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絕對!上聯:「蠶為天下蟲」,下聯很經典

2020-12-04 二鵬秀

今天,我們繼續來說一說對聯的故事, 在中國歷史上有很多很多有名的對聯,而且還有些千古絕對,有一些上聯到現在都沒有給出工整的下聯,像「煙鎖池塘柳」,一直都沒有人對出來,當然有一些搞笑的下聯,我們看看就行了,什麼「深圳鐵板燒」十分有意思哦。

今天,我們再來說另外一個對聯,這個上聯是什麼呢?上聯:蠶為天下蟲。這個上聯很有意思,就是拆字,蠶我們一看就知道,一個天,下面一個蟲,所以呢,蠶就是天下面的一個蟲,那麼這個下聯該怎麼對呢?中華文化如此博大精深,所以呢,這樣的字還有很多很多,我們 一起來想一想吧。

想想上下的字,還有什麼,吳字呢,那就是,吳是天上口,但是這個並不能作為下聯,為什麼呢,因為這裡已經有一個天了。那我們再來想一想,還有什麼字呢,不要上下結構的,最好是左右結構的,這樣才比較好對。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字:鴻,這個很有意思哦,我們一起來拆一下,鴻為江邊鳥。這個下聯怎麼樣?應該算是絕對了吧。

另外還有很多很多拆字的對聯,我們一起再來看一個對聯:張長弓,騎奇馬,單戈作戰;嫁家女,孕乃子,生男曰甥。看到這裡是不是覺得中國文化,中國漢字十分的有意思,有底蘊?

相關焦點

  • 經典絕對!上聯老牛臥雪思春草,下聯堪稱一語雙關,經典到爆
    經典絕對!上聯老牛臥雪思春草 下聯堪稱一語雙關 經典到爆今日,小編再次給大家帶來一幅對聯,所謂每日一對聯,開心一整天嘛哈哈。今天的主人公依舊是我們的蘇東坡。上次小編已經提到過蘇軾與好友佛印對對聯的故事了,兩人的實力可謂是旗鼓相當了。
  • 千古絕對!上聯:「不被上下左右」,唐伯虎試對的下聯太經典了
    而在今天,筆者也為大家帶來了一個極其有趣的上聯,大家請看,上聯:「不被上下左右」,是的,這個上聯猛地一看,覺得很是簡單,但是想要給出經典的下聯,還是很有難度的,因為你不僅僅要照顧到句式問題,還要考慮到平仄、意境是不是到位。面對這樣有意思的上聯,筆者肯定是要試對一下的,接下來,咱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千古絕對!上聯:「春來草嫩老牛啃」,下聯太經典了
    喜歡歷史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我國歷史文化博大精深且源遠流長,而對聯事實上也是我國歷史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說到對聯,筆者相信大家都是不陌生的,畢竟它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常會接觸到文化,尤其是到新年時期,各家各戶門口都會張貼對聯,喜迎新春,且值得一提的是,對對聯不僅可以消遣作樂,更重要的是可以考量學者的實力水平怎樣,故此,在我國歷史長河中,出現了許多經典的對聯
  • 上聯:桑養蠶,蠶結繭,繭抽絲,絲織錦繡,才子巧對下聯流傳千古
    黃庭堅的院子裡種有一棵桑樹,李常在某天又來看望他的外甥,見到黃庭堅正在書房認真讀書,想到自己來時看到的桑樹,突然想出一個上聯,想要自己的小外甥試著對上一對。黃庭堅看到舅舅來了,很是高興,聽到舅舅說要出一對聯來考自己,更是想都沒想就答應了。李常給出的上聯是:「桑養蠶,蠶結繭,繭抽絲,絲織錦繡」。李常的上聯是以桑,蠶,絲和錦繡的關係為題的頂針聯。
  • 千古絕對,上聯:「老黃牛路過寡婦門前」你有能超過文中的下聯嗎
    千古絕對,上聯:「老黃牛路過寡婦門前」,你有下聯能比這個好嗎眾所周知,我國文化源遠流長,在漫長的歷史中,有各式各樣的文化流傳,除卻我們熟知的詩詞歌頌,對聯也是我國傳統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雖然專門記載對聯的書籍並不多見,但是對聯在我國的流傳範圍卻十分廣泛
  • 千古絕對:上聯「煙沿豔簷湮燕眼」, 下聯無人能對!
    有很多人都稱有些對聯是絕對,但是和今天要說的對聯比起來可是差遠了。今天要說的對聯是來自於《聯林珍奇》這部電視劇,不知道有多少人記得這部電視呢劇呢?在裡面曾經出現了一個絕對!當時沒有一個人能對出來,這個上聯就是「煙沿豔簷湮燕眼」。對聯的意思是(炊煙沿著屋簷,湮到了屋簷下燕子的眼睛)。可是這個對聯難就難在所有的讀音都是一樣的,如果只聽讀音恐怕很多人都不知所云了吧。
  • 千古絕對: 劉伶飲盡不留零, 現在還沒有人能夠答出來下聯
    所以我國古代的千古絕對不少。而今天要說的一個上聯至今也沒人能夠對出下聯。這個上聯就是:「劉伶飲盡不留零」。想要對出這個上聯,就要明白這個上聯是什麼意思,有什麼特殊的要求。如果沒有一點文學基礎,恐怕連這個對聯寫的什麼也沒人看懂。「劉伶」是魏晉時期的人物,竹林七賢之一。非常愛喝酒。現在不是還有個酒的牌子就叫做「劉伶醉」嗎?
  • 神問答|有一個對聯,上聯是:葉下單蟲何曾知了春秋事,求下聯?
    1、以下觀點被453人點讚、並有199個交流討論:本上聯的精妙之處在於:單蟲為蟬,蟬在葉下。知了為蟬,又為動詞。解釋:曾人為僧,僧在山中。悟空為僧,也為動詞。葉下對山中,單蟲對曾人,何曾對幾時,知了對悟空,春秋對古今,事對情。但是下聯中,曾人為僧,悟空雖是僧,僧不一定是悟空。蟬對僧,也不太雅。見笑了,請大家批評指正!
  • 千古絕對:鳥在籠中,恨關羽不能張飛,網友的下聯堪稱經典
    上聯:鳥在籠中,恨關羽不能張飛,下聯堪稱經典,比上聯還要精彩古文中提到:文明聖火,千古未絕者,唯我無雙。現代人說話雖然不像古代人那樣講起話來文縐縐的,但是現代人說話也比較幹練。一提到中國文化,現代人就會用4個字來評價,那就是博大精深。
  • 和尚上聯「三更挑水,擔回兩輪明月」,才女的下聯堪稱經典!
    平仄方面也是很講究,中國的每個漢字都分為四個讀音,其中一聲和二聲為平,三聲和四聲為仄,這樣區分下來,平仄也就融會貫通了。歷代有關對聯的趣事也有很多,不論是文人墨客還是達官顯貴,市井布衣還是九五之尊,對對聯文化都是情有獨鍾。
  • 上聯:「反反正正,正正反反,反正一樣」,下聯真是太經典了
    我國歷史文化博大精深,而對聯也是我國歷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提及對對聯,相信大家都是不陌生的,因為每當新年來臨之際,各家各戶都會張貼對聯,喜迎新春,而對對聯不僅僅可消遣作樂,更重要的是可考量學者的實力水平,故此呢,在我國歷史長河中,出現了數不勝數的經典對聯,而大才子唐伯虎跟紀曉嵐在對對聯方面,都有著很深的造詣
  • 上聯「黃昏過河,腳踏滿天星鬥」,8歲孩童對出下聯,堪稱經典!
    歷代有關對聯的小故事可以說數不勝數,今天就為大家講一個大才子對對聯的故事。清朝時期有一位大才子,名叫宋湘,又稱煥襄。其人從小就天資聰慧,自幼就在對聯和詩詞方面嶄露頭角。走入仕途當中,為人也是十分的清正廉明,深受老百姓的喜愛。宋湘一生歷經了乾隆、嘉慶、道光三朝,到了嘉慶年間,被嘉慶皇帝封為「嶺南第一才子」,而《清史稿》中也記載說「粵詩惟湘為巨」。
  • 上聯:凹凸互補成方塊,數學和語文學得不好的,基本對不出下聯
    這句上聯看似簡單,但仔細一想還確實不好對,首先是環境,李隆基加上楊貴妃這不正好是兩個人,高臺是土做的。上聯點出了環境還用了拆字。下聯自然也得照著這個規矩來。要說這楊貴妃難怪這麼得寵呢,智商情商雙高的人啊,她左右看看,立刻對出了下聯:「一月日邊明。」這句下聯可不得了,從字面意思看,說的正是此時賞月的情景,而日月加起來正好就是個「明」字。
  • 大財主徵婚上聯:白頭翁,牽牛耕熟地,少女的下聯真是經典
    大財主徵婚上聯:白頭翁,牽牛耕熟地,少女的下聯真是經典在浩瀚的中國歷史中,孕育了許多的文化瑰寶,對聯深受歷代才子佳人的喜愛。年過半百的時候,他想著該為家族後代想一下了,於是終於決定娶妻。這位大財主雖然已經五十歲了,但是家中腰纏萬貫,加上自己又有文化,所以一時間江南的待嫁女子都想要嫁進來。這位財主決定用對聯的方式娶妻,於是就出了上聯:白頭翁,牽牛耕熟地。財主府中有一個剛過十八歲的小丫鬟,深得財主的喜愛。知道這個丫鬟平時機靈的很,所以故意出了這麼一道上聯來打探少女的心意。
  • 1字值10萬,觀音山70萬懸賞下聯,5年已過為何下聯仍未出?
    今說此話,絕對不是虛言!廣東東莞的觀音山,就曾許諾以70萬元的巨額賞金向全天下徵集一幅下聯,正所謂,一字十萬金!可遺憾的是,時間一晃,五年時間過去了,時至今日,我們依然沒能看到最佳下聯評出。
  • 華羅庚出上聯「三強韓魏趙」,難倒眾人,下聯一出更是經典
    談到歷史,華羅庚就來了靈感,他順口就說出了一副上聯,上聯是「三強韓魏趙」,向眾人徵求下聯如何應對。我們先看這副上聯,上聯中的「三強」其實裡面有數字,後面的「韓魏趙」指的是春秋戰國時期韓國、魏國、趙國三個國家。
  • 「煙鎖池塘柳」為什麼沒有人能對出下聯?看看「老司機」怎麼說
    中國有很多千古絕對,嵌字也好,玻璃對也罷。但我心裡這些最起碼都是有下聯可以對得住的。不論從意境出發,還是從平仄節奏出發,都有讓人想為之一試的衝動。 這些機關儘管確實巧妙,但是最起碼下聯應該往哪裡去努力,有明確的方向。並不能讓我覺得是絕對。但是對於今天咱們要說的「煙鎖池塘柳」來說,我是真的覺得一點方向都沒有。煙鎖池塘柳五個字,偏旁分別為「金木水火土」。意境更是上乘,池塘和柳樹隱在煙雲之中,一個「鎖」字,境界盡出。想到柳永有一首詞,裡面開頭就是「霧失樓臺,月迷津渡」,一個「失」,一個「迷」讓人拍案叫絕。
  • 經典對聯!上聯:榨響如雷,驚動滿天星鬥!下聯堪稱絕妙
    縱觀歷朝歷代,像北宋的蘇東坡和佛印,明朝的解縉和唐伯虎,清朝的紀曉嵐和李調元,均在對聯的歷史長河中留下了不少妙趣橫生的對子,像蘇東坡與佛印和尚的——「上聯:禿驢何在?,下聯:東坡吃草!」。一語雙關的妙趣,將對聯的雅俗共賞展現的淋漓盡致,還有紀曉嵐與太監的——「上聯:小書生,穿冬衣,執夏扇,一本《春秋》曾讀否?
  • 觀音山70萬懸賞下聯,1字10萬的節奏,為何5年時間無人對出?
    今說此話,絕對不是虛言!廣東東莞的觀音山,就曾許諾以70萬元的巨額賞金向全天下徵集一幅下聯,正所謂,一字十萬金!可遺憾的是,時間一晃,五年時間過去了,時至今日,我們依然沒能看到最佳下聯評出。「吳門四家」之一的唐伯虎(即:唐寅)所題,唐伯虎在為一所山中寺廟的一位長老的荷花圖題完上聯「畫上荷花和尚畫」後,他得意地說:「能對出下聯者,必是奇才」。
  • 有人出上聯,「蔡明報菜名,長江渡長江」,網友對的下聯異軍突起
    睿智一點的人一眼就能看出來,「禾上」與「和尚」同音,於是,他們對的下聯是:「美女堂前抱繡裁」,「繡裁」與「秀才」同音,上下聯可謂話裡有話,趣味盎然。 前段時間,有人在網上出了一個上聯,引發了廣大網民朋友們的廣泛討論,聯曰:蔡明報菜名,長江渡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