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桑樹來說,南方的人們都不會陌生,隨著時代的演變,滄海桑田,桑樹任然在田間地頭都能看見它的身影。桑樹的經濟價值很高,果實可以食用,葉子可以餵養蠶,樹幹可燒鍋煮飯。桑基魚田便是它價值的最高實現。
桑樹的簡介
桑(拉丁名:Morus alba L.)是桑科,桑屬 落葉喬木或灌木,高可達15米。樹體富含乳漿,樹皮黃褐色。葉卵形至廣卵形,葉端尖,葉基圓形或淺心臟形,邊緣有粗鋸齒,有時有不規則的分裂。葉面無毛,有光澤,葉背脈上有疏毛。雌雄異株,5月開花,葇荑花序。果熟期6-7月,聚花果卵圓形或圓柱形,黑紫色或白色。喜光,幼時稍耐陰。喜溫暖溼潤氣候,耐寒。耐乾旱,耐水溼能力強。
原產中國中部和北部。中國東北至西南各省區,西北直至新疆均有栽培。朝鮮、日本、蒙古、中亞各國、俄羅斯、歐洲等地以及印度、越南亦均有栽培。葉為桑蠶飼料。木材可制器具,枝條可編籮筐,桑皮可作造紙原料,桑椹可供食用、釀酒,葉、果和根皮可入藥。
桑樹的生長習性
桑樹算是很好養活的樹了。小時候,隨便在田間地頭都能看見它的身影。
喜溫暖溼潤氣候,稍耐蔭。氣溫12℃以上開始萌芽,生長適宜溫度25-30℃,超過40℃則受到抑制,降到12℃以下則停 止生長。耐旱,不耐澇,耐瘠薄。對土壤的適應性強。
在田間地頭的它,身高不高,但是主幹粗壯。會在每年秋末冬初時,鋸掉今年長出的新枝。是為了提高桑葉的產量,收集一些過冬的柴火,可是我覺得是為顧及採桑葉的人的身高。
這種常年打理得桑樹,七八歲的小孩都可以採摘桑葉。採摘桑葉是很辛苦的,雙手不停動作,不戴手套的話,完後將會有一雙黝黑的新手出現在你的面前。
幼時,呼朋喚友,三三兩兩的,聚集在桑樹底下,就可以開始美味的桑葚大餐了。沒有什麼淘洗的程序,堅信「不乾不淨,吃了不生毛病」,吃到嘴的周圍和舌頭髮紫。還記得沒告訴父母,出去和小夥伴們一起造桑葚,整理了嘴卻忘記了舌頭這個關鍵,回家就被竹筍炒肉了。
你記憶裡的桑樹是怎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