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土已籤署建立納卡地區停火聯合監控中心協議

2020-12-05 中國青年報

新華社莫斯科12月1日電(記者吳剛)據塔斯社1日報導,俄羅斯國防部和土耳其國防部已籤署有關建立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納卡)地區停火聯合監控中心的協議。

報導說,俄土雙方已完成有關聯合監控中心運行原則和相關技術細節的磋商。目前,正在推動聯合監控中心儘快開啟工作。

據報導,聯合監控中心除負責監督納卡地區停火協議是否得到遵守外,還負責處理跟破壞停火協議有關的投訴等。

納卡地區位於亞塞拜然西南部,居民多為亞美尼亞族人。蘇聯解體後,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因納卡地區歸屬問題爆發戰爭。1994年,雙方就全面停火達成協議,但兩國一直因納卡問題處於敵對狀態,武裝衝突時有發生。

今年9月27日,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在納卡地區爆發新一輪衝突。11月9日,俄羅斯、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三國領導人籤署聲明,宣布納卡地區從莫斯科時間10日零時(北京時間5時)起完全停火。根據該聲明,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將交換戰俘、其他關押人員和遇難者遺體,俄羅斯將在納卡地區部署維和人員。目前,俄羅斯在納卡地區已完成維和人員部署,開始執行維和任務。

來源:新華社

相關焦點

  • 停火後的納卡地區:軍人屍橫遍野
    1994年,雙方就全面停火達成協議,但兩國一直因納卡問題處於敵對狀態,武裝衝突時有發生。 俄國防部:俄維和人員在納卡已完成部署 俄羅斯國防部14日宣布,俄羅斯維和人員已經完成在納卡地區「衝突接觸線」沿線維和觀察點的部署,納卡地區局勢趨向穩定。
  • 停火後的納卡地區軍人屍橫遍野視頻圖片:阿亞交換陣亡士兵遺體
    阿國防部當日發表的聲明說,在俄羅斯駐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納卡)地區維和部隊的參與下,阿方將一些亞美尼亞陣亡士兵遺體交給亞方,亞方將6具亞塞拜然陣亡士兵遺體交給阿方。這些士兵此前在納卡的舒沙地區附近的戰鬥中喪生。阿國防部說,上述人道主義行動是根據俄羅斯、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三國領導人9日籤署的停火聲明進行的。
  • 亞塞拜然軍隊連夜進入納卡拉欽地區
    當地時間12月1日,亞塞拜然國防部發布聲明稱,根據此前俄羅斯、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三國領導人籤署的和平協議,亞塞拜然軍隊已進入拉欽地區阿國防部公布的視頻顯示,由裝甲車和卡車組成的阿軍車隊連夜自亞塞拜然控制區駛入拉欽地區。據俄新社報導,亞塞拜然國防部當天確認,未來土耳其軍人將同阿軍一道進入「移交給阿方控制的領土」,旨在協助亞塞拜然軍隊排除當地爆炸物並提供軍事工程服務。截至發稿時,亞美尼亞方面尚未對此事進行評論。
  • 俄羅斯、亞美尼亞外長通電話討論納卡地區衝突
    新華社莫斯科10月4日電(記者吳剛)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4日同亞美尼亞外長姆納察卡尼揚通電話,討論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納卡
  • 停火後的納卡地區:軍人屍橫遍野,慘不忍睹!
    近日,一段俄羅斯維和部隊進入納卡地區的視頻在網上流傳。視頻中公路邊堆滿了損毀的汽車和大量遇難士兵的屍體。據統計,僅近期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衝突中,亞阿雙方至少有幾千人死亡,這還不包括前段時間死傷的人數。
  • 亞塞拜然軍隊已進駐納卡實控區,亞美尼亞國防部長宣布辭職
    另據俄衛星網報導,亞塞拜然國防部發布消息表示,「根據亞塞拜然總統、亞美尼亞總理和俄羅斯總統籤署的三方聲明,亞塞拜然軍隊分隊已於11月20日進入阿格達姆區。
  • 普京仍是納卡最後贏家?俄軍勢力遍布南高加索,西方諸國白忙一場
    11月10日,長達一個多月的納卡衝突以亞阿雙方籤訂和平協議宣告結束。在衝突兩國傷亡數千人,衝突地區戰火紛飛後,俄軍趁機將勢力散布到南高加索地區,西方諸國在背後不斷搞小動作,卻因此丟失了反俄陣地,白忙一場。在這場世界矚目的衝突中,普京依然是最後的贏家。
  • 納卡衝突:納卡地區為什麼會成為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的死結?
    1994年5月,在俄羅斯等外部勢力協調下,兩國才達成全面停火協議。但雙方就納卡問題依然爭執不下,小規模的衝突持續不斷。如今納卡地區是一個不被國際承認的「納卡共和國」,面積約1萬平方公裡,人口僅15萬,亞美尼亞人約佔90%。這個以亞美尼亞人為主的地區,長期以來都歸屬於亞塞拜然,這樣的行政劃分是怎麼來的,又是怎樣成為雙方心結呢?
  • 停火協議也沒用?與土耳其組成軍事聯盟!巴基斯坦強勢入駐納卡
    從亞美尼亞軍方上周發布的視頻來看,目前兩軍正在爭奪首都納卡的實際控制權,雙方僵持不下,而亞塞拜然軍方則公布數據稱其在北部戰區損失了將近四分之一的士兵,並且軍備持續損耗,這讓亞塞拜然沒有充足的底氣與亞美尼亞對抗,指揮官不得不立即下令停止戰鬥。土耳其「撐腰」,亞塞拜然繼續推進前線?
  • 納卡衝突的歷史經緯
    納卡問題的形成是大國博弈和民族矛盾相互激蕩的結果,納卡問題的解決因外部大國和歷史敘述的雙重影響舉步維艱    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近日在納卡地區再次爆發衝突,使得已維繫20多年的納卡停火機制面臨徹底失效的風險
  • 大量炸彈急需拆除 俄媒記者探訪納卡地區排爆現場
    本月9日,俄羅斯與亞塞拜然、亞美尼亞領導人籤署三方聲明,納卡地區「完全停火」。目前,俄羅斯維和部隊正在納卡地區進行排爆工作。《今日俄羅斯》電視臺記者近日去現場進行了實地探訪。雖然目前亞阿雙方在納卡地區已經停火,但這裡遺留了大量炸彈急需拆除,俄軍維和部隊派出專門的排爆小組。俄羅斯軍人:我們可能找到各種炸彈,特別是空投飛彈,它們落在了當地人的花園、廣場,但沒有爆炸。排爆小組每天都在道路上巡邏,尋找目標。
  • 亞塞拜然國防部稱在納卡地區衝突中損失2783名士兵
    本文轉自【海外網】;海外網12月3日電據路透社報導,亞塞拜然國防部當地時間3日稱,在納卡地區衝突中損失2783名士兵。報導稱,亞塞拜然至今仍有100多名士兵下落不明。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9月27日在納卡地區爆發新一輪衝突,雙方都指責對方違反停火協議和率先發動軍事進攻。俄羅斯、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領導人此前已籤署有關在納卡地區停火的聯合聲明。聲明規定,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軍隊將停留在各自陣地,俄維和人員將進駐納卡監督停火。
  • 俄維和部隊:納卡地區停火機製得到全面遵守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當地時間11月19日,俄軍駐納卡地區維和部隊副總指揮阿列克謝波柳霍維奇向媒體表示,納卡地區停火機製得到全面遵守,維和部隊正常履行職責,當地局勢非常平穩。此前,俄羅斯、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三國領導人發布了納卡地區停火聯合聲明。莫斯科時間11月10日6時起,俄方開始在納卡地區部署維和部隊,目前,有近2000名軍人、90輛裝甲運輸車以及380臺汽車和特種裝備正在該地區執行任務。(總臺記者 徐鴻波)
  • 一張圖曝光納卡前線慘狀,大批燒焦士兵暴屍荒野,現場慘不忍睹
    據亞美尼亞媒體近日發布的報導稱,雖然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在俄羅斯的幹預下,已於本月10號正式達成了停火協議,但是如何彌補這場戰爭給雙方帶來的創傷,至今都還毫無頭緒。從亞美尼亞媒體披露的前線戰況來看,納卡地區受損情況十分嚴重,有一張媒體拍攝的照片就充分反映出了納卡前線的慘狀,可以看到有大批的亞美尼亞士兵因為亞塞拜然無人機投放的炸彈炸死,甚至還能看到有大批被燒焦的士兵曝屍荒野,現場狀況即便是打上了厚厚的馬賽克,依然可以讓人隔著屏幕和照片感受到戰爭的殘酷性。
  • 納卡地區發現一座金礦,阿亞軍隊現場激烈對峙,俄表態令白宮氣炸
    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1月28日的最新報導稱,目前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已經在俄羅斯的調停之下實現了在納卡地區的全面停火。之所以此次亞塞拜然如此順利執行了停火協議,是因為俄羅斯已經將他們最為精銳的第15摩託化步兵旅其中的1900名士兵,作為維和部隊派遣到了納卡地區,監督停火。
  • 昱見|當納卡衝突遭遇新武器革命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首席記者 王昱俄羅斯、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三國11月9日籤署聲明,宣布納卡地區從10日起完全停火。經歷過10月連續三份停火協議淪為一紙空文後,最新的停火協議被亞塞拜然視為一次「勝利」,但在亞美尼亞卻引發民眾的怒火和抗議。
  • 伊德利卜再次停火:俄土兩國妥協的結果,與敘利亞政府無涉
    土耳其發動「春天之盾」軍事行動,敘利亞陸軍主力最英勇善戰的原「老虎師」,都被土軍在E-737預警機指揮下的空地一體戰,打成「病貓」的背景下,俄土兩國首腦莫斯科談判以後,雙方決定在伊德利卜再次實現停火。其實,已俄方對敘利亞軍隊的保護了,由於土耳其強烈抗議蘇-24攻擊機的轟炸,導致土耳其士兵54人死亡,「春天之盾」軍事行動時,俄羅斯空天軍就不便出手了,實戰證明了沒有俄羅斯空天軍的有效保護,敘利亞陸軍根本無力抗衡土耳其發動的空地一體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