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全國自考00407小學教育心理學歷年真題及答案匯總
一、單項選擇題
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有意創設或改變條件以引起特定的心理及其變化,並依據外部影響與心理反應之間的相關情況或數據去探明心理活動及其規律的研究方法是()
A.觀察法
B.調查法
C.實驗法
D.訪談法
2.研究學生心理時,研究方案的設計與實際操作過程中應考慮對學生有良好的教育影響,不做有損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事。這一研究原則是()
A.客觀性原則
B.系統性原則
C.教育性原則
D.實事求是原則
3.皮亞傑劃分認知發展階段的依據是()
A.年齡
B.運演水平
C.心理發展水平
D.生理髮育水平
4.以下選項中,不屬於經典性條件反射現象的是()
A.望梅止渴
B.畫餅充飢
C.談虎色變
D.葉公好龍
5.根據來源,學習動機可劃分為()
A.內部動機與外部動機
B.近景性動機與遠景性動機
C.意識到的動機與沒有意識到的動機
D.正確的動機與錯誤的動機
6.「角」這一概念的掌握,有助於「鈍角」、「直角」、「銳角」等概念的學習,該遷移屬於()
A.縱向遷移
B.橫向遷移
C.特殊成分的遷移
D.非特殊成分的遷移
7.圍棋高手能夠將對弈的整個棋局復盤,幾乎無誤,一個圍棋新手只能復幾個子。這表明組塊能力依賴於()
A.性格
B.知識經驗
C.認知風格
D.成熟度
8.「相同要素說」這一遷移理論的代表人物是()
A.賈德
B.苛勒
C.伍德沃斯
D.沃爾夫
9.韋納把歸因因素分為三個維度,即原因源、穩定性和()
A.可控性
B.內外性
C.主動性
D.反覆性
10.伊索寓言中的「吃不到葡萄反說葡萄酸」的心理使用了下列哪種防禦機制?()
A.否認
B.轉移
C.合理化
D.認同
11.學生將課文中重點的詞彙、段落勾畫出來,以便理解和記憶,他使用了()
A.複述策略
B.組織策略
C.精細加工策略
D.元認知策略
12.提出頓悟說的心理學家是()
A.苛勒
B.華生
C.華萊士
D.桑代克
13.伴隨著道德認知而出現的內心體驗是()
A.品德
B.道德行為
C.道德感
D.道德意志
14.根據皮亞傑的理論,兒童在判斷事件的合理性時主張公道,此時兒童處於()
A.自我中心階段
B.權威階段
C.可逆階段或互惠階段
D.公正階段
15.根據科爾伯格的理論,某兒童認為正確的行為就是能夠滿足本人需要的行為,則該兒童處於()
A.懲罰和服從定向階段
B.工具性的享樂主義定向階段
C.「好孩子」定向階段
D.權威和維護社會秩序定向階段
16.個人按照社會或群體的要求、或他人的請求而做出的行為叫做()
A.服從
B.從眾
C.去個性化
D.認同
17.班級核心吸引力和號召力增強,全班同學對群體的認同感增強,集體榮譽感產生,此時班集體形成處於()
A.形成期
B.同化期
C.凝聚期
D.鬆散期
18.小學生接受紀律的發展過程基本處於()
A.強制階段
B.強化和遵從集體階段
C.服從法律和權威階段
D.民主平等階段
19.研究和處理個體從出生開始的各成長階段所遇到的心理問題,使個體健康成長、愉快地生活與工作,這屬於心理衛生工作的()
A.一級水平
B.二級水平
C.三級水平
D.四級水平
20.學生受到老師批評,憤憤不平,轉而欺負其他同學的心理防禦機制是()
A.否認
B.轉移
C.抵消
D.合理化
二、名詞解釋
(本大共5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
11.定勢
12.從眾
13.品德
14.功能固著
15.技能
三、簡答題
(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21.遺忘的理論主要有哪些?
22.奧蘇伯爾認為概念同化的模式有哪些?
23.群體規範的心理功能主要有哪些?
24.衡量學生心理健康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25.加裡培林把認知技能的學習分為哪幾個階段?
四、論述題
(本大題共3小題,請任選2小題作答。全部作答按前兩小題評分。每小題15分,共30分)
31.舉例說明影響小學生學習策略掌握的因素。
32.結合實際分析解決班級紀律不良問題的方法。
33.結合實際分析教師幫助新入學小學生克服適應問題的措施。
熱點關注:各省2019年10月自考準考證列印時間 |2019年4月各省自考考試真題及答案匯總
自考報名有疑問、不知道如何選擇主考院校及專業、自考當地政策不了解,點擊立即報考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