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加索山國亞美尼亞

2021-01-08 騰訊網

亞美尼亞位於黑海與裏海之間,西鄰土耳其,北鄰喬治亞,東為亞塞拜然,南接伊朗和亞塞拜然的飛地納希切萬自治共和國,以葉里溫為首都。

亞美尼亞是一個位於高加索山脈南側的內陸國,面積為2.98萬平方公裡,截止2019年8月人口約為306.25萬(生存在境外的亞美尼亞人約有500萬),2018年人均GDP為4212美元。

亞美尼亞90%多的地區海拔1000米以上。境內多山,全境90%的領土在海拔1000米以上。

經濟以農牧業為主,資源缺乏主要有銅礦、銅鉬礦和多金屬礦。

(亞美尼亞女孩。)

亞美尼亞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公元前5世紀亞美尼亞族已經形成,曾建立強盛一時的亞美尼亞王國(世界上第一個以基督教為國教的國家。)

(亞美尼亞王國強盛時佔據了現在黎凡特,南高加索和兩河流域北部。)

從公元8世紀開始,亞美尼亞先後遭受到來自阿拉伯人、希臘、韃靼人的侵略。

公元16世紀到18世紀又被土耳其瓜分。19世紀被沙俄兼併,後成為蘇聯的一個加盟共和國。

時隔一千多年後的1991年9月21日脫離蘇聯再次獨立,但旋即在12月21日加入獨立國協。

處於「十字路口」亞美尼亞人歷史上境遇極其悲慘,被異族統治一千多年。

在1915年春到1916年秋這一年多的時間內,生活在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土地上的200萬亞美尼亞人中,有100萬到150萬人遭到屠殺。

亞美尼亞四面皆敵:首先與土耳其有世仇,其次獨立之後又因納卡衝突與亞塞拜然敵對,而且亞塞拜然與土耳其同源,兩國對亞美尼亞進行政治及經濟封鎖。

納卡衝突:納卡地區位於南高加索,名義上是亞塞拜然的一個自治州,面積大概有4400平方公裡,人口約為15萬,基本都是亞美尼亞人,信仰東正教,希望跟亞美尼亞合併。

(亞美尼亞街頭。)

另一方面,亞美尼亞已長期對納卡地區提出主權要求,蘇聯解體後兩國因納卡問題曾發生戰爭。

另外本地區宗教衝突也劇烈:亞美尼亞與俄羅斯信仰基督教東正教,亞塞拜然是伊斯蘭教什葉派,土耳其是伊斯蘭教遜尼派,伊朗是伊斯蘭教什葉派。

(亞美尼亞軍隊)

亞美尼亞是世界上最憂傷的國家之一,十字路口的地理位置註定了其悲慘的命運。

希臘人,波斯人,羅馬人,拜佔庭人,土耳其人,俄羅斯人 、蒙古人……

(106歲亞美尼亞老婦持槍守家)

在這片土地上爭奪不斷,世界上有兩個民族的命運極其相似,那就是猶太人同亞美尼亞人,

在數千年的時間內,經歷了建國——滅國——再建國,其間被滅族,並且顛沛流離!

相關焦點

  • 亞洲各國地形圖-高加索三國,喬治亞、亞塞拜然、亞美尼亞。
    高加索地區,南北包括大高加索山脈、小高加索山脈、亞美尼亞高原北部,東西是從裏海到黑海。  高加索地區有四個國家,俄羅斯、喬治亞、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後三個稱為高加索三國。  喬治亞西鄰黑海,陸地鄰國按順時針方向依次是:俄羅斯、亞塞拜然、亞美尼亞。  喬治亞是高加索山脈一個民族,他們曾與周邊民族一起,建立過喬治亞王國。這個王國東起裏海,西至黑海,橫跨整個高加索山脈。  喬治亞人是典型的高山民族,他們與山融為一體,王國領土基本也就在高加索山脈範圍。喬治亞民風彪悍,無論蒙古人、土耳其人、俄羅斯人都沒辦法徹底徵服他們。
  • 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暫停衝突,為什麼高加索地區屢成「火藥桶」?
    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爆發衝突的根源是什麼?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有過哪些歷史恩怨?高加索地區的國際博弈為何如此複雜?為何高加索地區屢成「火藥桶」?以下經出版社授權摘選自《文明的地圖》,略有刪減。
  • 「歐亞火藥桶」高加索地區
    北高加索屬俄羅斯聯邦;外高加索分屬喬治亞、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三國。(高加索山區景色。)高加索地區位於黑海和裏海之間,約44萬平方公裡。這裡群山環抱,重重疊疊,綿延深長。在山與山之間有片片小湖,湖水碧綠恬靜,瀑布星羅棋布
  • 探秘絲路行:亞美尼亞 絲綢與十字架翻越高加索山脈
    建於高加索山脈上的教堂▲絲路一路前行,從長安過來經新疆、西亞和中亞所輻射的國家不是佛教就是伊斯蘭教世界。當翻越高加索山脈的時候,基督教的氛圍漸行漸近。十字架與基督教堂隨處可見。拜佔庭風格的教堂,神秘莊嚴▲作為高加索三國之一的亞美尼亞,是三國中最強大的民族。其歷史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建立的亞美尼亞王國,所轄的傳統疆域包括現在的高加索地區及土耳其東部的廣大領土。
  • 曾經是高加索最強的汗國,如今成了這個樣子
    鎮子背靠著連綿的高加索山脈,各種綠色的植物像地毯一樣鋪遍了整座山丘。小房子上頂著可愛的屋簷,陽光照耀下這裡顯得閃閃發輝。這是在國內緊張的生活中所難以感受到的愜意,這種寫意的生活,也只有旅遊中能夠體會到了。舍基的交通也很方便,從首都巴庫可以坐火車到舍基,火車的時刻表可以在亞塞拜然鐵路官網上查到。
  • 100年後重返高加索:土耳其為何要幫亞塞拜然打亞美尼亞?
    土耳其為何會在那個時候決定支持亞塞拜然,經過多年準備,包括幫助亞塞拜然軍隊實現現代化、以北約標準訓練亞塞拜然軍隊,最終獲得了本輪納卡衝突的勝利,英國「中東之眼」網站駐土耳其記者雷傑普·索伊魯為此撰寫了一份報告,試圖解釋土耳其在100年後如何重新返回高加索地區。
  • 【趣味地理】201003——高加索山脈
    近日,位於高加索地區的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爆發大規模軍事衝突,導致邊境緊張局勢升級。今天我們就從地理角度認識一下高加索。      高加索地區位於裏海和黑海之間,有四個國家,俄羅斯、喬治亞、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後三個稱為高加索三國。      從地形來看,這裡群山環抱,重重疊疊,綿延深長。北有(大)高加索山脈,南有小高加索山脈。
  • 被稱為高加索的猶太人,這個剛免籤的小國家,還是旅行的處女地
    最新一個是亞美尼亞。根據中國與亞美尼亞今年6月籤署的關於互免籤證的協議。持有有效中國護照的中國公民和持有有效普通亞美尼亞護照的亞美尼亞公民,如果在入境之日起每180天在對方國家停留不超過90天,將免除籤證。莎莎用了十八天,探秘外高加索的喬治亞和亞美尼亞,在走完喬治亞東環線以後,莎莎跨過格亞邊界,去往傳說中的隱士之國——亞美尼亞。
  • 納卡衝突:納卡地區為什麼會成為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的死結?
    1991年蘇聯解體後,包括哈薩克斯坦、烏克蘭、亞美尼亞、亞塞拜然等國在內的加盟共和國紛紛獨立。然而蘇聯解體後留下的權力真空,使一些地區的民族矛盾日趨嚴重,尤其是在民族宗教成分複雜的外高加索地區,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因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州(簡稱納卡)及附近地區的歸屬而爭執不休。
  • 大新聞大歷史:亞塞拜然跟亞美尼亞打來打去爭的啥?
    在高加索山脈以南。高加索山脈在哪裡呢?在莫斯科以南大約兩千公裡的地方。高加索山脈是一條西北東南走向的山脈,山脈南邊有三個國家,這三個國家排列在一起就像一個直角三角形,高加索山脈就是三角形的斜邊,三角形的北部頂端那個角是喬治亞,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就在這個三角形的底端,亞塞拜然在東,亞美尼亞在西。亞塞拜然跟亞美尼亞之間有一個地方,叫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簡稱納卡地區。
  • 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是死敵?其實從基因上兩族很接近
    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的糾紛亞美尼亞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傳統上亞美尼亞的疆域在當代的高加索和土耳其東北部。然而,現今的亞塞拜然人被認為是在突厥化之前居住在高加索的高加索阿爾巴尼亞人和居住在伊朗北部的伊朗人的後裔。包括弗拉基米爾·米諾斯基在內的多名歷史學家解釋了大部分伊朗人和高加索地區人口是如何開始使用突厥語的。
  •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為什麼總在打仗?
    這隻軍團的第一次亮相是在2011年的亞美尼亞二十周年閱兵儀式上,實際上是軍隊隨行牧師,被腦洞大開的中國網民冠以「皇家禁咒法師軍團」的稱號。亞美尼亞總統發表講話時旁邊搶眼的亞美尼亞主教但不管怎麼說,這也是亞美尼亞乃至全世界首次,在國慶閱兵儀式上出現了牧師方陣,就連時任亞美尼亞總統謝爾日·薩爾基發表講話時,旁邊也是站著一位高深莫測的「大魔法師」。
  •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為什麼打仗?
    最近幾天高加索地區不太平,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在始終存在爭議的納卡地區發生了軍事衝突,此次衝突非以往的小打小鬧,雙方都宣布了進入戰爭狀態。這兩個國家在哪?為什麼會有爭端?今天我就和大家聊聊。
  • 細說土耳其與亞美尼亞的血海深仇
    特別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亞美尼亞曾被前者統治了500多年。在這500年中,堅持自身文化信仰的亞美尼亞民族顛沛流離,歷經屈辱,數次掀起遷徙浪潮,數次遭受血腥屠殺,經歷了人類歷史上罕見的苦難。在十七世紀初,伊朗薩菲王朝與奧斯曼土耳其發生戰爭,為了不讓敵方獲得補給,生活在邊境的亞美尼亞人成為了焦土政策的對象,大量居民被迫遷移,不願遷移的亞美尼亞人則遭到屠殺。
  • 亞美尼亞: 「諾亞方舟之國」靜候中國投資者
    洪水退去後,方舟就停靠在阿勒山山腳下。在亞美尼亞首都葉里溫,你總能看見白雪皚皚的阿勒山,它被當地人視為「聖山」。亞美尼亞是世界上第一個以基督教為國教的國家,現有13000座古老教堂。然而,在「上帝的後花園」,卻很少見到中國人,不論是學生、企業家,還是遊客。今年是中亞建交25周年,情況正在悄然發生變化。8月9日,中國駐亞使館在葉里溫市舉行了新建館舍工程奠基儀式。
  • 【吾遠看世界】喬治亞:隱藏在高加索山下的秘境
    被大小高加索山脈夾在中間的喬治亞,西鄰黑海,北接俄羅斯,其他接壤的國家還有土耳其、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
  • 高加索:俄羅斯,真男人咱們就拼刺刀!
    很有趣的點是車臣,但是鑑於按照目前的大框架是軍事地理所以切入角度是:高加索地區。關於車臣或許在後面戰爭系列再來說,當然我也不知道寫到文章後面會是什麼樣的。01高加索綜述依稀記得高中地理朗朗上口的地理分界線:烏拉爾山-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土耳其。
  • 亞美尼亞的918事件!一紙協議放棄卡拉巴赫,土耳其成最大贏家
    多米諾骨牌效應」:然後,亞塞拜然8萬大軍將對斯捷潘納克特的炮擊和襲擊,在關鍵定居點和戰略要地喪失之後,亞美尼亞大軍不可能成功地保衛斯捷潘納克特的首府。卡拉巴赫本身作為亞美尼亞「第二國」,即使未被國際社會和亞美尼亞本身認可,也可能會從政治地圖和議程中消失。
  • 亞美尼亞終於自食苦果,俄方表態耐人尋味,帕希尼揚的立場是關鍵
    況且,亞美尼亞還是俄羅斯盟友,一直在向俄求助,普京的表態其實很耐人尋味,俄只承諾亞方本土被攻擊之後才會提供必要幫助,相當於婉拒亞美尼亞,畢竟亞塞拜然不可能也不敢直接攻擊俄羅斯盟友。 其實,從國與國之間角度來講,亞方和阿方在爭領土,當然是寸步不讓,即使亞方實力不強也是全民皆兵,其實所有國家都認為領土是其底線,不可能輕易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