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後重返高加索:土耳其為何要幫亞塞拜然打亞美尼亞?

2021-01-08 騰訊網

所有人都看得出來,亞塞拜然在本輪衝突中能夠擊敗亞美尼亞、奪取納卡地區的真正原因,是獲得了土耳其的強力支持,在10日的勝利閱兵中,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和亞塞拜然總統阿利耶夫站在一起檢閱軍隊,土耳其方陣出現的時候更是獲得了熱烈歡呼,亞塞拜然人對土耳其軍人給予了兄弟般的待遇,強調兩國都屬於突厥後裔,已經成為土耳其和亞塞拜然的政治正確。

然而,就在10年前,亞塞拜然總統阿列耶夫還不斷謾罵土耳其人,維基解密的外交電報稱,阿利耶夫痛罵土耳其官員「滿口謊言、欺詐和背叛」:那個時候,在美國方面的協調下,土耳其正與亞美尼亞尋求關係正常化,亞塞拜然方面反對此事,而納卡地區當時則處於「冷凍狀態」,雙方儘管發生了一系列小規模衝突,但遠遠沒有達到引發戰爭的規模,直到2016年,土耳其決定站在亞塞拜然一邊。

土耳其為何會在那個時候決定支持亞塞拜然,經過多年準備,包括幫助亞塞拜然軍隊實現現代化、以北約標準訓練亞塞拜然軍隊,最終獲得了本輪納卡衝突的勝利,英國「中東之眼」網站駐土耳其記者雷傑普·索伊魯為此撰寫了一份報告,試圖解釋土耳其在100年後如何重新返回高加索地區。

雷傑普·索伊魯的報告中指出,一位拒絕透露姓名的土耳其高級官員表示,土耳其方面之所以選擇幫助亞塞拜然,是「因為亞塞拜然請求幫助」,「就這麼簡單。沒有更大的陰謀。」「我們幫助自己的兄弟難道是件奇怪的事嗎?!」

在本輪衝突爆發前的7月份,亞美尼亞軍隊襲擊了亞塞拜然北部戰略要塞地區,殺死了一名將軍和他的助手,後者曾在土耳其受過訓練,亞美尼亞國防部當時宣稱,這些人非法越境引發了衝突,但事後,很多觀察家卻將此次事件視為本輪納卡衝突的導火索,當時,美國和法國方面認為亞美尼亞更有侵略性,不願參與到調解中來,事實上,法國、美國和俄羅斯領導的所謂「明斯克」集團,在過去28年裡根本也沒有發揮出什麼有效作用。

而亞美尼亞總理帕希尼揚在8月份的講話則惹惱了土耳其方面,當時,帕希尼揚在講話中提及了1920年籤署的《塞夫爾條約》,該條約規定將土耳其東部移交給亞美尼亞。而在此前,亞塞拜然總統阿利耶夫在就已經改變了自己的外交路線,「西方國家由於其(阿利耶夫)壓制性的國內政策而及時地將自己與亞塞拜然拉開了距離,」因此「他必須在2015年糾正這一路線。阿利耶夫在俄羅斯和西方的支持間維持平衡。現在他需要土耳其這樣做。」

還有一個因素,就是亞美尼亞軍隊在7月份還襲擊了甘賈地區,該地區有著諸多能源通道,包括「巴庫-提比里西-傑伊漢石油管道,塔納布天然氣管道和巴庫-提比里西-卡爾斯鐵路,是巴庫的生命線,也是土耳其重要的能源和貿易線。」「在抗議活動中,人們公開要求土耳其提供幫助。」

不管如何,土耳其和亞塞拜然的聯合十分成功,取得了本輪納卡衝突的勝利,亞美尼亞方面丟掉了納卡地區,國內更是因為戰敗陷入混亂,俄羅斯方面則並未因派出維和部隊而有效阻止土耳其對高加索地區的滲透,亞塞拜然方面在奪回納卡地區的同時,阿利耶夫的個人威望也上升到了新高度,至於本輪衝突中的損失則被有意無意忽略,土耳其方面或許才是最大的受益者,拓展了其在高加索乃至中亞地區的影響力,埃爾多安本人同樣獲得了更多的政治威望,不管對其本人還是對土耳其,都有巨大好處。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暫停衝突,為什麼高加索地區屢成「火藥桶」?
    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爆發衝突的根源是什麼?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有過哪些歷史恩怨?高加索地區的國際博弈為何如此複雜?為何高加索地區屢成「火藥桶」?以下經出版社授權摘選自《文明的地圖》,略有刪減。
  •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為什麼打仗?
    ,甚至他們在哪都不知道,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地處歐亞相接處,高加索地區,北有喬治亞,俄羅斯,南有伊朗,西到土耳其黑海,東隔裏海眺望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在蘇聯解體以後獨立,在蘇聯解體前,兩國就曾因納卡這片地區有過衝突,蘇聯解體後,情況更加惡化,我當時從伊朗先到亞塞拜然,後經喬治亞南下亞美尼亞,這個順序不是隨意安排的,而是故意為之。
  • 亞洲各國地形圖-高加索三國,喬治亞、亞塞拜然、亞美尼亞。
    高加索地區,南北包括大高加索山脈、小高加索山脈、亞美尼亞高原北部,東西是從裏海到黑海。  高加索地區有四個國家,俄羅斯、喬治亞、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後三個稱為高加索三國。  一、喬治亞  喬治亞面積約6.97萬平方公裡,人口約372.35萬(2020年1月),首都提比里西。  喬治亞西鄰黑海,陸地鄰國按順時針方向依次是:俄羅斯、亞塞拜然、亞美尼亞。  喬治亞是高加索山脈一個民族,他們曾與周邊民族一起,建立過喬治亞王國。這個王國東起裏海,西至黑海,橫跨整個高加索山脈。
  • 高加索山國亞美尼亞
    亞美尼亞位於黑海與裏海之間,西鄰土耳其,北鄰喬治亞,東為亞塞拜然,南接伊朗和亞塞拜然的飛地納希切萬自治共和國,以葉里溫為首都。 亞美尼亞是一個位於高加索山脈南側的內陸國,面積為2.98萬平方公裡,截止2019年8月人口約為306.25萬(生存在境外的亞美尼亞人約有500萬),2018年人均GDP為4212
  •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為什麼總在打仗?
    這幾天,各大網絡平臺都被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之間的衝突刷屏,這次衝突的爭議在納卡地區,已經導致包括平民在內的數百人死亡。當地時間10月12時,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之間達成的停火協議正式生效。但在停火協議生效幾分鐘後,亞美尼亞國防部稱亞塞拜然對納卡地區發動了空襲,兩國互相指責對方違反停火協議。
  • 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是死敵?其實從基因上兩族很接近
    2500年前,傳統上亞美尼亞的疆域在當代的高加索和土耳其東北部。而今使用突厥語的人也被稱作為亞塞拜然人。很多參考文獻中都把亞塞拜然人定義為突厥民族的一支,理由是他們說突厥語。然而,現今的亞塞拜然人被認為是在突厥化之前居住在高加索的高加索阿爾巴尼亞人和居住在伊朗北部的伊朗人的後裔。包括弗拉基米爾·米諾斯基在內的多名歷史學家解釋了大部分伊朗人和高加索地區人口是如何開始使用突厥語的。
  • 大新聞大歷史:亞塞拜然跟亞美尼亞打來打去爭的啥?
    在高加索山脈以南。高加索山脈在哪裡呢?在莫斯科以南大約兩千公裡的地方。高加索山脈是一條西北東南走向的山脈,山脈南邊有三個國家,這三個國家排列在一起就像一個直角三角形,高加索山脈就是三角形的斜邊,三角形的北部頂端那個角是喬治亞,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就在這個三角形的底端,亞塞拜然在東,亞美尼亞在西。亞塞拜然跟亞美尼亞之間有一個地方,叫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簡稱納卡地區。
  • 土耳其有多恨亞美尼亞?100年前實行種族滅絕,如今又煽風點火
    這兩天有一個國際新聞引爆了各國媒體——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爆發了激烈的衝突! 這應該是本世紀以來中亞地區首次正式的交戰,目前,亞美尼亞已經將戰備狀態調整為一級,意圖舉全國之力打贏這場戰爭。
  • 美國呼籲高加索和平,擔憂驅逐俄羅斯后土耳其崛起
    目前,全世界正在目睹南高加索地區局勢的複雜化。在土耳其的支持下,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之間爆發的納戈爾諾-卡拉巴赫衝突加劇了整個地區的不穩定性。美國早前就提出了「加強跨高加索地區的矛盾」的建議,以期對俄羅斯造成持續的打擊!伊朗就指責此時此刻高加索地區發生的戰爭,就是美國和以色列策劃的,從現在來看也不無原因。
  • 從亞美尼亞種族大屠殺到百年世仇
    ; 為了分割土耳其,1828年,在數次取得重大戰果後,沙俄將亞美尼亞的東部地區從土耳其手中買了下來,亞美尼亞人很多都遷往了東部。 一戰中,土耳其加入了同盟國,和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一夥,而沙俄作為土耳其的500年世仇,自然是加入了協約國。兩國又開始日常打仗,結果土耳其戰爭部長帕夏的部隊在前線被俄軍打得大敗,驚恐之餘,必須要給國家一個交代,憑啥吃敗仗了。
  • 俄羅斯大軍在伏爾加格勒集結,向高加索殺去,全面威脅亞塞拜然
    隨著亞美尼亞前線部隊兵敗如山倒,特別是在土耳其無人機和F-16戰鬥機攻擊之下,亞美尼亞軍隊已經處於崩潰的邊緣,甚至亞美尼亞軍隊放棄了前線所有重型坦克、裝甲車等裝備,任由亞塞拜然和土耳其空軍隨意轟炸。對此,亞塞拜然國防部也宣布,亞塞拜然一共炸死亞美尼亞軍方至少2300人。面對著突發的戰局,作為亞美尼亞絕對盟友,俄羅斯現階段已經決心立刻幹預。但是由於亞美尼亞被喬治亞、亞塞拜然、土耳其三國封鎖,俄羅斯只能從伊朗和本土方向,強勢打壓亞塞拜然。
  • 已經獲議會授權 土耳其為何遲遲未向亞塞拜然派兵?
    半個月前的11月17日,土耳其議會通過了向亞塞拜然派兵的動議,這項動議由土耳其總統府提出,意在「監督納卡和平進程,防止衝突再起」。如今,將近半個月過去了,土耳其為何還未將士兵派出?土耳其遲遲未派兵和土俄博弈又有什麼關係?
  • 亞塞拜然突襲亞美尼亞,找回強大感覺
    儘管高加索地區戰鬥很激烈,但各方並未使用所有王牌。迄今為止,亞美尼亞拒絕使用「伊斯坎德爾」戰術飛彈。亞塞拜然也沒有使用過高精度的超級遠程多管發射火箭系統「波羅乃茲」。
  • 納卡衝突:納卡地區為什麼會成為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的死結?
    1991年蘇聯解體後,包括哈薩克斯坦、烏克蘭、亞美尼亞、亞塞拜然等國在內的加盟共和國紛紛獨立。然而蘇聯解體後留下的權力真空,使一些地區的民族矛盾日趨嚴重,尤其是在民族宗教成分複雜的外高加索地區,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因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州(簡稱納卡)及附近地區的歸屬而爭執不休。
  • 探秘絲路行:亞美尼亞 絲綢與十字架翻越高加索山脈
    拜佔庭風格的教堂,神秘莊嚴▲作為高加索三國之一的亞美尼亞,是三國中最強大的民族。其歷史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建立的亞美尼亞王國,所轄的傳統疆域包括現在的高加索地區及土耳其東部的廣大領土。毗鄰黑海,卻沒有出海口,活生生被阻隔▲受困於土耳其的領土佔領,亞美尼亞沒有出海口,只能望黑海興嘆。其地理位置:西接土耳其,南臨伊朗,東與亞塞拜然接壤,北臨喬治亞。
  • 出手高加索只是開始,土耳其對俄下達最後通牒,必須歸還克裡米亞
    圖為埃爾多安與澤連斯基會晤近日,據媒體報導,埃爾多安公開對俄羅斯下手,在會見烏克蘭總統時稱不承認克裡米亞屬於俄羅斯,這無疑是在通過烏克蘭對俄下達最後通牒,那就是必須歸還克裡米亞,不放棄領土就要被制裁,由此看來出手高加索只是開始
  • 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之間的戰爭,外高加索地區無解的困境
    同樣的,兩國能夠分配到的「祖產」也天差地別:亞塞拜然是片油田可以「賺」,而亞美尼亞國土多山又是內陸國,還因為與亞塞拜然持續至今的戰爭,而被亞塞拜然及土耳其經濟封鎖。
  • 「歐亞火藥桶」高加索地區
    北高加索屬俄羅斯聯邦;外高加索分屬喬治亞、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三國。蘇聯一度完全控制了高加索地區,但蘇聯解體後,承接蘇聯大部分遺產的俄羅斯實力衰退,西方勢力重新進入高加索地區,這裡重新淪為各方勢力爭奪的戰略要地,戰亂頻發,重新成為為世界的火藥桶之一。
  • 還想接著打?亞美尼亞拱手相讓最大金礦,這一次俄羅斯不答應
    移交金礦據國外媒體報導,亞美尼亞方面為了儘快向亞塞拜然繳納齊500億的戰爭賠款,不得不將位于格加爾庫尼克省的大型金礦移交給亞塞拜然軍方,以此抵消一部分戰爭賠款。據了解,受納卡戰爭影響原本位於亞美尼亞境內的索特克金礦現在正好位於兩國的實際控制線上,因此在亞美尼亞表示願意移交金礦後,亞塞拜然軍方立馬派兵試圖進行接管。
  • 俄羅斯斷然「拒絕」,土耳其軍方仍表示「必須參與」,雙方各說各話
    4個小時前,土耳其國防部長宣布即將完成向亞塞拜然的部隊派遣。阿納多盧通訊社報導說,土耳其國防部長阿卡爾發表聲明說,地面部隊正在完成相關的訓練,不久將前往亞塞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