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卡衝突自爆發以來就吸引了世界的目光,雖然國際社會一直在從中調解,希望能換來地區的和平,目前,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已經籤署了三次停火協議,不過依然收效甚微,衝突雙方在其它國家的"幫助"下依舊打得不可開交,據悉,亞塞拜然已經出動固定翼戰鬥機對納卡地區的村莊進行轟炸,這說明戰爭已經進行到一個新的高度了,因為阿方和亞方都是小國,出動像固定翼戰鬥機這種壓箱底的裝備說明阿方的態度依舊強硬。
想暫停?不太可能
目前,納卡衝突大有往國際衝突發展的趨勢,即使各方希望雙方能儘快停火,可是目前來看卻不太可能,對比下交戰雙方的實力就能發現亞塞拜然無論在武器、軍隊數量方面都強於亞方,戰爭持續到現在,亞美尼亞的情況已經不太樂觀了,無論是人力還是武器裝備方面已經充分暴露了其弱勢,所以求援或許是最好的方法。
雖然亞美尼亞總理多次請求俄羅斯出兵,不過俄方的態度始終非常中立,日前,俄方外交部部長稱,俄羅斯將與土耳其一起協作,防止衝突朝著更加嚴重的方向發展,他強調,俄方從沒有想過使用軍事手段來解決雙方存在的問題,他認為衝突方應該嚴格遵守停火協議,並且互相監督。根據俄外長的發言可以看出,俄羅斯並不會出兵納卡地區。
軍事大國有能力平息衝突
客觀的來說,俄羅斯是絕對有實力平息納卡衝突的,其是世界第二大軍事強國,只要俄方像出兵保護白俄羅斯、維護吉爾吉斯斯坦一樣,參戰雙方一定會就此停火,重新回到原來的秩序當中,不過俄羅斯為什麼不這麼做呢?況且,亞美尼亞還是俄羅斯盟友,一直在向俄求助,普京的表態其實很耐人尋味,俄只承諾亞方本土被攻擊之後才會提供必要幫助,相當於婉拒亞美尼亞,畢竟亞塞拜然不可能也不敢直接攻擊俄羅斯盟友。
其實,從國與國之間角度來講,亞方和阿方在爭領土,當然是寸步不讓,即使亞方實力不強也是全民皆兵,其實所有國家都認為領土是其底線,不可能輕易妥協,從俄羅斯的角度來講,沒必要為了與自己不相關的事情,大打出手,如果直接出兵納卡,西方世界或許會藉機挑事,俄羅斯也面臨著巨大的風險就算西方勢力不在意俄羅斯是否出兵,俄直接幫助亞方相當於把阿方推入西方世界,這對俄羅斯來說也不是很好的選擇。不過外界猜測重要的原因並不是這些。
亞美尼亞是俄羅斯"忠實"盟友?
亞美尼亞總理帕希尼揚有西方背景,跟美國走的比較近,這應該是俄羅斯不能忍受的,不僅如此,亞美尼亞還一度舉起反俄的大旗。從這個角度來看,亞方此舉並沒有給本國帶來很多好處,反而讓自己跟俄羅斯的關係變淡了,而納卡衝突的爆發也讓亞方感到自己的力不從心。
外界猜測,如果亞方一直站在俄羅斯一邊,那麼普京態度或許不會是今天這樣。看看烏克蘭現在的情況也可以推斷,即使兩國關係之前如何親密,目前也是水火不容的,不排除亞方也走上這個道路,而俄羅斯也需要衡量風險和自身的利益。不僅如此,就以俄目前的經濟狀況來看,其出兵也是不太可能的,只要高加索地區利益沒有受損就沒必要大動幹戈。而亞美尼亞終於是為自己的選擇付出了巨大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