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如何在未來科技時代求生?《超級技術》一書給你答案

2020-11-26 千龍網

11月28日下午,《經濟學人》執行主編丹尼爾·富蘭克林(Daniel Franklin)在北京中信書店分享他的新書《超級技術:改變未來的技術趨勢》,探討如何找到改變世界的基本動力,展望未來商業與社會面臨的挑戰。

洞察未來技術的工具

丹尼爾·富蘭克林首先分享了用於觀測未來的工具和平臺。如果要窺探技術的未來,我們可以從這個三個方面著手:過去、現在,以及科幻小說中的未來世界。

藉助歷史之鏡,通過橫跨幾年、幾十年甚至幾個世紀的歷史對比,我們有可能預測新技術給社會和文化帶來的影響,更加全面、理性地看待各種炒作和質疑,為預測技術發展走向提供線索。

第二個瞥見未來的方法就是審視現在。正如科幻小說作家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所說「未來已經到來,只是還分布不均」。技術有著異乎尋常的孕育期,有時它們好像是一夜之間湧現出來的,實際上並不是這樣。如果你能瞄準正確的地方,就能在今天看到明天的技術,這種方法可以用來尋找「邊界案例」(edge cases)。

「邊界案例」一個典型例子就是在2001年左右,帶攝像頭和彩色屏幕的智慧型手機在日本已經司空見慣。每當日本人到歐洲和美國展會展示他們的手機時,它們都被視為是從時空裂縫中掉出來的、來自未來的物品。

第三個可以瞥見未來的地方在科幻故事的想像世界中,包括圖書、電視、電影等各種形式。科幻小說並不是純粹的猜測,它還可以激發技術人員創新的靈感。例如,20世紀90年代的翻蓋手機似乎就受到了60年代《星際迷航》中的可攜式通信設備的啟發。

2050年,最重要的技術可能是什麼?

如果我們把時間的尺度往後推50年,那個時候最重要的技術應該是什麼?丹尼爾在《超級技術》一書中特別介紹了兩項前景不可限量的超級技術——量子計算和人工智慧。

1971年,當時還是籍籍無名的英特爾,發布了世界上第一款可商用的微處理器,之後集成電路裡面元件數量幾乎每年翻一番,而這個「摩爾定律」為整個計算機行業奠定了基礎。

然而,受限於物理規則以及商業成本的變化,矽谷專家們一致認為,摩爾定律已經快是強弩之末。

未來,計算機新的變革還將以其他方式繼續下去,而量子計算會成為一個重要的突破口。量子計算建議使用量子力學的各種違反直覺的原理來建造計算機,能比任何最先進的傳統計算機更快地解決某些類型的數學問題。

而另外一種技術——人工智慧,已經成為第七次IT科技浪潮的代表性技術。技術浪潮的更迭速度非常快,而且這些浪潮不是一浪接著一浪,而是一浪疊加到一浪上。比如,隨著大數據浪潮的到來,以及隨之而來的物聯網浪潮,我們從普通的網際網路來到了「萬物互聯」,通過網絡把無數的設備與人類連結在一起。而最近的這兩波浪潮,大數據和物聯網,都還沒有到達岸邊,第七波人工智慧浪潮就已經到來。

人工智慧的創業公司在2015年得到了26億美元投資。支持人工智慧的基礎設施工具2015年獲得了36億美元的投資。市場研究公司IDC也預測到2020年,機器學習的市場將達到400億美元,60%的應用軟體將運行在亞馬遜、谷歌、IBM和微軟的平臺上。

未來如何在科技時代求生?

當我們將目光轉向個人,人類如何在未來科技時代求生,如何和超級技術共存共贏,這是繞不過的一個問題。

丹尼爾·富蘭克林和《經濟學人·商論》總編吳晨在分享會中的對話談到,未來人跟機器一起工作、一起生活可能會成為主流,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學會如何和機器協作,同時又不會變成「人肉機器人」。所謂「人肉機器人」,就是機器發出指令,而我們人類來完成,這一種是大家想極力避免的異化。

雖然我們很難預測未來的工作是什麼樣子,但有一點非常清楚的是,就像二十年前的人不會想像到現在的人在做什麼樣的工作;未來,有很多新興的工作也會超過我們的想像,有很多工作和需求正在被創造出來。想要適應快速變化的行業,無論是公司還是個人,變得靈活很重要。

正如《超級技術》書中所講,未來與我們每個人都是息息相關的。科學家、極客、企業家們的創新只是影響技術的一部分。2050年將如何,還決定於政府的決策、公司的戰略以及個人的選擇,充分利用超級技術取決於每一個人。

相關焦點

  • 薦書丨未來之路:科技、商業和人類的選擇
    他們在這本書中分享了他們對於目前各項前沿技術與整個人類社會以及未來科技與商業的關係。 對於諸如基因組學、無人駕駛汽車、無人機、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技術,兩位作者設置了三項評價指標,即是否平等受益、風險和益處為何,以及提高的是人類自主權還是依賴性。
  • 薦書|生命3.0:人工智慧時代的人類身體進化史
    《生命3.0》《未來簡史》的作者尤瓦爾·赫拉利在《衛報》上評論本書時,警告讀者:「在AI革命這件事上,正如人類歷史上一遍又一遍驗證的那樣,我們可能會基於鼠目寸光的短期考慮而做出影響最深遠的決定。」他認為,作者泰格馬克將技術的話題推向前所未有的深遠之處。現在,科學正要進入一個由智能設計的無機生命進化時代,而這種生命形態最終可能會離開地球,散播到銀河系各處。
  • 《未來生活簡史》:帶你了解人類去向何處,未來學家如何預測未來
    隨著科技的發展,你有想過未來會變成什麼樣子麼?腦機接口的概念並不是第一次出現,其實這已經在很多未來學家對未來的預言之中了。在讀《未來生活簡史》這本書的時候,還讀到了很多從未想過的未來生活的樣子。閱讀本書,你將了解人類去向何處」。 面對未來,人類何去何從?問題可以從這本書中找到答案。書中詳細的預測了未來三次科技革命及其應用場景,如果你對未來會發生什麼感興趣,就讓我帶你一起翻開這本書,帶你了解未來與科技,看看科技革命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 科技世代與人類未來丨斯蒂格勒與技術哲學的未來
    自上個世紀90年代初以來,以網際網路和大數據等為代表的數位技術對於整個人類社會所帶來的框定與加速現象成為每個人都無法迴避的時代規定性。在斯蒂格勒看來,數位技術所推動的超級工業社會或自動化社會開啟了無產階級化的新階段,正在使人類社會走向邪惡化和下流化,甚至沿著向下的「惡的螺旋」滑向系統性愚昧的時代。
  • 未來人類會是一個什麼樣子?五大猜測滿足你的好奇
    科學的設想總是超出人類的想像,科學研究就是要大膽的進行想像每一種可能的機會。在歷史進程中人類對於自身的思考是最多的,從遠古智人到現代人再到未來人類,人類總是在不斷尋求一種新的突破。未來人類的想像就是其中一部分,未來人類到底會是一個什麼樣子呢?下面讓我們去看看人類對於未來人類的猜測。
  • 《在線》:一本能夠讀懂阿里巴巴未來的書
    今天推薦一本書,叫《在線》。作者是王堅,他現在是阿里巴巴集團的技術掌門人。書的內容講的是未來科技,雲計算、大數據、網際網路等等。然而,這本書卻出人意料地好讀。它並不像許多講技術的書那樣晦澀難懂,我讀書不算快,也僅用了7、8個小時就把這本20萬字的書讀完了。另外,《在線》不像很多翻譯過來的科技類圖書,語言乾癟,甚至存在錯誤,王堅是用中國人的思維,全球化的視角,講了一個關於未來科技的故事,這很少見。
  • 今日薦書:《未來簡史》
    讓我們大膽想像一下,如果有一天,長期威脅人類生存、發展的瘟疫、饑荒和戰爭都已經被攻克,人類的生活將會如何?今日薦書:《未來簡史》——這部21世紀的腦洞大作,一起來看看!本期讀書《未來簡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這本書被稱為21世紀的腦洞大作,大致講述的是曾經長期威脅人類生存、發展的瘟疫、饑荒和戰爭已經被攻克。
  • 奇點時代:未來會屬於超人類嗎?
    科技向善是美好期望(事實上科研人員也在朝這個方向努力),但大多數研究人員認為,強人工智慧將會在50年內出現,人類的未來將會無可避免因此而發生劇烈演化。邁入不朽還是走向滅亡,恐怕只有到那時才會有答案。 1956年6月,幾十個科學家、數學家聚集在美國的達特茅斯學院開會。
  • 未來50年內將出現的9個科技項目,你覺得哪項技術值得期待?
    自從人類進入21世紀以後,整個社會進入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科技時代,人們甚至都已經很難想像20年前沒有手機的生活該怎麼過,然而未來的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如今科學家根據目前科學領域發展的情況,概括出50年內可能會出現的9個科技項目。
  • 【薦書】比爾·蓋茨、馬斯克、李彥宏……他們想把看到的未來送給你
    未來,人類將面臨著三大問題:生物本身就是算法,生命是不斷處理數據的過程;意識與智能的分離;擁有大數據積累的外部環境將比我們自己更了解自己。如何看待這三大問題,以及如何採取應對措施,將直接影響著人類未來的發展。
  • 假如超級文明降臨地球,能幫人類解決三個問題,你會提出哪三個?
    文/濤聲依舊假如超級文明降臨地球,能幫人類解決三個問題,你會提出哪三個?人類文明發展至今,已經可以說遇到了很多的難題,這些難題都被解決了,然而新的難題又出現了,並且更加的難以解決,不過人類必須要解決,因為人類只能依靠自己,但是如果有一天超級文明降臨地球,人類可以提出三個問題,外星文明可以給出答案,你最想提出哪三個問題呢?我們不妨腦洞大開吧。
  • 推薦二十三本科技,機械類小說,帶你進入科技時代
    軍方背景的陸鴻,意外穿越到甲午之年,意外發現隨身攜帶有來自未來的超級工業系統,他奮起抗爭,開實業、攀科技、引領時代產業潮流,結千萬人之力,挽國運,推翻滿清王朝,席捲全球的中國工業浪潮從1894甲午之年開始……第六本《超級生物帝國》作者: 壯鄉小仨簡介:埃克森美孚公司?英國石油公司?殼牌公司?
  • 世界上首例基因編輯嬰兒誕生,超級人類是否會出現在未來?
    這一消息無疑是一顆重磅炸彈,一石激起千層浪,無數反對的聲音如潮水般湧來。什麼是基因編輯?基因編輯技術指能夠讓人類對目標基因進行「編輯」,實現對特定DNA片段的敲除、加入等。霍金在書中提到,未來可能出現DNA變異的「超級人類」,這種超級人類的壽命、智力及免疫力都比一般人強。霍金在書中表示,有錢人一旦有機會更改後代的DNA,就會出現新的人種競賽。上流社會的孩子將成為更智慧、更長壽、免疫力更高的新種族,而一般人的生存空間將被擠壓,甚至被新人種摧毀。
  • 《未來簡史》,一本會顛覆你2017年思考方式的書!算法勝利,人類自由意志將終結!
    》的作者曾在他的書中呈現了人類歷史的整個跨度,從智人的出現到21世界的政治和技術革命。你的Kindle可以監視你在一本書的哪些部分讀得快哪些部分又讀得慢,你在看到哪一頁時休息了,看到哪一句時棄書了。如果Kindle升級後具有面部識別軟體和生物傳感器,它還會知道每個句子是如何影響你的心跳速率和血壓。它會知道是什麼讓你笑,是什麼讓你難過,是什麼讓你生氣。不久後,在你閱讀書的同時,書也在閱讀你。雖然你很快就會忘記讀過的大部分內容,電腦程式卻永遠不會忘記。
  • 人類疑似進入科技停滯時代
    縱觀人類六千年的歷史,技術停滯是一種極常見的現象;文明停滯的時間遠遠超過工業革命以來的200年大飛躍的歲月。過去40年中,IT是唯一取得巨大飛躍的技術領域,人類的科技正處於一個瓶頸期。就像在一個果園裡,所謂「低垂的果實」都已經摘完了,剩下的全是難摘的果子,未來是一個科技發展的停滯時期。
  • 剛剛,又一個黑科技誕生!超級人類誕生?!
    以前覺得這只是神話,但現在賀斌團隊這項科技突破表明,這一切都將變成現實。想想你在未來的某一天,早上醒來,只要你心裡一動,燈就開了。這堪稱是一項裡程碑式的技術突破,它將徹底改變人與機器的交互方式,並進而改變人類自身和社會!在濃密的雲端,科技的驚雷正在醞釀、生成,一場風暴正在撲來!二腦機接口,一個最前沿的研究領域。它研究的是在人或動物腦(與外部設備間,建立的直接連接通路。
  • 超級人類:未來有可能在人類內部崛起一個新種族
    這個研究的意義在於幫人類進一步了解人類大腦如何工作。而且,現在已經有成熟3D列印技術,用膠原蛋白列印出可直接使用的心臟部分的組織。大腦和心臟是人類最重要的兩個器官,現在技術成熟到可以將這兩個最重要的器官進行複製、分析、掃描。
  • 後人類主義、現代技術與人文科學的未來
    20世紀90年代以來,關於「後人類」的研究已經產生了一系列啟發性成果,例如:弗朗西斯·福山的《我們的後人類未來:生物技術革命的後果》、凱薩琳·海勒的《我們何以成為後人類:文學、信息科學和控制論中的虛擬身體》、雪莉·特爾克的《屏幕上的生活:網際網路時代的身份》、羅伯特·皮博瑞爾的《後人類境況》、阿爾科爾·羅姍娜·斯通的《機械主義時代末期的欲望與技術之戰》、唐娜·哈洛維的《賽博格宣言:科學、技術和社會主義女權主義
  • ...CEO兼總裁Pranav Mistry:人類2.0時代到來,預測未來五大科技趨勢
    關注TED演講的人,應該都看過下面這段視頻:視頻中的人就是普拉納夫米思特裡 Pranav Mistry,他 2009 年因兩個名為「第六感科技」(The Sixth Sense Technology)的 TED 演講在中國技術領域被廣泛關注
  • 區塊鏈-未來人類社會的科技奇點
    這兩天一個比較大的新聞,臺積電宣布將實現3納米晶片技術,並在2022年推向市場。英國一家公司Graphcore 宣稱跳躍5納米技術直接進入3納米技術。 人類對牛頓時間的突破。人類已經生活在多維時空狀態。不過,這僅僅是開始。人類智慧模式和自然語言的突破。人類對身體和生命形態也在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