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樹全基因組圖譜繪製完成 西南大學團隊推動現代桑樹學科建立

2020-09-23 重慶日報


  2013年,桑樹全基因組圖譜面世。繼繪製完成世界上第一張家蠶基因組框架圖及精細圖譜之後,西南大學家蠶基因組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研究團隊再次引人矚目。

  在中國工程院院士向仲懷的帶領下,家蠶基因組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何寧佳教授領銜的研究小組聯合浙江省農業科學院、廣東省農業科學院等單位的專家,歷時三年完成了桑樹基因組研究,為桑樹學科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9月22日舉行的重慶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由何寧佳牽頭的「桑樹基因組生物學研究」成果獲得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很長時間以來,種桑都是為了養蠶產絲,桑樹的很多潛在價值沒有被挖掘出來,也沒有形成獨立的學科。」何寧佳介紹,通過研究探索,研究小組繪製完成桑樹全基因組圖譜,建立了完善的桑樹基因組資料庫,並構建了桑樹功能基因組研究平臺。與此同時,他們還確證了桑樹染色體基數為7,對學術界公認的桑樹染色體基數為14作了重大修正,這也成為桑樹學科發展最重要的貢獻之一。

  桑樹全基因組的解析和染色體基數的修正,把桑樹學從栽培生理、品種選育的研究尺度推進到現代分子水平,這也成為現代桑樹學科建立的標誌。

  圍繞相關研究,項目團隊發表了高水平研究論文50餘篇,8篇代表論文被多個國際知名期刊引用,他引總次數194次。其出版的《桑樹基因組》專著被中國蠶業研究所資深蠶桑學專家黃君霆評述為「推進傳統桑樹學科在現代科學基礎上獲得了重建與拓展」。

記者張亦築、李星婷

相關焦點

  • 西南大學完成桑樹基因組測序
    原標題:西南大學完成桑樹基因組測序  本報訊 (記者 李星婷 實習生 王濛昀)數千年來,家蠶只以桑葉作為唯一的食物。二者之間有什麼必然的聯繫?9月23日,西南大學家蠶基因組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發布桑樹全基因組測序成果,成功分析出桑樹的染色體基數,以及各種基因的網絡和功能,為推動傳統蠶桑業的轉型、建立現代桑樹學奠定了科研基礎。
  • 西南大學這項研究成果獲得全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一等獎!
    2013年,桑樹全基因組圖譜面世。繼繪製完成世界上第一張家蠶基因組框架圖及精細圖譜之後,西南大學家蠶基因組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研究團隊再次引人矚目。01「很長時間以來,種桑都是為了養蠶產絲,桑樹的很多潛在價值沒有被挖掘出來,也沒有形成獨立的學科。」何寧佳介紹,通過研究探索,研究小組繪製完成桑樹全基因組圖譜,建立了完善的桑樹基因組資料庫,並構建了桑樹功能基因組研究平臺。
  • 重慶女教授團隊:領先世界完成這一研究,成果糾正國外錯誤研究觀點!
    >桑樹全基因組圖譜面世。繼繪製完成世界上第一張家蠶基因組框架圖及精細圖譜之後,西南大學家蠶基因組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研究團隊再次引人矚目。西南大學家蠶基因組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桑資源與功能基因組研究團隊的"桑樹基因組生物學研究"成果榮獲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圍繞相關研究,項目團隊發表了高水平研究論文50餘篇,8篇代表論文被多個國際知名期刊引用,他引總次數194次。
  • 海洋所科研人員繪製完成牡蠣全基因組序列圖譜
    近日,牡蠣基因組計劃(Oyster Genome Project,OGP)項目組宣布,歷時兩年的牡蠣基因組序列圖譜終於繪製完成。這是世界上第一張養殖貝類的全基因組序列圖譜,標誌著基於短序列的高雜合度基因組拼接和組裝技術獲得了重大突破。據悉,目前的基因組圖譜已達到國際領先的基因組圖譜標準。近年來,我國的海水養殖業取得了長足發展。
  • 科學網—西南大學教授夏慶友:家蠶基因研究致力改善民生
    在近日舉行的第二屆家蠶功能基因組學與現代絲綢之路國際研討會上,西南大學教授、我國家蠶重要經濟性狀功能基因組和遺傳改良研究首席科學家夏慶友接受《科學時報》採訪時,這樣評價我國家蠶基因的研究成果。 該研討會是於近日舉行的2011國際知名研發機構重慶行動的一個重要分活動。
  • 鯉魚全基因組序列精細圖譜繪製完成
    原標題:鯉魚全基因組序列精細圖譜繪製完成   本報記者 馬愛平   日前,鯉魚全基因組序列精細圖譜已繪製完成,該基因組覆蓋約為16.9億鹼基,包含52610個功能基因,功能基因數目是大多數硬骨魚類基因數目的兩倍。
  • 西南大學召開家蠶基因組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第二屆學術委員會第...
    12月23日,家蠶基因組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第二屆學術委員會委員聘任儀式曁第一次會議在西南大學蠶學宮舉行。學校副校長王進軍主持儀式並宣讀聘任文件,校長、黨委副書記張衛國為受聘專家頒發聘書並發表講話。     實驗室新一屆學術委員會(含名譽主任)由14名專家組成。
  • 中國科研人員繪製完成民豬首部全基因組序列圖譜
    原標題:中國科研人員繪製完成民豬首部全基因組序列圖譜新華網哈爾濱11月7日電(記者王建、潘祺)7日,由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和中國農業大學共同組建的科研團隊對外宣布,已完成民豬的全基因組從頭測序工作,並成功繪製民豬的首部全基因組序列圖譜。專家表示,這有利於更好地保證中國豬品種的多樣性。
  • 蒙古族人全基因組序列圖譜繪製完成
    2011年12月19日,由內蒙古農業大學、內蒙古民族大學和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合作開展的第一個蒙古族人的全基因組序列圖譜繪製工作已經完成。科學家們將此圖譜譽為「天驕一號」,這標誌著我國的人類學、民族學、人類遺傳學及醫學健康研究進入基因組水平。    基因採樣的成年蒙古族男子系成吉思汗黃金家族的34代孫,具有完善的家族系譜記錄,且沒有和外族通婚史。科學家們利用新一代高通量測序技術,採取了從頭測序和重測序兩種方法分別獲得全基因組序列。
  • 西南大學構建全球首個家蠶全基因組編輯篩選平臺
    5月19日,國際生物學領域知名期刊《基因組研究》在線發表了西南大學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夏慶友教授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論文。該研究首次構建了家蠶全基因組編輯篩選平臺,並運用該平臺建立了全基因組家蠶基因編輯文庫,篩選鑑定出家蠶具有代表性的必需基因等。這一研究對於功能基因組學和動植物品種改良具有重要價值。
  • 中國科學家領銜的科研團隊成功繪製出鐵皮石斛全基因組圖譜
    央廣網深圳1月12日消息(記者鄭柱子 通訊員謝高昌)由中國科學家領銜的科研團隊成功繪製出鐵皮石斛全基因組圖譜,在藥用開發研究方面取得階段性成果,研究成果於1月12日在國際頂級學術雜誌Nature(自然)子刊Scientific Reports(科學報告)公開發表。這是世界蘭科植物基因組學研究的一個重要成果。
  • 首個鯉魚全基因組序列圖譜完成-光明日報-光明網
    本報北京9月22日電(記者李慧)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孫效文研究員牽頭,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聯合黑龍江水產研究所、中科院基因組研究所、哈佛大學、奧本大學等單位組建的國際合作研究團隊,完成了鯉魚全基因組序列圖譜繪製,成為國際上首個完成全面解析的異源四倍體硬骨魚類基因組圖譜。
  • 華中農業大學聯合西南林業大學解析蠟梅染色體水平的基因組圖譜
    近日,華中農業大學劉秀群、趙凱歌研究組和金雙俠研究組,聯合西南林業大學陳龍清研究組同時該團隊利用二代測序技術完成了蠟梅近緣種夏蠟梅的全基因組測序。研究者利用蠟梅、夏蠟梅以及其他15個具有代表性被子植物的基因組數據,通過溯祖法和串聯法構建了系統進化樹,結果表明木蘭類植物與雙子葉植物互為姐妹關係。
  • 揭秘首個中國人基因組圖譜繪製過程(組圖)
    我國科學家昨日對外宣布,他們已經成功繪製完成第一個完整中國人基因組圖譜(又稱「炎黃一號」),這也是第一個亞洲人全基因序列圖譜。該項目是我國科學家繼承擔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1%任務、國際人類單體型圖譜10%任務後,用新一代測序技術獨立完成的100%中國人基因組圖譜。
  • 兩院院士四川行|向仲懷:擁有「為人民服務」品格的桑樹 要重振絲綢之都的歷史光輝
    9月19日,向仲懷院士和陳宗懋院士帶領各自的團隊,來到南充市嘉陵區尚好桑茶基地進行調研座談。在品嘗桑茶新品種時,向院士饒有興趣地詢問現場人員的感受,他說,「無論是學科還是產業,都要堅持走在前沿,融合時代的新需求,才不會被淘汰。」
  • 我國科學家繪製出世界首個石斑魚類基因組序列圖譜
    3月18日,中山大學和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石斑魚基因組序列圖譜繪製完成。這是中國完成的第三個魚類基因組測序項目和全基因組序列圖譜,也是世界上首個鱸形目鮨科石斑魚類基因組序列圖譜。圖譜的建立,對建立魚類性別控制的生物技術途徑和揭示整個脊椎動物性別決定機制的形成及進化途徑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
  •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完成首張西瓜基因組序列圖譜與破譯
    近日,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宣布完成了世界首張西瓜基因組序列圖譜繪製與破譯,該研究成果於2012年11月25日在國際學術刊物《自然·遺傳學》(影響因子為35.53)上在線發表。
  • 夏日果樹第一彈——桑樹
    對於桑樹來說,南方的人們都不會陌生,隨著時代的演變,滄海桑田,桑樹任然在田間地頭都能看見它的身影。桑樹的經濟價值很高,果實可以食用,葉子可以餵養蠶,樹幹可燒鍋煮飯。桑基魚田便是它價值的最高實現。中國東北至西南各省區,西北直至新疆均有栽培。朝鮮、日本、蒙古、中亞各國、俄羅斯、歐洲等地以及印度、越南亦均有栽培。葉為桑蠶飼料。木材可制器具,枝條可編籮筐,桑皮可作造紙原料,桑椹可供食用、釀酒,葉、果和根皮可入藥。
  • 中國科學家繪製成首個完整中國人基因組圖譜
    2007-10-12 08:45:56 | 來源:新華網 | 作者:彭勇   中國科學家11日對外宣布,他們已經成功繪製完成第一個完整中國人基因組圖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