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在中國,「方法」一詞最早的意思是
A.手段
B.工具
C.度量方形之法
D.程序
2.教育科研的目的是
A.求真
B.求善
C.求真與求善並重
D.偏重求真
3.觀察、調查、經驗總結、實驗等方法屬於
A.選擇課題的方法
B.研究設計的方法
C.形成科學理論的方法
D.形成科學事實的方法
4.由國家某機構委託某科研小組實施的課題「三峽庫區移民小學生心理與對策研究」屬於
A.橫向課題
B.縱向課題
C.自選課題
D.學校課題
5.根據許多人都在研究的「創造教育」而選擇的相關研究課題屬於
A.委託性課題
B.熱門性課題
C.開拓性課題
D.創見性課題
6.「思維能力上男女生存在差異」,這一研究假設屬於
A.解釋性假設
B.預測性假設
C.方向性假設
D.非方向性假設
7.在人工控制的環境中進行的系統觀察稱為
A.實驗觀察法
B.自然觀察法
C.直接觀察法
D.間接觀察法
8.在教育現場觀察中,最為困難又最費時間的一步是
A.獲準進入現場
B.與現場有關人員建立友善關係
C.觀察與記錄
D.整理、分析資料
9.「關於某市小學低年級學生與高年級學生的勞動觀念的調查」屬於
A.常模調查
B.個案調查
C.綜合調查
D.比較調查
10.問卷設計的中心環節是
A.初步設計
B.試用
C.修訂
D.發送
11.下列關於教育實驗與自然科學實驗不同之處的描述,正確的是
A.教育實驗著力探討物與物或人與物質的關係
B.教育實驗是一種充滿了情感、思想和教育價值觀的研究活動
C.教育實驗的研究目的是為了獲得教育的科學事實
D.教育實驗是通過完全的定量描述來求得變量的精確度
12.某教師在實驗班開展了一項「情境—體驗教學方法改革」實驗,對比班的學生家長為了防止自己的孩子落伍,紛紛聘請家庭教師,導致實驗效果不明顯。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A.自變量設計不當
B.未控制好無關變量
C.因變量測量不準
D.自變量操作不當
13.在教育經驗總結中,最容易被忽視的經驗是
A.失敗經驗
B.成功經驗
C.值得推廣的經驗
D.典型經驗
14.如果一個教育概念的外延包含著另一概念的全部外延,且後者僅僅是前者的一部分,那麼這兩個概念的關係為
A.同一關係
B.真包含關係
C.交叉關係
D.矛盾關係
15.通過研究宋、元、明、清等不同歷史時期教育同生產勞動之間的關係,從而說明我國封建社會教育與生產勞動是相脫離的。該研究運用的邏輯思維方法是
A.類比方法
B.綜合方法
C.調查方法
D.歸納方法
16.由於個人原因而寫的日記、教師日誌、信件和私人自傳等屬於
A.零次文獻
B.一次文獻
C.二次文獻
D.三次文獻
17.1985年出版的《中國大百科全書?教育》屬於
A.教科書
B.專著
C.教育辭書
D.科普讀物
18.如果要對教師在場和不在場時學生行為表現進行比較和分析,宜採用
A.A—X—T模式
B.A—X—S模式
C.A—X—Y模式
D.A—B—X模式
19.某研究人員在研究某縣適齡兒童入學情況時,隨機選取該縣一些鄉或村作為樣本,再
對這些鄉或村的適齡兒童進行調查。這種抽樣方法是
A.隨機抽樣
B.整群抽樣
C.方便抽樣
D.定額抽樣
20.下列選項中,屬於差異量數的是
A.中數
B.平均數
C.方差
D.標準分
二、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
21.演繹假設
22.問卷調查法
23.教育經驗總結
24.抽樣誤差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25.形成研究方案的主要工作有哪些?
26.問卷設計中問題的表述應注意哪些基本要求?
27.在教育實驗中,自變量的設計應注意哪些問題?
28.簡述保存文獻的主要方式。
29.簡述教育研究成果表述的基本要求。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2分,共24分)
30.試論小學教育科研課題論證的內容及步驟。
31.有一項學法指導實驗,在開始實施時,在育才小學以四(3)班為實驗班,以四(1)班為對比班;第二年,又以新的四(3)班為實驗班,而以另一學區的中山小學為對比班。
根據以上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上述教育實驗設計實例屬於哪一種教育實驗設計形式?(4分)
(2)這種教育實驗設計的特點是什麼?(8分)
五、計算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10分)
32.下列是一組原始數據,已知其平均數為74,請計算其方差。(保留整數)
78,86,81,65,7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