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不再有戰爭!停火後的納卡地區:軍人屍橫遍野

2020-12-06 騰訊網

當地時間11月13日,WorldNews公開了一段俄羅斯維和部隊進入納卡地區的視頻。歷經數天的衝突,路邊堆滿了損毀的汽車和大量遇難士兵的屍體。

亞塞拜然亞美尼亞交換陣亡士兵遺體

新華社提比里西11月14日電 巴庫消息:亞塞拜然國防部14日說,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當日交換了兩國部分陣亡軍人遺體。

阿國防部當日發表的聲明說,在俄羅斯駐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納卡)地區維和部隊的參與下,阿方將一些亞美尼亞陣亡士兵遺體交給亞方,亞方將6具亞塞拜然陣亡士兵遺體交給阿方。這些士兵此前在納卡的舒沙地區附近的戰鬥中喪生。

阿國防部說,上述人道主義行動是根據俄羅斯、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三國領導人9日籤署的停火聲明進行的。

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9月27日在納卡地區爆發新一輪衝突,造成包括平民在內的人員傷亡。

俄羅斯、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三國領導人9日籤署聲明,宣布納卡地區從莫斯科時間10日零時(北京時間10日5時)起完全停火。根據該聲明,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將交換戰俘、其他關押人員和遇難者遺體,俄將在納卡地區部署維和部隊。

納卡地區位於亞塞拜然西南部,居民多為亞美尼亞族人。蘇聯解體後,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因納卡地區歸屬問題爆發戰爭。1994年,雙方就全面停火達成協議,但兩國一直因納卡問題處於敵對狀態,武裝衝突時有發生。

俄國防部:俄維和人員在納卡已完成部署

俄羅斯國防部14日宣布,俄羅斯維和人員已經完成在納卡地區「衝突接觸線」沿線維和觀察點的部署,納卡地區局勢趨向穩定。

俄羅斯國防部發言人科納申科夫說,俄羅斯維和人員14日開始在納卡地區北部和南部責任區進行巡邏。按照俄羅斯國防部公布的計劃,俄羅斯維和人員將在納卡地區部署20個維和觀察點——到13日已在納卡地區「衝突接觸線」附近部署了15個維和觀察點,14日完成剩餘5個觀察點的設置。

科納申科夫說,俄羅斯維和人員行動期間,俄軍與衝突雙方也就是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兩國武裝部隊總參謀部保持直接溝通,以防止可能發生的挑釁事件。

14日晚些時候,俄羅斯駐納卡地區維和部隊指揮官穆拉多夫也向外界證實,俄軍維和人員已經沿「接觸線」完成了所有20個維和觀察點的部署工作,俄軍維和人員觀察到納卡地區的軍事行動「已經全面停止」,地區局勢正在趨向穩定。

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9月27日在納卡地區爆發新一輪衝突。本月9日,俄羅斯、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三國領導人籤署聲明,宣布納卡地區10日起完全停火,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軍隊停留在各自陣地,俄羅斯維和人員進駐納卡監督停火。

俄總統分別與阿亞領導人通電話 繼續討論落實納卡地區停火協議

據俄羅斯總統網站的消息,當地時間14日晚,俄羅斯總統普京分別與亞塞拜然總統阿利耶夫、亞美尼亞總理帕希尼揚通電話,討論納卡地區停火協議落實問題,據稱各方對當前「衝突接觸線」的平靜局勢「感到滿意」。

在與阿利耶夫的電話會談中,普京提醒亞塞拜然方面「應按照停火協定規定、維持納卡地區阿方佔領區內正常的宗教活動」。阿利耶夫則承諾阿方將履行停火協議規定的義務。

亞美尼亞人含淚燒毀自家房屋(路透社)

海外網11月15日電根據俄羅斯、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達成的停火協議,亞美尼亞將於近日將克爾巴賈爾區、阿格達姆區、拉欽區交給亞塞拜然。當地時間14日,這些地區的亞美尼亞人開始緊急撤離,他們含淚燒毀自家的房屋,以免落入亞塞拜然人之手。

亞美尼亞人含淚燒毀自家房屋(法新社)

亞美尼亞夫妻在燒毀的房屋前痛哭(路透社)

據路透社報導,14日,在克爾巴賈爾區一個村落裡,35歲的亞美尼亞男子阿爾森一把火燒了自己的房子,「亞塞拜然人明天就來這裡,如果可以,就讓他們在這裡住吧!」

亞美尼亞人燒毀房屋,緊急撤離(美聯社)

阿爾森身上穿著迷彩服,一周前仍在與亞塞拜然軍隊作戰。他說,自己和其他族人一樣,不想留給亞塞拜然人任何有用的東西。

亞美尼亞人撤離家園(美聯社)

當天,這座村子有6棟房子起火,佔到了全村房屋數的一半。不少村民站在起火的房屋前,淚流滿面。還有夫妻含著淚水,在空蕩的屋子裡看最後一眼。路邊,排成長隊的卡車上,裝滿了家當。阿爾森說,準備帶妻子和4個孩子去亞美尼亞,然後在那裡租一套房子住。

11月9日,俄羅斯總統普京、亞塞拜然總統阿利耶夫、亞美尼亞總理帕希尼揚籤署聯合聲明,宣布納卡地區10日起完全停火。聲明規定,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軍隊將停留在各自陣地,俄維和部隊將進駐納卡監督停火。

相關焦點

  • 停火後的納卡地區軍人屍橫遍野視頻圖片:阿亞交換陣亡士兵遺體
    根據該聲明,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將交換戰俘、其他關押人員和遇難者遺體,俄將在納卡地區部署維和部隊。納卡地區位於亞塞拜然西南部,居民多為亞美尼亞族人。蘇聯解體後,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因納卡地區歸屬問題爆發戰爭。1994年,雙方就全面停火達成協議,但兩國一直因納卡問題處於敵對狀態,武裝衝突時有發生。
  • 停火後的納卡地區:軍人屍橫遍野,慘不忍睹!
    近日,一段俄羅斯維和部隊進入納卡地區的視頻在網上流傳。視頻中公路邊堆滿了損毀的汽車和大量遇難士兵的屍體。據統計,僅近期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衝突中,亞阿雙方至少有幾千人死亡,這還不包括前段時間死傷的人數。
  • 俄土已籤署建立納卡地區停火聯合監控中心協議
    新華社莫斯科12月1日電(記者吳剛)據塔斯社1日報導,俄羅斯國防部和土耳其國防部已籤署有關建立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納卡)地區停火聯合監控中心的協議。報導說,俄土雙方已完成有關聯合監控中心運行原則和相關技術細節的磋商。
  • 俄羅斯、亞美尼亞外長通電話討論納卡地區衝突
    )地區衝突。  據俄外交部4日發表的公報,兩國外長討論了圍繞納卡地區衝突的一系列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出路。俄方對衝突造成平民傷亡不斷增加表示關切。公報提及納卡地區必須儘快實現停火。  公報說,兩國外長重申願依據俄美法三國總統聯合聲明、在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歐安組織)明斯克小組共同主席國主持下,協助相關方回到通過政治外交途徑解決納卡問題的軌道上來。
  • 俄軍維和部隊進入納卡,目睹戰爭慘烈景象:屍橫遍野!
    前段時間,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展開了一個多月的鬥爭,在俄羅斯的斡旋下,雙方總算籤署了停火協議。為了防止衝突再次發生,俄羅斯往納卡地區派了維和部隊,一部分俄軍已經進入預定部署地點執勤。值得注意的是,隨軍記者拍下了駭人一幕:路邊都是屍體,裝備殘骸到處都是。
  • 大量炸彈急需拆除 俄媒記者探訪納卡地區排爆現場
    本月9日,俄羅斯與亞塞拜然、亞美尼亞領導人籤署三方聲明,納卡地區「完全停火」。目前,俄羅斯維和部隊正在納卡地區進行排爆工作。《今日俄羅斯》電視臺記者近日去現場進行了實地探訪。雖然目前亞阿雙方在納卡地區已經停火,但這裡遺留了大量炸彈急需拆除,俄軍維和部隊派出專門的排爆小組。俄羅斯軍人:我們可能找到各種炸彈,特別是空投飛彈,它們落在了當地人的花園、廣場,但沒有爆炸。排爆小組每天都在道路上巡邏,尋找目標。
  • 昱見|當納卡衝突遭遇新武器革命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首席記者 王昱俄羅斯、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三國11月9日籤署聲明,宣布納卡地區從10日起完全停火。經歷過10月連續三份停火協議淪為一紙空文後,最新的停火協議被亞塞拜然視為一次「勝利」,但在亞美尼亞卻引發民眾的怒火和抗議。
  • 重啟納卡戰爭?埃爾多安欲出兵亞塞拜然,俄:敢越線就開火
    不願看到納卡停火的土耳其經過6周的血戰之後,納卡地區的硝煙總算是飄散了,亞塞拜然成為了最大的贏家,拿到了納卡的大部分領土,而亞美尼亞則輸的非常徹底,不僅要撤出納卡,國內也爆發動亂,總理帕希尼揚下落不明...但是無論如何
  • 俄維和部隊:納卡地區停火機製得到全面遵守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當地時間11月19日,俄軍駐納卡地區維和部隊副總指揮阿列克謝波柳霍維奇向媒體表示,納卡地區停火機製得到全面遵守,維和部隊正常履行職責,當地局勢非常平穩。此前,俄羅斯、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三國領導人發布了納卡地區停火聯合聲明。莫斯科時間11月10日6時起,俄方開始在納卡地區部署維和部隊,目前,有近2000名軍人、90輛裝甲運輸車以及380臺汽車和特種裝備正在該地區執行任務。(總臺記者 徐鴻波)
  • 亞塞拜然軍隊連夜進入納卡拉欽地區
    當地時間12月1日,亞塞拜然國防部發布聲明稱,根據此前俄羅斯、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三國領導人籤署的和平協議,亞塞拜然軍隊已進入拉欽地區阿國防部公布的視頻顯示,由裝甲車和卡車組成的阿軍車隊連夜自亞塞拜然控制區駛入拉欽地區。據俄新社報導,亞塞拜然國防部當天確認,未來土耳其軍人將同阿軍一道進入「移交給阿方控制的領土」,旨在協助亞塞拜然軍隊排除當地爆炸物並提供軍事工程服務。截至發稿時,亞美尼亞方面尚未對此事進行評論。
  • 納卡地區發現一座金礦,阿亞軍隊現場激烈對峙,俄表態令白宮氣炸
    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1月28日的最新報導稱,目前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已經在俄羅斯的調停之下實現了在納卡地區的全面停火。之所以此次亞塞拜然如此順利執行了停火協議,是因為俄羅斯已經將他們最為精銳的第15摩託化步兵旅其中的1900名士兵,作為維和部隊派遣到了納卡地區,監督停火。
  • 納卡衝突:納卡地區為什麼會成為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的死結?
    1991年蘇聯解體後,包括哈薩克斯坦、烏克蘭、亞美尼亞、亞塞拜然等國在內的加盟共和國紛紛獨立。然而蘇聯解體後留下的權力真空,使一些地區的民族矛盾日趨嚴重,尤其是在民族宗教成分複雜的外高加索地區,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因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州(簡稱納卡)及附近地區的歸屬而爭執不休。
  • 納卡衝突的歷史經緯
    4月5日,衝突雙方相繼宣布已在這一地區實施停火,納卡地區的軍事衝突告一段落。    圍繞納卡地區,多年來阿、亞兩國摩擦不斷,這次衝突可以說是雙方矛盾的又一次集中爆發。納卡問題的形成具有錯綜複雜的歷史背景,周邊大國在其中扮演了主導角色。因此,衝突下一步如何發展既取決於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兩國,也跟國際大環境相關。綜合判斷,停火之後,納卡地區發生大規模衝突的可能性並不大,但矛盾短期內無解。
  • 停火協議也沒用?與土耳其組成軍事聯盟!巴基斯坦強勢入駐納卡
    從亞美尼亞軍方上周發布的視頻來看,目前兩軍正在爭奪首都納卡的實際控制權,雙方僵持不下,而亞塞拜然軍方則公布數據稱其在北部戰區損失了將近四分之一的士兵,並且軍備持續損耗,這讓亞塞拜然沒有充足的底氣與亞美尼亞對抗,指揮官不得不立即下令停止戰鬥。土耳其「撐腰」,亞塞拜然繼續推進前線?
  • 一張圖曝光納卡前線慘狀,大批燒焦士兵暴屍荒野,現場慘不忍睹
    據亞美尼亞媒體近日發布的報導稱,雖然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在俄羅斯的幹預下,已於本月10號正式達成了停火協議,但是如何彌補這場戰爭給雙方帶來的創傷,至今都還毫無頭緒。從亞美尼亞媒體披露的前線戰況來看,納卡地區受損情況十分嚴重,有一張媒體拍攝的照片就充分反映出了納卡前線的慘狀,可以看到有大批的亞美尼亞士兵因為亞塞拜然無人機投放的炸彈炸死,甚至還能看到有大批被燒焦的士兵曝屍荒野,現場狀況即便是打上了厚厚的馬賽克,依然可以讓人隔著屏幕和照片感受到戰爭的殘酷性。
  • 土耳其白忙一場,俄羅斯「獨佔」納卡,烏克蘭警鐘敲響
    暫時來看,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之間的戰爭熄火了。最終捏合兩國達成和解的,依然是宗主國俄羅斯。雖然土耳其向亞塞拜然派遣了駐軍,但是依然不敢涉獵納卡地區,在這次停火協議中,俄羅斯扮演了唯一仲裁者的角色,停火協議涉及到的三方是俄羅斯、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
  • 納卡衝突恐再次升級,大型水庫大壩和核電站,都面臨被攻擊危險
    亞阿針鋒相對,情況愈演愈烈,美俄法等多方呼籲停火,但調停無效,亞阿納卡衝突再次升級。納卡,全稱納戈爾諾-卡拉巴赫,位於南高加索的一個內陸地區,面積為4400平方公裡,山林密布,地勢易守難攻,常是兵家必爭之地。納卡地處在黑海與裏海中間,受地殼運動影響,這裡蘊含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和石油資源。據統計調查,納卡目前約有18萬人口,80%的是亞美尼亞人,令人尷尬的是,在國際上納卡屬於亞塞拜然的領土,大多數在納卡地區的人都"身在曹營心在漢"。
  • 亞塞拜然軍隊已進駐納卡實控區,亞美尼亞國防部長宣布辭職
    (目前被亞塞拜然實際控制)」 俄羅斯、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領導人此前發布了納卡地區停火聯合聲明。俄羅斯聯邦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發布聲明指出,納卡地區的全面停火應於11月10日生效,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將保持已經佔領的陣地並交換戰俘,俄羅斯維和人員將進駐納卡衝突地區。莫斯科時間11月10日6時起,俄方開始在納卡地區部署維和部隊。
  • 【國際和平日】願每一個人都被溫柔以待
    1997年3月,中國人鍾文芳先生向聯合國安理會提出「世界息戰周」的構想,主張「息戰周內一切戰亂國家和地區都應無條件息戰」,「以給戰亂地區以停戰思考,提供緩和矛盾的契機,有效地推動世界和平」。2001年9月7日,聯合國大會決定從2002年開始,將每年的9月21日定為國際和平日。大會宣布,國際和平日為全球停火和非暴力日,並呼籲所有國家和人民在這一天停止敵對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