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典型】天津大學材料學院教授趙乃勤:認真做人 踏實做事

2020-11-23 天津大學新聞網

  編者按:在天津大學廣大的教職員工隊伍中,有這樣一批人:他們心懷黨和人民,攻堅克難,為國家的科技事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他們心繫人民群眾,愛崗敬業,為廣大師生辦實事、辦好事,用無私的奉獻踐行著共產黨員的誓言;他們心有大愛,率先垂範,以一流的業績為天大贏得榮光,為黨旗增添了光彩;他們以身作則,貫徹群眾路線,是我們的身邊為民務實清廉的榜樣!本專欄介紹了他們的優秀事跡和感人精神,號召更多的黨員幹部甘於奉獻,「實幹興校」,為實現我們的天大夢、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對於自己作為一名教師身上所擔負的責任,趙乃勤這樣說道,「初入大學校門的學生還只是一塊原鋼,需要經過鍛造、變形、熱處理、加工等過程才可成為一塊好鋼,成為社會這部大機器上的重要零件。......將學生塑造成為有用之材,......教師承擔著重要的責任。」

  對於教師應該如何教育和引導學生,趙乃勤這樣說,「作為教師,一言一行對學生的一生都將產生重要的影響。所以......教師......必須以高度的責任感,承擔起培養學生成才的使命,

  以博愛之心去關愛學生,以高尚品德去影響學生,以豐富知識去傳授學生。」

  「要講奉獻,肯於付出,才能獲得回報」

  提到「對趙老師的最深印象」,幾乎所有學生都折服於她的勤懇和嚴謹。作為金屬材料系的系主任和教學科研骨幹,趙老師身上肩負的工作任務很重,她每天幾乎都工作到深夜,常年辛勤的工作使她患上了嚴重的腰間盤託出,有時候疼的走不了路,但是每逢她的課,她都堅持第一時間出現在講臺上。在《合金固態相變》的教課過程中,合金相圖上任何一個旁人看來無關緊要的細微差別都意味著合金材料的不同結構和屬性,為了讓坐在教室最後一排的學生也能清晰地看到相圖上的每一處信息,「趙老師對教學課件PPT中選用圖片的清晰度有著近乎苛刻的要求,清晰度、顏色、大小,每一張都要經過她的精挑細選才能過關,錯別字更是找不到半個。」

  雖然是學生眼中的嚴師,但是隨著嚴格一同悄然流露出的還有趙乃勤對學生的滿腔熱愛。「趙老師幾乎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才休息」,但是只要是和學生有關的事,即使再忙,她也會盡力在第一時間關注。本科便就讀於天津大學材料學院的沙軍威回憶起大四撰寫畢業論文時的情景時說,對論文進行4、5遍修改是常有的事,每修改一遍趙乃勤都要親自審閱並提出意見,「時常是我夜裡11點交稿,當天深夜還能收到趙老師的修改意見。不僅有實驗方法、論證結構等方面的詳細意見,就連論文裡的標點符號錯誤使用都一一標記出來。不僅是我,每位她指導的本科生研究生的論文都是這樣一字一句推敲修改下完成的。」

  正是在學術上嚴格要求、關注細節和對學生的備至關懷,成就了趙乃勤的桃李芬芳。多年來,她培養的學生中,有的獲得了全國青少年科技獎、全國大學生「挑戰杯」科技競賽一等獎、天津市大學生科技競賽特等獎、寶鋼特等獎;有的在本科期間就在國際高水平期刊發表了研究論文,獲得了發明專利。2010年,她指導的博士研究生何春年獲得了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要敢擔當,勇於負責,才能贏得信任」

  作為具有工程背景、承擔過國家重大工程研究項目的教師,趙乃勤深知,我國工程領域面臨人才嚴重短缺問題,因而亟需在專業教育中加強工程人才培養。黨員的責任感和教師的使命感使她在專業教育中敢于堅持並不斷創新,致力於學生工程實際能力和工程創新能力的培養。

  在基礎專業教學中,作為天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本科基礎課程《合金固態相變》的負責人,趙乃勤教授在課程中堅持把基礎性、前沿性理論問題與工程應用實踐有機結合,把難度很高的核心專業理論通過一個個學生感興趣的前沿話題和具體的工程案例巧妙結合、詳加分析,使讓人感覺枯燥深奧的理論變得鮮活起來。「難到幾乎完全啃不動的『硬骨頭』,在趙老師深入淺出的講解、耐心細緻的分析下變得簡單易懂」,2011級金屬學碩士研究生沙軍威這樣說道。由于堅持不懈探索教育教學理念,推進教學改革,趙老師先後榮獲了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和國家級教學名師獎。

  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方面,趙乃勤在其擔任系主任的金屬材料系中率先提出並堅持「工程實際案例」教學法,在本科生集中實踐環節中設計「金屬材料失效分析」課題,要求學生針對生產和生活中的失效金屬零件,通過「查閱資料-方案設計和論證-成份與組織結構表徵」,分析失效原因,提出解決方案,激發學生的學習和研究熱情。她還鼓勵並組織學生到企業學習工程知識,從生產一線獲得第一手資料,引導學生理論聯繫實際,樹立工程意識。

    趙乃勤還積極鼓勵和支持本科生參加科研活動,激發學生的奇思異想並鼓勵學生在實驗室中進行嘗試,她的實驗室常常可以看到本科生專注於實驗、與老師和研究生討論科研的情景。金屬材料專業2004級本科生劉遠同學在大學三年級時就到趙乃勤教授的課題組開展實驗和科研工作,趙老師鼓勵並指導他將實驗數據和成果整理成論文:劉遠先後完成3篇學術論文並申報1項專利;趙老師還資助他參加國際學術會議作口頭報告,因此劉遠得到與會專家的關注,有一位波蘭科學院專家邀請他去做本科畢業論文,並提供了全部費用。回憶起恩師,劉遠這樣說:「《合金固態相變》課程是我科研生涯的第一課。趙老師的實驗室永遠是敞開的,她鼓勵任何人進入實驗室學習,支持我們的想法,耐心指導。在異國他鄉求學,我也有足夠的自信,趙老師教給我的是一種能力,一種方法。」

  「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好」

  言傳身教,身教勝於言傳。趙乃勤教授經常說:「老師就是學生的一面鏡子,學生在你身上會看到自己的將來,老師的一言一行將對他們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三十年來,她也是時刻以這樣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的,讓自己成為學生們身邊的榜樣,成為學生們對照自己言行的鏡子。在科學研究工作中,趙乃勤十分注重學術研究方向的開拓,對待科研難題始終孜孜以求:她全身心投入的工作熱情和執著的科學追求也不斷影響和帶動著課題組的老師和同學們。

  2003年,她帶領團隊開始對化學氣相沉積法原位生長碳納米管增強金屬基複合材料方面的探索,對於這樣一個的嶄新課題,無論是金屬材料還是化學氣象沉積製備複合材料,單一傳統學科都無法解決,研究工作開展之初便困難重重。研究工作遇到了瓶頸,沒有參考資料,沒有成功數據,很長時間沒有進展,一些研究生對科研選題產生了懷疑,出現了焦急的情緒。困難面前,趙乃勤一方面組織大家深入探討、全力攻關,一方面積極與相關學科的開展合作,並且告訴大家:「科學研究不能計較付出與回報的比例,只有出於對科學的興趣、對真理的熱愛和對事業的追求,才能夠摒棄功利的心理,靜下心來專心的投入到研究中,才有可能取得進展和突破。」在她的堅持和帶動下,實驗組最終解決了碳納米材料在基體中分散不均的難題,用原位合成的方法在金屬基體上成功製備出了結構可控、分散較均勻的碳納米材料。2010年,課題組完成的「碳納米相增強金屬基複合材料的基礎研究」成果獲得了天津市自然科學一等獎。該成果可用於製備輕質高強和導電導熱複合材料,應用於航空航天、汽車製造和電子器件等領域。

  作為學院黨委委員和金屬系主任,趙乃勤老師始終把建設一個平等友愛、積極向上、融洽和諧的集體作為自己的責任。這個和諧而富有活力的集體正是在趙乃勤的帶領下,近十年來共承擔國家和省部級項目40餘項;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400餘篇(其中SCI/EI論文200餘篇),在國際高水平學術期刊如先進材料、美國化學會志、材料化學、應用物理快報、冶金彙刊等發表了多項研究成果;申請專利80餘項,獲得授權專利30餘項,多項專利進行了轉讓。這個集體,2005年被評為天津大學建設和諧校園優秀團隊標兵,2006年被評為天津大學工會工作先進集體,2007年榮獲天津大學「最佳黨日」創建活動一等獎,2008年被授予天津市教育工會和天津大學「工人先鋒號」先進集體稱號。也正是在趙乃勤老師身體力行的影響下,金屬材料系老師們始終心系學生,關愛學生,把學生的成長、進步和困難放在心上。在金屬材料專業成立五十周年慶典上,在趙老師的倡導下,成立了「金屬之光」獎(勵)學基金,金屬系老師包括退休教師率先捐款,在慶典當天即在各界校友和社會愛心人士的捐贈下,籌集了30餘萬元,該基金用於金屬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優秀學生的獎勵和貧困生的資助。目前該基金已獎勵和資助了近十位本科生和研究生。

  在天津大學金屬材料專業成立五十周年之際,中國科技最高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北洋大學傑出校友、天津大學名譽教授師昌緒到校祝賀並留下親筆題詞:「金屬是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不可或缺的一類關鍵材料,有很多問題需要我們解決,發展前景光明,祝願共同努力不斷開拓創新」。趙老師和她的同事們正是懷著這樣的信念,以服務建設、振興學科為己任投身科研,以言傳身教、德才兼備為原則培育人才,他們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辛勤耕耘,實現著一名高等教育工作者和一名共產黨員的人生價值。(編輯 張華)

相關焦點

  • 2019畢業典禮致辭(3) | 畢業生代表張博文:踏實做事,誠實做人,用心做學問
    我是生命科學學院 2019屆生態學專業博士畢業生張博文。今天,非常榮幸能夠作為畢業研究生代表發言。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全體畢業研究生向無私培育我們的生科院,向辛勤指導我們的老師們,向為我們各位研究生操碎了心的碩導博導們致以最衷心的感謝!同時也向關心我們的父母親友,和同學朋友們表示由衷的謝意!
  • 天津大學化工學院
    天津大學化工學院是在原天津大學化學工程系、應用化學系、化學工程研究所等單位的基礎上於1997年7月正式成立的。它的成立是天津大學管理體制改革的產物,也是科學技術向高度綜合化方向發展的形勢要求,它表徵著天津大學化工學科的優勢在高起點上的再度融合。
  • ...張裕卿|論文|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化學工業與工程|張絲萌|教授
    新京報此前報導,11月19日晚,天津大學化工學院發布通報稱,收到有關張裕卿教授的實名舉報後,學院立即成立專門調查組,依規開展調查。經調查組初步查證,認定張裕卿教授學術不端行為屬實。張裕卿教授承認其本人有學術不端行為,並願意承擔全部責任。目前,天津大學已解除與張裕卿的聘用合同。其他相關問題正在進一步調查。
  • 如何評價天津大學化工學院教授張裕卿被實名舉報學術造假?
    近日,原天津大學化工學院碩士研究生呂翔以一篇長達123頁的舉報信實名舉報其原導師張裕卿學術造假。研究生實名舉報舉報臺料長達一百二十三頁裡面通過各種數據案例,分篇章詳細而又嚴謹地列舉了導師老張裕卿師學術造假的實錘讓人震驚啊!
  • 物理科學學院邀請天津大學陳亞楠、胡適教授作學術報告
    新聞網訊 8月21日下午,天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陳亞楠教授、化學系胡適研究員應邀來物理科學學院,在博逸樓401會議室分別作了題為《Extreme-environment enabled advanced nano-manufacturing and energy applications》
  • 天津大學仰大勇教授Chemical Reviews:樹枝狀DNA組裝DNA功能材料的...
    立即下載到手機桌面,隨時調用,非常方便 導讀 近期,天津大學化工學院仰大勇教授在頂級化學材料綜述期刊《Chemical Reviews》(IF=52.758)上發表題為「DNA functional materials assembled
  • 天津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傅利平教授一行赴華盛頓參加美國公共...
    天津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師生匯報了「公共運輸服務創新對政府監管的挑戰:如何平衡公眾需求和城市治理成本」等研究成果,分論壇上還針對英文期刊編輯在「數據收集的科學性」與「研究選題的創新性」兩方面的偏好與側重點展開討論。會議期間還就公共管理學科的發展和人才隊伍建設等話題同國內外公共管理學院教授交流。
  • 新招118名博士生,天津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福州聯合學院,開學了
    2020年9月12日上午,天津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福州聯合學院2020級新生開學雲典禮順利召開。天津大學主會場此次開學典禮共設一個主會場,兩個分會場,主會場設在天津大學,分會場分別設在福州市和新加坡國立大學,三地共120餘名師生通過實時視頻連線的方式參加典禮。福州市副市長李春、新加坡國立大學常務副校長陳祖翰、天津大學副校長胡文平等有關領導出席活動並致辭。
  • 天津大學成立數學學院
    本站訊 (通訊員 商闖)11月18日,天津大學數學學院成立大會在北洋園校區32號樓理學院舉行。天津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副校長舒歌群,副校長胡文平,組織部部長馬春有,中國科學院院士、應用數學中心主任陳永川,數學學院院長孫笑濤,理學院黨政班子成員、數學系及天津應用數學中心部分教師代表參加了會議。會議由理學院黨委書記榮喜民主持。
  • 天津大學教授:張裕卿,被實名舉報學術造假
    天津大學一教授被實名舉報學術造假,校方:行為屬實,已解聘。11月19日,一篇題為《實名舉報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張裕卿教授和其女張絲萌學術造假》的文章在網絡熱傳,原天津大學化工學院一碩士研究生以一篇長達123頁的舉報信實名舉報其原導師張裕卿學術造假。
  • 天津大學80後男神教授:完成重大科學挑戰,被人民日報、央廣網爭相報導!
    日前,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張雷教授團隊成功研發"超級塗層"。這種新型塗層能夠為戶外、高空、高寒等環境下的儀器設備穿上"防寒服",實現高效率、低能耗、無損傷防冰除冰,相關成果已發表於國際權威期刊《化學工程雜誌》。
  • 天津大學化工學院教授張裕卿和其女被研究生實名舉報
    2020年11月19號,一封長達123頁的實名舉報信在圈內瘋傳,舉報信名為《實名舉報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張裕卿教授和其女張絲萌學術造假》。張裕卿,男,漢族,博士研究生學位,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化學工程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招生化學工程、生物化工、 膜科學專業學生。《舉報信》主要列舉了張裕卿教授和其女張絲萌論文造假,為其女以不正當手段發表論文,讓女兒得以從外校保送到天津大學。
  • 天津大學化工學院教授張裕卿被實名舉報學術造假,學校:已解聘!
    近日,一則「原天津大學化工學院碩士研究生呂翔以一篇長達123頁的舉報信實名舉報其原導師張裕卿學術造假」的消息引起熱議。天津大學化工學院:認定張裕卿教授學術不端行為屬實,已解聘收到有關張裕卿教授的實名舉報後,學院立即成立專門調查組,依規開展調查。經調查組初步查證,認定張裕卿教授學術不端行為屬實。張裕卿教授承認其本人有學術不端行為,並願意承擔全部責任。
  • 天津大學,化工名校,開除教授就完了?他女兒呢?
    因為天津大學化工學科是1952年院系調整時,由當時的北洋大學(天津大學)、南開大學、燕京大學(文理併入北大,工科大部分併入清華)、輔仁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河北工學院、唐山鐵道學院等高校的化工系合併組成,你看看,集中了國內所有強校的化工專業,你說能不厲害?
  • 天津大學父女學術造假案引發社會高度關注,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前些日子,2014級原天津大學化工學院研究生呂翔,2016年因無法忍受導師張裕卿教授的學術造假行為選擇退學;今年11月19日他選擇以論文的格式寫文舉報張裕卿父女,舉報的內容長達123頁;天津大學發布官方通報:舉報屬實,當事人已被解聘。
  • 學習黃大年先進事跡 做「四有」好老師
    本報訊(記者 魏彧 米哲 劉雅坤)在第三十三個教師節來臨之際,昨天上午,市委書記李鴻忠,市委副書記、市長王東峰來到天津工業大學調研,看望慰問師生並與我市優秀教師代表和高校及各區教育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座談交流,向全市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致以節日祝賀和崇高敬意。
  • 上海交通大學化學化工學院與美國化學會聯合舉辦2019先進材料峰會
    2019年5月24日,上海交通大學2019先進材料峰會在閔行校區學術活動中心召開。此次峰會由上海交通大學化學化工學院與美國化學會(American Chemistry Society,ACS)聯合舉辦。上海交通大學常務副校長丁奎嶺院士出席並致開幕詞。
  • 天津大學:屬實!解聘!
    近日,一份長達123頁的舉報材料在網絡熱傳,作者自稱「原天津大學化工專業碩士研究生呂翔」,實名舉報「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張裕卿教授和其女張**學術造假」。19日,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在其官網發布情況說明稱,經該院調查組查證,認定張裕卿教授學術不端行為屬實,天津大學已對其解聘。目前該院網站已刪除張裕卿的相關信息。
  • 阿里巴巴、合肥宸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來訪天津大學化工學院
    本站訊(通訊員 王虹)8月27日下午,阿里雲工業大腦全國總經理李穎一行四人來訪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副院長喬建軍會見了李穎一行並舉行座談交流,袁希鋼、羅禕青、王靖濤、李士雨、黃國強、蘇國良、高振國、王蒞、王日傑、楊曉霞等骨幹教師參加座談。
  • 海都學院07新生開學 寄語新生學習做人求知
    海都學院07新生開學 寄語新生學習做人求知    海都學院2007級新生開學典禮於9月12日在萊陽校區禮堂隆重舉行。    海都學院院長姚鋒在典禮上講話,向2007級新生介紹了海都學院的基本情況,以及辦學理念和辦學特色,並向同學們提出了希望和要求,一要學會做人,做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的人;二要學會求知,做具有豐富科學知識的人;三要學會做事,做具有較強社會適應性的人;四要學會生活,做善於溝通和合作的人。    典禮由海都學院副院長徐茂龍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