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發展與教育心理學試題
課程代碼:00466
請考生按規定用筆將所有試題的答案塗、寫在答題紙上。
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考試課程名稱、名、準考證號用黑色字跡的籤字筆或鋼筆填寫在答題紙規定的位置上。
2.每小題選出答案後,用2B鉛筆把答題紙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塗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乾淨後,再選塗其他答案標號。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
1.以下關於孔子的教育心理學思想中,體現其學習方法的觀點是
A.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B.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有教無類
2.問卷法是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研究的常用方法,以下關於問卷法實施的要求中,不正確的是
A.問卷中的題目數量不應過多
B.問卷所設計的內容應該是學生所熟悉的
C.回答問卷的方式簡便
D.對於低年級的學生,問卷採用開放式形式;對於高年級的學生,問卷採用封閉式形式
3.被世人公認的弗洛伊德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是
A.《癔病研究》
B.《精神分析引論》
C.《夢的解析》
D.《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病理學》
4.在皮亞傑關於心理發展階段的理論中,以下屬於形式運算階段兒童思維發展特點的是
A.守恆性
B.去自我中心主義
C.具體邏輯推理
D.命題推理
5.第一個用家譜分析法研究遺傳與智力關係的是
A.高爾頓
B.孟德爾
C.詹森
D.高德爾得
6.教育和心理發展的中間環節是
A.教育措施的提出
B.激發個體新需要的產生
C.知識的領會
D.個體心理發展
7.個體的身高在人的一生中增加最快的時期是
A.嬰幼兒期
B.小學階段
C.初中階段
D.高中階段
8.幼兒遊戲的最高級形式是
A.集體遊戲
B.創造性遊戲
C.教學遊戲
D.活動性遊戲
9.依戀是在嬰兒與母親相互作用過程中建立起來的。其發展過程分為四個階段,其中當他們對不同的對象能做出有很大差別的反應時,表明其正處於
A.無差別的社會反應階段
B.選擇性的社會反應階段
C.特定的依戀階段
D.目標調整的參與階段
10.進入小學後,兒童的主導活動是
A.遊戲
B.學校學習
C.體育訓練
D.德育訓練
11.個體採取他人的觀點來理解他人的思想和情感的一種必要的社會認知技能,指的是
A.角色採擇
B.去自我中心主義
C.角色替換
D.社會角色
12.有研究者通過記錄個體大腦皮層的腦電活動變化發現,在420歲之間,有兩個顯著加速期。第一個發生在5~6歲,第二個發生在
A.9~10歲
B.11~12歲
C.13~14歲
D.17~18歲
13.初中生既能注意到課程的講解,又能抄寫筆記,還能注意到課文的前後聯繫。這主要體現了他們注意發展的新特點是
A.穩定性提高
B.選擇性增強
C.注意轉移靈活
D.注意分配能力提高
14.初中生對表情的認知能力已接近成人水平認知表情的先後次序與他們的生活經驗有關,以下屬於中等水平認知的是
A.對驚訝、恐懼的識別
B.對厭惡的識別
C.對輕蔑的識別
D.對高興和憤怒的識別
15.高中生的主導活動仍然是學習。在學習動機上,佔優勢的是
A.內在學習動機
B.外在學習動機
C.直接學習動機
D.近期學習動機
16.自我形象受到個體的空前關注是在
A.小學階段
B.初中階段
C.高中階段
D.大學階段
17.個體在認識、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動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相對穩定而不同於他人的心理生理特點,指的是
A.年齡差異
B.性別差異
C.民族差異
D.個體差異
18.榮格根據心理活動的傾向劃分人格類型其人格類型學說稱為
A.性向說
B.獨立順從說
C.機能類型說
D.場獨立場依存類型說
19.動物心理實驗的首創者、教育心理學體系和聯結主義心理學的創始人是
A.華生
B.桑代克
C.巴甫洛夫
D.皮亞傑
20建構主義認為,學習者的知識是在一定情境下,藉助於他人的幫助,通過意義的建構而獲得的。理想的學習環境應當包括情境協作、交流和意義建構四個部分,其中學習過程的最終目標是
A.情境
B.協作
C.交流
D.意義建構
21.奧蘇伯爾提出了知識學習的同化論。同化論的核心是
A.新知識的增加
B.舊知識的減少
C.新舊知識的轉化
D.新舊知識的相互作用
22.以下關於陳述性知識與程序性知識的區別,正確的表述是
A.從輸入輸出看,陳述性知識是相對靜止的其輸入與輸出的內容相同而程序性知識是活動的,其輸入與輸出不同
B.從儲存來看,陳述性知識主要以產生式和產生式系統儲存而程序性知識主要以命題和命題網絡與圖式的形式來儲存
C.從激活與提取來看,陳述性知識提取速度快;而程序性知識提取速度慢
D.從學習與遺忘速度來看,陳述性知識學習速度慢,遺忘也慢;而程序性知識學習速度快,遺忘速度也快
23.高斯說,有一條定理,我求證數年都沒有解決。終於在兩天之前我成功了…,像閃電一樣,謎一下子解開了。我自己也說不清是什麼導線把我原先的知識和使我成功的東西連接了起來。高斯所述現象主要體現的是
A.注意的集中性
B.幻想的奇特性
C.邏輯的跳躍性
D.成果的突發性
24.心理學上所說的「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指的是學習的
A.推理現象
B.遷移現象
C.反饋現象
D.歸因現象
25,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道德評價能力是逐步發展起來的,其發展的一般順序不正確的是
A.從「他律」到「自律」
B.從「效果」到「動機」
C.從「自己」到「別人」
D.從「片面」到「全面」
26.以下關於學生品德不良的形成原因中,屬於客觀原因的是
A.父母的溺愛、遷就
B.缺乏正確的道德觀念和道德信念
C.道德意志薄弱
D.某些需要沒有得到滿足
27.美國心理學家韋納提出了自我歸因理論將導致活動成敗的因素歸為穩定性、內外因和可控性三個維度,下列屬於可控性維度的是
A.能力高低
B.努力程度
C.任務難度
D.運氣好壞
28.以下關於學習動機發展變化的描述中,不正確的是
A.外部學習動機與內部學習動機相互交替和轉化
B.成就動機由認知內驅力、自我提高的內驅力和附屬內驅力組成,其組成比率隨年齡增長保持穩定
C.主導性學習動機與輔助性學習動機協調作用
D.學習動機可以遷移
29.教師檢查教學效果,以確切了解學生知識、技能掌握的情況,並以此作為教師查漏補缺,調整、改變教學方法、策略等的依據這主要體現的教師角色身份是
A.教學的設計者
B.教學的執行者
C.教學的監控者
D.教學的評價者
30.影響教學監控能力的最主要的個人因素是
A.教師的動機
B.教師的知識
C.教師的教育觀念
D.教師的情緒情感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至少有兩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錯選、多選或少選均無分
31.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的基本研究原則有
A.客觀性原則
B.發展性原則
C.教育性原則
D.理論聯繫實際原則
E.倫理性原則
32.高中生觀察發展表現出一些新特點,具體包括
A.自覺性提高
B.時間延長
C.時間縮短
D.概括性高度發展
E.精確性顯著發展
33.目前,對於智力落後,國際和國內應用較為廣泛的診斷標準包括
A.應用標準化的智力測驗測定智商所得的智商值為70或70以下
B.應用標準化的智力測驗測定智商所得的智商值為90或90以下
C.應用標準化的適應性行為評定量表,判定其有適應行為方面的缺陷
D.年齡在14歲以前發現
E.年齡在18歲以前發現
34.柯爾伯格提出了品德發展的「三水平六階段」學說,其中屬於世俗水平階段的是
A.服從與懲罰的定向階段
B.社會習俗的定向階段
C.秩序和法規的定向階段
D.社會契約的定向階段
E.良心或普遍的道德原則的定向階段
35.教師的教學能力主要有
A.言語表達能力
B.濃厚的興趣
C.教學監控能力
D.獨創能力
E.熱烈的情感
非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用黑色字跡的籤字筆或鋼筆將答案寫在答題紙上,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36.遺傳
37.人生觀
38.程序性元記憶
39.內驅力
40.皮格馬利翁效應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41.心理發展的關鍵期對教育工作有何意義?
42.華生的兒童教育觀是什麼?
43.奧蘇伯爾認為有意義學習過程的實質是什麼?有意義學習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44.掌握哪些方法有助於創造思維的培養?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25分。
45.(本題15分)試論述埃裡克森關於心理社會性發展的階段理論。
46.(本題10分)試論述學習動機對學習的影響。
熱點關注:各省2019年10月自考報名時間及報名入口 |2019年4月各省自考考試真題及答案匯總
自考報名有疑問、不知道如何選擇主考院校及專業、自考當地政策不了解,點擊立即報考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