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亞火藥桶」高加索地區

2021-02-13 高博新視野

烏拉爾山——裏海——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是亞歐大陸的地理分界線。

高加索山脈主軸分水嶺為南歐和西亞的分界線。位於黑海與裏海之間。呈西北-東南向橫貫喬治亞、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3國。

北高加索屬俄羅斯聯邦;外高加索分屬喬治亞、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三國。

(太空俯瞰照片。)

(高加索山區景色。)

高加索地區位於黑海和裏海之間,約44萬平方公裡。這裡群山環抱,重重疊疊,綿延深長。在山與山之間有片片小湖,湖水碧綠恬靜,瀑布星羅棋布

由於外高加索地區處於歐亞大陸的心臟地帶,隨著裏海油氣資源的的大發現(裏海地區有望成為第二個波斯灣)。

扼守著裏海盆地油氣資源的對外出口的外高加索地區,地緣戰略價值越來越高,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歷史上高加索山脈是阻擋北方俄羅斯人南下的重要地理屏障,歷史上險峻的高加索山脈,一直是周邊各方勢力爭奪的戰略要點,及互相緩衝的地帶。

蘇聯一度完全控制了高加索地區,但蘇聯解體後,承接蘇聯大部分遺產的俄羅斯實力衰退,西方勢力重新進入高加索地區,這裡重新淪為各方勢力爭奪的戰略要地,戰亂頻發,重新成為為世界的火藥桶之一。

(喬治亞申請加入北約和歐盟。)

北約進軍高加索地區,感到自危的有兩個國家,一是伊朗,二是俄羅斯。

(俄羅斯人在高加索地區的分布。)

由於歷史的原因,俄羅斯人在高加索地區有著深遠的影響。蘇聯解體後,俄羅斯還同喬治亞發生了戰爭,喬治亞被一分為三,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在俄羅斯的支持下要求獨立。

內陸國亞美尼亞也因領土問題同鄰國亞塞拜然勢同水火。

(亞塞拜然領土被亞美尼亞一分為二。)

(街頭奔跑的亞美尼亞女孩。)

(巴庫亞塞拜然女孩。)

高加索地區為亞歐樞紐,戰略位置極其重要,再加上裏海的油氣資源,成為世界熱點地區不可避免。

北約、美國、土耳其、伊朗及阿拉伯國家等勢力在此地區衝突博弈,高加索地區的安寧遙遙無期。

相關焦點

  • 【歐亞地區】「高加索山地民族聯盟」與後蘇聯時代的地區分離衝突
    高加索地區特殊的自然、人文地理特點是該地區民族多樣交織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發生在這裡的歷史往往帶有鮮明的區域特徵。「高加索山地民族聯盟」的產生與發展,一方面是基於該地區極為複雜的民族分布狀況,另一方面也直接與近代以來兩次特殊的「窗口期」背景直接相關。
  • 烏拉爾山脈,高加索山脈,巴拿馬運河,盤點各大洲的分界線
    在六大洲中,只有亞洲和歐洲是整體上連在一起的,有時也稱亞歐大陸或歐亞大陸,面積5400多萬平方公裡。由於亞洲與歐洲山水相連,所以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較多。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是俄羅斯,橫跨歐亞大陸,面積1709.82萬平方公裡。一般來說,俄羅斯分為兩部分,歐洲部分約400萬平方公裡,亞洲部分面積約1300萬平方公裡。
  • 一直被稱為歐洲火藥桶,巴爾幹半島這塊地的病根究竟在哪兒?
    直至今天,希臘還在與馬其頓就南馬其頓的歸屬有著爭議,而前南斯拉夫地區的諸多小國更是圍繞著民族、領土問題的一大堆糊塗帳彼此敵對,爭鬥得不可開交。為何巴爾幹半島缺乏其他半島的安定環境,這個問題是由許多因素共同決定的,而首當其衝的,就是作為一個名義上的「半島」,巴爾幹半島並不像其他半島一樣,因三面環海而獲得更加安全的外部環境:馬其頓半島兩面瀕臨地中海,一邊毗鄰黑海,這些內海並沒有足夠的大風大浪阻隔來自海上的威脅,從而使得海岸線曲折的巴爾幹半島實際上成了「歐亞大陸的十字路口」。
  • 激戰中東一:為何中東會成為世界的火藥桶?
    23:03:36 來源: 黑瞳新視野 舉報   中東局勢常年動蕩,衝突不斷,成為世界的火藥桶
  • 歐亞之間的高加索山脈,對俄羅斯來說價值如何?
    歐洲的東南部與亞洲的西北部,以高加索山脈為界。歐洲的最高峰——海拔5642米的厄爾布魯士山,就位於高加索山脈北峰。咱們看地圖,原蘇聯加盟國喬治亞、亞塞拜然與俄羅斯之間那條崇山峻岭,就是高加索山脈。由於格魯吉亞與亞塞拜然以南的那條山脈被為小高加索山脈,所以喬治亞與亞塞拜然以北的這條高加索山脈,也被稱為大高加索山脈。咱們對高加索山脈其實並不陌生。
  • 【趣味地理】201003——高加索山脈
    近日,位於高加索地區的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爆發大規模軍事衝突,導致邊境緊張局勢升級。今天我們就從地理角度認識一下高加索。      高加索地區位於裏海和黑海之間,有四個國家,俄羅斯、喬治亞、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後三個稱為高加索三國。      從地形來看,這裡群山環抱,重重疊疊,綿延深長。北有(大)高加索山脈,南有小高加索山脈。
  • 亞洲又一火藥桶被點燃,無視美俄嚴厲警告,大批飛彈瞄準核電站
    根據半島電視臺報導,由於出現了進一步的衝突和對峙行為,俄羅斯和美國對目前納卡邊境地區的局勢保持著關注,而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顯然在邊境對峙上沒有試圖停止爭鬥的心思。無視美俄的嚴厲警告,亞塞拜然近日又聲稱大批飛彈已瞄準了亞美尼亞的核電站,亞洲又一火藥桶被點燃。
  • 美國呼籲高加索和平,擔憂驅逐俄羅斯后土耳其崛起
    目前,全世界正在目睹南高加索地區局勢的複雜化。在土耳其的支持下,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之間爆發的納戈爾諾-卡拉巴赫衝突加劇了整個地區的不穩定性。美國早前就提出了「加強跨高加索地區的矛盾」的建議,以期對俄羅斯造成持續的打擊!伊朗就指責此時此刻高加索地區發生的戰爭,就是美國和以色列策劃的,從現在來看也不無原因。
  • 歐亞分界線是如何形成的?大陸分界線的故事:界碑、小鎮和人家
    那麼,歐亞分界線到底是如何確定的呢?真正的歐亞邊界在哪裡一直是地理學界最有爭議的問題之一。以後在傳播過程中略有發展,他們逐步把居住地的東部地區叫「亞細亞」、西部地區叫「歐羅巴」。歐洲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最早的一個洲。19世紀中葉,歐洲不少國家已進入資本主義高度發達的帝國主階段。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和鬥爭一直表現得很劇烈,兩次世界大戰都是在歐洲發生的。
  • 拆掉這些火藥桶 也讓川普三次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提名
    川普之所以獲得如此高的評價,與他上任後對協調中東、南歐、南北韓等地區爭端所做的開創性工作和取得的歷史性進展密不可分。 三大火藥桶地區現和平曙光讓川普三次獲得諾貝爾獎提名 1、中東地區:今年8月,在川普的斡旋下,以色列和阿聯籤訂歷史性和平協議,將在投資、旅遊、直飛航班、安全、電信、科技、能源、醫療等不同領域展開合作。
  • 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暫停衝突,為什麼高加索地區屢成「火藥桶」?
    高加索地區的國際博弈為何如此複雜?為何高加索地區屢成「火藥桶」?以下經出版社授權摘選自《文明的地圖》,略有刪減。 原作者 | 張信剛 摘編 | 徐悅東
  • 富饒的費爾幹納盆地為何成中亞火藥桶?
    ▲費爾幹納盆地內的一景不僅如此,費爾幹納盆地還是人口密度非常高的地區,足以顛覆人們對中亞荒漠的固有印象。這裡還有一個世界之最:世界上「飛地」最密集的地區。▲飛地成群的費爾幹納地區,圖中黑色字就是幾塊飛地的地名飛地,就是指那些屬於本國,但是不與本國其他領地相毗連的土地,只能飛過其他國家的領地,才能從本土到達自己的飛地上去。
  • 爆炸的巴爾幹火藥桶,是如何炸掉希特勒的計劃,對德國影響如何?
    這也是巴爾幹半島被稱為「歐洲火藥桶」的主要原因。 也是因為這種原因,歐洲的政治家們大多對這裡非常忌諱。德意志第二帝國的俾斯麥就曾警告過,不要涉足巴爾幹,怕的就是引火燒身。但 是巴爾幹半島在地中海的位置十分重要,所以這裡又成為二戰時,英德兩國的焦點。
  • 歐亞分界線是如何形成的
    那麼,歐亞分界線到底是如何確定的呢?黑海:中古時代西方文明的盡頭歐亞分界線歷史上一直都在變動,而使用時期最長的分界線是「黑海-亞述海-頓河」一線,近代史發韌的年代,才漸漸演變成「烏拉爾山-烏拉爾河」一線。從地理與氣候角度來看,黑海可謂是歐洲文明當仁不讓的邊疆。
  • 你還在輕信別人口中的高加索地區嗎?是時候看看它最真實的模樣~
    說到高加索地區,大家可能還不太了解,但是和小編一樣地理好的朋友們,對於高加索山一定不會陌生。畢竟「高加索山是亞歐地理分界線,主峰厄爾布魯士山海拔5,633米,是歐洲第一高峰」這句話在高中地理書上就講過了。
  • 挪威和俄羅斯的紛爭:斯瓦爾巴群島為何成為北極潛在的火藥桶?
    法律條文的模稜兩可,俄羅斯人的民族情感,資源誘惑加上戰略意義,讓斯瓦爾巴群島成為北極火藥桶,矛盾數十年來不可調和。挪威以北700公裡,北冰洋之上,坐落著斯瓦爾巴群島,面積16萬平方公裡,相當於挪威的五分之一大小。也許有的讀者對它有所耳聞甚至去旅遊過,因為這一地區對中國公民免籤,中國還在這裡修建了黃河站。
  • 戰勝灰狼的歐亞猞猁,能打得過花豹嗎?
    歐亞猞猁花豹比猞猁大得多我們平常所說的猞猁,特指歐亞猞猁。歐亞猞猁是猞猁屬中最大的一種,也是唯一一種見於我國的。儘管歐亞猞猁通常重15-25千克,是僅次於美洲獅和獵豹的第三大貓亞科動物,也是最大的中型貓科動物,但它的體型與花豹相比還是有不小差距的。
  • 儲存了全球變暖93%的能量,海洋正成為地球的火藥桶
    科學家發現全球變暖90%以上的能量都存儲在海洋當中,海洋是地球系統的儲熱罐,又是一個隨時可能「爆炸」的火藥桶…出品:"格致論道講壇"公眾號(ID:SELFtalks)以下內容來自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成裡京演講實錄:今天有幸給大家介紹一下海洋,在全球變暖背景下海洋到底是什麼角色
  • 你家門口的不一定是狗----喬治亞(高加索)狼和牧羊犬群體之間的基因流動
    這個過程可能已被終止1)在灰狼自然範圍之外的地區,以及2)自從最近的時候,當人們開始更加嚴密地控制純種狗的接觸時。問題部分: 來源文章所有存在的狗品種都來自馴養的狼狼被認為首先在東亞被馴化。根據大多數作者,狼在東亞14000-40000 年前被馴化,馴化是其次是整個歐亞大陸的狗的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