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 Want U丨清華大學公共管理與決策科學實驗室研究助理崗

2021-01-11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招聘單位

公共管理與決策科學實驗室

依託單位

公共管理學院

崗位名稱及崗位編號

研究助理崗(3人)

招聘要求及職責

根據學院公共管理與決策科學實驗室平臺建設與發展的需要,現招聘3位研究助理。

1.參與開展課題調研、數據收集、文獻梳理等科研項目相關工作。

2.參與撰寫科研項目的實施和報告撰寫工作。

3.參與政務公開、政務服務、數字政府等評估工作,分析評估數據。

4.負責組織實驗室相關的學術交流活動、研討會等,聯絡跟進會務事宜。

5.負責活動新聞稿的策劃與撰寫,相關報導的跟蹤、整理和總結。

6.處理實驗室日常行政事務工作。

7.按時完成上級領導安排的其它事宜。

任職條件

1.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組織能力、協調能力和執行力;

2.具有較強的文案能力和基本英語溝通表達能力,熟悉辦公軟體的使用;

3.有較強的責任心和團隊精神;

4.具有基本的研究能力,能夠協助承擔一定的科研工作任務;

5.具有良好的學習能力、吃苦耐勞、踏實細心;

6.具有1年以上相關工作經驗,有電子政務、信息化相關工作經驗者優先。

簡歷投遞

請有意應聘者請把個人簡歷發送至sppmrsb@tsinghua.edu.cn,必須按「應聘公共管理與決策科學實驗室+研究助理崗+姓名」註明郵件主題,否則收不到簡歷。

崗位待遇

按照清華大學非事業編制人員管理。

截止日期

本招聘有效期至2020年7月5日。

編輯丨發展辦

相關焦點

  • 直播來啦丨第十四屆清華大學公共管理高層論壇今日上午9:00在成都...
    第十四屆清華大學公共管理高層論壇來啦!直播來啦第十四屆清華大學公共管理高層論壇將於今日9:00在四川省成都市開幕。《數位化轉型背景下的數據權與數據治理》孟慶國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公共管理與決策科學實驗室主任2.
  • 院慶丨第三屆清華大學公共管理青年學者論壇暨博士生論壇觀眾報名!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後聯誼會論壇地址: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支持期刊:《公共管理評論》學術指導(以姓氏拼音為序):胡鞍鋼、江小涓、藍志勇、梅賜琪、彭宗超、王亞華、薛瀾、楊永恆、周紹傑、朱旭峰會議議程參會人員籤到開幕式(09:00-10:30) 學院620主旨演講《當代中國公共管理的研究問題
  •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工作會成功舉辦
    1月8日,由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和清華大學智庫中心聯合主辦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工作會暨智庫中心午餐沙龍成功舉辦。工作會合影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清華大學智庫中心主任蘇竣,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黨委書記彭宗超、副院長朱旭峰、鄧國勝,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黨委副書記兼副院長謝矜,智庫中心主任助理汝鵬、劉運輝等出席了會議。公共管理學院青年教師、博士後、博士生和科研管理工作人員近90餘人參加會議。會議由鄧國勝主持。
  • 清華大學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
    二、研究院定位面向國家公共安全重大需求,瞄準世界公共安全科技前沿,依託清華大學學科綜合優勢和合肥市產業政策優勢,以新型管理機制吸引、聚集和培養一流人才,實現理工文管大跨度、多學科交叉融合,研究公共安全科學理論、方法學、防控和應急管理綜合集成等關鍵技術;建設公共安全綜合開放式研究平臺,構建公共安全科學理論體系、技術創新體系、學科體系、成果轉化和產業孵化體系,會聚科技、人才和資本要素
  • 第四屆「中國社會風險治理高層論壇」在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召開
    11月29日,第四屆中國社會風險治理高層論壇在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舉辦。本屆論壇由清華大學中國社會風險評估研究中心主辦,國家高端智庫清華大學國家治理與全球治理研究院支持,北京智慧星光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協辦。
  • 清華大學2021年公共管理碩士(MPA雙證)研究生招生簡章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是國內第一批成立的公共管理學院,以推進中國公共管理學科發展,服務國家治理現代化及推進全球治理為己任,在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2013年,清華MPA項目成為美國之外全球首例通過國際公共管理院校聯合會(NASPAA)認證的公共管理碩士項目。2017年,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科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被評為A+學科。
  • 清華大學「粵港澳大灣區公共管理與高級人才培養」論壇暨公共管理...
    資料圖中國青年網北京11月29日電 (記者 陳琛) 11月28日,由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主辦,香港城市大學商學院和香港清華同學會協辦的清華大學「粵港澳大灣區公共管理與高級人才培養」論壇暨公共管理學院高端項目招生說明會在香港隆重舉行。
  • 公共管理研究中的實驗法:實踐引導 ——之實驗室法
    導論觀測數據多被用於定量和定性的公共管理研究中以解答一系列研究問題。然而,由於遺漏變量,逆向因果和其他的內生性的問題,從研究中獲得因果性的結論經常面臨一系列挑戰。單單通過觀測數據的使用並不能解決上述的問題,儘管各種各樣的技術可以被應用於事後補救,但是這些方法也並不能一直發揮作用。
  • 清華大學腦與智能實驗室9.4T核磁設備順利進場 助力腦科學和人工...
    1月6日,布魯克9.4T非人靈長類動物磁共振成像設備(BioSpec 94/30USR)順利入場並完成初步安裝,標誌著清華大學腦與智能實驗室的非人靈長類研究中心即將正式建成並投入使用。
  •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NGO研究所所長王名
    王名,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NGO研究所所長,《中國非營利評論》(中英文雜誌)主編,全國政協委員主要研究領域:公共管理,NGO與公民社會。主要著作:《中國社團改革》(合著,2001年)、《中國的NPO》(日文,2002年)、《非營利組織管理概論》(2002年出版,2010年修訂版)、《中國非政府公共部門》(2003年)、《中國民間組織30年——走向公民社會》(中文2008年,英文2010年5月)。《社會組織概論》(中文2010年5月)。
  • 管理大師:西蒙的管理決策學派
    20世紀50年代西蒙的公司行為理論對微觀經濟學中簡單追求利潤最大化假設的經濟人模型提出挑戰,強調了大公司中複雜的內部結構,其目標和子目標的多重性,提出了理性人――具有「有限理性」的人――即基於「令人滿意」而不是「最優」方案決策模型。他藉助於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對決策過程進行了科學的分析,概括出了他的決策過程理論。隨後,西蒙轉而研究大型組織中的信息處理問題。
  •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王亞華教授在第四屆水利發展研究學術周...
    9月25日上午,水利部發展研究中心舉行了第四屆水利發展研究學術周院士專家報告專場第二場報告會。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中國農村研究院副院長王亞華教授作了題為「中國水治理體系的戰略思考」的報告。報告會由中心主任陳茂山主持,中心領導楊燕山、吳強、王冠軍、吳濃娣以及中心職工共100餘人參加了報告會。
  • 公共管理研究的熱點與重心
    雖然《公共行政》只是一份刊物,但其轉載和收錄索引的文章能夠基本反映公共管理研究的基本情況,對《公共行政》2014年收錄文章的分析,可以使我們大致了解公共管理研究的熱點和重心所在,據此對公共管理研究的走向做出預測,也可以為研究者提供一些參考性意見。
  • 清華大學成立兩交叉學科實驗室
    新華社北京12月16日電(記者孫琪)清華大學腦與智能實驗室、未來實驗室15日成立。清華大學希望通過提供學科交叉平臺,集合多個學科資源,促進產生更多創新成果。  腦與智能實驗室主任、清華大學教授王小勤說,實驗室未來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開發新型的腦活動測量、解決腦疾病、攻關類腦技術、推動通用人工智慧系統研究等。
  • 考研院校詳解:清華大學
    ) 清華大學光電工程研究所 公共管理學院 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 智能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 清華信息科學技術國家實驗室 法學院 清華大學21世紀發展研究院 生物膜與膜生物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膜生物物理分室) 第一附屬醫院 新聞與傳播學院 清華大學周培源應用數學研究中心
  • 清華大學2018年中國公共政策案例分析大賽決賽圓滿舉行
    點擊上方「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可以訂閱哦☆ 精彩決賽瞬間,與您一起回顧☆8月25日,清華大學2018年中國公共政策案例分析大賽決賽在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一層報告廳隆重舉行。大賽秉承清華大學「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發揚公共管理學院「明德為公」的精神,激發本科生、碩士生圍繞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我國在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黨的建設與政府自身建設本七大領域取得成就及面臨的問題,從具體案例入手,積極關注公共政策問題,深度了解中國現實國情,切實提升敏銳的問題意識、科學的分析能力和創新的思維方式。
  • 前沿研究丨人工智慧輔助COVID-19影像學識別——AI技術從實驗室走向臨床
    相關研究成果近期發表於中國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2019年底暴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造成了嚴重的公共衛生安全問題。在疫情初期,COVID-19的確診有待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
  • 清華大學簡介指南
    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併入,成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 2000年 在已有土木水利類學科系、所基礎上建立土木水利學院,在公共管理系的基礎上建立公共管理學院 * 2001年 建立醫學院,工業工程專業從精密儀器系分離出來建立工業工程系。 * 2002年 在傳播系基礎上建立新聞與傳播學院。
  • 【智能與法】陳姿含:公共算法決策的法律規制(二)
    公共算法決策本身蘊含著這樣的矛盾,即當我們在公共管理視域中,法治的進步蘊含著對以知識代替意見與以客觀標準代替主觀隨意性的要求,由此建立起為社會一般公眾所認可的規則體系,這一過程並不摒棄價值的存在。尤其在社會公共領域,如果沒有價值判斷就不能進行重要的社會現象的研究。
  • 清華大學成立統計學研究中心
    清華大學成立統計學研究中心清華新聞網6月30日電(記者 曲 田)6月27日,清華大學統計學研究中心成立儀式在電子工程館報告廳舉行。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美國科學院院士、史丹福大學統計系教授王永雄,美國工程院院士、喬治亞理工大學工業與系統工程學院教授吳建福,澳大利亞科學院院士、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統計系教授特裡·斯皮德,臺灣「中研院」院士、普林斯頓大學運籌學與金融工程系教授範劍青,哈佛大學生物統計系教授劉小樂,清華大學統計學研究中心主任、哈佛大學統計系教授劉軍,以及來自海內外的100餘位統計學家和各界嘉賓出席成立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