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試題
課程代碼:00456
請考生按規定用筆將所有試題的答案塗、寫在答題紙上。
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考試課程名稱姓名、準考證號用黑色字跡的籤字筆或鋼筆填寫在答題紙規定的位置上。
2.每小題選出答案後,用2B鉛筆把答題紙上應題目的答案標號塗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乾淨後,再選塗其他答案標號。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
1.在教育研究的分類中,回答的問題是「發生了什麼」,如「男女學生識字方面有什
麼不同的特點?」等研究屬於
A.直覺觀察水平的研究
B.探索原因水平的研究
C.遷移推廣水平的研究
D.理論研究水平的研究
2.在教育研究方法論的發展中,實證取向和思辨取向兩種研究範式逐步走向融合的時期是
A.19世紀50年代
B.20世紀初
C.20世紀50年代
D.20世紀末
3.在一個問卷調查題目中,某研究者分別設置了A、B、C、D四個選項,統計結果表明,C和D兩個選項的選擇率都是20%但在分析和陳述研究結論時,研究者如果傾向於C選項,那麼就有可能在描述C選項的選擇率時說「高達20%」,而在描述D選項的選擇率時卻說「低至20%」。這種描述分析違背了教育研究的哪一原則?
A.倫理性原則B.客觀性原則C.公共性原則D.檢驗性原則
4.下列研究假設中,不符合研究假設表述規範的選項是
A.教師職業倦怠與教師工齡和工作壓力呈正相關
B.人均受教育年限越長,人口出生率越低
C.集中識字與分散識字的教學效果存在明顯差異
D.傳統教學不利於學生創造力的發展
5.在教育文獻中,動態綜述、專題述評、進展報告、數據手冊、年度百科全書等參考性文獻屬於
A.三次文獻B.二次文獻C.一次文獻D.零次文獻
6.某研究者為了解學生在課外活動中的表現,制定了詳細的觀察計劃,明確了觀察指標體系等內容。這種觀察屬於
A.參與性觀察
B.非參與性觀察
C.結構性觀察
D.非結構性觀察
7.在教育測量中,既可用於加減運算,也可用於乘除運算的測量是
A.定名測量B.定序測量C.定距測量D.比率測量
8.區分度是指測驗對被試者實際水平的區分程度。一般要求,對一個測驗的區分度應達到
A.0.4以上B.0.5以上C.0.6以上D.0.7以上
9.在教育科學研究中,行動研究的主要任務是
A.行動理論建構
B.解決實際問題
C.推廣研究成果
D.確立研究範例
10.教育敘事研究總結階段的主要標誌是
A.從問題到現場
B.從現場到現場文本
C.從現場文本到研究文本
D.從研究文本到應用文本
11在教育研究的定量分析中,依據事物的數值特徵對事物進行分類的方法是
A.方差分析B.因素分析C.聚類分析D.回歸分析
12.若對同一被試施以同一測驗,每次測驗結果越接近、越一致,則這個測驗的質量就越高。這一質量標準是
A.信度
B.效度
C.區分度
D.難易度
13.在教育研究成果評價的組織形式中,除自我評定外還包括
A.通信評審和網上評審
B.同行專家論證和行政部門評審
C.專家個人評審和會議答辯評審D.同行專家論證和跨學科專家評審
14.一般認為,教育行動研究的實施步驟是
A.計劃、實施、反思、總結
B.計劃、行動、反思、總結
C.計劃、行動、觀察、反思
D.計劃、實施、總結、評價
15.在歸納分析中,依據研究對象的所有事實或各個部分歸納出該研究對象的一般性結論的方法被稱為
A.完全歸納法
B.不完全歸納法
C.科學歸納法
D.簡單枚舉法
非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用黑色字跡的籤字筆或鋼筆將答案寫在答題紙上,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二、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
16.教育實驗的內在效度
17.研究假設
18.順查法
19.結構性訪談調查
20.教育敘事研究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6分,共24分。
21.在教育研究方法學科形成時期,教育研究活動的主要特點有哪些?
22.教育研究中運用教育觀察法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23.簡述教育問卷調查中問卷的編製程序。
24.在定性分析中,對資料真實性的審核應從哪幾個方面進行?
四、論述題:本題12分
25.試述一個獨立的文獻綜述報告的基本結構。
五、案例分析題:本題14分
26.閱讀案例並回答問題。
【案例】某研究者試圖以「初中物理輔導式教學實驗」為研究課題,比較初中物理
教學中採用輔導式教學方法與常規教學方法在初中生的知識獲得和能力養成方面的差異。
【問題】
(1)寫出該研究課題的研究假設,並說明一個好的研究假設應具備的條件
(2)該研究課題的自變量、因變量有哪些?
(3)該實驗研究可以採取何種實驗設計類型?寫出其實驗設計模式
熱點關注:各省2019年10月自考報名時間及報名入口 |2019年4月各省自考考試真題及答案匯總
自考報名有疑問、不知道如何選擇主考院校及專業、自考當地政策不了解,點擊立即報考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