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婆媳關係是所有關係中最微妙的一種,很多年輕女孩覺得自己以後不會遇到,不經常來往就行了。但有一個特殊時期卻是幾乎所有女孩躲不開的:月子期。
一旦生了娃,婆婆就會興衝衝地趕來帶孩子,婆婆愛孫子的心情可以理解,寶媽也應感恩老人的幫襯,但婆媳矛盾大多就是在這個時候發生的,有句話叫「月子仇一輩子」,真不是浪得虛名。
坐月子遇到會吹「彩虹屁」婆婆是啥體驗?羨煞眾人,網友:我酸了
有寶媽在網上分享了自己的寶媽月子生活,招來一片豔羨之聲。
寶媽坐月子是婆婆伺候的,本來寶媽還擔心會和婆婆鬧彆扭,誰知幸福得冒大鼻涕泡。
月子期總有親人來家裡探望,寶媽每次都是疲於應付,婆婆就在寶媽臥室掛上紅門帘,有客人來就說:「我們老家習俗,客人不能進臥室,兒媳婦也遷就了我們老家的規矩,可懂事了。」這樣一來,客人也不好意思坐太久,為了寶媽休息好,婆婆甘願做惡人。
寶媽奶水少,婆婆說:「我兒子就是喝幾塊錢一袋的奶粉長大,還不是娶了漂亮媳婦,生了大胖小子,喝奶粉就行了!」
寶媽想幫把手幹點活,被婆婆攔下:「你不能著水,以後落下了病咋辦。」
做飯也是挑寶媽愛吃的做,甚至寶爸都有意見了,婆婆指著兒子就罵:「你媳婦給你生兒子,你好意思跟她搶吃的?」
無論在家人還是外人面前,婆婆都向著自己說話,網友們酸了。
其實婆媳關係很關鍵的一點就在嘴上,嘴上有把門的,關係融洽不是事,來看看「讓人憋氣型」婆婆和「如沐春風型」婆婆的差距在哪裡。
1)育娃觀念的差距
「讓人憋氣型」婆婆:孩子這麼帶怎麼就不行?怎麼那麼多事?我兒子就是我帶大的,還能害了娃不成?「如沐春風型」婆婆:現在都講究科學育兒,怎麼帶孩子你說的算,我照做。【小貼士】老一輩人的育娃觀要改改,以前的方法很多都是錯的,比如把嚼碎的東西嘴對嘴餵孩子、孩子發燒用酒精擦、用棉被捂等,孩子沒事是命大,不代表科學。
聰明的婆婆會把育兒的主動權交給夫妻倆,一起探討和學習,不僅家庭氛圍融洽,父母的育兒責任感也會增強。
2)對兒媳的態度差距
「讓人憋氣型」婆婆:我坐月子三天就下地幹活了,哪像你這麼虛,中午喝點粥就行,肉和魚等晚上我兒子回來一起吃。「如沐春風型」婆婆:想吃什麼就告訴媽,別不好意思,坐月子就是養身體的,我不會做的可以學,或者我讓你媽媽教我,一定能做出你愛吃的口味。【小貼士】月子期是女人一生中最敏感脆弱的時期,懂得將心比心的婆婆能由己度人,把月子期的兒媳當作閨女,畢竟媳婦開心了,兒子也不用受夾板氣,即使心裡和媳婦不近親,面上依舊一碗水端平,甚至會對兒媳更好,這樣的婆婆打滿分。
而缺根筋的婆婆卻想方設法把好東西留給兒子,也不想想媳婦心情不好,兒子會高興?
3)對兒媳的尊重差距
「讓人憋氣型」婆婆:(兒媳面前)還上什麼班啊,我兒子又不是養不起你和孩子。(外人面前)我兒媳婦好吃懶做,連班都不上,就指著我兒子養。(又來到兒媳面前)你看人家隔壁的兒媳婦,每個月賺的比老公多,給婆婆買這買那,我就沒那個福氣。「如沐春風型」婆婆:等到身子養好了再上班,孩子太小也離不開你,女人還是有個工作好,增長閱歷,對孩子也是榜樣,等你上班了我幫你看孩子。【小貼士】家庭的負擔應是夫妻二人共同承擔的,想要寶媽改變自己也要好好建議引導,而不是挖苦嘲諷。有眼力勁的婆婆會從寶媽最關心的角度勸導,態度溫和,循循善誘,寶媽不僅會接受,還會對婆婆心存感激。
聰明的婆婆會從言語中讓兒媳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心拉近了,關係也就近了,僅憑一張嘴就可以一招制敵;而愚昧的婆婆始終居高臨下看待兒媳,人心都是肉長的,嘴上狠毒自然也會讓兒媳覺得婆婆心黑,這不是自掘墳墓嗎?
如果寶媽遇到「如沐春風」的婆婆,一定要好好孝順。寶媽們你遇到過這種婆婆嗎?分享你的故事一起討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