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心酸!俄軍維和部隊進入納卡,目睹戰爭慘烈景象:屍橫遍野!

2020-12-06 環球火力點

前段時間,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展開了一個多月的鬥爭,在俄羅斯的斡旋下,雙方總算籤署了停火協議。為了防止衝突再次發生,俄羅斯往納卡地區派了維和部隊,一部分俄軍已經進入預定部署地點執勤。值得注意的是,隨軍記者拍下了駭人一幕:路邊都是屍體,裝備殘骸到處都是。

亞美尼亞損失慘重,到處都是士兵屍體

從俄軍提供的照片來看,亞美尼亞的損失更為慘重,路上大多都是亞美尼亞軍隊的屍體和裝備殘骸,有的屍體甚至將路堵了,俄軍不得不下車將屍體清理掉,才能繼續往前行駛,用屍橫遍野形容這種場景一點也不為過。有消息稱,這組照片應當拍攝於拉欽走廊,這是俄軍從亞美尼亞進入納卡地區首府的必經之路,這些馬路上的屍體還未來得及清理。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士兵的遺體比較集中,這看起來有點反常,在普通戰場上,基本不會出現一群人扎堆在一起陣亡的情況。無非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士兵被俘虜後被集體處決的,另一種是士兵陣亡後被挪到一起方便清理。外界猜測,前者的可能性也很大,畢竟在這場衝突中,已經發生過槍決俘虜的事件。

納卡地區能否實現真正的和平?

儘管俄軍知道戰爭是殘酷的,但看到這一幕幕景象後,維和部隊還是很心酸。一位俄軍指揮官表示,他們前往納卡地區的途中,屍臭味讓他們不得不戴上防毒面具。同時,俄方還見到了被摧毀的房屋和村鎮,有些老人在清理殘骸。見到這種情形後,俄軍呼籲國際社會,盡力幫助這些地區的難民,否則他們很難挺過這個冬天。

從表面上來看,亞塞拜然取得了勝利,奪回他們惦記了幾十年的地盤,但與亞美尼亞的仇恨更深了。要知道,就在雙方籤署停火協議後,亞美尼亞國內爆發抗議,民眾不滿戰爭的結局,闖入政府大樓,要求總理下臺。可以感受到,人民的反抗情緒過於激烈,如果讓他們看到這些士兵的屍體,勢必會挑起又一場衝突。在這種情況下,納卡地區想實現真正的和平,恐怕很難。

相關焦點

  • 俄軍維和部隊也受不了,2000屍體遍布納卡,野獸競相吞食慘不忍睹
    衝突後屍橫遍野的納卡 前不久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之間爆發的納卡衝突以兩國無條件停火,將納卡地區交給俄羅斯維和部隊管轄為結果結束了,而最近納卡地區傳來了新消息,衝突導致2000多具屍體遍布納卡各地,並且因為露天時間過長,這些屍體大多已腐爛,野獸競相吞食現場慘不忍睹,就連負責收屍的俄軍維和部隊都有些受不了。
  • 俄軍公布納卡前線照片,亞美尼亞騙了全世界,民眾要親美首腦陪葬
    據俄羅斯媒體本月15日報導,前往納卡執行維和任務的俄軍逐漸到位,在展開行動之後,俄軍在硝煙還未散盡的戰場上,看到令人震驚的一幕。根據前線俄軍拍下的照片顯示,納卡地區的戰鬥比想像中激烈得多,隨處可以看到屍體,絕大部分都是亞美尼亞/納卡士兵的,用屍橫遍野這種大詞來形容一點都不過分。
  • 停火後的納卡地區軍人屍橫遍野視頻圖片:阿亞交換陣亡士兵遺體
    當地時間11月13日,WorldNews公開了一段俄羅斯維和部隊進入納卡地區的視頻。歷經數天的衝突,路邊堆滿了損毀的汽車和大量遇難士兵的屍體。根據該聲明,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將交換戰俘、其他關押人員和遇難者遺體,俄將在納卡地區部署維和部隊。納卡地區位於亞塞拜然西南部,居民多為亞美尼亞族人。蘇聯解體後,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因納卡地區歸屬問題爆發戰爭。1994年,雙方就全面停火達成協議,但兩國一直因納卡問題處於敵對狀態,武裝衝突時有發生。
  • 願不再有戰爭!停火後的納卡地區:軍人屍橫遍野
    當地時間11月13日,WorldNews公開了一段俄羅斯維和部隊進入納卡地區的視頻。歷經數天的衝突,路邊堆滿了損毀的汽車和大量遇難士兵的屍體。 俄羅斯、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三國領導人9日籤署聲明,宣布納卡地區從莫斯科時間10日零時(北京時間10日5時)起完全停火。根據該聲明,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將交換戰俘、其他關押人員和遇難者遺體,俄將在納卡地區部署維和部隊。 納卡地區位於亞塞拜然西南部,居民多為亞美尼亞族人。蘇聯解體後,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因納卡地區歸屬問題爆發戰爭。
  • 俄維和部隊:納卡地區停火機製得到全面遵守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當地時間11月19日,俄軍駐納卡地區維和部隊副總指揮阿列克謝波柳霍維奇向媒體表示,納卡地區停火機製得到全面遵守,維和部隊正常履行職責,當地局勢非常平穩。莫斯科時間11月10日6時起,俄方開始在納卡地區部署維和部隊,目前,有近2000名軍人、90輛裝甲運輸車以及380臺汽車和特種裝備正在該地區執行任務。(總臺記者 徐鴻波)
  • 俄羅斯維和部隊飛赴納卡,阿媒發布停火全文,最新納卡實控地圖:一切...
    阿利耶夫笑到了最後 3.沿納戈爾諾的接觸線--卡拉巴赫和拉欽走廊沿線,將部署1960名俄羅斯聯邦維持和平特遣隊(維和部隊 4.在亞美尼亞武裝部隊撤出規定地區的同時,俄羅斯聯邦維和部隊將部署到位。俄羅斯維和部隊的逗留期限為5年,如果沒有締約方宣布打算終止適用本條規定的期限之前六個月,則其逗留期自動延長至下一個5年。 5.為了提高對衝突雙方執行協定的控制效力,正在部署一個維持和平中心以控制停火。
  • 重啟納卡戰爭?埃爾多安欲出兵亞塞拜然,俄:敢越線就開火
    不願看到納卡停火的土耳其經過6周的血戰之後,納卡地區的硝煙總算是飄散了,亞塞拜然成為了最大的贏家,拿到了納卡的大部分領土,而亞美尼亞則輸的非常徹底,不僅要撤出納卡,國內也爆發動亂,總理帕希尼揚下落不明...但是無論如何,這場戰爭真正的結束了
  • 金礦爭奪戰:亞塞拜然拒不撤出武裝部隊,與俄軍正面對峙險釀衝突
    知情人士表示,巴庫認為納卡地區持續一個多月的衝突讓亞塞拜然多個城市付出了巨大的經濟代價,亞美尼亞應進行戰爭賠償。如果沒有充足的資金,那這處金礦可讓亞塞拜然接管並實施開採,以彌補在戰爭中損失的裝備、人員和資金。在強行佔領這處金礦期間,亞塞拜然軍方直接將大量的士兵派遣到相關地區,並與正在這處金礦中工作的工人發生正面衝突。
  • 土耳其實際控制納卡,默許俄軍轟炸敘利亞極端武裝
    如果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自己爆料,大概所有人都不知道,俄羅斯主持達成的納卡地區停火協議,其實是得到了土耳其方面的首肯:該協議看起來俄羅斯佔了大便宜,向納卡地區派出了近2000人的精銳「維和」部隊,甚至不願讓土耳其觀察員進入納卡地區,但事實上,納卡大部分地區被亞塞拜然軍隊佔領,而土耳其則對亞塞拜然尤其是亞塞拜然軍隊有著很強影響力
  • 土耳其大批精銳抵近邊境,與俄軍正面對峙,外媒:或有衝突爆發
    納卡地區恢復和平狀態後,這場戰爭的始作俑者土耳其卻非常不滿,安卡拉試圖支持亞塞拜然將整個納卡地區完全收復。但是,俄羅斯的維和部隊強勢進駐拉欽走廊並劃下一條開戰紅線,任何一方都不敢輕舉妄動。但是剛剛,局勢再次發生變化,土耳其大批精銳抵近邊境,與俄軍正面對峙。
  • 俄軍勢力遍布南高加索,西方諸國白忙一場
    在衝突兩國傷亡數千人,衝突地區戰火紛飛後,俄軍趁機將勢力散布到南高加索地區,西方諸國在背後不斷搞小動作,卻因此丟失了反俄陣地,白忙一場。在這場世界矚目的衝突中,普京依然是最後的贏家。亞美尼亞自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就實際統治納卡地區。根據此次俄羅斯擬訂的停火協議,亞方軍隊將從他們佔據的納卡附近的阿方領土中撤走。
  • 納卡戰火重燃,亞美尼亞再次被動挨打,普京的反應讓人費解
    輿論普遍認為,由於戰火燃起的兩地辛·塔格拉爾和赫察別爾德均是亞美尼亞的領地,也就是說戰火的起火點在亞美尼亞,據此判斷,大概率應該是亞塞拜然一方首先挑起的戰爭。自從今年9月27日起,亞阿兩國在納卡地區爆發了歷時長達45天的大規模、強烈度的武裝衝突,在這45天的戰事裡,由於亞塞拜然受到了土耳其大規模的軍事援助,使得亞美尼亞一方一直被動挨打,傷亡慘重。
  • 全球十大戰爭大片,戰爭電影排行榜,戰爭遠比想像中更慘烈
    戰爭與和平是人類永遠的話題,任何一場戰爭其實都沒有勝負,雙方都是失敗者。在影視題材中,戰爭類電影永遠是居高不下的,所佔比例相當高。今天,精分君為大家帶來全球十大戰爭大片。相關歷史:1993年8月,聯合國決定在索馬利亞維和,聯合國安理會授權維和部隊採取武力措施。美國「遊騎兵」特遣隊抵達摩加迪沙後,先後6次單獨執行對「索馬利亞聯合大會」領導人法拉赫·艾迪德的抓捕任務。最終,歷時27個月、耗資20多億美元的維和行動以失敗告終,100多名維和士兵和近萬名索馬利亞人喪生。
  • 停火後的納卡地區:軍人屍橫遍野,慘不忍睹!
    近日,一段俄羅斯維和部隊進入納卡地區的視頻在網上流傳。視頻中公路邊堆滿了損毀的汽車和大量遇難士兵的屍體。據統計,僅近期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衝突中,亞阿雙方至少有幾千人死亡,這還不包括前段時間死傷的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