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樹發源於7600多年前的中國雅魯藏布江流域。因它綠色的葉子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質,種類有2000多種而深受蠶喜歡。 桑葉是蠶,天牛星,桑毛蟲的主要食物。最讓人喜歡的是蠶,因為蠶得到了桑葉的營養後就吐絲成繭,人們利用它織成精美的絲綢,獲取豐富的利潤。
桑葉也是蠶唯一的食物。科學家曾經作過試驗:在一個試驗盤中放入青蒿,萵苣葉,桑葉及魚腥草吸引蠶寶寶,短暫的猶豫後,蠶寶寶選擇了桑葉。 這是因為蠶已經把桑葉的蛋白質味道刻在了它的基因裡。
桑樹如果是自然成長,可以有上萬年的壽命。但有一種昆蟲的出現,導致了桑樹的壽命只有千年,它就是野蠶。後來人們發現了蠶與桑葉的特殊性,就開始馴養蠶並培育更優質的桑樹。 因此,家蠶的祖先來自於野蠶;而經人們修剪的桑樹叫地桑;因破壞了桑樹的自然成長規律,壽命只有20年。 野蠶也由於被人們放在溫室裡導致壽命縮短,再也無法完成之前那樣的生命輪迴 這是因為人們對蠶絲永無止境的追求。
桑葉蛋白質豐富,吸引著各種小生命。
這是桑樹的天敵:桑毛蟲。它啃食桑葉並留下不宜分解的分泌物,給桑葉的自然成長造成嚴重影響。
野蠶吃桑葉時總是從葉子的邊緣向中心啃食,戰國時期有了一句名詞,那就是蠶食,比喻逐步消滅敵人。
當然,任何生命都不甘願被蠶食,包括植物。 桑樹的蛋白酶發現了危機,它開始啟動第一道防禦系統,分泌乳汁,乳汁使食用者消化不良甚至斃命。 同時會打開第二道防禦系統:發出強烈的蛋白味道,吸引天敵的敵人來消滅天敵。
蠶繭,這是家蠶吐絲後織成的白色橢圓形狀的小屋,而家蠶就是小屋裡的主人,它會破繭而出變成蠶蛾。一個蠶蛾可下400至500個蟲卵,蟲卵有芝麻粒大小。 蠶繭被人們用來織成綢緞,而死去的僵蠶也不會丟棄,被用來製成中藥,可治療中風及後遺症。
工業繅絲大概的步驟:混繭、剝繭衣、選繭、準備經緯線、織線,還要處理水質。 剝繭衣就是煮開蠶繭後再找出漂浮在水面上的絲頭,基本上一個蠶繭一根長絲,抽絲剝繭和理出頭緒的典故就是這樣來的。 準備經緯線:這裡包括翻絲,並絲,經線和緯線四個小步驟。 織線又分為平織法和懸織法。
每到春天來臨,雄性桑樹開滿貯存大量花粉的果實挺立枝頭,等待著傳播者傳粉授精。
而不遠處的雌性桑樹也在焦急的等待花粉的到來,她的絨毛已經全部打開。
一陣微風吹過,桑園裡開始騷動起來,雄性桑樹使勁噴射花粉出去,經測算,每一次可噴射200多米遠。
風兒把花粉傳給了雌性桑樹,花粉和受粉絨毛結合後結成桑椹。桑椹含有豐富的花青素,可以食用,藥用;而成熟掉落後的桑椹會繼續傳宗接代,繁衍生息。
被現代化工業製成的蠶絲面料,細膩柔軟、透氣舒適,是世界上最昂貴的面料。 經人們不斷對工藝的追求和改良,形成了四大名繡:蜀繡,湘繡,蘇繡,粵繡。這些優良的絲織品經傳播到世界各國而廣為人知。
世界各國特別是義大利的服裝王國,絲綢服裝品質上乘,深受人們喜愛。大家都知道,這些服裝的原料就來自於遙遠的東方大國-中國。 組成這些原料的就是一片桑葉和一隻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