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美尼亞面對現實,向俄羅斯屈膝認錯,俄方:認美國做爹就這下場

2020-12-01 騰訊網

自11月10日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籤署停火協議以來已經過去了一周時間,俄羅斯方面正在調用大量維和部隊進入停火地區以控制納卡局勢。據俄羅斯媒體11月17日報導稱,俄羅斯空天部隊的18架伊爾-76大型運輸機已經將俄羅斯維和部隊運輸至葉里溫機場,隨後俄羅斯第15維和旅和第31空中旅的部分精銳部隊已經被部署在了納卡地區附近,控制了當地25個軍事前沿哨所。目前為止,雙方都嚴格遵守了停火協議,對此外界媒體評論稱,俄羅斯駐納卡維和部隊已經完全控制了當地局勢。

雖然這次納卡衝突之中,亞美尼亞被迫在等同於「喪權辱國」的停火協議上簽字,從而失去了納卡地區一半的控制權,但是好歹也算「亡羊補牢」,沒有讓納卡地區完全落入亞塞拜然之手,也沒有讓戰火燒向國內。不過在戰敗之後,亞美尼亞對於外界大國的態度發生了很大變化,終於認清了討好美國疏遠俄羅斯的嚴重後果,並且向俄羅斯低頭認錯。

對此俄羅斯專家分析稱,在這次亞阿戰爭之中,亞塞拜然方面得到了土耳其的全力支持。為了擴大自己在高加索地區的影響力,土耳其不僅偷偷派遣數千名敘利亞僱傭兵偷偷前往亞塞拜然前線幫助阿方軍隊,並且還在亞塞拜然機場部署了F-16戰鬥機對亞美尼亞後方野戰醫院進行了狂轟濫炸。而反觀亞美尼亞方面,由於其國土周圍都被亞塞拜然和土耳其所包圍,因此除了寄希望於俄羅斯之外,亞美尼亞只能孤軍奮戰,因此最後才會失敗。

那麼有人就會感到好奇了,亞美尼亞既然是俄羅斯的保護國,為什麼俄羅斯一開始不出兵幫助亞美尼亞,非要等亞美尼亞快堅持不住的時候才出手呢?這就要從亞美尼亞和俄羅斯在歷史上關係的轉變說起了。

自蘇聯解體後,雖然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脫離蘇聯而獨立,但事實上兩個國家和俄羅斯之間的關係十分親密,甚至很多軍事技術裝備都需要從俄羅斯進口。而亞美尼亞作為俄羅斯抗衡土耳其的「前沿國家」,不僅加入了俄羅斯主導的「集團安全組織」,其首都葉里溫還長期駐紮有俄羅斯軍隊,可見亞美尼亞和俄羅斯之間的關係是多麼親密。

但問題在於,自2018年亞美尼亞總理帕希尼揚上臺之後,卻一改之前親近俄羅斯的光榮傳統,在北約和美國的煽動之下脫離了俄羅斯的懷抱,轉而和美國保持各項外交關係,在短短2年時間之中,美國駐葉里溫大使館的使者人數就增加到了千餘人,這讓俄羅斯方面感到非常不滿。

因此在帕希尼揚上臺之後,亞塞拜然方面看到了亞美尼亞和俄羅斯之間的矛盾,因此立刻開始籌劃收復納卡地區,並且最終將亞美尼亞打得落花流水。在山窮水盡之時,亞美尼亞這才意識到靠美國是「認賊作父」的錯誤做法,只有堅定投入俄羅斯的懷抱,才能得到更好的保護,俄羅斯此次延遲出兵也正是為了讓亞美尼亞面對現實。

相關焦點

  • 亞美尼亞終於自食苦果,俄方表態耐人尋味,帕希尼揚的立場是關鍵
    雖然亞美尼亞總理多次請求俄羅斯出兵,不過俄方的態度始終非常中立,日前,俄方外交部部長稱,俄羅斯將與土耳其一起協作,防止衝突朝著更加嚴重的方向發展、維護吉爾吉斯斯坦一樣,參戰雙方一定會就此停火,重新回到原來的秩序當中,不過俄羅斯為什麼不這麼做呢?
  • 美國又惹怒俄羅斯?軍艦駛入俄方領海,俄方喊話不離開就衝撞驅逐
    但是如果還是巡視自家領土無可厚非,但是讓各個國家不滿的地方就在於,美國常常闖入他國領海,為了向美軍表示強硬的態度,有些國家就會派軍艦去撞擊。近日,美國軍艦闖入俄羅斯領海,赤裸裸地進行挑釁,讓俄羅斯憤怒之餘,直接發出命令驅逐,美俄軍事對峙已成常態,不知一向喜歡簡單粗暴的俄羅斯和美國是否會發生擦槍走火呢?
  • 俄羅斯、亞美尼亞外長通電話討論納卡地區衝突
    24 15:57:01 來源: 國際在線 舉報   新華社莫斯科10月4日電(記者吳剛)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
  • 賠款500億美元,亞美尼亞民眾反對停戰,納卡民眾:不當亡國奴
    前段時間,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籤署正式停戰協議,在俄羅斯軍隊進駐納卡後,戰爭呈一邊倒態勢,亞美尼亞不得不在納卡停戰協議上簽字向亞塞拜然求和。這一不平等條約規定,亞美尼亞只可以保留納卡首府在內的很一小塊土地,其餘所有領土均割讓給亞塞拜然。
  • 亞美尼亞拱手相讓最大金礦,這一次俄羅斯不答應
    移交金礦據國外媒體報導,亞美尼亞方面為了儘快向亞塞拜然繳納齊500億的戰爭賠款,不得不將位于格加爾庫尼克省的大型金礦移交給亞塞拜然軍方,以此抵消一部分戰爭賠款。據了解,受納卡戰爭影響原本位於亞美尼亞境內的索特克金礦現在正好位於兩國的實際控制線上,因此在亞美尼亞表示願意移交金礦後,亞塞拜然軍方立馬派兵試圖進行接管。
  • 俄士兵製造滅門慘案 槍殺亞美尼亞一家六口
    事件曝光後,亞官方稱將由俄方調查處置別爾米亞科夫事件,這引起了亞美尼亞社會的嚴重不滿,特別是久姆裡當地群眾非常憤怒,認為政府的決定太軟弱和「喪失主權」。1月15日晚,久姆裡當地民眾在俄駐久姆裡領事館大樓外進行抗議,要求將「兇手」轉交亞方審判。示威者試圖衝破封鎖線以靠近大樓,並向警察扔石頭。抗議現場傳出閃光彈的爆炸聲。此外,還有部分抗議居民堅守在什拉克州檢察院大樓外等待答覆。
  • 老弱婦孺走向前線、居民焚屋絕不資敵,亞美尼亞的悲壯是一個教訓
    文/行走斯圖卡最近幾年來,川普總統連續向中國發動了貿易戰、科技戰和極限施壓,中國也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抗戰,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美兩國都承受了相當大的損失。但在這個過程中,國內總有一些人在嚷著「美國太強了,向美國投降反而更好」這樣的言論,現在讓我們看看一個實例,放棄抵抗會有什麼結果。前幾天,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圍繞納卡地區的衝突,以一份「全面停火協議」暫時停止了,但是圍繞這份協議的爭議依舊沒有停止,因為在很多亞美尼亞人看來,這份協議就是一份投降書。
  • 俄羅斯下逐客令:一顆螺絲釘都不會賣,這就是當牆頭草的下場
    伊朗的武器禁運即將到期,各國都在密切關注伊朗的動向,尤其是美國,時刻準備橫插一腳。在俄羅斯舉辦的2020軍事和技術論壇上,伊朗更是受到了熱烈歡迎,雙方的合作也受到廣泛關注。
  • 亞塞拜然軍隊已進駐納卡實控區,亞美尼亞國防部長宣布辭職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亞美尼亞當地媒體《晨報》11月20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話報導,亞美尼亞國防部長大衛∙託納揚已經辭職。報導指出,亞總理首席顧問,在1999-2000年期間曾擔任該國防長的瓦加爾沙克∙阿魯久尼揚可能接替託納揚的職務。亞美尼亞國防部拒絕了媒體的置評請求。
  • 從亞美尼亞種族大屠殺到百年世仇
    亞美尼亞人憑藉著手中的300支步槍和1000支手槍拼死抵抗,山窮水盡之際,向俄羅斯發出求救信號,俄羅斯大軍趕到,凡城亞美利亞人倖免於難。 這一事件徹底讓奧斯曼帝國暴怒了,認為是赤果果的反叛,此刻開始,一張大網落下,奧斯曼開始了對亞美利亞有計劃有預謀的屠殺。
  • 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暫停衝突,為什麼高加索地區屢成「火藥桶」?
    據說,一般喬治亞人也更願和亞塞拜然人交往,而不喜歡「狡猾」的亞美尼亞人。 南高加索三國就是這樣矛盾重重、危機處處。在這背後,有上千年的歷史恩怨,也有當今國際政治的現實利益。今天,住在高加索地區的任何一個民族的任何一項領土主張或對另一個民族的指控,都能找到歷史根據。
  • 美國通過的亞美尼亞種族滅絕決議,是出於錯誤的原因做正確的事情
    作者:王德華70多年來,由於政治原因,美國國會一直拒絕承認亞美尼亞種族滅絕,但美國國會突然改變了主意——同樣是出於政治原因,從道德信號中,真正的亞美尼亞人被完全遺忘了。從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到1923年土耳其共和國建立,奧斯曼帝國有計劃地將亞美尼亞人和希臘人作為驅逐、搶劫和謀殺的目標。據估計,亞美尼亞死亡人數從70萬到180萬不等。從那以後,土耳其當局一直否認種族滅絕——這是一個很晚才出現的詞,出現在20世紀40年代,而且是戰爭造成的。
  • 美國還敢秀肌肉?關鍵時刻俄羅斯王牌武器亮相,或隨時準備反擊
    隨著美國內疫情越來越難控制,川普政府為了掩蓋自己的失職,似乎把向外轉移矛盾當成了救命稻草。這種心態下,第一個被美方針對的就是俄羅斯。美方近幾個月來頻頻向俄國秀肌肉,派航母巡航,在其周圍國家駐軍,加強對其的軍事包圍。面對這些動作,俄方顯得非常克制。
  • 內森·加德爾斯:面對破碎的世界,美國人分不清現實
    本文恰是一個月前的局勢盤點,在裡約奧運給全球打了一針興奮劑後,有必要回顧這篇盤點,認真看待這破碎的世界。美國精英對全球治理的信心似乎在慢慢流失,全球的目光被裡約晃開後,或許會聚焦在東方。】 儘管美國大多數的總統選舉是就不同的政策方案和方法展開競爭,但都會植根於一個公認的現實。
  • 俄羅斯外交部:強烈抗議美國驅逐艦侵犯俄羅斯領海
    當地時間11月27日,俄羅斯外交部發表聲明,對美國約翰·麥凱恩號驅逐艦侵犯俄羅斯領海表示強烈抗議。聲明表示,11月24日美國海軍約翰·麥凱恩號侵入彼得大帝灣,越過俄邊界兩公裡。俄方已通過軍事外交渠道,就此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船舶在這一水域必須遵守國際法準則和俄聯邦關於和平通過其領海的相關立法。
  • 土耳其稱克裡米亞不屬於俄羅斯,或重回美國懷抱
    近年來,土耳其與俄羅斯在外交關係方面頗為火熱,大有"穿一條褲子"的架勢。然而,善於走鋼絲的土耳其卻是個態度說變就變的國家……日前,土耳其外交部長卡武索格魯表示,"安卡拉不承認克裡米亞歸屬俄羅斯的立場沒有改變。我們在索契確認了這一點,而且我們與俄羅斯的關係正在積極發展"。
  • 亞美尼亞怪現象:海外移民數量多過國內人口
    亞美尼亞為獨立國協各國面積最小、人口最少的國家。近日,記者從莫斯科乘飛機抵達亞首都葉里溫。從莫斯科至葉里溫的「空中巴士」上座無虛席,與莫斯科至提比里西航班上的寥寥幾人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然而,現實中的葉里溫又沒有飛機上那樣的生氣,讓人有「人去樓空」之感。一打聽才知道,亞美尼亞人在國外。
  • 亞美尼亞媒體稱,買翼龍和紅箭12或逆轉戰局
    雖然有著太多的不甘心,但是亞美尼亞還是必須接受慘敗的現實了。亞美尼亞媒體開始分析納卡衝突失敗的原因。毫無疑問,亞美尼亞在這次納卡衝突中遭遇了慘敗,被迫向亞塞拜然移交納卡地區的一半以上的土地。另外,亞美尼亞還要向亞塞拜然交巨額罰款,可謂是損失慘重。
  • 亞美尼亞人創造了奇蹟:成功對土耳其TB2無人機實施了「種族滅絕」!
    據俄羅斯1號航空門戶網站11月7日報導,亞美尼亞已確認使用一些新型武器擊敗了土耳其Bayraktar TB2攻擊無人機,納卡上空基本看不到這種無人機的影子了。 此前,亞塞拜然軍隊在短短兩天內就損失了高達9架Bayraktar TB2攻擊無人機,這是前所未有的狀況,令人不可思議。
  • 口水仗繼續 俄方要求英方對襲擊事件「說實話」
    俄羅斯駐英國使館8日指責英方故意向俄方隱瞞有關多名俄羅斯人在英國遇襲的調查詳情,包括在英國避難的俄羅斯商人尼古拉·格盧什科夫上月身亡一事。3月12日,68歲的格盧什科夫在英國首都倫敦新莫爾登一所公寓內死亡,英國警方認定死因是「頸部遭受壓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