律,那一定不是本港人

在香港第一次坐地鐵也不會迷路,車廂內,站臺內的警示標誌明顯明確,方向性強。出站要去什麼地方,分ABCDEF站口,上面標的清清楚楚,你絕對不用擔心,因為不是你在找指示標誌,而是標誌會應時出現在你眼前。把方便細緻入微做到了極致。

一日搭乘香港東鐵線去深圳,途中一位坐著輪椅的乘客上車,由於火車與站臺之間的空隙較大,東鐵的職員為他鋪上了專用的軌道,方便他的輪椅從站臺開進車廂。等下車時他該怎麼辦呢,正當疑惑時,列車停住了,另外一位東鐵職員已經在這節車廂門口等候了,原來前一個站的職員已通過無線電聯絡了同事,告知坐輪椅的人下車地點和車廂號,因此就看到了這一幕。

香港地鐵服務細緻人性化,不僅僅如此。地鐵的電子屏幕顯示還有一分鐘列車到達,一分鐘後列車準時停在你面前,地鐵到達時,停站時間雖短,但一般都會等待站臺上的乘客都進入後才關門,很少出現門夾人的事情,高峰時候幾分鐘一趟,我都納悶,上一趟與下一趟車時間那麼近,怎麼做到的準確無誤?

再如,從尖沙咀搭乘地鐵到銅鑼灣,需要換線,細心的人會發現,在換乘站金鐘站,從荃灣線走出,只需要走到對面便可以換乘港島線,尤其方便拖拉行李。而無需像在深圳地鐵裡,換線需要上下一層樓。

香港地鐵人流大,兩條地鐵線之間通常會有兩個或以上的換乘站,例如荃灣線和觀塘線可在油麻地、旺角、太子三站換乘,所以即使在交通高峰期,也不會出現人滿為患的景象。內地地鐵使用「+」型換乘設計,而香港的地鐵採用「=」型換乘設計,前者比後者建造成本低,但後者肯定比前者方便。

寸土寸金的香港,高樓林立,人潮湧動,車輛密集,是世界上交通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但香港的空中行人交通非常發達,有時10多家商場經常都可用天橋連接,有效降低了路面的交通壓力。

香港馬路很窄,車很多,但是很少出現堵車的現象,每個司機都能嚴格遵守交通規則,文明駕駛。「無論是車道轉彎還是過紅綠燈,簡直可以當駕照考試的樣本。

空中人行道四通八達

行人過馬路時,基本都會走人行道,嚴格遵照紅綠燈指示,不管有車沒車,絕對不會闖紅燈。我來來回回去過好多次銅鑼灣,在崇光百貨那個路口,雖然人很多,幾乎可以說摩肩接踵,但是人行道綠燈亮,行人步履匆匆;紅燈起,行人戛然而止,一切都秩序井然。」

在另一個繁華地中上環,人行道又是另一種景象。政府和地產商合作架設了中上環「空中走廊」,連接起區內的地鐵站、輪渡碼頭、公交站點和寫字樓,實現完全的「人車分流」,人行步道或由高樓大廈底部,或由交通幹道上空橫貫而過,行人可以方便地穿梭鬧市。考慮到香港天氣炎熱多雨,這些步道還加了頂蓋,遮陽擋風雨。

中上環空中走廊

香港銅鑼灣時代廣場,等待過馬路的人們。在沒有交通燈的路口,交通部門會在地面註明「望左」「望右」的字樣,提醒人們注意此方面的來車。等公交具有「可預期性」,即公交巴士一般都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到達,極少碰到「意外」情況。在香港乘坐地鐵或者巴士的時候,每個人都能按照指示有秩序地排隊上下車,即使是遇到早晚高峰,也不會出現擠攘、爭吵、塞隊等不文明現象。帶有提示音喇叭的交通燈。香港的交通燈都帶有這種提示音喇叭,是專門為盲人提供方便的同時也會提醒一般路人。

香港一些較寬闊的馬路路口,設置了安全島,行人過馬路可以「一分為二」、化整為零,分兩個燈經過。在沒有紅綠燈的小馬路,也設有安全島,以方便行人觀察不同方向的來車。

望左」「望右」的標語只印在沒有人行橫道和紅綠燈的路口,而在有紅綠燈和人行橫道的路口,自然就不必「多此一舉」了,這也充分顯示了香港人在進行城市管理方面的周到和人性化。

望左」「望右」的標語對於很多來到香港旅遊的內地遊客來說是非常好的,因為香港的交通規則是根據英國的規則而制定,所有車都是靠左行駛,跟內地正好相反,所以我們很容易不小心就看錯了來車的方向,那樣其實是非常危險的。

我在安全島等過馬路

為了提高車輛通行效率,小路口的紅綠燈燈柱中部有觸摸式控制設備,只有行人觸摸之後,綠燈才會亮起。考慮到視覺障礙行人的需要,路口還有一套發聲裝置,用聲音提醒行人紅綠燈情況,發聲裝置的底部,另有一個震動組件,即使聽覺和視覺都不佳的行人,也可以通過這個震動組件獲知紅綠燈情況。

總結:

香港作為一座國際化大都市,儘管硬體方面開始跟內地城市的差距縮小,但軟體方面依然做的非常極致。非常值得借鑑。

一個城市的公共運輸設計,自然會應因城市的規劃需求而作出調整,但可以借鑑的是香港地鐵細節的設計,一個國際化大都會的氣質,並非只體現在林立的高樓大廈之中,還體現在人性化的細節裡,細微之處見功夫。

要了解更多精彩內容,關注5555幸福,分享旅途中的快樂!

相關焦點

  • 世界9大最擁擠的地方:香港旺角人口密度最大
    國外網站日前盤點了世界上9個最擁擠的地方,青島的海灘和香港的旺角地區入選。  1.世界上最擁擠的人造海浪遊泳池——日本東京SummerLand水上世界   上面這張照片是不是讓人難以置信?這個擁擠到讓人窒息的人造海浪遊泳池位於日本東京的SummerLand水上世界裡。
  • 全球人口密度最大、最易被傳染的香港,是如何控制住疫情的?
    由圖可見,病例數量攀升最快的第一梯隊,是伊朗、義大利和韓國。其次第二梯隊是美國和西班牙、法德等歐洲國家。攀升最緩慢的,用淡藍色線標示,分別是日本、新加坡和香港,最慢的是香港。截至3月12日,香港累計確診病例129人,治癒67人,確診病例數量遠低於德國等歐洲國家,連人口較少的北歐國家挪威都有489個病例。
  • 我國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超過香港,最密區域每平方千米超10萬人
    隨著中國城市的快速發展,上海和香港等首批大城市已經達到飽和點,一旦城市人口飽和,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擁擠和資源不足,這或多或少會影響城市生活的質量,中國人口最稠密的城市不是人口最多的上海,香港或重慶,而是一個經常被忽視的迷你城市:澳門。
  • 人口密度最大國家:密度是香港三倍,身家過億在這只是小康之家
    可是在全中國,有一個城市比廈門的房價要高得多,人口密度也要高得多。這個城市就是香港,好幾年前王祖藍就花700萬為妹妹買了一套70平方的一個小房子,均價10多萬每平,現在的價格達到20萬/平。香港是個彈丸之地,卻生活了700多萬人口,密度達6500人每平方公裡。 你以為香港是全世界房價最高的地方?以為香港是全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
  • 人口密度高的城市是哪個?不是香港上海,那裡生活水平令人羨慕
    其實人們想到的是上海、北京、香港、廣州等,更不用說中國人口最多的城市重慶了,當討論這些城市的發展是否飽和時,他們忘記了最重要的一點,城市面積也是城市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上述城市可能出了香港面積較小之外,哪個城市不是體量巨大,就人口密度而言排在第一的是澳門。
  • 中國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不是香港、上海,與深圳隔海相望
    隨著中國城市的快速發展,像上海、香港等城市的人口已經趨於飽和,為了容納更多的人只有不斷的修建各類的高樓大廈。就拿中國目前人口最多的城市重慶來說吧,如今這裡的人口數量超過了三千萬,但是重慶的城市面積比較廣,而且城市擁有著大大小小的45個工業區,因此城市不會顯得十分的擁堵,而且城市的就業壓力也不會很大。
  • 加快「暢通鄭州」建設 鄭州市區交通擁堵治理情況調查研究
    為加快「暢通鄭州」建設,對鄭州交通擁堵治理情況進行了調研,民建鄭州市委調查研究委員會副主任楊三平同志(右一)對於所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相關建議。  (三)通勤的向心性造成交通流分布不均衡  隨著中心城區人口密度和經濟活動的增加,交通擁堵問題主要出現在早晚尖峰時段,比較集中在幾個主要路段,表現為「時間規律性、地點固定性」,且基本為單方向的交通擁堵。主幹路既承擔著交通性道路的任務,又承擔著生活性道路的任務,沿線布置了大量的商業設施,車流過於集中,停靠時間長。
  • 挪威人口密度較低,到處都是山脈和海灣,交通一直是個問題
    挪威人口密度較低,到處都是山脈和海灣,交通一直是個問題大家好,很高興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的內容是關於挪威發達的交通體系。挪威38%的國土被森林覆蓋,山脈和高原佔44%。挪威的山不是很高,由於其靠北的地理位置,樹木生長線很低。
  • 中國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是哪?不是香港上海,生活水平讓人羨慕
    城市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支撐,沒有人的城市也將是一座空城,沒有川流熙攘的市井氣息,也就沒有打工人一磚一瓦用汗水堆砌起來的摩天大樓,當然一城一人之間是相互關係,雙方互相成就,城市需要人,人在大城市中實現自身的價值,當然隨著城市愈加發達,人口也趨於飽和,不過飽和是相對於城市體量而言的,看上去人很多的大城市香港上海還有一定的發展空間,那我國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是哪呢
  • 對於新手司機,怎麼通過礫石路,窄巷,河邊「胳膊彎」處呢
    新手怎麼通過礫石路礫石就是經水流衝擊磨去稜角的巖石碎塊。而我們通常所說的礫石路,就是石子較多的土路或柏油路面。1)汽車應儘量避免通過礫石路。2)如果非要通過礫石路時,先停車查看行駛路線,選擇礫石較少或礫石較小的路線,並排除路線上有妨礙行駛或能損傷輪胎的礫石。
  • 香港人口密度居全球第三,假期街頭有多少人?
    在五一節假日期間,很多人都會選擇出門旅行,我國的特別行政區香港也成為了熱門的出行城市,雖然香港的面積不大,但是擁有這特別豐富的旅遊資源,光是這高樓大廈的景色,就夠你欣賞一陣了,尤其是在夜晚。但是去香港遊玩的人們沒想到僅僅就是走在街道上,都會有這麼多人,會這麼擁堵,過個路口都人山人海,為什麼會這麼多人?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
  • 國內人口密度極高的城市,不是香港上海,小小面積卻有70萬人
    如今中國的城市都處在高速發展的階段,不僅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人口也趨向於飽和,一線城市市中心都擠滿了人。為了減少人口壓力對於城市發展的影響,如今很多城市的發展都在往郊區擴張,人口流動也在往郊區的方向移動。而要說到國內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可能很多人都以為是香港或上海,畢竟我們常用寸土寸金來形容這兩個城市,但其實它們並不是中國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
  • 詳解香港九龍寨城:曾是全球人口最稠密的地方,數十年裡無法無天
    從20世紀50年代到1994年,中國香港的九龍寨城是地球上人口密度最稠密的地方,人口密度是紐約市的119倍。高峰期間,在一個大約長200米、寬100米的地方擠壓了大約350座建築物,容納著4萬多人。下面我們來介紹下香港九龍寨城:1.九龍寨城位於香港九龍地區,佔地2.7公頃。從一個中國軍事要塞開始,演變成一個由300座連接在一起的高層建築組成。
  • 河南各市人口排名、人口密度排名,鄭州、漯河、許昌最擁擠
    本篇主要聊聊河南人口情況,河南是中國人口大省,2019年全省戶籍人口10952萬人,常住人口9640萬人,人口數量排在中國第三位,那麼各市人口數量是多少?請看下圖,以下數據均為常住人口。省會鄭州市近三年飛速發展人口數量反超南陽,成為河南省人口第一,其次南陽、周口兩市。
  • 空氣品質差別急著拿"人口密度"說事兒
    他認為,人口密度大也是造成北京空氣品質下降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北京的房價問題,是一個供求關係的問題,不能完全靠政府行政推動;而城市交通,則需要多管齊下,從停車位重點著手治理。(《北京青年報》9月11日)  有人就會有排放,人越多,人口的密度越大,單位面積的排放必然越多,這原本是個常識。從這個意義上說,「人口密度大是空氣品質低的一個重要因素」,這話其實並沒有說錯。
  • 中國人口密度排名分布:哪些城市人口最密集?
    =====全文閱讀=====  至誠網(www.zhicheng.com)5月21日訊  中國各主要城市的人口密度怎麼樣,哪些城市密度最高?  通過對人口密度超過1000人/平方公裡的城市及其他主要一二線城市的統計發現,目前深圳、上海和東莞的人口密度最高,整體上看,珠三角和長三角最為密集。  需要說明的是,這裡的人口密度,是按照建制市範圍內的總面積來計算。
  • 中國最窄的河流,最窄處只有一本書寬,還會水往高處流
    我們都知道一句俗語叫「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但是在我國就有些地方是水往高處走,還不止一處。位於河南洛陽的龍潭大峽谷中部,就有一段長約50米的溪流從低處緩緩流向高處。還有一條河寬只有十幾釐米,一腳就可以跨過去的耗來河也有這樣的奇觀。
  • 【分享】3D全球人口密度圖
    如今有78億人生活在地球上,但是人口分布極不均勻。以下這些地圖清楚地描述了人口在地球上的分布情況。Alasdair Rae使用Aerialod軟體和人口密度數據繪製了地圖,每個立體柱的高度代表每平方公裡居住的人數。在下面的地圖上,不同地區的人口數據被可視化為人口塔。英國與歐洲大多數國家相比人口較為稠密,每平方公裡有42人。
  • 論導航體驗,誰更人性化?
    不過高德地圖和百度地圖究竟誰更好用,向來是受到不少用戶的爭議。,而高德地圖既涵蓋了交通類型,還包括訂酒店。高德地圖的圖層為標準地圖、衛星地圖以及公交地圖;而百度地圖則是2D平面圖、衛星圖、3D俯視圖(高德地圖可點擊定位處開啟3D俯視視角)以及全景地圖。
  • 廈門:推進暢通工程 擘畫現代化交通藍圖
    臺海網11月19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導 交通改善是保障民生的重要工作,也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工程。近年來,市大交通辦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加快實施「暢通工程」,著力推進交通改善工作,積極回應百姓期盼,以打造更快更優的現代化交通格局為抓手,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回顧2019年以來的「成績單」,我市交通改善項目成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