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車位識別到運動控制,詳解智能泊車技術現狀

2020-11-26 EDN電子設計技術

智能泊車系統概述

13rednc

自動泊車系統是各自動駕駛或者駕駛輔助功能中民眾需求呼聲最高的系統。如上圖(左),在德國、美國、法國、中國等等調研中都可以發現,自動泊車的功能是最受消費者親睞的。13rednc

右圖是歐盟的道路交通研究諮詢委員會提出的一個自動駕駛的路線圖:乘用車和商用車兩個路線圖。13rednc

從這個圖可以看出,自動泊車包括更進一步的代客泊車,這些自動泊車的系統非常受政府重視,也是非常重要的自動駕駛產品。13rednc

有機構預測,在2020年左右,自動泊車系統在中國市場的滲透率會達到30%左右,市場規模可能會超過100億元。13rednc

智能泊車的定義

13rednc

智能泊車分為兩部分:一是比較常見的自動泊車,包括半自動、全自動等系統。另一個是代客泊車或自主泊車。13rednc

自動泊車階段的三個等級13rednc

自動泊車可以分成三個等級:半自動泊車,這是目前在產品級量產車上見到的功能,基本上只依靠 10 到 12 個超聲波雷達,通過探測空間的車位、障礙物來決定一個停車的位置。它只控制轉向系統,檔位和車速由駕駛員控制。13rednc

全自動泊車系統分成兩代:第一代只依靠超聲波探測空間車位,但是轉向系統以及車速控制都由自動駕駛系統來完成;第二代全自動泊車,不僅依賴超聲波雷達,同時也用攝像頭:通過超聲波雷達識別空間的位置信息,攝像頭識別車位線。13rednc

自主泊車的三代產品13rednc

在自主泊車階段,我們把它簡單分成了三代。13rednc

第一代自主泊車,針對室外停車場,它的定位比較容易解決,不會出現室內衛星信號遮擋的情況。在室外停車場車位尋找,就是說從停車場門口開始怎麼去找到這個車位。13rednc

這一過程有兩種方法:一種是通過系統自動的分配,如果是智能化停車場,系統通過超聲波探頭去感知哪個位置是空閒的,然後通過V2X發送給車輛,車輛自動導航到停車位附近,再啟動自動泊車系統把車停進去。第二種方式叫有限搜尋,它依靠超聲波進行近距離的車位搜尋。13rednc

第二代自主泊車,它適合室內停車場環境,而且可能有多層、上下層的停車場環境。它要解決室內定位的問題,也需要有室內的高精度地圖等等。同時,它不僅適用於室內,還適用於小區,可能在進停車場大門之前還有一段類似於園區自動駕駛的「封閉園區」環境。13rednc

第三代自動泊車,我們認為室內、室外都要適用,適用小區環境同時也要適用開放道路環境:在城市開放道路上,它要能自動駕駛(最後一公裡),併兼容這些系統。車位搜尋方式可以是系統分配、有限搜尋和自主搜尋。13rednc

車位識別技術

13rednc

兩種車位識別技術13rednc

(註:以下內容來自呂英超的分享)13rednc

關於車位識別技術,包括兩種:一種是空間車位,利用超聲波檢測;另一種是線車位,通過攝像頭檢測。13rednc

13rednc

基於超聲波傳感器車位識別方面的技術13rednc

超聲波傳感器的功能需求,主要用於前後障礙物的感知和車位識別。這裡我們講的是車位識別,對於車位識別傳感器的要求,一個遠距離的(5米)。13rednc

現在博世、法雷奧的傳感器是4.5米,他們要求要有一個小的波束角。前後障礙物感知用的傳感器,普通倒車雷達就能滿足,它的探測距離是2米,這就要求它有一個大的波束角。13rednc

在傳感器配置方面,現在關於前後倒車雷達檢測,一般是「前4後4」的配置,或者是降成本方案「前3後3」的配置。另外,在垂直泊車的時候,需要用到後兩個測向的傳感器。13rednc

13rednc

基於超聲波傳感器的車位識別13rednc

當車經過一個空車位的時候,它會出現一個如上圖所示的波形。在這個過程中存在一個問題:傳感器波束角過大的時,它途中的斜線範圍會很大,這會導致檢測車位的誤差變大。13rednc

所以這要求傳感器在測距精度要高,在水平方向的波束角要儘量小。13rednc

13rednc

左上圖是我們開發的超聲波傳感器,它可以達到5米的探測範圍,水平方向的波束角是85度。我們有自己獨特的算法:移動XY算法。通過這個算法我們可以在移動過程中檢測車位大小。就具體的效果,紅框中表示一個檢測出來的車位形狀。13rednc

13rednc

上圖表格裡的部分參數,是上一次國內APA會議提出來的。在平行車位搜索的時候,它的車速要求不高於30公裡,垂直車位的要求是不高於20公裡。13rednc

車的位置、找車位時車行駛的路徑、車最終停的位置、和停在周邊的車、目標障礙物的角度也有要求,這些要求相對來說都是比較常規的,也是現在一些供應商能夠做到的。13rednc

13rednc

基於攝像頭的車位識別,目前主要是通過介入360全景系統中的四顆攝像頭,或者是採用一顆鷹眼攝像頭,只觀測前面那部分圖像。13rednc

這裡最主要的技術難點在於圖像處理算法,如何把車位有效識別出來,包括白線、黃線,或者虛線、實線、以及不同路面的顏色。13rednc

如何把這些有效車位從複雜的圖像當中識別出來,這是考驗基於攝像頭的車位識別的技術難點。13rednc

13rednc

上圖體現的就是基於攝像頭的車位識別的要求,它的搜尋車位時所需求的車速要比超聲波雷達低,平行車位要求低於12公裡,垂直車位要低於10公裡。13rednc

其他的參數要求與超聲波傳感器識別車位是一樣的。再補充一點,標準裡對於車位檢出的成功率有一個要求——就是要大於90%:10次去檢測一個車位,要求9次能夠檢測出來。13rednc

軌跡規劃和運動控制技術

13rednc

自動泊車系統13rednc

上圖是自動泊車系統的框圖,主要是分為三個部分:環境感知、車位識別、人機互動的控制。13rednc

這裡要討論的軌跡規劃,如上圖(右),輸入車的位置、車位的位置,還有一些周邊障礙物,這些是約束條件,然後通過軌跡規劃的算法,輸出泊車的軌跡、泊車動作指令。對半自動泊車來說,主要是方向盤轉角的指令。13rednc

13rednc

上圖是是關於垂直泊車和平行泊車的一個軌跡規劃的示例。垂直泊車通常採用C型泊車,也有採用人字型泊車,更高級的就是結合了這兩種軌跡規劃方法。13rednc

平行泊車軌跡規劃原理13rednc

泊車過程中的軌跡規劃原理現在主要用到的兩個,一個是轉向的幾何學,主要應用的是阿克曼轉向的原理;另外一個是轉向運動學。13rednc

這裡最基本的一個就是,車在泊車的過程中是繞著轉向中心做圓周運動的。以這個為基礎,我們可以通過代數的方法,把車輛四個角周邊的坐標在運動過程中的實時軌跡給畫出來。13rednc

13rednc

垂直泊車軌跡規劃原理13rednc

垂直泊車,最主要的是車輛做圓周運動的基礎,在軌跡規劃之前要先判斷一下車與障礙物的距離,就是hmin這個參數。它到底滿不滿足C型泊車或人字型泊車。最後根據計算可以得到一個軌跡在什麼時候做轉向操作的軌跡算法。13rednc

13rednc

平行泊車與垂直泊車類似:利用兩個最小半圓法還有圓弧切直線的方法,通過方向盤轉角折算到軌跡,再折算到所有關鍵點的轉向控制。13rednc

13rednc

泊車的車輛運動控制13rednc

關於車輛運動控制,在泊車過程中對車速的要求在5到12公裡,這主要考慮到EPS的負載還有行車安全、路徑跟蹤效果。13rednc

在運動控制裡,它的輸入是一個車身位置、車身姿態、方向盤的轉角車速,通過路徑更多的算法可以得到轉向修正的指令。13rednc

如上圖,泊車控制器與車身周邊的一些控制器,通過CAN網絡的信號交互,比如與BCM的交互,它要求溫度信息或者是方向轉向燈的信息;與EPS交互,它要求能夠接受APA控制器傳過來的方向盤轉角信號,並把這個方向盤轉角信號反饋給APA。對ABS的要求,ABS發送車速信號、輪速信號給APA控制器。13rednc

這裡再提一下對EPS方面的要求:必須具有轉角閉環。另一個,轉角跟蹤的誤差要小於1度,轉角的跟蹤過程不能有超調,對動態最大轉向角度要求360度/秒。13rednc


上圖是平行泊車、垂直泊車在實車上得到的數據。13rednc

這裡有車身坐標點的軌跡,也有方向盤轉角的信號,在右下角的圖裡,還有包括車身姿態、航向角的車身信號。13rednc

自主泊車的關鍵技術

13rednc

(註:以下內容來自戴一凡)13rednc

關於做自動泊車的過程中,我們需要解決的幾個關鍵問題。13rednc

1)如何獲取空車位的信息?13rednc

系統分配。停車場根據探測到的車位信息,自動分配車位給車輛;13rednc

有限搜尋,依靠超聲波雷達,在近距離、低車速狀態下搜尋車位;13rednc

自主搜尋,依靠毫米波雷達/雷射雷達,自主規劃路徑,搜尋車位。13rednc

2)如何實現低成本、高精度的定位?13rednc

差分GPS/北鬥。室外工況,成本控制很關鍵;13rednc

視覺技術(SLAM、車道線、標誌識別等)。室內室外工況,技術成熟度問題;13rednc

室內定位方案(UWB、WiFi、磁釘),需要停車場智能化改造。13rednc

3)自動泊車與自主泊車系統如何高效切換?13rednc

車輛停止位置。車輛停止位置與切入自動泊車系統的時機;13rednc

車位二次確認。利用超聲波、攝像頭再次確認車位信息。13rednc

(本文來自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智能汽車技術研究所所長戴一凡及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智能汽車技術研究所副所長呂英超在汽車創新港的微課堂分享。雷鋒網整理)13rednc

13rednc

相關焦點

  • 泊車輔助系統中的車位線自動檢測與識別
    摘要 針對目前泊車輔助系統中的車位線識別問題,建立了基於360°全景鳥瞰圖像的全自動車位線檢測與識別模型,考慮到光照對圖像處理結果的影響,先對圖像進行了預處理,然後採用一種基於中值的自適應Canny邊緣檢測技術,並通過Hough變換
  • 一種智能泊車管理導航系統的設計案例
    提供一種行之有效的辦法提高現有車位資源的利用率使各停車場內車位信息穩定、高效傳 達至駕駛員處也是擺在管理者眼前的一個問題。  智能停車管理系統將通過車位偵測技術,實時提供空餘車位信息,並提供導航功能,有效解決尋找車位的煩惱。
  • 最強大腦駕到,ARCFOX αT的自動泊車技術
    ARCFOX αT首創35km/h速度最強泊車隨著智能科技的發展,現在大多數車已經配備自動泊車功能,但由於技術不夠成熟,多數情況下還無法進行實際場景應用。ARCFOX αT配備了博世全球首款遙控泊車輔助(Remote Park Assist)功能,在擁擠的停車場和地下車庫,車位空間狹小,停車入庫餘量不足時,通過手機等智能終端的控制,駕駛員可在車外輕鬆完成車輛的泊入車位或者駛出,不僅停車更加便捷放心,而且不用擔心因為空間不足,下車打不開車門的問題。
  • 各種車輛進出流程 - 智能泊車管理導航系統的設計案例
    提供一種行之有效的辦法提高現有車位資源的利用率使各停車場內車位信息穩定、高效傳 達至駕駛員處也是擺在管理者眼前的一個問題。  智能停車管理系統將通過車位偵測技術,實時提供空餘車位信息,並提供導航功能,有效解決尋找車位的煩惱。
  • APA5.0自動泊車系統功能及操作解析
    APA英文為AutoParkingAssist ,即自動泊車輔助系統,是利用車載傳感器(超聲波雷達或攝像頭)識別有效的泊車空間,並通過控制單元控制車輛進行泊車的系統,是一種可以使汽車以正確的方式停靠泊車位或駛出泊車位的一種駕駛輔助系統,由超聲波傳感器系統、中央控制系統、執行系統等組成。
  • 真正的自動泊車是什麼樣的?ARCFOX極狐αT告訴你答案!
    ARCFOX極狐αT首創35km/h速度最強泊車隨著智能科技的發展,現在大多數車已經配備自動泊車功能,但由於技術不夠成熟,多數情況下還無法進行實際場景應用。 ARCFOX極狐αT配備了博世全球首款遙控泊車輔助(Remote Park Assist)功能,在擁擠的停車場和地下車庫,車位空間狹小,停車入庫餘量不足時,通過手機等智能終端的控制,駕駛員可在車外輕鬆完成車輛的泊入車位或者駛出
  • 比亞迪漢APA自動泊車輔助系統開始升級
    [愛卡汽車 行業資訊 原創]  近日,愛卡汽車獲悉,比亞迪已於12月5日開始面向深圳地區漢 EV 車主推出 APA 自動泊車輔助系統升級服務,適用車型為漢 EV 超長續航版尊貴型和漢 EV 四驅高性能版旗艦型,全國範圍的漢車型升級服務預計將於 12 月 20 日啟動。
  • 面向智能下肢假肢控制的人體運動意圖識別技術取得新進展
    近日,依託北京大學和北京市殘聯共同建設的「北京市智能康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面向智能下肢假肢控制的人體運動意圖識別方面取得重要進展,提出並實現了基於人體電容信號識別下肢運動意圖的方法。
  • 比亞迪推出APA自動泊車輔助系統升級服務
    12月5日,比亞迪面向深圳地區漢EV車主推出APA自動泊車輔助系統升級服務。此次升級服務僅限深圳地區,適用車型為漢EV超長續航版尊貴型和漢EV四驅高性能版旗艦型。APA自動泊車輔助系統是比亞迪DiPilot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的重要功能之一,正確、安全地使用該系統,可以幫助車主解決停車難題,提高駕駛的舒適性和安全性。漢車型APA自動泊車輔助系統由8顆短距離超聲波探頭+4顆長距離超聲波探頭+4顆高清全景攝像頭+1個控制器組成。
  • 車位玩起高科技,地磁車輛檢測器亮相城區!
    在採訪中,記者了解到,地磁車輛檢測器,是一種新型的電子計時收費裝置,在佛子嶺路施工現場,記者看到這個埋在地下的高科技的真面目。  六安智能泊車管理有限公司 劉煒:目前在停車位上安裝的叫地磁,作用是車子進來之後我們可以通過手機或者平臺APP,知道車子停下來,有信號感應。
  • 難以置信 實操APA 5.0遙控代客泊車系統 結果發現駕照白考了
    長安CS75PLUS是同級中唯一搭載了APA 5.0遙控代客泊車系統的SUV,而這個泊車系統自上市以來一直備受爭議,讓人「不敢相信」。歸根結底是因為人們對於自動泊車功能已經見怪不怪了, 普遍的現象是即使自家車型有這個功能,使用率也很低,理由諸如不會操作、流程繁瑣、車位識別差、信賴度低等,更何況擁有這樣的車型往往是豪華品牌的高配車型。本著實驗的精神進行了此次實操,而長安CS75PLUSAPA 5.0遙控代客泊車系統是否真的有長安汽車宣告的那麼「厲害」嗎?
  • 定義高端智能長續航純電SUV ARCFOX極狐αT蘇州試駕
    大燈提供遠光燈智能分區控制,並且在會車時,遠光燈只會關閉對向來車的區域照明,其他區域繼續保持遠光狀態,真正意義上實現了自動遠光燈功能。凌厲的腰線貫穿車尾,懸浮式的車頂採用雙拼色設計,更加凸顯車輛的運動氣質。隱藏式門把手符合當下流行設計趨勢。值得一提的是,在外觀顏色方面,新車共配備有6種可選,分別是極狐白、冰灰、冰河藍、極夜黑、熔巖紅和迷霧棕,全方位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
  • 最快8月底落地 吉利發布爬行者智能系統
    5月10日,第二屆龍灣論壇上,吉利汽車正式對外發布了「爬行者」智能系統。該系統基於現有量產傳感器配置,利用V2X技術,藉助「雲端」「路端」「停車場端」的輔助設施,能100%實現自主泊車。該技術最快將於今年8月底與用戶見面。
  • ICA智能巡航輔助開放 小鵬G3智能駕駛進入L2級時代
    升級完成後的小鵬G3(智享版、尊享版)將開放ICA智能巡航輔助功能(60km/h以上LCC車道居中輔助),並標誌著小鵬G3在智能駕駛領域正式進入L2級時代。同時,此次OTA升級新增了違章查詢功能,並優化了泊車開始提示音、「你好 小P」AI語音助手、智能導航、新手引導服務。
  • 雷射雷達技術應用的詳細分析
    雷射技術與雷達技術相結合便是雷射雷達,絕對的「高」科技產品。雷射雷達的工作原理與雷達非常相近,由雷射器發射出的脈衝雷射由空中入射到地面上,打到樹木上、道路上、橋梁上、房子上、引起散射,一部分光波會經過反射返回到雷射雷達的接收器中,接收器將光信號轉變為電信號,記錄下來,同時通過計時器記錄同一個脈衝光信號由發射到被接收的時間。
  • eCloud智能雲電子架構賦能昂科威S 智能體驗超越BBA
    譬如動力系統,發動機輸出和運作的模式、變速箱的換擋邏輯、順序以及速度等,甚至到車身控制系統,像ESP、TSC、轉向系統等超過30個電子模塊,其功能性以及體驗手感等等都能通過官方推送的升級包進行升級。同時還配備12大智能駕駛輔助配置,包括HBA自適應遠近光燈,ACC自適應巡航、行人識別、車道保持、車道偏離預警、變道輔助等等;eCloud智能雲電子架構下的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可以做到比以往更智能的表現,對車輛、障礙物的識別更為精準,距離、行車軌跡的預判也更為準確,從而讓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的體驗科學、安全、放心。
  • WEY 2020款VV6智能安全挑戰賽更燃
    而在挑戰賽中,2020款VV6也的確不負眾望,所展示出來的越級智能安全與智能駕駛輔助技術,無一不令嘉賓拍手叫好。無需幹預的泊車就比如它的全自動泊車技術,當你將車子開到停車空位附近時,系統會通過"超聲波雷達"360°掃描車身周邊障礙物,當它選定好屬於你的車位時,就會自行規劃好倒車路徑,然後乖乖停放自己。
  • eCloud智能雲電子架構賦能昂科威S
    、人車互聯、駕駛操控、舒適、甚至到安全,從車輛到用車的全方位蛻變。、變道輔助等等;eCloud智能雲電子架構下的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可以做到比以往更智能的表現,對車輛、障礙物的識別更為精準,距離、行車軌跡的預判也更為準確,從而讓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的體驗科學、安全、放心。
  • 超聲波車位引導系統的功能特點及應用優勢
    將車位探測器安裝在車位上方採集車位使用信息,並以指示燈紅綠雙色表示車位滿空狀態。/尋車系統 系統介紹 系統通過安裝於車位前方的視頻車位檢測器對車位進行實時圖像採集,傳輸至多路視頻伺服器進行車位狀態判斷及車牌識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