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生活家公布了綠化管理處為市民友情提供的城區桑樹分布圖。(點擊綠色就看到了)
當時,雖說心中暗暗懷著對過度採摘的憂慮,但是小編考慮到孩子們的需求以及綠化管理處工作人員的一份心意,還是大大方方的公布了。
沒想到啊~~最近,小編接到市民線報,自公布圖片後,各處桑樹可遭了大罪了。
因為採摘過度,都光禿禿了。
在南沙路瑞士花園對面的綠地上,綠樹成蔭。對於植物盲來說,還真的很難分辨出都是些什麼品種。至於桑葉,小編也是鋪在蠶寶寶肚子下面的時候才認識它。
沒想到繞了一圈一眼就看到此處的桑樹了。因為在一片枝繁葉茂的綠樹中,有那麼一棵光禿禿的樹木,自然是無比顯眼的。這個時節,桑葉長度應該有10多釐米了,可是這棵桑樹上,桑葉大的也就6、7釐米的長度,小的也就指甲蓋大小,顏色嫩得發黃,一看就是剛長出來的嫩葉。
而且桑葉數量少得可憐。特別是靠近地面的枝幹,有幾根連嫩葉都看不到蹤跡,個別的枝條因為暴力採摘,已經枝條扭轉、樹皮開裂,看到內部白色的組織。
在黃河路與李閘路交匯處的綠地裡,向大致方位去尋覓「樹葉稀疏、只見樹幹」的植株,果然一找一個準。這棵桑樹狀態也堪憂。因為樹身比南沙路那棵高,所以這棵桑樹的樹葉分布呈現出近2米以下範圍,大桑葉片葉不存,僅可看到嫩芽。
只有人手夠不到的地方,樹梢處還有些大桑葉,長勢也還算可以。充分顯示了身高優勢為自己帶來的好處啊。
這種不顧後來人、涸澤而漁的做法,不應該是我們的風格啊,這讓其他有需求的人可怎麼辦啊?說好的適量採摘,體現大常熟市民文明風採的約定呢?
對此,小編隨機找了路人問了問大家對於過度採摘桑葉的感受,大伯、大娘們紛紛表示,桑葉本來就是用來餵蠶的,摘了還會長出來的,不要緊。
這是大大的誤會啊,還是繼續提醒諸位,儘管桑樹可以再發芽,可是如果在採摘過程中把枝條折斷,對於桑樹的生長會有影響的。採摘過程中要適量採摘,一定要愛護桑樹,只採葉不折枝;採摘過程中要適量採摘,一定要愛護桑樹,只採葉不折枝;採摘過程中要適量採摘,一定要愛護桑樹,只採葉不折枝。適量、適量、適量————
而且這幾天就讓這些樹歇著吧,小編目測,它有心無力不能供貨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