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俄羅斯:歐美與俄羅斯新的「角力場」?
【特約撰稿 孔琳】8月19日,也即導致蘇聯解體的「八月政變」29周年紀念日當天,歐盟宣稱拒絕承認白俄羅斯新近舉行的大選結果,並威脅對參與選舉舞弊和鎮壓抗議活動的人實施制裁,還稱「準備陪伴白俄羅斯進行和平民主的權力過渡」。而蘇聯遺產的主要繼承者俄羅斯聯邦警告西方管好自家事務,切勿幹涉白俄羅斯內政。
-
克宮兩次重磅表態,拒絕承認拜登總統身份,俄媒:這只是個開始
美國大選結果塵埃落定,民主黨喬·拜登贏得選舉,成為總統當選人。日本、韓國、加拿大、英國等全球大部分國家早已對其送達祝賀,可是克裡姆林宮卻始終態度堅決,表明在現階段拜登仍是美國總統候選人。
-
地球局|普京遭遇第四道難題:吉爾吉斯斯坦又亂了
隨後,抗議者又佔領了國家安全委員會大樓,並釋放了在押的前總統阿坦巴耶夫、前總理伊薩科夫等前政府官員。反對派陣營計劃組建新政府,並已任命了總檢察長、國安委主席和比什凱克衛戍司令等,計劃重新組織議會選舉。面對亂局,此次選舉中得票最多的團結黨表態願意重新舉行選舉。 吉爾吉斯斯坦反對派政黨支持者佔領「白宮」。
-
美國大使館幹預內政,普京什麼時候出手?
納雷什金在講話中稱,據俄情報部門所獲的最新消息,在即將開始的摩爾多瓦大選中,現任總統多東如果順利連任,美國將煽動反對派發起顏色革命。這預示著又一個獨立國協國家可能陷入混亂,摩爾多瓦總統多東也可能成下一個盧卡申科。納雷什金稱,川普政府對摩爾多瓦和俄羅斯之間的密切關係已經非常不滿,不希望立場親俄的多東繼續擔任總統。
-
盧布狂跌重創俄羅斯 西方輿論唱衰普京
在油價繼續低迷,而美國眾議長博納催促著總統歐巴馬籤署新的對俄制裁法案之時,全世界都在關注:普京將如何帶領俄羅斯,打贏這場艱苦的盧布保衛戰。盧布暴跌疑有遊資因素15日盧布經歷了黑色星期一,一天內對美元和歐元比值下跌了13%,這是1999年以來首次。
-
克裡米亞效應覆蓋全球 西方謀劃「阻止普京」
公投結果看上去已經註定,克裡米亞當地一家機構14日公布民調稱,九成民眾支持加入俄羅斯;此前一天,烏克蘭過渡政府總理亞採紐克稱,「我們永遠不會承認所謂的公投,那是人為設計的」。俄羅斯13日在俄烏邊境舉行軍演,8500人的炮兵部隊參與其中,被西方解讀為意圖震懾外界幹預。烏克蘭代總統則呼籲必須準備應對俄羅斯「隨時」發動全面入侵。
-
既有老對手,又有「娘子軍」,2018年俄總統大選有哪些看點?
【普京:我來了】2017年12月6日,俄羅斯下諾夫哥羅德,俄羅斯總統普京出席高爾基汽車廠一直避而不談參選問題的普京突然在活動上正式宣布將參加2018年俄總統選舉。俄諺有云:「晚到比不到好」。【俄羅斯「選舉季」】俄總統選舉競選活動從2017年12月18日起正式開始,在此後90天內,候選人將完成向俄選舉委員會提交相關材料
-
普京訪問中東:反對外部勢力幹涉 加強俄在中東陣地
普京訪問中東:反對外部勢力幹涉 加強俄在中東陣地 2012年06月26日19:10 來源:中國廣播網
-
普京與歐巴馬通電話 警告西方制裁將起「反作用」
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1日警告說,美國和歐洲國家因烏克蘭問題對俄羅斯實施制裁將起到反作用。他還說,當前的烏克蘭局勢不符合俄美任何一方的利益。「起反作用」普京1日與美國總統貝拉克·歐巴馬通電話,重點商討烏克蘭問題。
-
俄印等多國對西方NGO說不 普京新法在各國不鮮見
俄羅斯總統普京23日籤署一項法案,授權檢察官可據情宣布俄境內的外國和國際非政府組織(NGO)「不受歡迎」,進而將其關閉。對於該法案,人權觀察組織和「大赦國際」指責俄嚴厲打壓公民社會,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表示「深感憂慮」。但在新法規的支持者看來,這樣做可以有效保護俄羅斯的利益,因為「美國一直利用NGO幹涉俄羅斯的內政」。
-
普京為何沒接種新冠疫苗?俄總統新聞秘書解釋原因
「克裡姆林宮對俄羅斯總統普京到目前為止未接種新冠疫苗原因做出解釋。」據俄塔社25日報導,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稱,作為國家元首,普京不能作為志願者參加疫苗接種。新華社/衛星社資料圖佩斯科夫24日表示:「我們還沒有開始在國內進行大規模的疫苗接種,當然國家元首無法作為志願者接種疫苗。」
-
俄憲法修正案三讀通過,普京有望執政至2036年
俄憲法修正案三讀通過,普京有望執政至2036年當地時間3月11日,俄羅斯國家杜馬(議會下院)通過《俄羅斯聯邦憲法》修正案草案三讀。路透社稱,該修正案若獲得通過,將意味著現年67歲的俄羅斯總統普京可以在2024年再次競選總統,有望執政至2036年,而這本是現行憲法所禁止的。
-
普京同時現身兩地?俄記者稱或有替身
該網站認為,普京有可能在俄社會院全體會議後飛往戈爾諾·阿爾泰斯克。 另有媒體分析稱,克裡姆林宮此前不止一次在普京的現身地上「不詳不實」,這次很可能重播了幾天前就拍好的視頻。 俄羅斯反對派記者奧列格·卡申在「臉書」(facebook)上稱,普京同時在兩地現身或證實了此前有關其有替身的傳聞。「之前就有消息說普京有替身,還不止一個。」
-
終於,普京要動真格了!最後通牒下達,這回默克爾有些措手不及
光明網12月29日援引路透社消息,在俄羅斯總統普京的授權下,俄監獄部門於12月28日,向俄知名反對黨領袖阿列克謝·納瓦利內下達最後通牒,如果其不在10月29日之前返回莫斯科的辦公室報導,那麼他將面臨牢獄之災。
-
美國總統選舉有了新進展,拜登更勝一籌
美國總統選舉有了新進展,拜登更勝一籌!對拜登來說,11月30日是痛苦的一天,也是最高興的一天。78歲的拜登怎麼也沒有想到,遛了一輩子的狗,最後卻被狗給遛了,和愛犬嬉戲時,把腳給摔傷了,不得不按照醫囑把助行鞋給穿上。
-
俄憲法修正案要點梳理:現任總統任期「清零」,豁免權更穩固
普京早前表示,俄憲法修正案應在全民投票通過後生效。 《生意人報》3月12日指出,雖然憲法修正案仍在進行地方和憲法法院的審核流程,但預計最終的修正案版本不會發生重大變化。考慮到目前的所有改動,基本法內容增加至原來的1.5倍,除了最新加入的關於清零總統任期的表述,從第三章至第八章的幾十個條款都有更新。 1月15日,普京向俄議會兩院發表國情諮文時提議對憲法基本法進行修訂。
-
普京通過武裝入駐克裡米亞,將其「收回」俄羅斯版圖,究竟值不值
北約以及西方的領導人,指責普京這是公然的"吞併",而普京則不滿意這個標籤,他認為這是"收復"。烏克蘭當局迫於壓力,承認了克裡米亞獨立共和國的地位。在俄方的幹預下,克裡米亞境內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親俄遊行。
-
普京跟美國人的這個玩笑開大了!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當地時間10月23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會見美國總統川普的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時說:華盛頓「無端」和不友好地向莫斯科邁出了「意外」的步伐,不過普京同時也強調了繼續對話的重要性。 第三,俄羅斯儘管接受三權分立、總統直選、言論自由等西方民主制,但在美國看來,只有同為盎格魯-撒克遜民族並信仰基督教新教的美英加澳新五國才是自家人,俄羅斯是極權制度,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因此,美國新國家安全戰略把俄中一同視為戰略競爭對手;俄羅斯外交構想和軍事學說,都把美國置於外部威脅的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