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最古怪的對聯,上聯和下聯一模一樣,能讀懂的都是天才

2020-11-28 網易新聞

2020-11-23 16:43:26 來源: 奶茶燒仙草

舉報

  中國因為有了漢字,生活上也有多少樂趣,漢字書法被譽為是無言的詩、無行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等;對聯則是一字一音的中華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而我國史上還存在有最古怪的對聯,上聯和下聯一模一樣,能讀懂的都是天才。

  

  這幅對聯是明代著名的文學家、書畫家、戲曲家、軍事家徐渭寫的,徐渭與解縉、楊慎並稱「明代三才子」,是中國「潑墨大寫意畫派」的創始人、「青藤畫派」的鼻祖,如此有才華的才子寫出史上最古怪的對聯也不難,對聯如下:

  上聯:好讀書不好讀書

  下聯:好讀書不好讀書

  

  雖然上聯與下聯的字是一模一樣,但音是不一樣的,上聯與下聯的意思也完全不同,下面便是對聯的正確讀音:

  上聯:好(hǎo)讀書不好(hào)讀書

  下聯:好(hào)讀書不(hǎo)讀書

  上聯的意思年輕的時候精力旺盛,是讀好的好時候,但是人卻不喜歡讀書;下聯的意思便是,人到晚年開始想要認真讀書,但老眼昏花,並非是讀書的好時候。

  

  對聯是徐渭在當教書先生的時候寫的,不過雖然徐渭非常有才華,年少成名,但命途多舛,過得極為不幸。

  嘉靖十九年(1540年),20歲的徐渭考中秀才,次年徐渭入贅到了紹興富戶潘氏,跟隨任職典史的嶽父遊宦陽江,協助辦理公文,因此對當時的官場有些了解,不過徐渭之後連考八次鄉試,都沒有中舉。

  

  徐渭25歲時,徐家財產又被豪紳無賴給霸佔了,第二年妻子潘氏病逝,徐渭可謂是年紀輕輕就遭遇了家破人亡的變故,而徐渭又遲遲未能走上仕途,後來背井離鄉去太倉謀求生計,也沒有找到出路。

  1552年,徐渭受到了浙江提學副使薛應旂的賞識,增補為縣學廩膳生;2年後徐渭的軍事才能引起了浙江巡撫胡宗憲的注意,之後徐渭併入了胡宗憲的幕府。

  後來徐渭為胡宗憲寫《進白鹿表》,從而獲得了明世宗朱厚熜的賞識,所以胡宗憲對徐渭更加倚重,但是後來在內閣首輔徐階的策動下,胡宗憲受到參劾並被逮捕,徐渭也就離開了總督府。

  

  胡宗憲死後,徐渭擔心自己被迫害,因此自殺,但是反覆自殺九次,徐渭都沒有成功死去,不過徐渭的精神已經不太正常,後來因為懷疑繼室不忠將其殺害,於是入獄,在監獄中待了7年,經至交好友的相助,因此出獄。

  而徐渭晚年時更是窮困潦倒,賣字畫度日,並且徐渭又堅持「君子不受嗟來之食」,所以徐渭73歲去世時,身邊就只有一隻狗,床上連一鋪蓆子都沒有。

  

  徐渭的才華是讓人欽佩的,而徐渭的人生也是讓人分外感嘆,當年徐渭在課堂上能揮筆寫下最古怪的對聯,人生中已經經歷了諸多變故,但依然能寫出對讀書的感悟,心中還是有所追求的,然而命運卻並沒有善待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上聯:「反反正正,正正反反,反正一樣」,下聯真是太經典了
    我國歷史文化博大精深,而對聯也是我國歷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提及對對聯,相信大家都是不陌生的,因為每當新年來臨之際,各家各戶都會張貼對聯,喜迎新春,而對對聯不僅僅可消遣作樂,更重要的是可考量學者的實力水平,故此呢,在我國歷史長河中,出現了數不勝數的經典對聯,而大才子唐伯虎跟紀曉嵐在對對聯方面,都有著很深的造詣
  • 火葬場門前的對聯,上聯「早來晚來早晚得來」,下聯讓人很不舒服
    但大部只能選擇火葬的方式,而火葬場門前的一副對聯道盡人生真諦,上聯是「早來晚來都得來」,說的就是人早晚都會有一死,都需要到這裡來進行火化。對聯一般都由上下兩聯和橫批組成,據說這火葬場的下聯就讓人很不舒服。
  • 經典對聯!上聯:榨響如雷,驚動滿天星鬥!下聯堪稱絕妙
    對聯,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之一,上千年以來一直受到了老百姓們的喜愛,逢年過節都會貼上幾幅有寓意的對子,期待著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時至今日,
  • 好對聯!上聯:「桃紅柳綠常遇春」, 下聯有意思
    從前吶,有這麼一位商人,他十分孝順,父母去世了,他十分的傷心,又想讓二老合葬在一起,但是自己對這些東西一點都不懂,於是呢,他就把父親葬在了西邊,母親葬在了東邊,後來他聽別人說不應該這樣下葬,因為先前自己也不懂 ,只想著讓父母合葬在一起,沒想到辦錯了事,又不能夠隨便的移墳。
  • 千古絕對:上聯「煙沿豔簷湮燕眼」, 下聯無人能對!
    今天我們還是來說對聯,說起對聯不少人都喜歡,畢竟最近流行國學熱。對聯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歷史上的文人志士也都喜愛寫對聯。幾百年來對聯的要求也越來越多。而優秀的對聯也是越來越多。有很多人都稱有些對聯是絕對,但是和今天要說的對聯比起來可是差遠了。
  • 上聯:小偷偷偷偷東西,千百年來對出的下聯無數,不過都很牽強
    畢竟上文說過,對聯的水平好比一個人的名片,如果內容連幾歲小孩都能對出來的話,那麼,就像字如其人一樣,對聯也如其人,太簡單的對聯會讓人覺得你是一個頭腦簡單的人,或者說你是一個胸無點墨的人,最終,真正有水平的人,也不會和你來往,這樣的荒唐事,千萬不能做。圖片:出對聯劇照2、不能太難那麼,是不是出的對聯越難越好?
  • 華羅庚出上聯「三強韓魏趙」,難倒眾人,下聯一出更是經典
    中國的傳統文化可謂是博大精深,其中的對聯文化更是我國傳統文化中一顆閃亮的明珠,在歷史上一直散發出耀眼的光輝。古代文人墨客聚集在一起,除了吟詩就是以對對聯的方式互相增進感情,彼此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對聯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國時期,唐代對聯文化逐漸發展,到了宋代對聯文化發展成熟,及至明清時期,對聯已經普及到了千家萬戶,比如明朝初期,家家戶戶每逢過年的時候就張貼春聯。歷史上出名的對聯數不勝數,對聯的名人我們也能如數家珍。
  • 上聯:「蠶為天下蟲」,下聯很經典
    今天,我們繼續來說一說對聯的故事, 在中國歷史上有很多很多有名的對聯,而且還有些千古絕對,有一些上聯到現在都沒有給出工整的下聯,像「煙鎖池塘柳」,一直都沒有人對出來,當然有一些搞笑的下聯,我們看看就行了,什麼「深圳鐵板燒」十分有意思哦。
  • 和尚上聯「三更挑水,擔回兩輪明月」,才女的下聯堪稱經典!
    中國傳統文化,歷史悠久而且博大精深,歷代先賢著書立說,寫出很多傳世的經典文章和詩詞歌賦,在民間也有很多評書戲曲、俗語文化,每一門學問想要研究通透,都需要我們皓首窮經,專研一生。而國外的語言,都是由一些字母組成,在對對子上很難做到對仗,比如「天」對「地」,而英語的天是「sky」,地是「ground」,很顯然字母是不等的,這也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別的國家還真模仿不出來。平仄方面也是很講究,中國的每個漢字都分為四個讀音,其中一聲和二聲為平,三聲和四聲為仄,這樣區分下來,平仄也就融會貫通了。
  • 千古絕對,上聯:「老黃牛路過寡婦門前」你有能超過文中的下聯嗎
    千古絕對,上聯:「老黃牛路過寡婦門前」,你有下聯能比這個好嗎眾所周知,我國文化源遠流長,在漫長的歷史中,有各式各樣的文化流傳,除卻我們熟知的詩詞歌頌,對聯也是我國傳統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雖然專門記載對聯的書籍並不多見,但是對聯在我國的流傳範圍卻十分廣泛
  • 上聯:「不被上下左右」,唐伯虎試對的下聯太經典了
    喜歡歷史的朋友們都知道,對聯事實上也是我國歷史文化重要的一部分,毫不誇張的講,對聯也是一奇怪的文學形式,唯有我們的漢字可以組出經典的對聯,不管是你用的是雅詞,還是俗不可耐的詞語,只要是你對的工整就好了,都是可以成為一副好對聯的,而對聯其實不僅可以消遣作樂,更重要的是可以考量學者的水平
  • 大財主徵婚上聯:白頭翁,牽牛耕熟地,少女的下聯真是經典
    大財主徵婚上聯:白頭翁,牽牛耕熟地,少女的下聯真是經典在浩瀚的中國歷史中,孕育了許多的文化瑰寶,對聯深受歷代才子佳人的喜愛。在很多的改編影視劇裡,我們可以看到,古代的才子出口成章,口吐蓮花,聰明的才女會以對聯的方式招親等等。對聯在古代乃至現在,主要的作用是春聯,自從三國時期後蜀皇帝寫下了歷史上的第一道春聯後,對聯就被賦予了祝福的寓意。在人們的生活,無論是在喝茶的時候,元宵春節,賀壽或其他節日,都喜歡用對聯去表達自己的意思。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唐寅,也非常擅長對對子。
  • 上聯:「春來草嫩老牛啃」,下聯太經典了
    喜歡歷史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我國歷史文化博大精深且源遠流長,而對聯事實上也是我國歷史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說到對聯,筆者相信大家都是不陌生的,畢竟它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常會接觸到文化,尤其是到新年時期,各家各戶門口都會張貼對聯,喜迎新春,且值得一提的是,對對聯不僅可以消遣作樂,更重要的是可以考量學者的實力水平怎樣
  • 那些「笑抽筋」的對聯,上聯:男生女生生生不息,下聯:你們來對
    對聯可以說是我國的一大傳統了,每到過年或者一些重大活動時,家家都會貼上對聯。對聯也是分為很多種,形式不同,寓意也是不同。今天就和大家一起看看那些人才給我們帶來的的搞笑對聯,看看他們究竟是如果玩的。這個宿舍的對聯可以說是很搞笑了,一個宿舍四個人都是文武雙全,德才兼備。
  • 上聯:凹凸互補成方塊,數學和語文學得不好的,基本對不出下聯
    對聯可是中華文化中的一塊瑰寶,簡簡單單的幾個字就能看出一個人的文化修養。古人關羽對聯的故事還真不少,連情侶之間都喜歡沒事對上一句,借著對聯互訴一下衷腸。有一日楊貴妃和李隆基每天看歌舞累了,決定這天晚上來點不一樣的,登上高臺要共賞明月。
  • 有人出上聯,「蔡明報菜名,長江渡長江」,網友對的下聯異軍突起
    對聯不僅是一種傳統文化,同時也是一項趣味無窮的文字遊戲。說到對聯,最讓大家津津樂道的當屬機巧聯。 所謂機巧聯,通俗的說就是暗含機關或關卡的對聯。機巧聯又叫諧趣聯或技巧聯,俗稱機關聯。
  • 神問答|有一個對聯,上聯是:葉下單蟲何曾知了春秋事,求下聯?
    導語:我們的老師說是以前的學生出給他的,困擾他很久了關於「有一個對聯,上聯是:葉下單蟲何曾知了春秋事,求下聯?」這個問題,小編整理了多個來源的用戶回答,供大家更全面的了解。2、以下觀點被434人點讚、並有387個交流討論:這種拆字聯對仗工整太難了,單蟲合起來是「蟬」字,蟬即知了,所以下聯要有一個能拆的字,這個字還要有個別名,裡面還包含了一個典故,即鳴蟲春生秋死,要完完整整對出來,實在是很有難度。我勉強對一個,堂前隹馬,哪馱青白普通人。隹,古同「巍崔」,高峻的意思,隹馬即駿馬。
  • 才女一上聯:牡丹花開初綻蕊,秀才對一精彩下聯,才女:我嫁給你
    作者:歷史微客棧才女一上聯:牡丹花開初綻蕊,秀才對一精彩下聯,才女:我嫁給你談到中國文化,大多數人會想起詩詞一類,但中國文化包羅萬象,富含無數方面,就像今天要談論的正是中國文化中的一種對聯。對聯在明清時期十分盛行,上到君王下到百姓,人盡皆知。不僅如此,詩詞還是無數文人墨客所追求的一種精神,除此之外,對聯還成為了大家選親的標準。在我國古代有很多才女和才子之間的浪漫愛情故事,其中最出名的莫過於《西廂記》,也就是崔鶯鶯和張生之間的愛情故事。
  • 霸氣上聯「東啟明西長庚南箕北鬥,朕乃摘星漢」,學生輕鬆對下聯
    對聯堪稱是與楚辭、漢賦、魏晉傳奇、唐詩宋詞、明清小說等一樣的文學,只是字數更少,理解起來更簡單。不過,對聯的字數,既有一字、二字、三字的,也有幾十字乃至幾百字的,至於其含義也常常多樣。有簡單的景色、名詞或典故對,也有複雜的回文、拆字、雙關乃至於五行八卦對聯。
  • 少女出上聯:白頭翁牽牛耕熟地,秀才機智對下聯,少女又羞又氣
    對聯,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一,起源於五代十國,又稱楹聯。對聯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中華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也是我國對外的象徵。對對子就是古人之間相互消遣時光的好東西,我一句你一句,充滿韻味和樂趣,因此還有不少文人墨客留下妙趣橫生的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