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長春長生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簡稱長春長生)疫苗造假風波持續發酵。這是繼山東假疫苗事件後,又一起引爆輿論的重大公共事件。
「他們生產的疫苗,每天都源源不斷注入你和你孩子的身體中。」網上一篇文章如此描述,引爆朋友圈。近日,長春長生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長春長生)疫苗造假風暴持續發酵。這是繼山東假疫苗事件後,又一起引爆輿論的重大公共事件。拿問題疫苗斂財,做出如此傷天害理的事,引發民眾的恐慌和憤怒。狂犬疫苗造假 25萬支百白破問題疫苗曝光,全部銷往山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造假狂犬疫苗 25萬支百白破問題疫苗曝光
7月15日,長春長生違規生產狂犬疫苗,存在記錄造假等行為,被責令停止狂犬疫苗的生產。此次問題疫苗事件自此爆發。
不過,隨後更觸目驚心的事實被曝光:長春長生2017年被發現25萬支「吸附無細胞百白破聯合疫苗」(簡稱「百白破」,寶寶出生後都要接種的疫苗)檢驗不符合規定,而這25萬支疫苗幾乎已經全部銷售到山東,庫存中僅剩186支。
令人蹊蹺的是,吉林省食藥監局早在去年10月27日就對此立案調查,當時也曾引發輿論關注。但時至今日,無論國家藥監局、吉林省食藥監局或長春長生,均沒有對有關調查結果進行通報,也未對注射疫苗者出臺處置意見。
直到狂犬疫苗事件出來後,7月18日,吉林省食藥監局才對長春長生進行了沒收產品庫存186支百白破疫苗、沒收違法所得以及罰款344.29萬元。處罰如此之輕,引發一片質疑聲,也難以填平疫苗注射者的憤怒。
而銷售到山東25萬支問題疫苗,現在怎樣了呢?7月22日上午,山東省疾控部門一位負責人稱,有關部門正在準備相關材料,很快會進行通報。
山東省食藥監局另一相關處室主要負責人稱,涉事疫苗還剩多少,召回了多少,這些疫苗分發到了山東省哪些縣市,各接種點接種的人群的數量等,該局並不清楚。
該負責人還稱,「山東是受害者。」她曾接到過多位親友的諮詢電話,稱在疫苗接種點核實後發現,孩子注射了長春長生的涉事百白破疫苗,問該怎麼辦,是否應該補種,該補種幾針。
其實,這已不是長春長生第一次出事了。早在2016年就曾出現百白破聯合疫苗不合規的事件。其中被拒籤的1批疫苗(210048人份)為長春長生生產的吸附無細胞百白破聯合疫苗,不合格項目為無細胞百日咳疫苗效價測定。
食藥監總局已會同國家衛生計生委組織專家研判,並向有關省市發出通知,責令企業查明流向,責令疫苗生產企業報告2批次不合格疫苗出廠檢驗結果,對留樣重新檢驗,認真查找效價不合格原因。調查組將對兩個企業開展調查,並進行現場生產體系合規性檢查。將抽取兩家企業生產所有在有效期內的百白破疫苗樣品進行檢驗,檢驗結論需6至8周作出。
發言人提示,該2批次百白破疫苗效價指標不合格,可能影響免疫保護效果,但是對人體安全性沒有影響。國家衛計委和有關省份衛生計生部門正在組織專家對接種這兩批次疫苗的保護效果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結果採取相應措施妥善處理;要求相關省份衛生計生部門及時調配疫苗,保證免疫接種正常開展。
發言人介紹,2008年以來,國家藥品抽檢計劃共抽檢疫苗產品944批次,合格率99.6%。這次2批次百白破疫苗效價指標不合格的原因和結論,需要根據企業自查、調查組調查和有效期內疫苗樣品檢驗結果綜合分析後做出,我們將及時向社會公布有關信息。
賣疫苗有多賺錢?據《新京報》報導,疫苗這筆生意的毛利率在A股各行業中領先,有時,其中的「龍頭公司」甚至比茅臺還要賺錢。長春長生以91.59%的毛利率佔據行業首位,而2018年一季度,貴州茅臺銷售毛利率為91.31%。而長春長生64歲女掌門人高俊芳從國企高管轉型為上市公司掌門人、家族資產積累達51億元。截至7月20日收盤,該公司已連續5個跌停,市值蒸發近百億元。公司當天收盤價14.50元/股,超過55萬手的賣單壓頂。
《疫苗之王》刷屏朋友圈
日前,一網友名為「獸樓處」題為《疫苗之王》的文章刷屏朋友圈,讓長春長生疫苗事件繼續發酵。文章披露了部分不良奸商偷工減料、弄虛作假、逃避監管,疫苗抗原含量低的問題。
這篇文章實際上是《每日經濟新聞》2014年1月的一篇報導,原標題《深圳康泰20年股權幾經變更 成就「隱形富豪」杜偉民》。文章牽出了隱秘富豪的發跡史。
2001年,東北一家國有疫苗公司悄無聲息進行改制。韓剛君和現康泰生物實際控制人杜偉民等人以較低的價格從國有股東手裡購買到疫苗公司股權。2003年末,長春高新和長春長生的掌門人高俊芳把2000萬打進公司帳戶,要將長春長生私有化。2006年8月,長春長生被高掌控。2007年,韓剛君把自己的股份賣給了高俊芳,幫高成為長春長生的絕對控制人。
文章說,十年後再回首,他們手中已經掌握了國內疫苗的半壁江山——最大的B肝疫苗企業、最大的流感疫苗企業、第二大水痘疫苗企業、第二和第四大狂犬病疫苗企業……
「他們生產的疫苗,每天都源源不斷,注入你和你孩子的身體中。」
文章表示,高俊芳、韓剛君與杜偉民有太多共同點。他們對疫苗企業的控制和改造路徑相似。瞄準的都是老牌疫苗企業,長春長生、延申生物和深圳康泰,背後都是中國國有的生物製劑研究所。
他們以非常低廉的價格迅速入手,實現完全控股,然後在短時間內拿到多個疫苗生產牌照,為將來上市鋪路。
最重要的一點,這些企業所屬的有關部門似乎完全沒有意識到疫苗生產牌照的價值——疫苗的毛利普遍在80%以上。
高俊芳買下長春長生時,企業估值為1.2億元,2015年借殼上市時,市值為55億元;2008年杜偉民吃進深圳康泰時,企業估值為6億元,2016年上市首日,市值達到138億元;江蘇延申沒能上市,不過韓剛君和杜偉民是以2222萬元的估值入股的,就在他們重組的那三年,延申的淨利潤總額就達到8400萬元。
據報導,疫苗醜聞引發了國內社交媒體的憤怒,父母們試圖確定他們的孩子是否接種了假疫苗,這個話題成為周末微博社交媒體上觀看次數最多的熱點,網民廣泛分享。
一位微博用戶感嘆道,「看新聞後,我再也不敢注射疫苗了。」
周五,長生的股價周五10%(當日允許跌的最大幅度),達到14.5元人民幣(2.14美元)。自7月13日以來長生已經跌去了40%的價格。
報導說,與疫苗有關的貪腐類案件大量存在,其腐敗的主要表現為收受賄賂後,直接放任不合格疫苗進入市場;疫苗市場競爭激烈,生產、銷售企業為拿到訂單,為採購方的疾控中心、基層衛生院負責人支付「回扣」;疫苗研發企業為在生產研發階段獲得支持,賄賂藥品主管部門官員……
7月22日晚,國家藥監局通報稱,現已查明,長春長生編造生產記錄和產品檢驗記錄,隨意變更工藝參數和設備。企業已被當地警方立案調查,涉嫌犯罪的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