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電發生時,如何讓「雷公電母」無可奈何?

2020-12-06 別墅裝配師

中國自古便對避雷裝置很有研究,從我國傳統的五行、八卦學說解釋,八卦中「震」卦為「雷」。八卦與方位相結合時,則有「南離、北坎、東震、西兌」的規定,又有「南屬東雀、北屬玄武(龜蛇)、東屬青龍、西屬白虎」的說法,認為「雷從龍」,這樣,我國古代人們就把「雷」與「龍」聯繫起來。為了避免建築物被雷擊,就必須建造避雷設施,就要安裝「鎮龍」設施。我國古建築上有許多稱為「鎮龍」的設施實為避雷裝置。

這些「鎮龍」裝置與近代的避雷針的避雷原理相同。我國一些古塔的尖端常徐一層有色金屬膜,採用容易導電的材料與直通到地下的塔心柱相連,柱下端又與貯藏金屬的「龍窟」相連。還有許多古建築物的屋頂有著一種叫做龍的裝飾物,它的頭仰向天空,張著嘴,向上伸出的舌頭是一根尖端的金屬芯子,另一端和埋藏在地下的金屬相連,能讓雷電跑到地底下去而不損壞建築物。另外,在許多古塔與宮殿上設置「鴟尾」,在屋頂上設置動物狀的瓦飾,在高大殿宇裡常設有所謂「雷公柱」之類的避雷柱。這些設施都與大地相通,形成了良好的導電通道。

法國旅行家卡勃裡歐別戴馬甘蘭1688年所著的《中國新事》一書中記有:中國屋脊兩頭,都有一個仰起的龍頭,龍口吐出曲折的金屬舌頭,伸向天空,舌根連結一根細的鐵絲,直通地下。這種奇妙的裝置,在發生雷電的時刻就大顯神通,若雷電擊中了屋宇,電流就會從龍舌沿線睛行至地底,避免雷電擊毀建築物。這說明,中國古代建築上的避雷裝置,在大批量和結構上已和現代避雷針基本相似。大約250年前,富蘭克林提出了避雷針的設想:在建築物的高處,安裝一根尖銳的金屬杆,沿著牆壁引到地下,深埋以後,就能防止雷擊。現代避雷針便由此發展。

現代建築風格的多樣化,使得中國古代更具裝飾性的避雷裝置應用範圍變少,只適合於中式建築,來看看大部分的現代住宅的避雷是如何做的。

提起建築物的防雷設施,人們就會想到由接閃器、引下線、接地裝置3部分組成。常見的接閃器有避雷針、避雷帶、或兩者組成的聯合避雷網。

案例分享:

相關焦點

  • 一起走進雷電的世界,帶你與「雷公電母」更進一步
    你肯定看過《西遊記》吧,在《西遊記》中,雷公負責打雷,電母負責閃電,它們倆稍加配合,天空中頓時就電閃雷鳴起來,可是在天上真的有雷公電母嗎?今天不語就帶你去看看雷電是怎麼產生的。雷公電母只是中國神話故事中的角色,在很久很久以前,科學家們就想知道雷電是怎麼形成的了,偉大的科學家富蘭克林曾經進行了著名的風箏實驗,他是怎麼做到的呢?
  • 雷公電母在中國神話中到底是什麼地位?
    雷電是中國神話當中最常見的神仙手段之一,最常使用雷電的便是雷公電母,許多神話傳說以及神話小說中都有雷公電母的身影,但他們兩個在眾神中的地位排序卻非常的模糊,有人覺得他們兩個就是按班出勤的公務員。也有一些人認為,他們倆既然是掌管雷電的神,應該很厲害,地位不會太低,因為在後世的很多神話故事中,天雷被稱為至剛至陽的能量,是一些高人代天行罰時召喚出的最強攻擊,能滅殺世間一切陰煞之物,屬於天道之物,例如天師府的道士就經常召喚天雷斬妖除魔。
  • 星太奇,孫悟空召喚「雷公電母」,奮豆呼喊龍捲風!
    導讀:孫悟空可以召喚雷公電母?神仙師傅需要打電話!星太奇可以召喚下雨,小桂子卻能召喚下雪,最厲害的奮豆直接龍捲風!而如今的星太奇和小桂子就來到了神仙的地盤,想要跟著神仙師傅學習法術,若是能夠召喚出雷公電母,那將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呢!神仙師傅召喚雷公電母星太奇直接去問他們的師傅,不知道身為神仙的你,能否香孫悟空那樣召喚雷公電母呢?
  • 打雷和閃電哪個先發生?
    我們知道,唐僧不會法力,不會求雨,如何能贏?只見唐僧念經佯裝做法時,孫悟空拔了跟毫毛,吹口仙氣,變個假行者站在唐僧旁邊,然後自己的真身趕到半空拉來了風婆婆、推雲童子、布霧郎君、雷公電母來幫忙,所以一陣狂風吹來、烏雲密布,電閃雷鳴後雨就譁譁地下了起來,這場雨下得車遲國裡裡外外是水漫街衢。
  • 駭人的雷電!上海東方明珠塔被閃電擊中,何方道友在此渡劫?
    當初那張雷電擊中自由女神像的照片讓多少人震撼,而為了拍攝這張照片,攝影師費恩已經苦苦等候了40多年,如今我國也出現了這樣神奇壯麗的景象,上海東方明珠塔被閃電擊中!多麼駭人的雷電!可是這樣絢麗的景觀是不是大自然給我們的警示呢?
  • 藍天烏雲妖風雷電暴雨冰雹彩虹晚霞,我大荊門一天72變,真讓人應接不暇(附視頻)
    上午看看荊門藍,中午聽聽荊門風,下午嘗嘗荊門雹,傍晚遊遊荊門海,黃昏瞧瞧荊門霞,夜深賞賞荊門月,附帶贈閱雷公電母,虹彩妹妹•••••有位大咖聽說後,專門唱了首歌抒發感情,啦啦啦,看我七十二變!!!!晚報君默默地回憶,居然發現昨天一天,我大荊門先後出現:藍天、烏雲、妖風、雷電、暴雨、冰雹、彩虹、晚霞,一天72變,居然全部趕來湊熱鬧!
  • 本市今汛期以來雷暴日數15天 雷電密度超常年
    而根據多年雷電監測統計,城區的雷電密度最高。今夏雷暴已超常年平均昨天,京城度過雷電交加的一日,而這已經是連續第八天「天天打雷」了。按照氣象學上講,一天內發生過雷暴,聽到過雷聲,而不論雷暴延續了多長時間,都算作一個雷暴日,這也是監測雷電的主要數據標準。
  • 《英靈傳說》超強陣容:雷公電母配項羽,最終boss甚至走不出圈!
    風雨雷電大陣(雷公電母雨師風伯) 2. 仙履奇緣(紫霞仙子孫悟空) 3. 霸王別姬(虞姬項羽) 4. 楚漢對決(劉邦項羽) 5. 御兵統將(劉邦韓信) 主力英雄介紹: 1.
  • 古人沒發明電,為啥知道打雷閃的是「電」,雷電到底是什麼?
    還有「電似火蛇、電光四射、電光石火、電霹雷擊、雷電交加、雷電大作、飆舉電至、電光朝露、飛雲掣電、疾如雷電、星旗電戟、星行電徵等等。之所以把雷電稱為雷電或閃電,是因為這種現象符合「電」的表現,閃電時發光閃爍迅捷快速雷聲震耳,把它叫做閃電豈不很自然?而所謂電被人類發明後,傳到了中國,把它翻譯為「電」也就很自然了。
  • 半個月發布4次雷電黃色預警 我市雷暴日數逐年增加 防雷不可忽視
    5月以來,市氣象臺已發布4次雷電黃色預警。自市氣象臺3月22日清晨5時26分首次發布今年我市雷電黃色預警,這標誌著我市進入一年一度的雷雨季。我市雷暴天氣情況如何?怎樣安全防雷?記者上周採訪了市氣象安全技術中心氣象專家。  我市雷暴天數逐年增加  我市位於浙中金衢盆地,是我省雷電多發地區之一,年平均雷暴日(一年中有雷電放電的天數)在50天左右,雷暴天氣主要集中在3月到9月上旬,特別厲害的雷暴天氣一般出現在盛夏時節的7、8月。
  • 被雷電劈中時身體會怎樣
    雖說在雷劈事件中,90%的受害者能夠存活下來;但儘管如此,我們依然應該了解一下如何避免發生這種情況。   人們通常以為,天打雷劈的致死率很高;但其實,在90%的情況下,受害者並不會死亡。然而,他們也很少能夠毫髮無損地繼續生活,雷劈可能會造成永久性的創傷。在美國,雷電每年引發7.5萬場森林火災,它能夠瞬間把一棵樹木從中間劈成兩半。
  • 如何預防雷電對人身的傷害
    在雷電災害中,我們對雷電傷害人身的事故特別關注。一般來講,當雲地閃電現象,也就是雲與大地之間產生雷電釋放的現象發生時,雷電電流從雲中洩放到地面,才會對人的活動造成大的影響。
  • 揭開雷電神秘面紗
    希臘人認為雷電是眾神之神宙斯的武器,用於維持著天地間的秩序;中國人認為雷電由雷公電母掌控,主要作用是在下雨是助威,也可以懲惡揚善;非洲土著人認為一種神秘鳥類的羽毛在閃光,它的翅膀拍動產生了閃電打雷的聲音。當然,人類對雷電的認知不僅僅是停留在神話猜想層面。長期以來,人類用科學的方法研究雷電,經過不斷探索,目前揭開了雷電的神秘面紗。
  • 飛機在飛行途中被雷電擊中,會發生什麼?雷電能擊落客機嗎?
    飛機被雷擊會常發生嗎?它沒有避雷針? 根據波音公司的說法,有96%的雷擊事件發生在雲層中。在起飛或下降階段,飛機處於5,000至15,000英尺(1,524至4,572米)海拔高度時最有可能被雷電擊中。一旦飛機在20,000英尺(6,096米)以上,被雷電擊中的風險就會大大降低。
  • 雷電是如何形成的?帶你進入雷電的世界,體驗它不為人知的一面
    在很久以前,雷電在人們的眼裡是超自然的現象,人們不了解它,不明白它是如何產生的,因此,對雷電十分的害怕和恐懼,把它看成是「天神」的不滿和發怒。到了近代,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開始對雷電有了認識,很多人對雷電進行了不懈的探索,有的人甚至為此而貢獻了寶貴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