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人口密度較低,到處都是山脈和海灣,交通一直是個問題

2021-01-08 深夜的孤寞

挪威人口密度較低,到處都是山脈和海灣,交通一直是個問題

大家好,很高興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的內容是關於挪威發達的交通體系。挪威38%的國土被森林覆蓋,山脈和高原佔44%。挪威的山不是很高,由於其靠北的地理位置,樹木生長線很低。在挪威南部的尤通黑門山,樹木生長線海拔可以高達1170米;但在挪威北部的沿海地帶,樹木生長線幾乎就是海平面。挪威最高的兩座山都在內陸,加爾赫峰高達2469米,格利特峰連同它終年不化的雪帽,高達2464米。儘管這些山脈不是很高,但它們在挪威西部把很多海灣連在了一起,形成了突兀於海平面以上的壯觀山群。

雖然挪威的地理位置很靠北,但其氣候卻很溫和。這很大程度上歸因於墨西哥灣洋流。溫暖的海水從墨西哥灣一直向上流入挪威沿海地帶。例如,奧斯陸最冷的季節是1月份,其溫度為零下7℃,而最高溫度也不過是7月份的16℃。而地理位置更靠北的特羅姆瑟氣溫也不過如此。特羅姆瑟7月份的最高氣溫12℃,1月份的最低氣溫為零下6℃。溫差較大的城市離海岸線都很遠。挪威有史以來的最高氣溫為35.6℃,發生在比斯克魯德的內斯比恩,時間為1970年;最低氣溫為零下51.4℃,發生在卡拉紹克的菲恩馬克,時間為1886年。降雨量最高的地方是西海岸,因為山脈使潮氣無法進入東部地區。卑爾根一年的降雨量為2250毫米,而奧斯陸每年的降雨量才763毫米。

就人口密度而言,挪威在歐洲排名倒數第二位,僅次於冰島,每平方米約41.5人,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認為,在挪威只有奧斯陸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城市。萁他地方,如卑爾根、斯塔萬格和特隆赫姆的周邊地區以及奧斯陸市中心的外圍地區,都只能算是被適當地城市化了,因為其中還有15%50%的人住在鄉下;剩下的地方就是絕對的農村,意味著挪威有超過50%的人口是住在鄉下。

挪威有431個自治市和19個郡,奧斯陸既是自治市又是郡。就地理、地區和人口特徵而言,這些自治市各不相同,一半以上的人口不超過5000人,只有12個自治市的人口超過50000人。排在前五位的大城市分別為:奧斯陸、卑爾根、特隆赫姆、斯塔萬格和克裡斯蒂安桑,它們的人口分別為575000人、252051人、168257人、121610人和80109人,這五個城市的地理位置都處在沿海。

由於挪威到處都是山脈和海灣,交通一直是個問題。修建公路和鐵路都得穿越布滿巖石的山脈和氣候多變的內陸地區。第一批鐵路始建於1850年,四年後第一條鐵路才正式開通。遠程鐵路完成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途經過若羅斯的奧斯陸一特隆赫姆線於1890年開通,奧斯陸一卑爾根線於1909年開通,中途經過多弗的奧斯陸一特隆赫姆線於1921年開通,奧斯一克裡斯蒂安桑線於1938年開通。二戰德軍佔領期間,鐵路的修建並未停止,風景優美的弗萊姆線於1941年建成,奧斯陸一斯塔萬格線的剩餘部分是1944年完成的。直達波陀的北部線路是1962年完成的,這是穿越整個挪威向北延伸最長的鐵路線。當然,再靠北的地方還有一條從納爾維克到邊界的短途線路是1902年建成的。這條鐵路在二戰期間非常有用,幫助德國人把瑞典的鐵礦石運往挪威的不凍港。1962年後,除了修建隧道和改造原有的鐵路使之現代化之外,沒有修建新鐵路。目前,火車都是電動的,其發展趨勢是高速化。挪威的鐵路是公私合營的典型代表,而鐵路的基礎設施是國有的,負責運營的四家公司則是公私合營的。由於舒適而現代化的公共汽車也在搶生意致使許多小線路都被關閉了。

由於墨西哥灣的作用,挪威大部分港口為不凍港,因此船的作用在挪威顯得尤其重要。水在這裡向來被看成是交通和聯絡的手段,而非障礙。雖然許多渡口已經被橋梁和隧道所取代,但沿西海岸仍有大小不等的渡口在擺送海峽兩岸的車輛和過客。胡爾提格魯塔線,也被稱做挪威海岸線,是最有名的遊客擺渡線路,從卑爾根到希爾克內斯往返只需要11天。有一段時間,這條擺渡線上擠滿了各種作業的小船、貨船和往返郵件與行人的船隻。但現在卻不是這樣,這條航線上全是豪華遊艇,遊客們有舒適的包間、美味的飯菜和各種各樣的甲板活動,沿途還有岸上活動。在整個航程中,遊客甚至可以轉乘飛機、小船或地面交通工具。除了這條著名航線外,還有各式各樣的快船把遊客運送到他們想去的西部海灣。

由於挪威複雜的地貌,在挪威修路的成本很高。有通向歐洲的高速公路把挪威南部的一些快車道連在一起,但挪威的大部分地區都只有單行道。所謂的快車道,其最高時速也不過是每小時100公裡,在一般的車道上,時速為每小時80公裡。在單行道的某些地方有會車點,和主車道是平行的。會車時誰先開上會車道由司機自己決定,他們甚至有可能倒車以便於對方通過。

幾百條隧道穿山而過,通向那些以前只有水路才能到達的鄉鎮,大大縮短了路程。有些老隧道很窄,大卡車或大轎車都得直直地壓在路的中線走在當今世界最長的18條隧道中,挪威就佔了4條,其中的拉德爾隧道是世界上最長的隧道,總長24.5公裡。這條隧道於2000年建成,是安全性能的典範。為了讓駕駛員保持警覺,整個隧道被3個大洞體空間分成4段,其中的個居中,另外兩個分別距隧道的兩端各6公裡。這三個洞體由藍燈和黃燈照明,產生的效果就好像是在白天開車。

交通在挪威佔據重要位置,有近50%的機場散布在全國各地,大部分屬於挪威航空公司,是國有企業。最大的國際機場是奧斯陸的加德莫恩,於1998年投人使用,距離奧斯陸北部35千米。好的,今天的內容就是這些,歡迎大家訂閱我們,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好玩有趣的資訊。

相關焦點

  • 2019人口密度國家排名Top10
    作為火山島國,模里西斯四周被珊瑚礁環繞,島上地貌千姿百態,沿海是狹窄平原,中部是高原山地,有多座山脈和孤立的山峰。總面積為2040平方公裡,總人口為126.53萬(2018年),人口密度620人/平方公裡。9.巴貝多巴貝多,位於東加勒比海小安的列斯群島最東端,為珊瑚石灰巖海島。四周為海洋環繞,西與聖露西亞、聖文森及格瑞那丁、格瑞那達隔水相望。
  • 空氣品質差別急著拿"人口密度"說事兒
    他認為,人口密度大也是造成北京空氣品質下降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北京的房價問題,是一個供求關係的問題,不能完全靠政府行政推動;而城市交通,則需要多管齊下,從停車位重點著手治理。(《北京青年報》9月11日)  有人就會有排放,人越多,人口的密度越大,單位面積的排放必然越多,這原本是個常識。從這個意義上說,「人口密度大是空氣品質低的一個重要因素」,這話其實並沒有說錯。
  • 【分享】3D全球人口密度圖
    如今有78億人生活在地球上,但是人口分布極不均勻。以下這些地圖清楚地描述了人口在地球上的分布情況。Alasdair Rae使用Aerialod軟體和人口密度數據繪製了地圖,每個立體柱的高度代表每平方公裡居住的人數。在下面的地圖上,不同地區的人口數據被可視化為人口塔。英國與歐洲大多數國家相比人口較為稠密,每平方公裡有42人。
  • 金羚集團董事長潘皓炫:建議在江門大廣海灣打造珠西交通樞紐
    據此,今年兩會上,潘皓炫建議,支持(江門)大廣海灣建立珠西交通樞紐,並將(江門)大廣海灣珠西交通樞紐建設納入「十三五」規劃綱要中國家級交通建設重點工程規劃編制計劃,在更高層面上策劃和推進大廣海灣的發展,助力「一帶一路」戰略、創新驅動戰略實施。
  • 印度人口密度這麼大,為啥不控制人口?今天終於知道了
    印度人口密度這麼大,為啥不控制人口?今天終於知道了提起印度這個國家,這裡到處都充滿著神奇色彩,走在印度街頭,發現當地人們的生活方式讓人大開眼界,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訴說著民族的獨特文化,有數據表明,印度即將超越中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這裡經濟落後,人口密度這麼大,為什麼不控制一下人口呢?
  • 北極之都②|挪威特羅姆瑟:一個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城市樣本
    周智宇 攝據路透社2017年12月20日報導,挪威水環境研究所(NIVA)的一項研究顯示,看似原始的北極地區水域,也被塑料製品侵襲,在經科學家檢測的貝類中,微塑料到處都是。此前就有媒體報導,科學家在挪威以北發現了一個垃圾島,從歐洲和北美東海岸漂流過來的塑料垃圾在此堆積,大量塑料汙染正在威脅北極生物。
  • 中國各省鐵路密度排名 第一很多人都想不到
    ❉本文摘自《中國軌道交通行業發展報告(2017)》2016年全國鐵路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015億元,投產新線3281公裡;中國中車銷售車輛佔全球高鐵市場的69%。至2016年底,全國鐵路運營裡程達12.4萬公裡,鐵路電氣化率達64.5%,其中高鐵2.15萬公裡,約佔全球高鐵總裡程的65%;城市軌道交通在30個城市運行,運營裡程已達4150多公裡。高鐵與城市軌道交通運營裡程均居全球第一。
  • 廣東有個地級市,是中國唯一的內海灣城市,也是首批經濟特區之一
    人們根據所處地域的不同會將城市劃分為不同類型的城市,比如臨海城市、海灣城市等。內海灣城市是海灣城市的一種,即沿岸屬於一國領土的海灣。一般在外海的邊緣部分會形成內海灣。而靠近這個內海灣的城市就被成為內海灣城市。
  • 【挪威疫情〡新聞篇】NTNU: 挪威將成為新冠測試人口比例最高的國家
    「 5月,我們將有能力進行每周全國5%人口的新冠病毒測試。這將使我們成為全球測試人口比例最高的國家。
  • 世界地理小區域——阿特拉斯山脈(摩洛哥)
    阿特拉斯造山帶位於阿爾及利亞北部,呈西南—東北走向,位於地中海與撒哈拉地臺之間,從北向南可以劃分為5個構造帶:內帶、泰勒隆起帶、前淵帶、大高原和撒哈拉阿特拉斯構造帶。新生代時期構造帶的地質變化促使阿特拉斯山脈形成,隆起的阿特拉斯山脈像一道綠色的屏障,使山脈東南和西北兩側形成截然不同的自然環境。
  • 純淨的地區阿爾泰山脈,被聯合國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它就是阿爾泰山脈。阿爾泰山脈途經中國、俄羅斯、蒙古和哈薩克斯坦四個國家,山脈2000多公裡,被劃分為四個保護區,被聯合國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阿爾泰山脈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高原河谷,第二部分是山谷,有山有水,有草原,還有牧場和蜂場,第三部分是高原,在高原上有面積巨大的特級保護林區。
  • 梁建章四評李鐵的「中國人口過多論」:全球人口問題不能只由中國負責
    按照李鐵的邏輯,只看人口數量而不看人口密度,中國有14億人口就是人口過多,日本有1.27億人口就不是人口過多,那麼假如把中國的每個省份都看作獨立經濟體,每一個省份的人口都少於日本,就不是人口過多了?就可以討論提高出生率和鼓勵生育問題了?除了日本以外,德國、英國的人口密度也高於中國,現在德國和英國也在鼓勵生育。人口密度比中國大的國家都不認為本國人口過多,中國有什麼理由認為自己人口過多?
  • 挪威 神話般的地方(二)
    高速公路是一個工程奇蹟:我們經過了52條隧道,進出挪威的山脊。最長的將近25公裡,我們花了半個小時才開車經過。在隧道之間,道路緊緊抓住山坡上方的華麗峽灣和風景如畫的村莊,以及一些看起來很好的農田的地形。當我們開車穿過內陸山脈時,我們的耳朵再次彈出。到處都是冰雪,但道路本身卻是幹得很好。最初,我們擔心在Vang尋找住宿,Vang位於人口稀少的農村地區。
  • 有趣地圖:如果按人口分布及密度、網速等數據,世界地圖是什麼樣
    世界人口分布特點:目前世界上約有200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人口1億以上者有10個國家,它們是中國、印度、美國、印度尼西亞、俄羅斯聯邦、巴西、日本、奈及利亞、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第二,水繫結構呈輻射狀亞洲的地形結構是中部高四周低,青藏高原和帕米爾高原聳立於中南部,亞洲的大部分山脈都從這裡分散出去。因而亞洲水系分布受地貌結構的制約,也呈不勻稱的輻射狀。另外,還有少數短小河流分別注入黑海和地中海.第三,內陸流域廣大.
  • 中國西南最雄偉的山脈,橫斷山脈究竟有多神奇?
    世界上沒有比橫斷山脈更令人驚嘆的山脈了,作為中國西北最雄偉的山脈,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來這裡體驗一下這個世界的壯麗。橫斷山脈位於四川、雲南和西藏的交界處,南北走向罕見,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它們合在一起就像一本書,緊湊而密集,這裡有20多座高山和山谷,平均落差超過1000米,有四條大河從這裡流過,在這裡生活不容易,橫斷山脈也是少數民族人口密集的地區,由於交通不便,這裡的村莊保留了自己的風俗和特色。
  • 不知道去哪玩,瑞典和挪威是個不錯的選擇
    但上帝想起他在塑造其他大陸時,還餘下了一些肥沃的泥土,於是就把這點沃泥撒在挪威和瑞典的山區,但這一點泥土遠遠不夠,沒有人想在這片荒涼的土地上謀生。瑞典和挪威的大片領土至今仍是洞穴巨人、土地神和狼人們的天下,原因就在於此。 大家知道,今天的大陸是「新近」誕生的——這些大陸仍然還在移動,就像樹葉在水池中怕漂動。所有的陸地曾是一個整體,後來才被海洋分割成幾塊大陸。
  • 亞洲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有七個,哪個人口密度大?哪個增長率快
    截止2020年10月底,全球236個國家和地區共有人口75.85億,其中亞洲是七個大洲裡人口最多的,亞洲56個國家一共有45.41億,佔全球總人口的59.87%,接近60%。亞洲是人類文明的主要發源地,四大古文明除了古埃及在鄰近亞洲的北非外,其他三個都在亞洲,所以,亞洲的人口一直都比其他洲更多,至今人口遙遙領先於其他國家的中國和印度,就是四大文明古國中的兩個。那麼,亞洲這個人口大洲裡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有幾個呢?這些國家哪個人口密度最大呢?哪個人口增長最快?
  • 【重磅整理】關於海灣的所有考點都給你整理全了,附世界和中國著名...
    那麼,什麼是海灣呢?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1982年)第12條第2款規定:「海灣是明顯水曲,凹入程度和曲口寬度的比例,使其有被陸地環抱的水域,而不僅為海岸的彎曲。但水曲除其面積等於或大於橫越曲口所劃的直線作為直徑的半圓形的面積外,不應視為海灣。」根據這一規定,象北美洲西岸北側的阿拉斯加灣,澳大利亞南岸的大澳大利亞灣,非洲西南岸的幾內亞灣等都不能叫海灣。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西伯利亞、亞洲地形與氣候、人口遷移)
    人口密度低B. 開發了新資源C. 交通條件改善D. 市場廣闊答案:D、C、B精講精析:(1)分析該地區的地理特徵。①該地區為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地區,緯度較高,氣候寒冷,地廣人稀,交通不便;②從圖中可以看出,該地區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礦產豐富),因此選項D正確(地廣人稀、礦產豐富)。(2)分析南部人口密度較高的原因。
  • 香港和新加坡人口面積極為接近 為何香港居住如此擁擠 真的缺地嗎
    香港和新加坡是全世界最發的城市之一,也是條件最接近的兩個城市,兩者都位於亞洲東部,是亞洲四小龍之一,世界主要的金融中心。香港和新加坡香港人口密度為6763.1人/平方公裡 而新加坡的人口密度為7915.7人/平方公裡,可以看到,新加坡的人口密度要比香港大不少,可為什麼新加坡的居住環境並沒有顯得比香港擁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