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卡衝突恐再次升級,大型水庫大壩和核電站,都面臨被攻擊危險

2020-12-06 騰訊網

10月26日早,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達成了第三次停火協議,但好景不長,10月27日納卡接觸線上進行了激烈的交戰,雙方都在相互指責對方違反協議。隨後,亞美尼亞首次進行全民軍事總動員,動員年齡在18~55的人參軍,並聲稱亞塞拜然與土耳其狼狽為奸。另一邊,亞塞拜然政府宣布全民進入戰時準備狀態,呼籲國民積極參軍。11月2日,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發文表示:亞塞拜然國防部稱,他們擊落了一架攻擊亞塞拜然軍隊的亞美尼亞空軍蘇-25強擊機。亞阿針鋒相對,情況愈演愈烈,美俄法等多方呼籲停火,但調停無效,亞阿納卡衝突再次升級。

所謂的納卡問題到底是怎麼來的?納卡,全稱納戈爾諾-卡拉巴赫,位於南高加索的一個內陸地區,面積為4400平方公裡,山林密布,地勢易守難攻,常是兵家必爭之地。納卡地處在黑海與裏海中間,受地殼運動影響,這裡蘊含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和石油資源。據統計調查,納卡目前約有18萬人口,80%的是亞美尼亞人,令人尷尬的是,在國際上納卡屬於亞塞拜然的領土,大多數在納卡地區的人都"身在曹營心在漢"。另外,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信奉的宗教不同,亞美尼亞信奉基督教,而亞塞拜然信奉伊斯蘭教,這導致他們的文化思想大相逕庭。納卡地區居民積極要求獨立或者併入亞美尼亞,脫離亞塞拜然的統治,而亞美尼亞選擇了支持納卡地區,這引起了亞塞拜然的極度反對,兩國的矛盾衝突自然在所難免。

據俄羅斯衛星網消息報導,當地時間10月6日,亞美尼亞軍隊動用火箭炮,試圖打擊位於葉夫拉赫區的巴庫-提比里西-傑伊漢石油管線。但由於亞塞拜然政府發現及時,以最快的速度終止了亞美尼亞的陰謀。亞塞拜然的石油"生命線",一直讓亞美尼亞垂涎三尺。另外,亞美尼亞還想通過飛彈摧毀亞塞拜然明格切維爾水電站水庫大壩,讓亞塞拜然的大半領土被水淹。明格切維爾水電站水庫大壩,屹立在庫拉河上,高80米,長1550米,蓄水量達160.70億立方米,這一大型水庫被炸,大水一洩而下,亞塞拜然後方必將大亂。

亞塞拜然也在未雨綢繆。亞塞拜然盯上了亞美尼亞的米沙摩爾的核電站,這個核電站是蘇聯就留下來的,有31年之久的歷史,防護上得不到保障。他是亞美尼亞的電力來源,也是亞美尼亞國家的希望。並且,米沙摩爾的核電站周邊地區土壤肥沃,農業發展良好。倘若核電站被毀,核洩漏,這一地區的人生命將受到威脅。亞阿不管哪一個國家先出手,造成的後果都不堪設想,像伊拉克一樣的長久之戰,估計哪一個國家都沒法承受。

目前,美國忙於總統大選,無暇顧及納卡衝突,西方國家對於現在的納卡局勢也是隔岸觀火。亞美尼亞總統只能向俄羅斯總統普京求援,希望俄羅斯能以大國之力,讓亞阿雙方走上談判桌,儘快阻止戰火蔓延。俄羅斯外交部即刻表示:若亞美尼亞遭亞塞拜然侵略將提供一切必要援助。其實,俄羅斯也是左右為難,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是從蘇聯解體中獨立起來的兩個國家,根本不願意他們打起來,所以俄羅斯一直想通過積極的外交政策來維護他們的穩定。納卡衝突,表面上看是領土爭端問題,其實際上是宗教矛盾、資源爭奪和大國背後操縱等複雜問題交織在一起。當下如火如荼的局勢,雙方結下了死結,但他們並非只有戰爭可選,民眾都希望戰爭能儘快得到平息。

相關焦點

  • 納卡衝突的歷史經緯
    納卡問題的形成是大國博弈和民族矛盾相互激蕩的結果,納卡問題的解決因外部大國和歷史敘述的雙重影響舉步維艱    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近日在納卡地區再次爆發衝突,使得已維繫20多年的納卡停火機制面臨徹底失效的風險
  • 昱見|當納卡衝突遭遇新武器革命
    崇山峻岭和千年未停歇的戰鬥,將亞美尼亞人錘鍊得異常強悍。蘇聯解體後,這種強悍的民族性格在與鄰國亞塞拜然的戰鬥中更加凸顯出來。1991年,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先後脫離蘇聯宣布獨立,蘇聯對外高加索山區失去了影響力,納卡衝突也升級為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兩個國家之間的戰爭。位於亞塞拜然西南部的納卡地區,居民多為亞美尼亞族人。
  • 納卡衝突:納卡地區為什麼會成為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的死結?
    但雙方就納卡問題依然爭執不下,小規模的衝突持續不斷。如今納卡地區是一個不被國際承認的「納卡共和國」,面積約1萬平方公裡,人口僅15萬,亞美尼亞人約佔90%。這個以亞美尼亞人為主的地區,長期以來都歸屬於亞塞拜然,這樣的行政劃分是怎麼來的,又是怎樣成為雙方心結呢?
  • 俄羅斯、亞美尼亞外長通電話討論納卡地區衝突
    新華社莫斯科10月4日電(記者吳剛)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4日同亞美尼亞外長姆納察卡尼揚通電話,討論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納卡
  • 中東衝突恐升級 氦氣市場或將再迎支撐
    伊朗、美國衝突恐有進一步升級意向。 卡達氦氣貨源或將受到一定影響,中國氦氣市場應密切。近日,伊朗、美國衝突恐有進一步升級意向。 卡達為我國最主要的氦氣來源地,若衝突升級下,伊朗封鎖荷姆茲海峽,則必將引發氦氣進一步短缺,利好氦氣市場。
  • 【地理視野】經常出現在高考地理題中的中國水庫、核電站排名
    為了保證公司工作的正常開展,同時聘用了6名專家和 60名輔助人員作為必要的補充。 3、龍羊峽水電站-水庫 龍羊峽水庫位於青海省,位於黃河上遊青海省共和縣和貴南縣交界的龍羊峽谷,上距黃河發源地1684公裡,下至黃河入海口3376公裡,是黃河上遊第一座大型梯級電站,人稱黃河「龍頭」電站。
  • 印度核電站遭網絡攻擊,人類面臨新核風險
    (原標題:網戰「硝煙」|印度核電站遭網絡攻擊,人類面臨新核風險)
  • 亞洲又一火藥桶被點燃,無視美俄嚴厲警告,大批飛彈瞄準核電站
    根據半島電視臺報導,由於出現了進一步的衝突和對峙行為,俄羅斯和美國對目前納卡邊境地區的局勢保持著關注,而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顯然在邊境對峙上沒有試圖停止爭鬥的心思。無視美俄的嚴厲警告,亞塞拜然近日又聲稱大批飛彈已瞄準了亞美尼亞的核電站,亞洲又一火藥桶被點燃。
  • 【數據控】全球水電站、大壩、水庫、抽水蓄能電站大排名!
    在常規能源(煤、石油、天然氣、核能和水力發電)中,火力發電(煤、石油、天然氣)排放大量溫室氣體,而核能發電在全球幾乎沒有多大進展,水力發電是最值得利用的常規能源。水力發電的大壩是建築在溪流、河流和河口的屏障,用來防止洪水泛濫,水力發電,或儲水作飲食或灌溉之用。
  • 水庫大壩在線監測系統
    水庫大壩的安全重要性 受連續的強降雨影響,淮河上遊來水量很大,淮河進入安徽段後,由於地勢平坦,洩洪速度緩慢,對淮北大堤壓力很大。因此,「千裡淮河第一閘」王家壩在近日開閘洩洪。 水庫大壩作為重要的水利工程樞紐,發揮著巨大的工程效益,承載著人民日常生活及工農業生產的艱巨任務。
  • 中國人度假的這8天,那邊70歲白髮老人和女人們正衝向前線…
    > 隨著近30名亞方士兵,在當天的衝突中喪生, 加上根深蒂固的歷史仇恨,和亞塞拜然軍隊,拒絕和平談判的強硬態度, 導致最近幾日,這一地區的緊張態勢也正不斷升級!
  • 金礦爭奪戰:亞塞拜然拒不撤出武裝部隊,與俄軍正面對峙險釀衝突
    據介紹,這處金礦位於亞美尼亞和納卡的邊界地區,一直都在納卡國防軍的控制之下,後期由亞美尼亞實施管制。在停火協議中,這處大型金礦仍然歸屬亞美尼亞,葉里溫享有實控權,與亞塞拜然並無直接關係。但隨著亞美尼亞軍方的撤出,巴庫有意對這處金礦進行佔領,以實施開採刺激境內經濟發展。
  • 納卡衝突或是一場人機結合空襲嘗試
    中國航空報訊: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在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納卡)的戰鬥已持續數月,無人機在雙方衝突中扮演空襲重要角色顯而易見。
  • 亞美尼亞或擁有世界上最危險核電站設施(圖)
    亞美尼亞的米沙摩爾(Metsamor)核電站是許多早期建造的,沒有主安全殼的核電站之一。這全部5座蘇聯時代建造的第一代核電站都已經接近當年的設計使用年限。但由於顯而易見的原因,亞美尼亞的這座核電站和其他4座在俄羅斯的同類核電站被隔離開了。更要命的是,米沙摩爾核電站的所在地位於地震頻發的地帶。  在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危機之後,亞美尼亞政府正面臨更大的安全質疑。
  • 土耳其大批精銳抵近邊境,與俄軍正面對峙,外媒:或有衝突爆發
    納卡地區恢復和平狀態後,這場戰爭的始作俑者土耳其卻非常不滿,安卡拉試圖支持亞塞拜然將整個納卡地區完全收復。但是,俄羅斯的維和部隊強勢進駐拉欽走廊並劃下一條開戰紅線,任何一方都不敢輕舉妄動。但是剛剛,局勢再次發生變化,土耳其大批精銳抵近邊境,與俄軍正面對峙。
  • 大壩的6個功能和幾十種負面作用
    一是蓄水以補償河水流量的變化; 二是抬高上遊水位以使水能夠流入渠道,或增加「水頭」即水庫水面與下遊河流水面的高差。 蓄水和水頭的產生使得大壩能夠控制洪水、發電、為工農業和生活供水、通過穩定水流和淹沒急流來改善河流航運。建壩的其他目的還包括水庫養殖、休閒活動,如划船等(邁克古雷,1996)。
  • 強化監測 確保新安水庫大壩安全運行
    &nbsp&nbsp&nbsp&nbsp連日來,新安水庫大壩變形監測工作有序推進。截至目前,已完成基巖水準點埋設、水平位移觀測墩製作、水準點聯測國家二等水準及2020年第一期大壩安全數值監測等工作。
  • 日本福島核電站再爆炸 另一反應堆面臨熔毀危險
    繼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1號機組反應堆所在建築物發生爆炸後,該核電站3號反應堆當地時間14日11時1分發生氫氣爆炸,不過放置反應堆的容器沒有損壞。此外,該核電站2號反應堆面臨著堆芯熔毀的危險。  日本政府初步確定此次核洩漏事故為4級。
  • 三峽大壩無變形危險 可防止荊江地區發生毀滅性災害
    同往年面對洪澇災害時一樣,中國最大的水利工程——長江三峽工程再次成為國內外關注的焦點。對於今年這場嚴重的洪澇災害,三峽工程究竟發揮了什麼作用?三峽大壩洩洪是不是「幫倒忙」,加劇了長江中下遊地區的洪災?究竟三峽工程能夠對多大的洪水起到防洪作用?日前,《環球時報》記者專訪了三峽集團流域樞紐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對諸多熱點問題進行回應。
  • 三峽大壩變形了嗎?會潰壩嗎?
    《中國經濟周刊》特約撰稿人 王亦楠今年夏季汛期,長江上中下遊都出現了嚴重的洪澇災害。我國最大的水利工程——長江三峽工程,也再次成為國內外關注的焦點。面對洪災,三峽大壩到底發揮了什麼作用?《中國經濟周刊》特邀王浩、張曙光、王章立、張博庭等專家,推出「三峽三問」系列報導。今天刊發的是「三峽三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