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論文二作,對研究生有用嗎?

2020-12-06 騰訊網

研究生發表 SCI 論文時,肯定考慮署名的作者位置。不同的研究生,有的是一作,還有的是二作。一作在SCI論文中的地位是不容置疑的,但不少研究生擔心二作的含金量。那麼,SCI 論文二作對研究生有用嗎?

SCI論文二作對研究生有用嗎

SCI 論文作者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多人,多個人共同發表一篇 SCI 論文的話,肯定會變相地降低 SCI 論文的認可價值。但隨著發表 SCI 論文的人越來越多,研究的問題越來越深,多人合作發表SCI論文成為常見的模式。只要自己發表的 SCI 論文價值夠高,二作的含金量也是很高的,不是普通的 SCI 論文二作可比擬的。所以,SCI 論文二作對研究生有沒有用,一是看本學校的要求;二是看發表 SCI 論文的價值

學校以承認 SCI 論文的一作和通訊為主,認可二作的情況不能說沒有,而是不常見。在解決 SCI 論文二作對於研究生有沒有用的過程中,我們也獲知了不同的答案,比如:「用處不大」、「可以加分拿獎學金」、「導師一作、學生二作可以作為研究生成果」、「在好的 SCI 期刊上發布有用,一般的期刊沒啥用」、「在校外,只承認一作或通訊」等等。換句話說,SCI 論文以一作為首選,二作的用處看實際情況。

對於研究生來說,在校內,對於發表SCI論文是有獎勵的,對於獎學金的獲得也有加分的作用,可以說作為SCI論文二作的研究生還是可以獲得一定的好處。只不過在校外,二作的認可度大大降低,不如一作給力。而且在校內評獎學金等,考察的是綜合實力,SCI論文只是錦上添花,只有SCI論文,哪怕是一作也是起不到決定性作用的。因而,每個人根據自己的需求來判斷SCI論文二作對自己的重要性。

01

科研界對於作者署名一向很敏感

君不見曾經的兩位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李政道先生與楊振寧先生(註:此處按姓氏排序)就因為合作中署名的先後的問題產生了矛盾。後來甚至放棄合作,兩人交惡,決裂了半個多世紀,時至今日也沒有重新交好。

足見署名問題有多敏感。科研界的「」為什麼這麼重要?現代的科學研究中,往往是多學科融合,一個人的知識能力有限,需要相互合作。所以,當把科研成果寫成論文的時候,會署上多個作者的名字。

科學界重「名」,因此,在論文署名時,是非常慎重的環節,需要做到明察秋毫、百無一漏,把對論文有直接貢獻的研究人員都列在作者中。這是科研界的潛規則。

如果一個科研人員對論文成果做了貢獻,但沒有被列在作者署名中,很容易關係破裂,後果很嚴重。署名的順序一般代表了不同作者對成果的貢獻程度。一作是成果的最大貢獻者,往往是研究的主要執行人與論文的撰寫人,可以看作整個研究的靈魂人物。現在很多學校規定,研究生必須有一作的SCI文章,才能畢業拿學位。有時二作的貢獻也可以與一作並列。如果特別註明二作與一作對論文有同等貢獻的話,也可以提升二作的地位。但這就像打補丁,總不如原生態來得自然。

02

署名灌水嚴重

現如今,署名送人情太常見了,一些人把作者署名當成了禮物,送領導,送配偶,送男女朋友,送師兄弟。即使對研究完全沒有貢獻的人,也仍被列為作者。

虛名浮雲,舉手之勞,而又讓人銘記自己,何樂而不為呢?也正是因為這樣,現在國內學術界往往只認一作是最大貢獻者,學生畢業或科研人員評職稱、評獎,都以一作為準。其它的順序就很雞肋了,雖然也意味著做出了貢獻,但學術界普遍只看一作。

03

通訊作者之名

SCI 文章署名中,還有一個重要的身份,是通訊作者,在作者名字後標一個*。

通訊作者是指給期刊投稿的人,往往是實驗室的負責人。

例如:一作是博士生,而通訊作者是他的博士生導師。對於通訊作者來說,排名第幾並不重要,即使放在最後,也仍然可以顯示出自己的權威地位。

畢竟,通訊作者往往是領導研究團隊的人,是研究生們口中的「老闆」。申請項目或科技評獎時,文章的通訊作者也算主要貢獻,與一作效果相同。

通訊作者往往指課題的總負責人,承擔課題的經費、設計、文章的書寫和把關。是文章和研究材料的聯繫人。最重要的是,擔負著文章可靠性的責任。實際上如果從智慧財產權上來說,研究成果算是通訊作者的。

04

署名要慎重,一作絕不可讓人

文章是自己寫的,實驗是自己做的,一作只能是自己的名字;二作一般是導師,主要出於尊重以及報帳所用,很多同學投的文章從來沒給導師看過,導師也沒有指導過,但是名字還是要加上的,因為導師提供了平臺。

至於三作及以後,一般是同學之間互相加的,其實大家也沒有做很重要什麼事情,

而通訊作者,這個就比較微妙,國外大都認可通訊作者,國內比較認可第一作者,具體怎麼署名,還是看你自己多掂量掂量。

你們覺得二作有用嗎,歡迎留言討論

- END -

相關焦點

  • sci論文有加急嗎
    發表sci論文需要一定的時間,但很多作者急需見刊甚至檢索的sci論文,若按照正常速度可能已經來不及,為了趕時間,希望能夠辦理加急。那麼,sci論文有加急嗎?這個要看sci期刊相關規定。發表sci論文,可選擇的期刊有很多,有的期刊,可以辦理加急,有的期刊不辦理。
  • 雙非院校讀研,有幸發了二區SCI論文,不讀博如何利用論文優勢?
    小西上午看到一個碩士生留下的疑惑:在雙非學校讀研期間有幸發了一篇二區的SCI論文,如果不準備去讀博的情況下,該如何去利用論文的優勢?不清楚這位學生所在的具體學科或研究方向是什麼,也沒有說清楚是中科院sci分區(指定閾值劃分)或是JCR分區(Q4均分)?
  • sci通訊作者評職稱有用嗎
    sci論文發表,安排作者署名時,往往少不了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當發表sci論文是為了參加職稱評定時,作者擔心自己署名通訊作者不能參加職稱評定,進而影響到自己晉升。那麼,sci通訊作者評職稱有用嗎?sci通訊作者評職稱有用嗎sci論文作者中,第一作者才是王道。至於通訊作者,就要看本單位怎麼看了。
  • sci期刊可以快速發論文嗎
    sci期刊可以快速發論文嗎?當然可以。一個領域的sci期刊,都不止一本,每本sci期刊都有其既定的發行周期和排刊要求,只要投稿發表的論文水平與投稿的sci期刊要求一致,就能夠比較順利的安排發表,否則會耽誤不少的時間。
  • sci一區論文發表難度大嗎
    sci期刊之間存在影響因子的差異,根據一定的標準,把每本sci期刊按照影響因子,對號入座相應的分區。不同的分區,對於論文要求高度不同,那發表的難度也不同。那麼,sci一區論文發表難度大嗎?當然大。知實學術與多本期刊合作,投刊發論文,關注我,發留言~sci一區論文發表難度大嗎
  • sci論文online就認可嗎
    sci論文online就認可嗎?這個說不準,關鍵是本單位認不認。單位不同,認可sci論文的標準不同,有的online就認可,有的見刊後才認可,還有的檢索後才認可。Online步驟在sci論文見刊和檢索之前完成,是指sci論文線上發表,也是sci論文發表中的一個重要的步驟。sci論文online後,會有相應的DOI號,說明該篇論文成功發表,因為只是線上發表,尚未印刷出版,尚未在web of science檢索到。再加上單位不同,可以採用不同的認可標準,對於sci論文online認不認可上,有了不同的答案。
  • SCI論文屬於核心論文嗎?
    》(Science Citation Index,簡稱SCI),而核心期刊則是中國國內的一種期刊分類方法,雖說是兩種概念,但有時二者是可以共同存在的,比如一個刊物既是國內核心期刊,同時又被SCI檢索,成為SCI期刊,這種情況下,作者發表了該期刊論文,這篇文章既是SCI論文又是核心期刊論文,一本SCI期刊是否能算作核心期刊,這要看期刊的具體情況。
  • 發表sci論文必須全部是英語嗎
    發表sci論文必須全部是英語嗎?不是。發表sci論文經常遇到英語的要求,甚至很多作者因為英語水平不夠高,影響了sci論文發表。這主要是因為大多數sci期刊要求英語,但不是所有的sci期刊都要求英語。sci中收錄的期刊來自很多個國家,包含很多本期刊,每本期刊都有各自相應的要求。
  • sci並列第一作者評職稱有用嗎
    好不容易成為sci論文並列第一作者,這本來是很高興的事情,雖然不如只有第一作者好,但最起碼也是並列的。不過,在用sci參評職稱上泛起了嘀咕,萬一無用怎麼辦。那麼,sci並列第一作者評職稱有用嗎?這個要看評審單位的文件規定,有的單位有用,有的單位沒用。
  • 核心和SCI一樣嗎?
    核心和SCI一樣嗎?無論是核心期刊還是SCI期刊,都是學術界頗為認可的檢索工具,作者無論想要發表哪一個都是不容易的,難度可以說都比較大,作者要看自己的實際需求了,一般國內評職發表核心期刊就夠了,不需要發表SCI,如果作者是博士畢業或是研究生畢業,又或者是醫務工作者,那麼發表SCI就很有必要了,如何發表SCI需要掌握一定寫作技巧,也需要作者在實踐中總結經驗。
  • 本科期間,發表一篇SCI論文,有多難?對考研有用嗎?
    這篇文章,我們討論一個話題,關於SCI論文與考研的關係,本科期間發表SCI,有多難?到底對考研有沒有用? 在討論之前,我們首先了解一下什麼是SCI,因為,即使是有些研究生,可能都不太了解SCI。 什麼是「SCI」?
  • sci論文修改後還查重嗎
    sci論文修改後還查重嗎?大多數sci論文,需要通過修改達到期刊錄用見刊的標準。修改後的sci論文,內容發生了改變,是否還符合查重標準具有不確定性,需要再次查重確認,即sci論文修改後還查重。sci論文的審核標準比較高,不僅加大了論文學術水平上的要求,還非常重視論文的查重率。
  • 論文投稿sci期刊錄用率高嗎
    論文投稿sci期刊錄用率高嗎?sci期刊屬於金字塔頂尖的期刊,對於錄用論文的標準非常高,導致論文投稿sci期刊相比較其他刊物來說,錄用率更低一些。至於具體到某一篇論文投稿sci期刊錄用率是高還是低,與該篇論文的學術質量有關,質量越高,錄用率往往會越高。
  • 發表sci論文有哪些規定
    與國際學術交流,證明自己的學術研究能力水準,很多人把目光放在了發表sci論文上。sci論文發表是有難度上,若你寫的論文達不到一定的水準,或者滿足不了發文的規定,哪怕是投稿也是被拒稿。那麼,發表sci論文有哪些規定?
  • 如果研究生真的不用寫論文,那跟本科生有什麼區別?
    A:碩士研究生,一篇文章都發表不了,還能叫研究生?改名吧! B:研究生包括碩士和博士,博士排除在外,只看碩士,三年發篇核心過分了麼,當然sci的當我沒說。不能三年光打dota吧。 C:我讀了三年研究生,導師不給機會我發SCI,出了校園在社會上我拿什麼立足呢?
  • SCI論文查重是SCI論文發表前必須的一個環節
    Sci論文查重是sci論文發表前必須的一個環節,主要是為了確保論文的原創性、新穎性是否達到刊登標準,同時也是為了防止有抄襲的行為出現。那sci期刊哪個階段查重呢?下面學術顧問給大家介紹介紹。sci期刊查重都是在作者將sci論文提交給雜誌社後,雜誌社會對sci論文進行三審,三個審分為:初審、覆審和終審。Sci論文查重是在初審階段進行的,往往是將sci查重放在初審的第一位。只有sci論文查重率符合投稿要求後,才會進行接下來的審稿流程。
  • 研二學子「訴苦」:碩士發「SCI」?Nature附體也不好使!
    一位研二的學生最近吐槽課題組加了一條新規定,那就是必須有一篇SCI,即使學校可能沒有這樣的論文規定!本來這種規定應該適用於下一屆的研一,然而現在就要開始實施,於是他只能感慨好難!明明應該用新不用久!大學評優、升職,完全看論文發表的數量和級別,根本不考慮論文的內容。直博要5分以上單獨一作sci,一般就是3分以上單獨一作。你以為那論文都是乾貨嗎?c刊上一次需要多少錢?
  • sci是什麼級別的論文
    sci是什麼級別的論文?sci論文是國際學術界的頂尖論文。你說你的學術水平在某一領域達到國際水平,卻沒有sci論文來證明,是缺少說服力的,是很難得到學術界圈內人士認可的。足見,sci論文地位之高。sci是什麼級別的論文從發表論文代表的學術水平來說,從低到高依次是省級論文、國家級論文、國內核心論文、國際核心論文
  • sci分區和影響因子有關係嗎
    在發表sci論文時,需要關注sci期刊是哪個分期的,影響因子是多少。因而很多作者比較想知道sci分區和影響因子有沒有關係,哪怕單位要求發表sci論文沒有分區或者影響因子上的要求,內心也要了解這兩者對自己發表論文的影響。那麼,sci分區和影響因子有關係嗎?
  • sci論文已經在線發表後可以更改嗎
    在線發表後的sci論文,難免被發現個別錯誤,比如一處數據錯誤、作者名字寫錯等,有了錯誤,作者第一反應是修改,但往往是初次遇到從而不知道如何辦。那麼,sci論文已經在線發表後可以更改嗎?在線發表即online,是論文出版方式之一,是期刊為了追上數字時代變化而做出的改變。過去文章只在紙質期刊上印刷出版,即見刊,現在會先讓文章在線發表,然後再見刊,甚至還有一些文章只進行線上發表。在線發表和見刊都屬於sci論文發表方式,但屬於不同的階段,對文章內容更改有不同的應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