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有多恨亞美尼亞?100年前實行種族滅絕,如今又煽風點火

2020-11-27 騰訊網

這兩天有一個國際新聞引爆了各國媒體——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爆發了激烈的衝突!

這應該是本世紀以來中亞地區首次正式的交戰,目前,亞美尼亞已經將戰備狀態調整為一級,意圖舉全國之力打贏這場戰爭。

消息一經傳出就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中美俄等大國紛紛呼籲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保持克制。

但唯獨有一個國家儼然一副「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姿態,公然站隊,指責亞美尼亞率先違反公約。土耳其總統更是在公共場合表示將會繼續支持亞塞拜然,並聲稱:

「只有讓亞美尼亞撤出才能維護和平!」

事實上,土耳其的態度是有歷史淵源可查的——早在100年前,土耳其就和亞美尼亞之間進行過激烈的對抗!

而那一次,亞美尼亞差點就被種族滅絕了······

不可調和的矛盾

在講述有關「亞美尼亞大屠殺」之前,我想先讓大家了解一下土耳其的前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

奧斯曼帝國是一個由外突厥徵服者所建立的帝國,伊斯蘭教是他們的國教,但同時在帝國內部還存在著多個民族、多個宗教,包括東正教、猶太教和亞美尼亞格裡高利教派等。

處理多民族多宗教的問題是需要一定水平的,而奧斯曼帝國給出的答案就是:

米勒特製度!

什麼是「米勒特製度」呢?

簡單來說就是類似於民族區域自治,「米勒特」就是一個單位。

在這個單位裡非穆斯林的人享有一定的權利,但米勒特成員不得參政,並且需要額外繳納一筆人頭稅。

而亞美尼亞人就屬於奧斯曼帝國其中的一個米特勒。

雖說還是有等級劃分,但至少也不算是壓迫!就這樣,奧斯曼帝國內的亞美尼亞人和穆斯林平靜地相處了幾百年。

變革發生在19世紀,由於俄羅斯帝國奪取了東亞美尼亞地區,亞美尼亞人被奧斯曼帝國和俄羅斯帝國分割統治,作為跨境民族的亞美尼亞人在奧斯曼帝國內的地位變得更加複雜。

屋漏偏逢連夜雨的是:19世紀正是民族主義高潮時期,處在這麼一個風口浪尖位置上的亞美尼亞人逐漸開始分化!

亞美尼亞人開始與歐洲基督徒們建立親密關係,並與他們所居住地區的穆斯林人民開始疏遠,亞美尼亞人的意見領袖們缺乏對奧斯曼帝國內部改革的信心,開始呼籲歐洲列強提供援助。

這讓奧斯曼帝國覺得很沒面子!矛盾開始變得不可調和起來!

種族滅絕大屠殺

1914年11月2日,奧斯曼帝國加入同盟國陣營,打開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中東戰區。

在進入戰爭之前,奧斯曼政府曾派代表參加亞美尼亞代表大會,試圖通過奧斯曼帝國境內的亞美尼亞人煽動俄羅斯境內亞美尼亞人對俄羅斯軍隊發動起義,以促進其徵服外高加索的步伐。

但這個時候,亞美尼亞人內部就發生了重大的分歧!

富有的亞美尼亞人對戰爭並無太大的興趣,他們應當繼續支持奧斯曼帝國政府,就像他們的先輩在過去幾百年所作的一樣。

而較為貧困的亞美尼亞人則公開反對奧斯曼土耳其政府,甚至還在某些方面暗中幫助俄國人殺死了某些地區的全部穆斯林居民。

當社會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的時候,底層的人會更加偏激,而上層的人則更加保守,究其原因,無非也就是利益二字!

1914年12月24日,奧斯曼陸軍大臣恩維爾執行了一項計劃:在薩勒卡默什地區包圍並摧毀俄羅斯高加索軍隊,以便重新奪回在失去的領土。

然而,此次作戰恩維爾遭遇了失敗,他的部隊被俄軍徹底擊潰,在返回伊斯坦堡後,恩維爾公開指責他失敗的原因是由於該地區的亞美尼亞人與俄羅斯人站在一起!

於是,在1914年11月,奧斯曼帝國宣布對基督徒發動聖戰——對亞美尼亞人實施種族滅絕的計劃開始啟動!

首先,奧斯曼帝國政府先是對伊斯坦堡的亞美尼亞人發布了逮捕令,在第一次逮捕的浪潮中,伊斯坦堡的270名亞美尼亞領袖被奧斯曼帝國政府逮捕。

而第二次逮捕的浪潮使得這個數字上升到了600人左右,到1915年8月底,共有2345名亞美尼亞知名人士被拘留並最終被驅逐出境,其中大多數不是民族主義者,也沒有任何政治派別。

於是,亞美尼亞人在短時間內就陷入了群龍無首的狀態,青年土耳其黨政府實施種族滅絕的阻力大大減少了!

與此同時,亞美尼亞的青壯年人口也已被提前關押在了勞動營中,剩下的大都是老弱病殘,根本難以抗衡奧斯曼政府的強制措施,整個奧斯曼帝國境內的亞美尼亞人都被集中起來押送前往敘利亞的沙漠地區。

然而屠殺開始了!

一部分地區的亞美尼亞人被就近屠殺,如特拉布宗的數百名婦女兒童在奧斯曼軍隊強迫下跳入黑海,大部分都被活活淹死。

最臭名昭著的當屬青年土耳其黨!

他們聽從自己黨派領導人的秘密指示,自行執行中央政府的屠殺命令——包括婦女和兒童在內的相當一部分被驅逐者在被集體驅逐的過程中被無情地殺害。

在許多起事件中,這些團夥刻意使用刀劍對亞美尼亞人實施屠殺,甚至有團夥如同打獵一般進行追逐獵殺,其殺人過程與方式極為殘酷和血腥。

此外,對於倖存者來說,他們目睹無辜的朋友和親屬慘遭殺戮是嚴重的精神和心靈創傷的根源。

這場屠殺無疑是20世紀初最慘烈的人性滅絕行為!

據統計,1915年奧斯曼帝國的亞美尼亞人口約為200萬人,而到1918年為止共有約100萬到150萬亞美尼亞人死亡,成千上萬人逃亡到世界各地,成為無家可歸和無國籍的難民。

甚至到1923年時,幾乎整個土耳其安納託利亞地區的亞美尼亞人都已經蕩然無存。

相關焦點

  • 川普拒絕承認亞美尼亞種族滅絕
    【文/觀察者網 白紫文】針對美國參議院通過的「承認土耳其對亞美尼亞種族滅絕」決議,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於15日威脅稱將承認美國曾對土著居民進行種族滅絕。一天之後,川普政府表態,拒絕承認亞美尼亞種族滅絕。
  • 亞美尼亞人創造了奇蹟:成功對土耳其TB2無人機實施了「種族滅絕」!
    時至今日,亞美尼亞軍方決定披露對土耳其無人機實施「種族滅絕」的一些情況。 根據亞美尼亞國防部代表的聲明,在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的天空上,最近幾乎沒有土耳其Bayraktar TB2攻擊無人機在活動。霍夫漢尼斯揚說,這是葉里溫帶來的「驚喜之一」。 眾所周知,之前,土耳其TB2攻擊無人機一度主宰納卡戰場,給亞美尼亞軍事裝備和人員帶造成了重大損失。
  • 反擊土耳其,亞美尼亞興奮:敘利亞譴責奧斯曼帝國實施種族大屠殺
    但是馬上亞美尼亞就進行還擊表示稱,是亞塞拜然一手造成的邊境緊張衝突!因為亞塞拜然特種兵在2月18日深夜使用了土耳其送來的全套偷襲裝備,妄圖在深夜偷襲亞美尼亞邊境哨所,但是沒有想到在夜間,被亞美尼亞邊境哨兵提前發現了。隨即展開了猛烈的反擊活動,亞美尼亞邊境哨所直接打死打傷亞塞拜然多名士兵,並且令亞塞拜然的特種兵徹底放棄了偷襲行動,灰溜溜從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邊境地區撤離。
  • 外媒:與國會不同調 美政府為安撫土耳其不承認亞美尼亞「種族滅絕」
    參考消息網12月19日報導法媒稱,美國總統川普政府當地時間12月17日說,它不認為1915年大規模殺害亞美尼亞人的事件是「種族滅絕」,以安撫對美國國會將其認定為「種族滅絕」而感到憤怒的土耳其。報導稱,在4月24日大屠殺周年紀念的聲明中,川普說,美國紀念「20世紀最嚴重的大屠殺之一」的受害者,但沒有使用「種族滅絕」一詞。相反,他鼓勵亞美尼亞人和土耳其人「承認和正視其痛苦的歷史」。報導指出,上周,美國參議院效仿眾議院,認定那場殺戮事件為「種族滅絕」。
  • 美國通過的亞美尼亞種族滅絕決議,是出於錯誤的原因做正確的事情
    從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到1923年土耳其共和國建立,奧斯曼帝國有計劃地將亞美尼亞人和希臘人作為驅逐、搶劫和謀殺的目標。據估計,亞美尼亞死亡人數從70萬到180萬不等。從那以後,土耳其當局一直否認種族滅絕——這是一個很晚才出現的詞,出現在20世紀40年代,而且是戰爭造成的。
  • 從亞美尼亞種族大屠殺到百年世仇
    從此刻開始,對亞美利亞零星的屠殺就開始了,而1915年4月開始,終於成為了土耳其有預謀的,大規模的種族大屠殺。 1915年4月19日,凡城省長傑夫戴特以徵兵為理由,要求凡城立即提供4000人。亞美尼亞人認為其中有陰謀,沒有依從,因為在此之前就已經以搜查武器為藉口展開了針對亞美尼亞的屠殺。
  • 細說土耳其與亞美尼亞的血海深仇
    他們曾是一個古老的民族,在四千多年前就創造了燦爛的文化,是名副其實的文明古國。在亞歷山大帝國覆滅之後,亞美尼亞曾控制從裏海到埃及之間的廣大區域,成為西亞地區最強大的勢力。在羅馬大肆擴張之時,它一度與羅馬與安息兩大強國鼎足而立,成為雙方的重要緩衝國。然而,自此之後,亞美尼亞民族就徹底淪為一個被統治的民族了。
  • 大阿勒山是亞美尼亞的象徵,這裡有美麗的傳說!
    「大阿勒山是亞美尼亞的象徵,」薩哈克神父說,「它代表重生,因為這裡是洪荒過後人們踏足的第一片土地。」我問他是否相信諾亞方舟仍藏在大阿勒山某處,他只是笑了笑,沒有回答。在位於埃奇米阿津的主座堂裡,亞美尼亞使徒教會保留了一塊木頭,據說是4世紀時,一位聖徒在高山上找到的諾亞方舟碎片,現在它被保存在樹脂玻璃下,跟傳說中真十字架的一部分並列而立。數不清的人曾走進深山,尋找諾亞方舟,然而一切都是徒勞:這些人中有特立獨行的牧師、美國航空航天局的太空人,還有電視臺攝製組。最近一次登山尋找的人是唐納德·麥肯錫,他是外赫布裡底群島的一名業餘建築商,痴迷於尋找諾亞方舟。
  • 100年後重返高加索:土耳其為何要幫亞塞拜然打亞美尼亞?
    然而,就在10年前,亞塞拜然總統阿列耶夫還不斷謾罵土耳其人,維基解密的外交電報稱,阿利耶夫痛罵土耳其官員「滿口謊言、欺詐和背叛」:那個時候,在美國方面的協調下,土耳其正與亞美尼亞尋求關係正常化,亞塞拜然方面反對此事,而納卡地區當時則處於「冷凍狀態」,雙方儘管發生了一系列小規模衝突,但遠遠沒有達到引發戰爭的規模,直到2016年,土耳其決定站在亞塞拜然一邊。
  •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為什麼打仗?
    對兩個國家的印象就是很小,小到他倆加起來還沒有遼寧省大,再有就是多山地,有海有湖,百姓熱情對我這個外來人永遠充滿了好奇,好奇中又透著一絲距離感。老掉渣的拉達汽車遍地跑,國內經濟一般般,甚至有點破敗,就像當時的天氣一樣......但亞塞拜然的整體感覺要比亞美尼亞好很多,首都巴庫高樓林立,裏海沿岸生機勃勃,但兩個國家有個共同點就是:一頭濃密長發的美女還挺多的。
  • 亞美尼亞的國徽裡,為什麼有土耳其的大阿勒山?
    外高加索三國之一的亞美尼亞,其國徽中間有個山頂的圖案。這座山叫大阿勒山(亞拉拉特山、阿拉臘山),不過,這座山不在亞美尼亞境內,而在鄰國土耳其境內。
  •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為什麼總在打仗?
    和平還未到來,衝突仍在繼續看過我們多期節目的老觀眾一定知道,雷探長在2017年就去過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所以對這兩個國家應該沒有那麼陌生。從5世紀中葉開始,亞美尼亞教會就一直保持獨立。直到今天,亞美尼亞教會依然獨立於基督宗教主流派之外。千百年來,亞美尼亞人民一直堅定信仰他們獨立的基督教,在高加索地區的夾縫中頑強的生存。但是處於亞歐大陸的十字路口的亞美尼亞,特殊的戰略位置,讓亞美尼亞陷入了多方之間的領土紛爭。
  • 高加索山國亞美尼亞
    亞美尼亞90%多的地區海拔1000米以上。境內多山,全境90%的領土在海拔1000米以上。 (亞美尼亞女孩。)
  • 亞塞拜然狂轟濫炸三大城,亞美尼亞總理:他們要對18萬人種族清洗
    阿亞戰事愈演愈烈,在土耳其的支援下,亞塞拜然大軍勢如破竹,即將佔領了納卡關鍵要塞,亞美尼亞大批士兵瀕臨崩潰。近日,亞美尼亞總理透露了一件重要機密。此外,亞塞拜然還襲擊了納卡地區的主要的醫療機構,至少有2人死亡。納卡國防軍表示,亞塞拜然是故意選擇醫療機構進行的空襲。
  • 圖說: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的戰爭 蘇聯加盟共和國唯一的種族衝突
    28年前,即1992年1月6日,亞塞拜然納科諾-卡拉巴赫自治區宣布獨立,亞塞拜然自然不會同意。隨後就是持續兩年之久的激烈戰爭,1994年以卡拉巴赫的實際勝利而告終。這是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內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種族衝突,雙方在戰爭中都積極使用了現代化戰機。1992年2月,亞塞拜然出動米-24武裝直升機,使用飛彈和炸彈對卡拉巴赫民兵的陣地進行襲擊。不久後,又投入了蘇-25攻擊機,蘇-24戰鬥轟炸機,以及米格-25截擊機,米格-21、米格-23戰鬥機。
  • 中國援亞美尼亞英文標語引土耳其不滿 中方:以中文為準
    【環球時報記者 範凌志 柳玉鵬】據土耳其阿納多盧通訊社12日報導,中國日前援助亞美尼亞的一批抗疫物資上的標語,引發土耳其方面不滿。該標語的中文寫道「高山之巔,長江之濱」,英文寫道「願我們的友誼比阿拉拉特山高、比長江長」。
  • 近代唯一種族滅絕血案:兇手就是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看著小白兔一樣,其實澳大利亞玩過最頂級的種族滅絕,而且還讓你感覺都沒有發生過,從來都沒有發生過。因為,從來也沒有人去指控,去控訴澳大利亞種族滅絕的行為。因為,都被澳大利亞殺光了,一個民族被殺絕種了。
  • 土耳其博覽 | 土耳其與摩蘇爾省及庫德人的關係: 從奧斯曼帝國...
    在奧斯曼帝國和伊朗, 都有省份被命名為庫德斯坦, 但是從地理層面來看, 這些省份只佔整個庫德斯坦的一小部分。庫德人並不是該地區唯一的族裔, 他們同操不同語言、信仰不同宗教的其他民族共同居住在這裡。在 19 世紀末和 20 世紀初, 亞美尼亞人( 信仰基督教) 是這些民族中最重要的一支, 此時亞美尼亞民族主義正處於發展之中。
  • 出手高加索只是開始,土耳其對俄下達最後通牒,必須歸還克裡米亞
    ,對此有網友表示:難道土耳其真的連被報復都不怕?作為北約成員國,土耳其正在處處與俄羅斯作對,在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持續不斷的衝突中,土耳其力挺亞塞拜然,此前還放話稱會將支持阿國的政策貫徹到底,必要情況下將隨時為阿國軍隊提供支援,這讓亞塞拜然底氣大增,對亞美尼亞加大了攻擊力度,然而高加索地區的老大哥俄羅斯並不希望事態向不可控的方向發展,於是極力促成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籤訂了停火協議,而土耳其選擇繼續攪局
  • 亞美尼亞或擁有世界上最危險核電站設施(圖)
    在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危機之後,亞美尼亞政府正面臨更大的安全質疑。由於米沙摩爾核電站設計上的先天不足,以及所處地理位置的不理想,這裡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危險的核電站之一。  7年前,曾有歐盟官員警告稱這座核電站是「對整個地區安全的威脅」,並提出由歐盟提供2億歐元的援助資金,用於這一老舊核電站的關停。但這一建議遭到了亞美尼亞政府的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