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可是中華文化中的一塊瑰寶,簡簡單單的幾個字就能看出一個人的文化修養。古人關羽對聯的故事還真不少,連情侶之間都喜歡沒事對上一句,借著對聯互訴一下衷腸。
有一日楊貴妃和李隆基每天看歌舞累了,決定這天晚上來點不一樣的,登上高臺要共賞明月。雖然有美酒相稱,美人相對,可兩個人瞪著大眼乾看著月亮也挺無聊的。李隆基決定出個對聊調節一下氣氛。他左右看看,冒出一句:「兩人土上坐。」這句上聯看似簡單,但仔細一想還確實不好對,首先是環境,李隆基加上楊貴妃這不正好是兩個人,高臺是土做的。上聯點出了環境還用了拆字。下聯自然也得照著這個規矩來。
要說這楊貴妃難怪這麼得寵呢,智商情商雙高的人啊,她左右看看,立刻對出了下聯:「一月日邊明。」這句下聯可不得了,從字面意思看,說的正是此時賞月的情景,而日月加起來正好就是個「明」字。可你再仔細一想,這句下聯說的豈不正是:我楊玉環是高高在上的明月,可也要在皇帝您身邊才能亮起來。這不是光明正大的拍馬屁麼?楊玉環果然厲害。
在對對聯這件事上,很多人反而會不如小孩,他們思想更跳躍,想到的東西遠比大人豐富。北宋的王禹偁就是一個標準的小神童,稚兒時期就能對出旁人苦思冥想都對不出的對子。
當時恰逢郡太守宴客,氣氛歡樂,眾人紛紛起鬨請郡太守出個對聯考考大家。太守思索片刻,出了上聯:「鸚鵡能言難似鳳」。幾個文人酸秀才搖頭晃腦的對了幾句,可都不倫不類,就在這時,年幼的王禹偁站了出來,他也像試一試。大家一看,都樂了。這小孩還真不知天高地厚,人家讀了十幾年書的酸秀才都沒有對出來,你來瞎參乎什麼。
郡太守早就知道這個小神童,看他面色從容,於是溫和的說:「好,你來試試。」王禹偁走到中間的桌案上,大筆一揮寫出了下聯,眾人圍過去一看:「蜘蛛雖巧不如蠶。」幾個文人細細品味了一番,對視改變了自己的想法,衝著王禹偁投去了讚賞的目光。
其實對聯不光是古人的遊戲,我們現在的人也一樣能玩。有個對聯很經典,上聯是:凹凸互補成方塊。小編不才,也來對上一句。凹這個字和凸這個字疊在一起就成了個方塊了,那下聯應該也是這樣的套路才行。
小編對一句「山石堆積久成巖。」或者這句「子女具在方是好」。要是再換一個思路,就要採用數學方面的知識了「長寬相乘得面積」。
大家覺得小編對的怎麼樣?其實小編對聯實力確實不行,大家有沒有好的對聯也讓小編開開眼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