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一本能夠讀懂阿里巴巴未來的書

2021-01-11 中國網科學頻道

作者: 豬小巖

微信號:豬小巖看電商(ID:piggyyanEC)

 

今天推薦一本書,叫《在線》。作者是王堅,他現在是阿里巴巴集團的技術掌門人。書的內容講的是未來科技,雲計算、大數據、網際網路等等。

然而,這本書卻出人意料地好讀。它並不像許多講技術的書那樣晦澀難懂,我讀書不算快,也僅用了7、8個小時就把這本20萬字的書讀完了。另外,《在線》不像很多翻譯過來的科技類圖書,語言乾癟,甚至存在錯誤,王堅是用中國人的思維,全球化的視角,講了一個關於未來科技的故事,這很少見。

1 冷知識大全

如果你喜歡冷知識,那麼《在線》一定不會讓你失望:大部分美國人第一次享受空調是在電影院裡;愛迪生拍了一部電影在全美上映,內容是用特斯拉發明的交流電處決了一頭大象;維基百科的詞條量是《大英百科全書》的38倍;滑鼠發明於1963年,最早是木質的;比爾蓋茨和賈伯斯的可視化作業系統實際上都山寨了施樂公司的產品;在網際網路上養一個虛擬人物,和在現實中養一個活人的所消耗的能量是一樣的……

冷知識的好處就是讓人一拍大腿,「原來歷史是這樣的!」人們習慣了記住歷史的結果,卻往往忘了歷史是如何發生的。人們習慣了記住成功者,卻忘了那百分之一的成功者背後的失敗者。

技術改變世界,寫就歷史,但真正讓我覺得有趣的是科技背後的人和人性。

特斯拉和愛迪生之間的故事便是如此。電改變了人類的命運,愛迪生發明了直流電技術,特斯拉發明了交流電技術,特斯拉曾經在愛迪生的通用電氣公司打工,周薪十幾美金。愛迪生為了打擊成為自己技術上的最大競爭對手,通過媒體作了不少關於交流電不安全的公關宣傳,特斯拉和交流電因此遭到了重創。然而,歷史最終的結果是:傳輸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交流電成為了世界供電的主流,即便是今天風靡世界的特斯拉電動汽車,也使用的是交流電機。

對特斯拉的公關攻勢,也許會被認為是愛迪生這位發明大王人生中最大的汙點。但人性如此,很難從商業上和道德上得出一個對愛迪生這種行為對錯的評價。

2 有趣的科技史

由於工作的原因,我經常接觸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網際網路+這類科技術語。但說實話,作為一個學文學出身的人,即便耳濡目染,我也並不真正明白這些術語究竟意味著什麼?將如何改變每個普通人的生活?甚至,由於太多人經常把這些詞掛在嘴邊,當做商業上的噱頭,我對這些名詞慢慢地有些心生反感。

我是在杭州的雲棲大會上拿到這本《在線》的,作為受邀參加大會的媒體,每個人都獲贈了一本。無聊的時候翻了翻,竟十分有趣,剛讀了幾十頁,我就覺得一定要把這本書推薦給更多的人。

《在線》從科技史的角度,講述了人類科技可能面臨的未來。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樣,對科技本身不感興趣,卻對科技史充滿了好奇。因為科技發展中的許多故事和人的境遇讓人著迷。了解今天的世界是如何變成今天的樣子的,可以幫助人們暢想未來會變成什麼樣。科技史還能讓人消解對新科技的疑惑,當新科技被寫進歷史的時候,人們才真正知道了當時的擔心是否真的必要。《在線》也談及了人們對大數據、雲計算的懷疑態度,這個我們後面再談。

3 不會講故事的科學家不是好高管

王堅在阿里內部毀譽不一,員工對他最大的抱怨是:聽不懂他在說什麼。知乎上有個關於王堅的段子:

程式設計師:博士,能不能聯繫我們目前的開發現狀,講一下「勿在浮沙築高臺」這句話?

王堅:首先,這是一個哲學問題……@#¥%&*

程式設計師:博士,請聯繫下我們目前的情況……

王堅:@#¥%&*(繼續講哲學問題)

 

然而,看王堅的書卻完全沒有這種雲裡霧裡的感覺。不會講故事的科學家不是好高管——王堅是我見過的最會講故事的中國網際網路公司的技術高管。一個理工男能講一手好故事,王堅讓我想起王小波——也許不善言辭,但下筆有神。

我建議王堅如果哪天首席技術官幹膩了,不妨去坐坐「首席文學官」的位子。

4 活的數據改變世界

如果用一句話概括《在線》的內容,那就是:活的數據將徹底改變世界的面貌。其徹底程度,與車輪、電、計算機對世界的改變是一樣的。

圍繞這個意思,王堅主要講了幾個話題:大數據、雲計算、移動、應用和網際網路。規模大的數據,不一定是大數據,要是活的,也就是「在線」的數據才可以。王堅認為雲計算必須是公有雲,所謂私有雲不過是區域網行為,不是網際網路行為,不能創造新的價值。而行動網路和智慧型手機的普及,讓活的數據始終在線。各種各樣的雲計算應用才能改變世界。

關於活的數據,我舉個例子。

可能很多人都碰到過在網上買火車票,卻被提示12306身份無法認證的問題。這時候就很尷尬了,網上訂票已經非常普及,想在附近找一家代賣火車票的小店已經非常困難了,而12306的身份重新驗證卻只能在火車站窗口進行,在旅遊網站上並不能在線完成,你只能巴巴地跑到火車站窗口排隊,至少花上2個小時,才能最終解決這個問題。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12306的後臺數據和攜程、去哪兒這樣的網站數據之間沒有完全互通。這樣的數據,就不是活的數據,就不是在線的數據,也不是大數據。

王堅說,中國目前99.9%以上的雲計算都不是真正的雲計算。其根源也正在這裡,只有所有數據都能無障礙地、自動地聯繫在一起的時候,雲上的超級計算能力才能發揮作用,創造新的東西。

統一六國度量衡才有可能出現標準化的道路、車輪,文明才有可能邁進新的階段。

5 人盡可讀

我寫書評不多,但我覺得,既然是給別人推薦書,就應該引起別人去讀的興趣,而不是給別人講一遍這書的精彩內容。所以更多的內容就請感興趣的人自行去讀吧。

我想說的是,《在線》適合的讀者很廣。

 

 

對創業者來說,也許可以從中生出點子,可以從王堅對未來50年科技的發展預測中找到自己的靈感,畢竟這是一個創業的時代。

對企業管理者來說,也許可以得出關於傳統企業該如何轉型的啟示,或者網際網路企業應該如何面對眼前的決策。王堅是馬雲非常信任的夥伴,馬雲在雲棲大會上對這本書的評價是:「上世紀的封面設計,下世紀的內容。」

對政府決策層來說,也許可以考慮把政府數據共享給全世界的必要性了。部門之間,行業之間,國家之間,數據的共享可能會成為時代風尚,但也會是最耗費時間的一件事。

對普通網民來說,也許能在這本書裡讀到未來,有助於幫你想像未來的世界會是什麼樣?未來的手機會是什麼樣?你身上的可穿戴設備也許不僅僅能記錄你每天走了多少步,還能告訴你更多。

對讀書人來說,也許能從中感悟歷史,品味人和人性。你可以不相信未來會是王堅描述的樣子,但你仍舊能感知過去為什麼發生。

6 「陽光下的陰影」

雖然這是本好書,但畢竟對於未來,我們誰也沒有十足的把握。

人們對大數據、雲計算的懷疑和畏懼,幾乎全都指向了安全和隱私。私有雲之所以有其市場,也是因為這一點。在燈光昏暗的時候,人們更願意把自己限制在自認為安全的小圈子裡,從此固步不前。

對此,王堅的觀點是:對於科技的懷疑和畏懼,人類唯一的應對方法是自信和信任。「希望大家不要再問與數據隱私有關的問題,在我看來這就不是個問題。」「整個人類歷史的進化過程就是人類逐漸犧牲隱私的過程,問題在於你能不能接受。」

對這個觀點,我有點兒不能接受。論證這個觀點的時候,王堅舉例說上大學是為了個人的進步,但住在宿舍裡就喪失了一定的隱私,這就是文明的代價——我認為這是偷換概念。

讀完這本書,我碰到了一個搞地震研究的朋友,我問他們是不是也已經開始用大數據、雲計算了,他說當然用了。我又追問,那用的是公有雲嗎?他給我掃了個盲:地震波形數據是涉密數據,當然不能用公有雲。因為地震波形不僅記錄了地震本身的情況,還能從中分析中地層中的礦產,甚至還能分析出哪座山是被工程兵挖空的。

公有雲和數據互通還有網際網路,都要涉及到邊界在哪兒的問題。科技帶給人們無限的可能性,但不會消除人們對打破界線的恐懼。從個人,到組織,到民族,到國家,到星球,他們之間的邊界至今仍沒有因為科技的進步變得模糊,邊界之爭反而愈演愈烈。科技改變世界,但改變不了世界的全部方面。

7 情疏跡遠只香留

《在線》是本充滿了浪漫主義情懷的書。王堅關於未來的憧憬帶有強烈的阿里巴巴的氣質,崇尚夢想,改變世界。實際上,這也是一本寫阿里巴巴這樣的正在成為世界頂級網際網路企業文化的書,讀懂了這本書,不但讀懂了大數據、雲計算,也讀懂了阿里巴巴的明天,也就讀懂了世界網際網路商業的明天。

雲棲大會期間,有一天夜裡,我走在杭州的大街上,隱隱約約聞到桂花的香味,若即若離。那味道就像是可觸及但又遙遠的未來。在這種味道面前,我不想呼吸得太過用力。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李清照在1000年前這樣描寫桂花,1000年後的那個夜晚,仍然感動了我。

文章備註:

相關焦點

  • 知中·一本讀懂!山海經
    那會兒,覺得日本的陰陽師真是一個特炫酷特拽的職業,能夠御使式神和神將。「少年陰陽師」的TV版動畫裡,日本大陰陽師安倍晴明麾下有十二神將,火將的騰蛇和朱雀,風將的太陰和白虎,木將的青龍和六合,水將的玄武和天后,土將的天一,勾陣,太裳和天空。每一位都讓我覺得特帥氣,其中最愛的是騰蛇所化的小怪,他在安倍昌浩處被稱為「紅蓮」。
  • 中國4大奇書,至今無人能看懂,要能讀懂一本,不是天才就是鬼才
    中國4大奇書,至今無人能看懂,要能讀懂一本,不是天才就是鬼才。高爾基曾經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從小到大我們一直與書結伴,無論是小學、初中、還是高中,我們都能在書中學到很多的知識,見到很多不一樣的東西,所以說書對我們有很重要的意義,就算有的人老了之後還是會讀書。
  • 經典推薦之《未來簡史》:一本既有深度又「溫柔」的書
    《未來簡史》NO.1作者介紹這本探討人類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書的作者是尤瓦爾·赫拉利,一個睿智的歷史學家。說他睿智,是因為他本是歷史學家,可是在他的書裡看見的從來不止歷史,還有關於未來的思考。有人類何去何從的終極問題。
  • 阿里巴巴AI助手讀懂人類潛在意圖 可模仿真人語氣對話
    權威科學雜誌《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認為,阿里巴巴的AI語音助手可以完成複雜的人類對話功能,甚至可讀懂人類的潛在意圖,顯示出阿里巴巴已經擁有比谷歌更好的AI語音技術。不久前,阿里巴巴達摩院的科學家在機器學習領域會議NIPS(神經信息處理系統大會)上,演示了這項已應用於快遞領域的AI語音技術。
  • 阿里巴巴能走到今天,都是因為這張圖!
    那次會議,我們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希望能夠探討一下未來十年阿里巴巴到底該往哪個方向去,應該有一個什麼樣的戰略。 阿里巴巴平時開戰略會都是在西湖附近,但那次,為了表達我們對未來的嚮往,馬雲說我們到海邊去開會,看看大海,大家會有一個更開闊的視野。
  • 書香海口·好書推薦 | 《未來簡史》,一本會顛覆你思考方式的書!
    那麼哪些書是好書呢?名家一再強調,多讀原著,多讀經典。經典歷經歲月淘洗而不朽,總有神奇之處。人民網海南頻道《書香海口 好書推薦》欄目與大家一起讀經典~ 今天,太陽城大酒店總經理、復旦校友讀書會負責人王格平給大家推薦一本會顛覆你思考方式的書——《未來簡史》
  • 讀一本與教育有關的書
    做有光的人,指引自己、溫暖他人、照耀世界設計 | OrangeSq——這是建華提雅學園第93篇原創文章——讀一本與教育有關的書,探討新式教育隨著提雅學園的新校址的落成、開放式圖書館構想的日趨清晰,與大家一起,「讀一本與教育有關的書」這個想法,得到了提雅學園大小夥伴們、關注和支持提雅學園成長的夥伴們、以及亦莊閱讀聯盟的支持。
  • 青年教師要讀的一本厚書、一本大書、一本薄書是什麼?
    我記得有一次教師節,主持人請一位老教師對青年教師提一點要求,老教師說:「今後,青年教師要讀好教育那本厚書,讀好學生那本大書,讀好教師自己的那本薄書。」所謂厚書就是因為教育是樹人的,重要;大書——學生是教育的主體,你得研究學生;自己薄——要不斷地提高,讓這書從薄變厚。當時散會的時候,包括咱們區裡的幾位領導,大家都在背,要讀懂那本厚書、那本大書、那本薄書!
  • 張德芬:一本超級棒的書
    張德芬:《遇見未知的自己》作者(圖片來源:資料圖)最近讀了一本超級棒的書,叫做:《世界上最快樂的人》,詠給·明就仁波切,從小是有恐慌症的,被科學儀器測得有史以來最高的快樂腦波指數。書中用非常淺顯的語言來闡述佛法,但是完全沒有說教的意味。也和電影「我們懂個X」的量子力學、腦神經外科的論點一致。這本書內地沒有岀版,我已經在接洽看看是否能夠岀版簡體版(簡體版2013年10月已由海南出版社出版)。很想把書中的精華摘要岀來和大家分享,但是苦無時間。一定會抽時間整理的。
  • 飛書文檔——讓多人實時在線編輯更高效
    近日,在字節跳動旗下企業協作平臺飛書舉辦的「2020飛書未來無限大會」 上,正式發布了獨立App「飛書文檔」 。此前,飛書文檔一直作為字節跳動自研的企業協作平臺——飛書的在線文檔板塊,自其誕生至今,滿足了字節跳動全球近十萬人的在線協作需求,在過去一年中,字節跳動全體員工在飛書上創建了超過2000萬篇文檔。對於字節跳動來說,飛書文檔有效提高了團隊協作效率,讓多人實時在線編輯更加高效穩定。
  • 正四面體的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是一家什麼公司呢?他肯定還是一家電子商務公司,雖然該公司在幾年前就宣布自己不再是電商,但他肯定不僅僅是電商公司,而是一家雲計算公司、企業社交公司、晶片公司、人工智慧公司、物聯網公司、在線娛樂公司、本地生活服務公司等等,還不要忘記,他還有一家世界上最大的金融科技公司親兄弟。
  • 馬雲最新言論:未來30年,可能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
    馬雲談阿里巴巴:大家都知道,外面寫阿里巴巴的書非常多,但是沒有一本是自己寫的,自己也沒看過任何一本,如果有一天自己真要出書,那麼一定會寫阿里巴巴的一千零一個錯誤。因為人們更多的是看到別人的成功,沒有關注過別人的失敗。失敗不是成功他媽嗎?如果可以,真的會考慮寫一本這樣的書,畢竟這個想法在我腦海裡都已經幾年了。
  • 「一本可以喝的書」是真的嗎?我們採訪了發明者,她說……
    這是 BottleDream 第 296 次與你美好分享自Bottledream報導了「一本可以喝的書」,它像滾雪球一樣
  • 一本分量很重的書
    告訴我他早在1995年時就編寫了這本名為《金山〈上海屋簷下〉導演藝術》(中國戲劇出版社,2010年2月版)的書,將要出版,要我寫幾句話。他說當年看過這個戲演出,又同劇作者、導演都較熟悉的人不多了,你義不容辭。我想了想,雖然書的內容還不詳知,但出於對《上海屋簷下》這個戲的熱愛和對前輩的尊敬,確實是不應推辭的。當我把書稿翻閱一通後,吃了一驚。
  • 與飛書未來無限大會攜手共創未來
    針對這一趨勢,字節跳動積極探索,以期以飛書為企業帶來新的線上辦公模式,也為企業效能的提升帶來躍升。   在飛書未來無限大會上,字節跳動副總裁謝欣首先分享了字節跳動對於企業服務的洞察,並系統性地闡述飛書的產品願景及品牌戰略。
  • 暑期讀書-一本讓你顛覆常識的書《當成語遇到科學》
    《當成語遇到科學》也是一本輕科普系列的書,這本書會教給我們用科學的眼光來看待事物,重新認識我們耳熟能詳的成語,這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書,希望通過這本書,能為你帶來探究的快樂,打開一扇望向科學世界的小門。我們熟悉的成語,描述的內容都正確嗎?
  • 今日薦書:《未來簡史》
    比如我們追求快樂、追求從人到神、追求永生不死,這些讓我們對未來科技社會的變遷有更多想像。實際上今天科技已經變成生活了,很多東西都在融合,過去我們把文藝看成是文藝,今天我們的文藝也在數位化、也在科技化,科技也在變得更加的文藝,這互相之間的這種融合也會越來越多,它是一本簡史。過去我們把它看成是預測未來的一本書,現在它更是一種科普的書。
  • 《海面之下:海洋生物形態圖鑑》:一本治癒心靈的生命科普塗色書
    近日,經典海洋生命科普圖書《海面之下:海洋生物形態圖鑑》中文版由大象出版社出版,它不僅是一本內容豐富的海洋生物科普書,還是一本治癒心靈的塗色書。大多數的生命形式是從海洋棲息地中進化而來的。據科學界估計,人類需要3至10個世紀才能系統地羅列出所有的海洋生物。
  • 深圳線上法院邁出第一步 福田與阿里巴巴合作打造智慧法院項目...
    前日媒體上曝出杭州正在籌備的網際網路法院的消息,瞬間引發了社會廣泛關注,而作為創新前沿的深圳也不甘落後,昨日,福田法院與阿里巴巴合作建設的智慧法院項目——「巨鯨智平臺」正式上線。這是一個即類案全流程在線辦理平臺,今後金融糾紛類案可以全流程線上辦理了,當事人根本無須再到法院跑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