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賦》中,周天子為何說秦國的先祖是養馬的家奴?

2020-12-06 情懷與歷史

在最近熱播的電視劇《大秦賦》中,很多人應該沒有忽略這樣一個情節,秦昭襄王這位君主派遣大軍攻打周王室。因為實力上的巨大懸殊,周王室自然難以抵擋秦國大軍,從而讓秦國輕鬆奪走了象徵天子的「九鼎」。在夏商周這三個朝代時,九鼎象徵著至高無上的權力。現在,秦昭襄王奪走周王室的九鼎,自然體現出秦國取代周王室,一統天下的決心和態度。

值得注意的是,面對蠻橫的秦國大軍,最後一任周天子——周赧王仰天大罵,說秦國的先祖是養馬的家奴。對此,可能很多人要問了,秦國不是周王室之下的諸侯國嗎,怎麼到了周赧王口中,就變成了養馬的家奴呢?對此,在筆者看來,追溯秦國的歷史,我們可以發現,其實周赧王的痛罵自然不是血口噴人了。

首先,秦國先人最早可以追溯到顓頊。根據《山海經.海內西經》的記載:秦國和周朝均是黃帝後裔。秦人以華夏自居,奉黃帝為始祖。顓頊的後代大費和大禹一起治水,治水成功以後,大費便留在舜帝的身邊,為舜帝馴養和調教鳥獸。舜帝讚賞大費的功勞,就賜姓為嬴,這就是嬴姓的由來。

因為大費善於調教鳥獸,人們又叫他柏翳(伯益)。大費生有兩子,分別叫大廉、若木。若木的子孫有的在夷狄,有的在中原。若木有個裔孫叫費昌,他所處的時期正是夏桀時期。費昌受不了夏桀之暴,便離開了夏朝,投奔了商湯,專門給商湯駕車,輔助商湯滅夏立商,成為商朝的功臣。伯益長子大廉玄孫中衍,為帝太戊駕車,太戊又把女兒嫁給了他。

在此基礎上,在商朝時期,嬴姓部族獲得了商朝的重用。到了商朝末期,蜚廉生二子:惡來和季勝。蜚廉與惡來都在輔佐商紂王,所以,等到周武王討伐商紂王,消滅商朝後,還殺了惡來。對於秦國來說,始祖秦非子正是商紂王手下名將飛廉(蜚廉)之子惡來之後。

《史記·秦本紀》中記載:非子居犬丘,好馬及畜,善養息之。犬丘人言之周孝王,孝王召使主馬於汧渭之間,馬大蕃息。孝王欲以為大駱適嗣。申侯之女為大駱妻,生子成為適。

雖然秦國的先祖曾輔佐商紂王,不過,等到西周建立後,周王室也沒有對秦人趕盡殺絕,而是將他們安置於汧、渭之間管理馬匹。因此,非常明顯的是,秦國的先祖,確實是為周天子養馬的。在此背景下,非子因為養馬有功,被周孝王分封在秦地(今甘肅天水),非子便以封地為氏,號為「秦嬴」,並成嬴姓的大宗,續其祭祀,後人稱其為「秦非子」。

由此,正是因為養馬立下了功勞,比如將周天子的馬匹管理有方,從而獲得了周王室的封賞,得以擁有自己的封地。自秦非子之後,秦人世代為周王室養馬,並在今甘肅、陝西一帶戍邊對抗西戎。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西周時期,秦國最初的領地為甘肅東南部,興盛於陝西關中一帶。當時秦國只是作為西周的附庸。換而言之,相對於晉國、齊國、魯國、鄭國、楚國等諸侯國,秦國還不是一個正式的諸侯國。

雖然擁有自己的封地,但是,秦國需要依附於周王室,無法以秦國的名義發出聲音,更不具備和中原諸侯國互相往來的資格。因此,關於西周時期的秦國,幾乎沒有什麼相關的史料記載,從而經常被人們所忽略,這也是周赧王痛罵秦國的重要原因,因為秦國的先祖,當初確實可以說是為周王室養馬的家奴。但是,周赧王的痛罵,其實也讓我們體會到秦國的堅韌和勵志,雖然起步較低,但是,秦國在周平王時期抓住時機,終於獲得了改變秦國地位和發展軌跡的機會。

在西周時期,西戎可以說是周王室的重要敵人,類似於匈奴和漢朝之間的關係。而就秦國來說,則和西戎長達了百年的較量。雖然秦國損失慘重,不過,憑藉著堅忍不拔的意志,秦人逐步適應了西陲惡劣環境,實力與日俱增。

公元前771年春,周幽王因寵愛褒姒而廢除太子姬宜臼,把褒姒所生的兒子姬伯服立為繼承人,周幽王多次舉烽火把諸侯騙來耗盡,以求褒姒一笑,史稱「烽火戲諸侯」,諸侯們因此背叛了他。西戎的犬戎和申侯一起攻打周朝,在驪山下殺死了周幽王,西周滅亡。周幽王被殺後,犬戎大軍盤踞於鎬京,王子宜臼召集諸侯勤王,秦襄公與衛武公、晉文侯、鄭武公共率兵營救西周,作戰有力,立了戰功,立周幽王故太子宜臼為天子,是為周平王,以保衛社稷。

因此,對於秦國來說,可謂有恩於周平王和東周。如果不是秦國、衛國、晉國、鄭國等諸侯國出手,周平王顯然無法順利東遷洛邑,也就沒有東周時期了。公元前769年,周平王為躲避西戎的騷擾,把都城向東遷到洛邑。秦襄公帶兵護送周平王至洛邑。在此基礎上,作為回報,周平王封秦襄公為諸侯,賜給他岐山以西的土地,由此,對於秦國來說,自東周時期開始,才正式成為諸侯國,這意味著秦國擁有了和晉國、鄭國、衛國、魯國、齊國、楚國等諸侯國平起平坐的資格。

最後,對於周平王,還對秦襄公說:「西戎不講道義,侵奪岐山、豐水的土地,秦國如果能趕走戎人,這些土地就歸秦國。」對此,在筆者看來,雖然這只是一個承諾,甚至說是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不過,對於秦襄公以及之後的秦國君主,卻願意為之努力。公元前766年,秦襄公討伐西戎,到達岐山時,在那裡去世,子秦文公立。秦文公之後,又經數代國君的努力,在謀求自己的發展空間,在討伐西戎之戰中節節勝利,歧豐之地皆納其下,又先後滅蕩社戎,擊敗邽、冀兩戎部,徵彭戲戎,兵臨華山,收復杜、鄭之地,滅小虢,版圖一直推進至關中東端。

公元前677年,秦國遷都城至雍城。至此,秦人經東周初年近百年的艱辛創業,已佔有關中平原大部分領土,實現崛起,成為東周新興的強國。雖然在春秋時期,秦國的整體實力依然要弱於齊國、晉國、楚國等大國,但是,佔據關中地區(原先西周都城所在地)後,秦國擁有了繼續強大的基礎。到了戰國時期,憑藉著商鞅變法,秦國的國力再次得到增強,並最終由秦始皇嬴政一統六國,建立了秦朝。與此相對應的是,不思進取的周王室,則在秦滅六國之前就被秦國消滅了。因此,周赧王仰天大罵,並不能延續東周的存在時間,反而讓人們更加欽佩秦國人的堅韌和勵志。對此,你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大秦賦》這些冷知識可比劇情有意思多了
    古裝歷史劇《大秦賦》正在熱播中,作為《大秦帝國》系列的收官之作,這部劇掀起了大秦粉的狂歡。然而劇情有些偏重於宮闈之亂,也引起不少觀眾的反感,其實這樣的歷史劇還是應該尊重歷史,這樣觀眾們可以一邊看一邊查歷史資料,不僅可以通過看劇了解到真實的歷史,還可以學到一些歷史冷知識。
  • 大秦賦:周天子投降,異人運九鼎歸國丟了一鼎,嬴稷說此乃是神物
    正在熱播的大型歷史劇《大秦賦》,開播後受到很多歷史迷的喜歡。這部大製作的電視劇主要講述了在戰國晚期,七國割據,戰亂頻發,其他六國戰力低下,唯秦國獨強,天下統一的形勢逐漸出現,而真正帶領秦國掃除六合的始皇帝嬴政,還在遭受他人生中最苦難又沒有選擇的日子。
  • 《大秦賦》的背景為戰國末年,為何卻同時存在東周和西周?
    在最近熱播的《大秦賦》中,先是有秦昭襄王攻滅西周,又有秦異人,即秦莊襄王攻滅東周。 可是,《大秦賦》的故事背景不是戰國末年嗎?時間上隸屬於東周。那秦國滅亡的「東周」和「西周」都是什麼地方呢?
  • 秦國崛起的現象:文臣武將很多都是他國之人,真是不拘一格
    大秦崛起乃至統一的奇怪現象:大膽任用他國人才,壯大自《大秦賦》熱播,這是《大秦帝國》系列的最後一部了,不得不說這是難得的歷史劇,特別是裡面的造型很多都是根據兵馬俑的造型來的,從這裡看出來,這部劇還是十分用心的,目前這部劇也基本上接近了尾聲,大秦的軍隊已經接連滅掉了韓國和趙國,魏國也已經稱臣,滅亡只是時間問題,接下來大秦將連續滅掉其他幾個國家,完成天下一統。
  • 《大秦賦》中的服飾盡力還原秦國歷史,有什麼特別之處呢?
    《大秦賦》電視劇中一上映就好評如潮,劇情跌宕起伏,盡力還原歷史真相。而且服飾也做的炫麗多彩非常顯目好看。那麼秦國的服飾究竟是什麼樣的呢?先秦時期,百家爭鳴陰陽家推行五行學說,說五行相生相剋。各諸侯王對此深信不疑。
  • 從《大秦賦》看平原君趙勝的愚蠢
    剛剛看完《大秦賦》,平原君趙勝和秦太子嫡子嬴子楚在大周天子大門口對峙場面。讓我感觸頗深,本來今天想想寫一代造王者呂不韋或寫寫子楚的,看到這裡就不得改寫寫這段劇情。平原君看到前來談判就是昔日在趙國質子異人,就迫不及待開口諷刺,這不是就當年流落在邯鄲的秦國人質異人嗎?身份變了,說話也比不一樣了,大家知道他怎麼逃跑的嗎?他是隨一個卑賤的商人,像喪家之犬一樣逃跑的。這個昔日人質開口反駁,當年你們在上黨戰敗乞和,我才到邯鄲做人質。但你們趙國人竟然背信棄義,時刻想害我性命,我能不逃命嗎?
  • 《大秦賦》中為何有兩個周國,原來東周不等於東周國
    在《大秦賦》第三集裡秦昭襄王贏稷攻入西周國,在實際上和名義上滅亡了周朝。但第五集又出現了一個東周國合縱攻秦,這是為何?這個東周國哪裡來的?觀眾們一定感到困惑,今天我就來為大家解答一下疑惑。#大秦賦#大秦賦其實在高中時代我們就見過所謂的二周,在賈誼的《過秦論》裡有一句「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
  • 《大秦賦》引爆了暴秦的爭論,問題關鍵之處在於要區分秦國和秦朝
    導讀:賈誼《過秦論》中有一句話「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是理解秦國勃興和秦朝速亡的樞紐。為什麼商鞅變法秦國崛起之後一百多年國勢蒸蒸日上,等到秦始皇親政,短短十年就吞併六國,然而秦始皇一去世秦帝國就崩潰了呢?假如秦始皇沒能迅速統一天下建立秦朝,那麼之前割據西方的秦國還會迅速敗亡嗎?
  • 《大秦賦》重磅收官 秦風長韻 餘音嫋嫋
    照片均為資料照片78集電視劇重磅收官在《大秦賦》78集的大結局中,秦國統一天下的霸業宏圖中只剩下了齊國還沒有歸降。秦王嬴政並不贊成強攻之策,白白葬送將士性命。秦國從秦孝公用商鞅變革圖強開始,經過各代君王殫精竭慮的經營和百餘年不斷的努力奮鬥,終於在秦王嬴政手中掃六合併天下,完成了中華歷史上第一次大一統。至此,開始於嬴異人(嬴政的父親)從趙國返秦,終止於嬴政合併天下,講述了秦王嬴政平天下故事的電視劇《大秦賦》結束,大秦系列史詩劇也就此收官。
  • 大秦賦:比權力之爭更慘烈、更震撼的是戰爭中的生靈塗炭
    文|吳清淺大秦人期待已久的《大秦賦》總算播出了。開始看時多少有點忐忑,畢竟前面三部《大秦帝國》有口皆碑,而系列電視劇都有一個毛病——越拍越爛。然而,當張魯一飾演的嬴政一級級地走上長長的臺階,抑揚頓挫地念著奪取天下的內心獨白時,再看看那頗有電影質感的畫面,稍微不那麼緊張了。
  • 《大秦賦》秦王趕走呂不韋時,為何要送他一塊玉佩?真是心狠手辣
    《大秦賦》秦王趕走呂不韋時,為何要送他一塊玉佩?真是心狠手辣。由段奕宏、張魯一、朱珠、葉項明等人主演的歷史劇《大秦賦》已經走到了最精彩的部分了,劇中呂不韋因為嫪毐的狂妄自大導致自己陷入泥潭,更何況呂不韋也清楚地認為秦王已經不是當初的小孩子,自己已然年邁,說再多的話秦王也未必洗耳恭聽,呂不韋對自己很有自知之明。
  • 《大明風華》vs《大秦賦》:一個磅礴,一個卻很矯情?
    不巧、偏巧,兩個多月前,同樣cctv-8,上演了幾年前批號的《大明風華》(批號的年份代表劇集成片「過審」準予發行的時間,「過審」未即時播出,而竟還拖後數年之久,箇中必有「故事」或「事故」,《大秦賦》的批號是2020年,明顯順暢得多),兩下就似乎有了那麼點兒「對比」的意思。
  • 《大秦賦》裡的華陽夫人,為何跟秦始皇過不去?歷史上的她怎麼樣
    華陽夫人羋氏真的是被《大秦賦》黑成了一塊體無完膚的碳,人家這輩子最遺憾的事情,是沒有親生骨肉,但是不至於傻到要謀害秦王政的地步。  自打秦武王這位老兄舉大鼎把自己給砸死了以後,羋氏一族在秦國那可真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宣太后羋八子帶著兒子們成為了秦國最牛的貴族集團,沒有之一。
  • 段奕宏、朱珠主演的電視劇《大秦賦》:平原君趙勝領盒飯太可惜了
    電視劇《大秦賦》中平原君趙勝已經領了盒飯,讓人惋惜。作為戰國四大君子之一,平原君對趙國和趙王的貢獻是巨大的。毫不誇張的說,如果沒有平原君,趙國早就被秦國或其他諸侯國所滅了。平原君禮賢下士。《大秦賦》電視劇中也可以看到這個趙王非常的短視,見利忘義,屢次對籤訂的盟約反悔。這樣的諸侯國遲早會迎來滅亡。慘烈的長平之戰,被坑殺四十萬趙軍,就是這位趙孝成王的功勞。電視劇《大秦賦》中平原君利用秦子楚的妻和子要挾秦國太子放棄攻城。當時秦強趙弱,這種為了國家而不顧個人君子聲譽受損的行為,也是難為平原君了。
  • 《大秦賦》:秦滅六國時,六國的君主分別是什麼結局?
    《大秦賦》是由延藝、顧其銘、強龍、劉永濤執導,李夢、張健編劇,張魯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鄔君梅等人領銜主演的古裝歷史劇。該劇講述了秦始皇嬴政在呂不韋、李斯、王翦、蒙恬等人的輔佐下平滅六國、一統天下,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朝的故事。
  • 《大秦賦》郭開有沒有歷史原型是誰 郭開結局是什麼揭秘
    《大秦賦》郭開是導致趙國滅國的人,他是趙國的寵臣但卻是秦國的奸細,可想而知會有怎樣的後果,連李牧和司馬尚都被他陷害,那麼郭開歷史原型是誰?郭開結局是什麼?下面小編帶來介紹。  《大秦賦》郭開歷史原型是誰  郭開是趙國後來的丞相,他在歷史上被定義為奸臣,但同時也是寵臣,郭開曾經為趙悼襄王、趙幽繆王兩代君王做事,此人頗為圓滑,自私自利。
  • 最新熱播電視劇《大秦賦》中驚現後世穿越而來的軍隊?
    近日,重磅電視劇《大秦賦》的播出給大家帶來了驚喜,該劇講述的是秦始皇嬴政攻滅六國、一統天下的故事。一開場就大氣磅礴,展現了秦昭襄王派大將王齕率軍攻打戰國首都邯鄲的戰爭場面,猶如電影大片的開場,讓網友贊聲一片。老秦的強弓勁弩,威力十足,趙國的精銳騎兵,戰力無雙。
  • 《大秦賦》中的楚系勢力到底怎麼形成,華陽夫人的權勢又源於哪裡
    秦國其實從獻公時期開始就有了這種與大國之間的聯姻,只有聯姻才能保證大國之間短暫的和平。到了秦武王嬴蕩在周王畿舉鼎死後,他的兄弟公子稷繼位,就是電視劇《大秦賦》中王慶祥主演的秦昭襄王繼位了。他的繼位確定了秦國楚系勢力的坐大,因為他的媽宣太后(羋姓,電視劇《羋月》主角)就是楚國宗室之女,與楚王有非常近的血緣關係。
  • 大秦賦李斯結局是什麼揭秘 李斯最後死了嗎怎麼死的
    據悉,《大秦賦》的大結局中,是講到了呂不韋被貶,秦始皇嬴政拿回了所有的政權,真正的開始執掌天下,而那個時候李斯還沒死。李斯是後來被胡亥給賜死的,因為趙高想要當丞相,所以要除掉擋在自己前面的李斯,趙高妖媚惑主,胡亥完全被他欺騙。
  • 《大秦賦》3件事看出李斯的情商,無人匹敵
    在熱播歷史大劇《大秦賦》中,秦國東出,滅六國一統天下的過程中,出現兩位「絕代名相」,分別是呂不韋和李斯,而李斯以一個學子的身份入秦,從一個謁者門客,到官居丞相高位,他長袖善舞,遊刃有餘,足以看出其情商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