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仍是納卡最後贏家?俄軍勢力遍布南高加索,西方諸國白忙一場

2020-12-05 排頭國際

11月10日,長達一個多月的納卡衝突以亞阿雙方籤訂和平協議宣告結束。在衝突兩國傷亡數千人,衝突地區戰火紛飛後,俄軍趁機將勢力散布到南高加索地區,西方諸國在背後不斷搞小動作,卻因此丟失了反俄陣地,白忙一場。在這場世界矚目的衝突中,普京依然是最後的贏家。

亞美尼亞自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就實際統治納卡地區。根據此次俄羅斯擬訂的停火協議,亞方軍隊將從他們佔據的納卡附近的阿方領土中撤走。而這意味著,阿方將收復自衝突爆發以來丟失的全部領土。此外,亞方當局同意向阿方割讓途經其國內南部的過境走廊,對亞美尼亞來說,這完全是一份恥辱性的協議。

就在阿方民眾慶祝此次「衝突」獲勝的同時,俄羅斯按照事先和阿方領導人的約定,向納卡地區派去了維和部隊。亞方卻因遭「敗局」,陷入了和阿方全然不同的局面。其中最慘的當屬和俄、阿兩國籤署協議的亞美尼亞總理,隨著外部戰爭逐漸平息,國內大規模的抗議活動又鬧了起來。

近日,亞美尼亞國內抗議勢頭兇猛,憤怒的民眾衝進總理居所,佔據政府工作地,要求總理辭職。對此,亞美尼亞政府官員警告說,不要採取任何過激措施以引發政變。亞方副總理則在電視講話中表示,如果有必要,可以通過選舉的方式實現政權更替,但絕不允許發生任何政變行為。

對於亞美尼亞副總理的這段講話,專家發出警告說,如果現任亞美尼亞總理下臺,他的繼任者可能迫於民眾壓力,撕毀協議,讓納卡地區重新爆發衝突。阿方分析師對此表示認可,指出如果亞方繼任領導人在民眾的反阿情緒中上臺,很可能對已籤署協議予以否認。但亞美尼亞民眾卻持相反觀點,認為無論國家領導人是否改變,和平協議終將有效。

比起對亞阿兩大當事國的影響,這份協議倒是讓俄羅斯撈到了不少好處。協議讓普京政府得以在南高加索地區繼續加強影響力,土耳其忙前忙後一個多月,在該地區發揮影響力的空間卻變得比之前更小了。

早在兩百年前,俄羅斯軍隊就曾試圖吞併這片地區。近幾十年隨著蘇聯解體,俄羅斯對南高加索地區加強影響力的欲望又重新燃起。俄羅斯已經在亞美尼亞建立軍事基地,隨著這份協議的籤訂,俄方維和部隊又相繼入駐亞塞拜然、納卡及亞美尼亞南部等地。這意味,普京當局已經通過部署軍隊,對位於南高加索地區的三大前蘇聯國家重新實現了掌控。

對此,德國專家米特羅欣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俄軍將實現對這三個地區的長久駐紮,時間可能長達20年。他還指出,亞美尼亞幾乎不可能讓俄羅斯撤軍,因為除了俄方,沒人願意保護他們。

俄羅斯對亞美尼亞的軍事部署,也相應讓亞美尼亞斷絕了親近西方的念頭。之前,亞美尼亞曾希望和歐盟建立聯繫,以拯救國內因資源匱乏、人口稀少造成的經濟困境。2013年,亞美尼亞幾乎已經和歐盟籤署貿易與結盟協議,當時的國際社會普遍認為亞方可能就此加入西方陣營。誰知亞方領導人卻突然「懸崖勒馬」,選擇和俄羅斯繼續合作。

雖然此項協議對阿亞俄三國的影響不一,但至少讓原本戰火喧囂的納卡地區得以恢復暫時的和平。至於這種和平會維持多久,還得看阿亞兩國接下來的選擇和俄羅斯的努力。

相關焦點

  • 土耳其白忙一場,俄羅斯「獨佔」納卡,烏克蘭警鐘敲響
    雖然土耳其向亞塞拜然派遣了駐軍,但是依然不敢涉獵納卡地區,在這次停火協議中,俄羅斯扮演了唯一仲裁者的角色,停火協議涉及到的三方是俄羅斯、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土耳其被排斥在外,明斯克兩個主席國美國和法國也被排斥在外。在達成停火協議之後,俄羅斯2000大軍立即開往納卡地區,實施維和。
  • 挑戰普京耐心和底線!埃爾多安玩火,大批軍隊準備前往納卡前線
    目前納卡戰爭已經在俄羅斯的調停之下結束,俄羅斯也派出了接近2000人的維和部隊前往納卡的兩國實際控制線附近布防,以避免雙方再度發生衝突。不過志在蠶食俄羅斯在高加索地區影響力的土耳其這回坐不住了。土耳其想要派兵前往納卡地區"維和"的真正目的與俄羅斯顯然不同,俄羅斯派兵一方面是為了鞏固自己在高加索這個傳統勢力範圍的影響力,另一方面是真正阻止雙方進一步發生武力衝突。
  • 南高加索局勢大變,土耳其大軍堵俄羅斯南大門,普京同意
    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雖然籤署了停火協議,亞美尼亞事實上承認了納卡地區是亞塞拜然勢力範圍,亞美尼亞人也開始從納卡地區撤離。不過,納卡地區不一定歸屬亞塞拜然。在停火協議籤署當天,2000名俄羅斯大軍以維和名義駐紮納卡地區。剛一開始,俄羅斯拒絕土耳其幹涉局勢,拒絕土耳其派遣軍隊。不過現在來看,俄羅斯並不沒有頂住壓力。
  • 俄軍維和部隊也受不了,2000屍體遍布納卡,野獸競相吞食慘不忍睹
    ,將納卡地區交給俄羅斯維和部隊管轄為結果結束了,而最近納卡地區傳來了新消息,衝突導致2000多具屍體遍布納卡各地,並且因為露天時間過長,這些屍體大多已腐爛,野獸競相吞食現場慘不忍睹,就連負責收屍的俄軍維和部隊都有些受不了。
  • 納卡地區發現一座金礦,阿亞軍隊現場激烈對峙,俄表態令白宮氣炸
    之所以此次亞塞拜然如此順利執行了停火協議,是因為俄羅斯已經將他們最為精銳的第15摩託化步兵旅其中的1900名士兵,作為維和部隊派遣到了納卡地區,監督停火。俄羅斯這1900名士兵攜帶了大量的特種車輛以及裝甲運兵車,在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軍隊的實際控制線附近一字排開。
  • 地球局|普京遭遇第四道難題:吉爾吉斯斯坦又亂了
    吉爾吉斯斯坦曾是蘇聯加盟共和國,1991年8月正式獨立後,一直由阿卡耶夫擔任總統,直至2005年3月在一場大規模政局動蕩中出走俄羅斯並下臺。此後,吉爾吉斯斯坦政局便陷入周期性動蕩,2005年8月上臺的巴基耶夫總統,在2010年遭遇反對派逼宮而下臺。隨後是一位過渡性女總統奧通巴耶娃,2011年12月阿坦巴耶夫就任總統。
  • 停火後的納卡地區:軍人屍橫遍野
    14日晚些時候,俄羅斯駐納卡地區維和部隊指揮官穆拉多夫也向外界證實,俄軍維和人員已經沿「接觸線」完成了所有本月9日,俄羅斯、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三國領導人籤署聲明,宣布納卡地區10日起完全停火,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軍隊停留在各自陣地,俄羅斯維和人員進駐納卡監督停火。
  • 納卡衝突:納卡地區為什麼會成為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的死結?
    1994年5月,在俄羅斯等外部勢力協調下,兩國才達成全面停火協議。但雙方就納卡問題依然爭執不下,小規模的衝突持續不斷。如今納卡地區是一個不被國際承認的「納卡共和國」,面積約1萬平方公裡,人口僅15萬,亞美尼亞人約佔90%。這個以亞美尼亞人為主的地區,長期以來都歸屬於亞塞拜然,這樣的行政劃分是怎麼來的,又是怎樣成為雙方心結呢?
  • 停火後的納卡地區軍人屍橫遍野視頻圖片:阿亞交換陣亡士兵遺體
    納卡地區位於亞塞拜然西南部,居民多為亞美尼亞族人。蘇聯解體後,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因納卡地區歸屬問題爆發戰爭。1994年,雙方就全面停火達成協議,但兩國一直因納卡問題處於敵對狀態,武裝衝突時有發生。科納申科夫說,俄羅斯維和人員行動期間,俄軍與衝突雙方也就是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兩國武裝部隊總參謀部保持直接溝通,以防止可能發生的挑釁事件。14日晚些時候,俄羅斯駐納卡地區維和部隊指揮官穆拉多夫也向外界證實,俄軍維和人員已經沿「接觸線」完成了所有20個維和觀察點的部署工作,俄軍維和人員觀察到納卡地區的軍事行動「已經全面停止」,地區局勢正在趨向穩定。
  • 昱見|當納卡衝突遭遇新武器革命
    納卡衝突看似一場「茶壺裡的風暴」,在它背後,一場有可能深刻改變世界的武器革命正在發生。「高加索猛虎」不再猛11月10日,當獲悉亞美尼亞與俄羅斯、亞塞拜然籤署停火協議,俄羅斯維和人員將在納卡地區執行維和任務之後,一些憤怒的亞美尼亞民眾在一群反對派議員領導下,闖入政府大樓,洗劫了總理帕西尼揚的辦公室。
  • 車臣恐怖頭目「高加索之狼」巴薩耶夫,是怎麼被普京牽頭擊斃的
    世人皆知,在普京還是一個代總理的時候,便與車臣有了扯不斷的關係。當然,車臣方面也沒少記恨普京。所以,這兩方可稱得上水火不容的關係。但普京作為鐵腕總統,何時忌憚過別人的憎恨?車臣敢反,車臣恐怖組織敢挑事,等待他們的便只有死路一條。巴薩耶夫的「偉大夢想」,不只是讓車臣獨立,更要為車臣的過去報仇提及俄羅斯的車臣問題,那可真是歷史舊帳了。
  • 一紙協議放棄卡拉巴赫,土耳其成最大贏家
    己方在視頻中簽署了 目前來看,亞美尼亞是最大輸家,土耳其和亞塞拜然是最大贏家,俄羅斯次之他說,亞塞拜然方面已向安卡拉發出邀請,將「土耳其維和人員」派往卡拉巴赫,普京對此未提及任何內容。
  • 土耳其實際控制納卡,默許俄軍轟炸敘利亞極端武裝
    如果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自己爆料,大概所有人都不知道,俄羅斯主持達成的納卡地區停火協議,其實是得到了土耳其方面的首肯:該協議看起來俄羅斯佔了大便宜,向納卡地區派出了近2000人的精銳「維和」部隊,甚至不願讓土耳其觀察員進入納卡地區,但事實上,納卡大部分地區被亞塞拜然軍隊佔領,而土耳其則對亞塞拜然尤其是亞塞拜然軍隊有著很強影響力
  • 土耳其大批精銳抵近邊境,與俄軍正面對峙,外媒:或有衝突爆發
    納卡地區恢復和平狀態後,這場戰爭的始作俑者土耳其卻非常不滿,安卡拉試圖支持亞塞拜然將整個納卡地區完全收復。但是,俄羅斯的維和部隊強勢進駐拉欽走廊並劃下一條開戰紅線,任何一方都不敢輕舉妄動。但是剛剛,局勢再次發生變化,土耳其大批精銳抵近邊境,與俄軍正面對峙。
  • 俄軍火力全開轟炸叛軍,美:航母就不該離開
    ,對此,西方媒體稱這次美國支持的武裝分子上傷亡非常大,看來這次美軍損失大了,美國專家則表示:美軍航母就不應該離開。之所以俄敘聯軍能夠一點一點奪回戰場的主動權,與普京強硬的態度不無關係,自從西方對敘利亞展開空襲開始,俄軍就向敘利亞部署了S400防空飛彈,雖然這款防空系統並沒有直接參加,但這款防空飛彈系統憑藉著強大的探測能力也給敘利亞軍方提供了足夠的信息支持,為敘軍攔截西方空襲成為了可能,在應對西方空襲中,S400可謂是功不可沒。
  • 俄軍公布納卡前線照片,亞美尼亞騙了全世界,民眾要親美首腦陪葬
    據俄羅斯媒體本月15日報導,前往納卡執行維和任務的俄軍逐漸到位,在展開行動之後,俄軍在硝煙還未散盡的戰場上,看到令人震驚的一幕。根據前線俄軍拍下的照片顯示,納卡地區的戰鬥比想像中激烈得多,隨處可以看到屍體,絕大部分都是亞美尼亞/納卡士兵的,用屍橫遍野這種大詞來形容一點都不過分。
  • 納卡老百姓發起地雷戰,亞塞拜然士兵傷亡慘重,俄警告:不許報復
    根據俄羅斯塔斯社在11月29日的報導,俄軍維和部隊在納卡地區發現了多個爆炸裝置,這些爆炸裝置埋在地下,俄軍用了將近一天的時間才將160多個爆炸裝置給清除。但根據俄軍的統計,這些爆炸裝置只是納卡地區地下爆炸裝置的一部分。
  • 普京:俄承認白俄羅斯總統選舉合法 西方預設立場
    新華社莫斯科8月29日電 俄羅斯總統普京29日在莫斯科說,俄方承認本月9日舉行的白俄羅斯總統選舉合法,而西方對該選舉結果預設立場。  據俄電視一臺報導,普京表示,白俄羅斯已舉行了總統選舉,俄方承認選舉合法性,他已祝賀盧卡申科贏得選舉的勝利。
  • 除女總統,「高加索銀狐」也有關
    俄格領土爭執另一個地區就是南奧塞梯,此地本是喬治亞一個州,面積3900平方公裡,大約是上海62%,但歷史上南奧塞梯從來沒有獨立建國的歷史。奧塞梯人也是山地民族,生活在高加索山上。蘇聯解體前,南奧塞梯地區的奧塞梯人佔66.2%,喬治亞人佔29.0%。奧塞梯人佔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