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龜的尾巴又粗、又短、又尖,是動物中罕見的尾巴,你對它了解嗎
剃刀龜,成體的背甲上很難尋覓到側脊椎骨的蹤跡,第1塊椎盾既長又窄且明顯的向前端擴展,無論如何,它都不與第2塊緣盾相接觸。橢圓形的背甲最長可達到17釐米,嘴部上方的喙盾成叉形,下巴處有一對觸鬚,皮膚通常是淺灰色或棕色及粉紅色並分布著黑色的斑點。
刀背麝香作為麝香龜中的一員,體型是最大的。長時間生活在水中的這一特性接近甚至超過了泥龜,刀背麝香偏好於較大的水域,它可以在水很深的棲息地內繁衍生息。不可或缺的是能曬到太陽,所以在水中放置高於水面的巖石或木頭值得我們借鑑,加上能有漂浮在水面的水生植物是再理想不過了,刀背麝香的害羞遠甚過其他麝香龜類,所以在水中放置一些供它們躲藏的小石塊之類的是非常實用的。
刀背麝香喜歡上岸曬太陽,在家庭飼養的條件下,放置一盞UVB日燈,是最合適不過了。Lindeman(1996)記錄了大量的在這種環境下生活的刀背麝香。Seidel和 Lucchino (1981)以電脈流檢查了11對蛋白酶,辨別分析了15處來自刀背麝香、巨頭麝香屬、平背麝香三者之間形態特徵,最後也驗證了它不同屬於其他兩種麝香龜,是單獨的一個種類。它的生物染色體由56對組成,26對大染色體和30對小染色體。
擬鱷龜最大背甲長49.4公分。背甲就像半球形的屋頂,有些微小的鋸齒狀,顏色自暗橄欖綠到棕色都有。頭與四肢很有力,尾巴相當長,而腹甲相對而言則較小。擬鱷龜偏肉食性,主食魚、蝦、蛙、蠑螈、小蛇、鴨、水鳥,間食水生植物,掉下的水果,喜夜間活動、攝食。
大鱷龜和小鱷龜基本習性相似。平時在水中不好鬥,而在陸上卻能猛衝猛咬。大鱷龜能扭頭突然襲擊其它動物,小鱷龜能連同身體扭頭轉向尋找攻擊目標,甚至追咬。指、趾具蹼,水棲性,息棲在深河、湖泊、泥潭,偶爾接觸鹹水區域。在人工養殖條件下,鱷龜對淺水和深水都有較好的適應性,但在稚龜階段因遊泳能力不強,應給予淺水環境。
小鱷龜還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它那與眾不同的背甲和尾巴。背甲上有三列排列整齊的明顯盾片,中間一列的兩邊長有兩行清晰可見的棘狀突起,突出點位於兩個盾片的相接處,並向片內輻射出眾多射線;後部邊緣,左右長有4個相互對稱的鋸齒狀小片,齒端較為鈍圓,不像地龜那樣尖利。尾巴中央長有一列明顯突起的嵴,嵴突除第一個外,均由高到低依次向尾尖排列,宛如鱷魚背上、尾上的嵴突,鱷龜因此而得名。
真鱷龜又叫大鱷。是世界上最大的水龜之一。目前正瀕臨滅絕。世界野生生物聯盟報告顯示:在瀕於絕種的世界珍稀生物排名中,北美大鱷龜早已成為世界瀕危野生動物保護紅皮書名錄中的重要成員之一,生存能力強適應強。
當龜被抓起時,龜的身體釋放出麝香味,與產於墨西哥的麝香龜釋放出的麝香味一樣。因此,對成體鱷龜不能像對其他龜一樣,隨意捉拿,放在手中玩賞。捉龜時,應迅速而敏捷地抓龜尾部,且多抓一些,以免龜掙扎時,龜易滑落。抓住龜尾後,立即注意看龜的頭,由於龜的頸部較長,能伸長至背甲中部甚至後部,張嘴欲咬。所以,對待鱷龜不能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