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早,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達成了第三次停火協議,但好景不長,10月27日納卡接觸線上進行了激烈的交戰,雙方都在相互指責對方違反協議。隨後,亞美尼亞首次進行全民軍事總動員,動員年齡在18~55的人參軍,並聲稱亞塞拜然與土耳其狼狽為奸。另一邊,亞塞拜然政府宣布全民進入戰時準備狀態,呼籲國民積極參軍。11月2日,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發文表示:亞塞拜然國防部稱,他們擊落了一架攻擊亞塞拜然軍隊的亞美尼亞空軍蘇-25強擊機。亞阿針鋒相對,情況愈演愈烈,美俄法等多方呼籲停火,但調停無效,亞阿納卡衝突再次升級。
所謂的納卡問題到底是怎麼來的?納卡,全稱納戈爾諾-卡拉巴赫,位於南高加索的一個內陸地區,面積為4400平方公裡,山林密布,地勢易守難攻,常是兵家必爭之地。納卡地處在黑海與裏海中間,受地殼運動影響,這裡蘊含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和石油資源。據統計調查,納卡目前約有18萬人口,80%的是亞美尼亞人,令人尷尬的是,在國際上納卡屬於亞塞拜然的領土,大多數在納卡地區的人都"身在曹營心在漢"。另外,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信奉的宗教不同,亞美尼亞信奉基督教,而亞塞拜然信奉伊斯蘭教,這導致他們的文化思想大相逕庭。納卡地區居民積極要求獨立或者併入亞美尼亞,脫離亞塞拜然的統治,而亞美尼亞選擇了支持納卡地區,這引起了亞塞拜然的極度反對,兩國的矛盾衝突自然在所難免。
據俄羅斯衛星網消息報導,當地時間10月6日,亞美尼亞軍隊動用火箭炮,試圖打擊位於葉夫拉赫區的巴庫-提比里西-傑伊漢石油管線。但由於亞塞拜然政府發現及時,以最快的速度終止了亞美尼亞的陰謀。亞塞拜然的石油"生命線",一直讓亞美尼亞垂涎三尺。另外,亞美尼亞還想通過飛彈摧毀亞塞拜然明格切維爾水電站水庫大壩,讓亞塞拜然的大半領土被水淹。明格切維爾水電站水庫大壩,屹立在庫拉河上,高80米,長1550米,蓄水量達160.70億立方米,這一大型水庫被炸,大水一洩而下,亞塞拜然後方必將大亂。
亞塞拜然也在未雨綢繆。亞塞拜然盯上了亞美尼亞的米沙摩爾的核電站,這個核電站是蘇聯就留下來的,有31年之久的歷史,防護上得不到保障。他是亞美尼亞的電力來源,也是亞美尼亞國家的希望。並且,米沙摩爾的核電站周邊地區土壤肥沃,農業發展良好。倘若核電站被毀,核洩漏,這一地區的人生命將受到威脅。亞阿不管哪一個國家先出手,造成的後果都不堪設想,像伊拉克一樣的長久之戰,估計哪一個國家都沒法承受。
目前,美國忙於總統大選,無暇顧及納卡衝突,西方國家對於現在的納卡局勢也是隔岸觀火。亞美尼亞總統只能向俄羅斯總統普京求援,希望俄羅斯能以大國之力,讓亞阿雙方走上談判桌,儘快阻止戰火蔓延。俄羅斯外交部即刻表示:若亞美尼亞遭亞塞拜然侵略將提供一切必要援助。其實,俄羅斯也是左右為難,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是從蘇聯解體中獨立起來的兩個國家,根本不願意他們打起來,所以俄羅斯一直想通過積極的外交政策來維護他們的穩定。納卡衝突,表面上看是領土爭端問題,其實際上是宗教矛盾、資源爭奪和大國背後操縱等複雜問題交織在一起。當下如火如荼的局勢,雙方結下了死結,但他們並非只有戰爭可選,民眾都希望戰爭能儘快得到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