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美尼亞或擁有世界上最危險核電站設施(圖)

2020-12-06 央視網科教

  2010年9月,亞美尼亞米沙摩爾核電站上方冒出一股水汽。這是一座歷史遺留的蘇聯時代老舊核電站之一,沒有安全隔離殼設計,並且位於地震帶上,在日本核危機之後,這裡的安全問題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

  新浪科技訊,北京時間4月13日消息,亞拉拉特山(Mount Ararat)是亞美尼亞人鍾愛的國家象徵。在她的山腳下,有一座擁有31年歷史的核電站,這也是一種象徵,或是一種詛咒。

  亞美尼亞的米沙摩爾(Metsamor)核電站是許多早期建造的,沒有主安全殼的核電站之一。這全部5座蘇聯時代建造的第一代核電站都已經接近當年的設計使用年限。但由於顯而易見的原因,亞美尼亞的這座核電站和其他4座在俄羅斯的同類核電站被隔離開了。更要命的是,米沙摩爾核電站的所在地位於地震頻發的地帶。

  在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危機之後,亞美尼亞政府正面臨更大的安全質疑。由於米沙摩爾核電站設計上的先天不足,以及所處地理位置的不理想,這裡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危險的核電站之一。

  7年前,曾有歐盟官員警告稱這座核電站是「對整個地區安全的威脅」,並提出由歐盟提供2億歐元的援助資金,用於這一老舊核電站的關停。但這一建議遭到了亞美尼亞政府的拒絕。而美國政府同樣稱這一核電站是「老舊並且危險的」,並敦促亞美尼亞政府儘快進行關停並建造新型核電站。

  目前,在2016年之後關閉米沙摩爾核電站並在同一地區新建核電站的方案正在制定中。但在此之前,亞美尼亞政府別無選擇,只得繼續保持這一核電站的運轉。因為亞美尼亞偏僻的地理位置,它沒有多少可以選擇的能源,這座核電站提供了這個國家近40%的所需電力。在歷史上,它也曾經歷過關停米沙摩爾核電站之後導致的刺骨寒冷和無邊黑暗,因此關停它不是一個能輕易做出的決定。

  安雅·塔德沃斯楊(Ara Tadevosyan)是Mediamax 的主管,這是亞美尼亞國內的主要新聞機構之一。他說:「人們在關停這座核電站的問題上,會再三權衡繼續運行它可能帶來的危險,以及關閉它可能導致的能源短缺之間的利害關係。 有了歷史上的教訓,人們會更傾向於保留核電站,並讓自己相信不會有地震損壞它。」

  對核能的依賴

  亞美尼亞位於高加索山區,深居內陸,位置偏僻。全國300萬人口非常依賴這做老舊的核電站提供的能源。這種情況在世界其他地方是非常罕見的。由於歷史原因,亞美尼亞從蘇聯分離出來,由於這裡複雜的民族衝突,亞美尼亞和鄰國的關係都不太好。

  東邊的亞塞拜然和西邊的土耳其都關閉了他們和亞美尼亞的邊界,這讓油氣管道的通過成為不可能實現的事情。這樣的事實性封鎖,給這個偏僻小國的經濟雪上加霜。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亞美尼亞和土耳其發生戰爭,這導致了將近100萬亞美尼亞人被殺害,隨後,蘇聯將這個小共和國的西部部分領土割讓給土耳其。連亞美尼亞民族的聖山亞拉拉特山,人們心目中諾亞方舟所在的那個山頭,現在都已經位於土耳其的境內。

  米沙摩爾核電站距離土耳其邊境僅大約16公裡,這裡屬於阿拉斯河流域,農業發達。距離亞美尼亞首都葉里溫也僅有大約36公裡的距離,那裡生活著全國1/3的人口。但這裡也位於地震帶上,這條地震帶從土耳其過來,一直延伸到靠近印度的阿拉伯海。

  1988年12月10日,這裡發生一次芮氏6.8級地震,造成2.5萬人死亡,50萬人無家可歸。當時,位於震中大約100公裡之外的米沙摩爾核電站已經有兩臺機組建成運轉。事後根據亞美尼亞政府和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組織的核查,在那次地震中,核電站並未受損。但由於這次地震引發的對於這一核電站的擔憂,蘇聯政府隨後下令關閉了這一設施。

  塔德沃斯楊說,在關閉核電站之後的6年半之間,當地人對於這座核電站的態度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冬天的時候,這裡出現了嚴重的能源危機,每天只有1小時的供電,但有時候整整一周也沒有電。你可以想像一下,那可是非常寒冷的冬天啊。」

  1993年,該國修建了一條從俄羅斯輸送天然氣的管道,但必須途經北邊的喬治亞共和國。根據2006年世界銀行發布的一份報告,這一項目後來不得不終止了,因為喬治亞境內分離主義分子和恐怖分子進行的破壞實在非常嚴重。

  1995年,當時已經獨立的亞美尼亞政府決定重啟兩個反應堆中較新的那個。美國哈佛大學榮譽核物理教授理察·威爾森(Richard Wilson)曾作為援助亞美尼亞國際專家組的成員之一前往該國工作。他記得當俄羅斯專家們從機場出發前往核電站進行重啟工作時,人們在路邊歡呼慶祝。

  塔德沃斯楊說,當核電站最終重啟之後,它成了亞美尼亞的電力來源,也成了亞美尼亞國家的希望。他說:「這是一個標誌,黑暗的時代過去了,我們又有電了。時至今日,這種情況還是沒有改變。」

  對核電站的升級

  亞美尼亞官員表示,在過去15年間不斷進行的改進措施已經增強了核電站的安全係數。在重啟核電站之前,亞美尼亞政府從俄羅斯和其他國家運來近500噸各類物資用來進行升級改造工作。

  根據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數據,在重啟之後的多年間,亞美尼亞政府已經對這一核電站進行了多達1400項技術改進工作,其中包括抗震設計,備用電源,建築加固和冷卻系統升級等。美國方面為這些升級工作提供了技術和設備幫助。出於對火災隱患的擔憂,核電站還進行了大規模的防火改造工作,加裝了140多扇新的防火隔離門。

  這樣做的結果,根據當地官員們的說法,是比當初服役時的設計指標安全得多的核電站。當這座核電站於1969年開始建造時,它屬於VVER 440, 230型壓水堆,這是最陳舊的核電站設計技術之一,是蘇聯在1956年至1970年之間開發的技術。它和車諾比核電站不同,採用水來作為核裂變反應的減速劑,而非後者所採用的固體石墨。但是也正是這些固體石墨,後來成了車諾比災難中非常重要的危險源頭。現在,採用幾乎同樣設計的核電站還有11座正在俄羅斯國內運行。

  作為對比,VVER 440型核電站採用水作為緩釋劑和冷卻劑,這和西方的做法是一致的。事實上,根據國際原子能安全計劃辦公室的評估,採用了多路冷卻水管的VVER系統被認為比西方的方案更加「容許失誤」。這個計劃是美國能源部實施的,旨在幫助蘇聯改善其核電站安全水平的項目。VVER 440的設計技術將允許核電站在失去電力供應後保持比西方核電站更長時間的自我冷卻,因為它儲存有更大容量的冷卻水。

  可能正是由於有了這樣的設計,在日本核危機爆發之後,亞美尼亞國家核安全委員會主席阿肖特·馬蒂羅森(Ashot Martirosian)告訴自由歐洲電臺記者,稱「這樣的事故不可能在這裡發生。」

  核工程專家羅伯特·卡蘭塔裡(Robert Kalantari)時常為美國和加拿大的核能安全機構提供諮詢。他說,米沙摩爾核電站和世界上其他地方正在運行的核電站一樣,同樣能應對一些突發的事件,儘管其設計技術上存在諸多不同之處。

  「米沙摩爾核電站並不比任何其他運行中的核電站更不安全,亞美尼亞作為為一個獨立的國家,如果離開了這個核電站將無法生存。因此必須確保這一核電站是安全的,運行正常的,能為國家提供可靠能源保障的設施。」(晨風)

相關焦點

  • 世界上最老的核電站
    世界上第一座核電站1948年在田納西的橡樹嶺實驗室誕生,它是一座石墨型反應堆。自此以後,1954年蘇聯在奧不靈斯克建成了第一座大規模的核電站,但是它在服役了48年以後就退役了,所以現在還在運行的最老的核電站是哪一座呢?
  • 納卡衝突恐再次升級,大型水庫大壩和核電站,都面臨被攻擊危險
    10月26日早,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達成了第三次停火協議,但好景不長,10月27日納卡接觸線上進行了激烈的交戰,雙方都在相互指責對方違反協議。隨後,亞美尼亞首次進行全民軍事總動員,動員年齡在18~55的人參軍,並聲稱亞塞拜然與土耳其狼狽為奸。另一邊,亞塞拜然政府宣布全民進入戰時準備狀態,呼籲國民積極參軍。
  • 危險的信號!專家稱美在月球建立核電站不單純 可能有軍事目的
    這份被稱為「太空政策指令6號」的文件確立了多個具體目標,包括在2027年底前在月球表面建立核電站、使用核能技術探索火星等。  對此軍事和國際關係專家表示,美國到2027年在月球上建造核電站的雄心,可能有助於未來的軍事項目,表明美國尋求太空霸權,而不顧它可能給人們帶來的損害和危險。
  • 福島核電站啟動「危險任務」
    新華社專電 日本東京電力公司18日說,當天下午開始從福島第一核電站4號機組乏燃料池內取出燃料棒,標誌日本政府和東電制定的反應堆報廢工程表進入第二階段,也被一些媒體認定為「最困難而危險的任務」。
  • 亞洲又一火藥桶被點燃,無視美俄嚴厲警告,大批飛彈瞄準核電站
    根據半島電視臺報導,由於出現了進一步的衝突和對峙行為,俄羅斯和美國對目前納卡邊境地區的局勢保持著關注,而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顯然在邊境對峙上沒有試圖停止爭鬥的心思。無視美俄的嚴厲警告,亞塞拜然近日又聲稱大批飛彈已瞄準了亞美尼亞的核電站,亞洲又一火藥桶被點燃。
  • NASA要在月球和火星上建立核電站,圖啥?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美國能源部將徵求相關行業提案,以便在月球和火星上建造核電站,旨在支持該國長期太空探索計劃。提案內容為建立核裂變動力系統,目標是在2026年之前讓飛行系統、月球著陸器以及核反應堆就位。
  • 核電站的誕生與發展
    雖然只有6兆瓦左右,但它卻相當適合做實驗性的核電站。這臺汽輪機的最終決定了世界上第一臺核電站的功率。從1951年9月開始建設核電站的整個過程,就是一系列的實驗和測試的過程。通過觀察反應堆的具體參數來分析可能出現的緊急情況,人們意識到最危險的是冷卻水的加注。如果冷卻管道被破壞,中子就會增加,功率開始增加。戰後,蘇聯的幾個實驗室開發燃料棒,這是反應堆最危險的區域。
  • 亞塞拜然突襲亞美尼亞,找回強大感覺
    炮彈落在亞美尼亞的前線城市。俄羅斯專家維克託·穆拉霍夫斯基認為:「亞塞拜然使用以色列』羅拉『彈道飛彈可能會對人道主義局勢造成負面影響。」 「在人口稠密的地區使用如此強大的彈藥是非常危險的。這種以色列彈道飛彈具有強大的破壞力,具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半噸彈頭的飛彈。」據報導稱,亞塞拜然用以色列『羅拉』戰術彈道飛彈被用來摧毀連接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和亞美尼亞土著領土的橋梁。
  • "錯誤的時間 錯誤的核電站"
    該核電站有四個反應堆,由國有的阿聯核能公司和韓國電力公司(KEPCO)開發,設計裝機容量為5.6GW,建成後能滿足阿聯四分之一的能源需求。但在這些宏大的目標背後,該項目一直飽受爭議。宏觀來看,在地緣局勢如此緊張的地區建造核反應堆存在內在危險。微觀來看,巴拉卡核電站存在一些缺陷,如建造設施本身所使用的水泥開裂等。因此,該項目不乏批評者。
  • 東非公海:世界上最危險的海域(圖)
    Playa de Bakio是一艘工業用的巨輪,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拖網漁船,是最易遭受海盜襲擊的對象。海盜攻擊來自母艦上的快艇,母艦是亞洲的遠洋漁船,也被奪取。一旦登上船隻,海盜就向船員講述發生在他們村莊的饑荒故事。有些西班牙人還為他們感到難過。一位巴斯克船員表示,在一位海盜剝去襯衣後,「他竟是皮包骨頭,根本沒有肉」。
  • 排名|世界十大核電站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核電網訊:能源數字公司查看了世界上最大的核電廠的歷史和運行情況,按發電量排名。陽江核電站擁有6個1000兆瓦的發電機組,幫助該地區減少了30900公斤的煤炭消耗,減少了80800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其中一個機組——第五個機組,稱為陽江核電站——也是第一個採用中國控制系統的機組:FirmSys。
  •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為什麼打仗?
    因為當時的兩國入境要求是,如果你的護照上已經擁有了亞塞拜然的籤證,那你將很有可能被拒絕入境亞美尼亞,但亞塞拜然一方卻沒有特殊要求,所以我提前在亞美尼亞駐伊朗大使館,申請了亞美尼亞籤證,隨後進入亞塞拜然,最後再進入亞美尼亞,這樣一來,我就不用擔心因為護照上擁有亞塞拜然的籤證而被亞美尼亞一方拒籤。在到達亞塞拜然後,籤證官也只是隨口對我說了一句:你還要去亞美尼亞?
  • 高加索山國亞美尼亞
    亞美尼亞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公元前5世紀亞美尼亞族已經形成,曾建立強盛一時的亞美尼亞王國(世界上第一個以基督教為國教的國家。) 在1915年春到1916年秋這一年多的時間內,生活在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土地上的200萬亞美尼亞人中,有100萬到150萬人遭到屠殺。
  • NASA擬2026年在月球上建立核電站 核電站將如何運作?
    NASA擬2026年在月球上建立核電站 核電站將如何運作?雖然卡洛米諾沒有透露這些公司的名字,但他稱這些公司在製造核反應堆、開發航天技術以及製造業擁有豐富經驗,而這些行業正是這個特殊項目所需的專門設備行業。他補充說,NASA 和美國能源部計劃在 2021 年初發布初步設計合同建議書,特別是與核裂變有關的建議書。未來的合同授予價值仍有待確定。
  • 亞美尼亞: 「諾亞方舟之國」靜候中國投資者
    「一帶一路」上的亞美尼亞在有著「上帝的後花園」之稱的亞美尼亞,很少見到中國人,不論是學生、企業家,還是遊客。即便如此,中國仍然是該國第二大貿易夥伴。「兩國企業目前已經在道路聯通、電力設施建設、產能合作及新能源領域取得可觀的合作成果。」你一定聽過這個故事:上帝決心要用洪水懲罰人類,但不想傷害好人諾亞。於是,按照上帝的指示,諾亞帶著家人和牲畜登上巨大的方舟,躲過洪水之災倖存下來。洪水退去後,方舟就停靠在阿勒山山腳下。在亞美尼亞首都葉里溫,你總能看見白雪皚皚的阿勒山,它被當地人視為「聖山」。
  • 亞美尼亞簡史:主教穿中國四足龍袍,親王家譜自稱漢朝後裔
    公元前860年,烏拉爾圖人在亞美尼亞高原上建立了烏拉爾圖王國,這是一個非亞美尼亞人統治的王朝。 直到公元前7世紀,隨著烏拉爾圖王國被外族所滅亡,亞美尼亞人才在此基礎上建立了第一個本民族的王朝—耶烈萬杜尼王朝,鄰國稱其為亞美尼亞。
  • 國際觀察:福島核電站還有多危險
    新華社東京2月15日電(國際觀察)福島核電站還有多危險  新華社記者華義  近日,有關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機組安全殼內部測算出超高輻射值的新聞引發關注,公眾再次對福島核洩漏事故可能造成的危險產生擔憂。那麼,這種擔憂是否必要?
  • 核電站安全, 一個必須直面的問題(組圖)
    ●從設計理論上講,核電站始終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考慮應對當地可能出現的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但是這一次,日本福島核電站卻沒能經受住地震和海嘯的打擊,發生了核洩漏事故  日本核事故  凸顯核電站安全問題  記者:核電站素以高度的安全性著稱,請問核電站一般都採取了哪些安全保護措施呢?
  • 日本福島核電站再爆炸 另一反應堆面臨熔毀危險
    繼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1號機組反應堆所在建築物發生爆炸後,該核電站3號反應堆當地時間14日11時1分發生氫氣爆炸,不過放置反應堆的容器沒有損壞。此外,該核電站2號反應堆面臨著堆芯熔毀的危險。  日本政府初步確定此次核洩漏事故為4級。
  • NASA擬2026年在月球上建立核電站!可行嗎安全嗎
    圖:月球上核裂變能源系統概念渲染圖NASA空間技術任務局核技術組合負責人安東尼·卡洛米諾(Anthony Calomino)表示,該計劃是在本世紀20年代末之前開發在普通人看來,在月球上建造核反應堆的想法可能不同尋常,甚至覺得極其危險。就業機構Get Into Nuclear的創始人安德魯·克拉布特裡(Andrew Crabtree)表示,雖然這項工程有很多因素需要考慮,但並不需要考慮在太空使用核能是否安全的問題。克拉布特裡說:「核能以前在太空中使用過無數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