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廣東|「拜仙賽巧」——七夕天(天河乞巧習俗)

2021-01-08 廣東省非遺促進會

廣州人稱乞巧節為「七姐誕」、「七娘誕」,或「擺七娘」、「拜七娘」,起於漢代,是嶺南古老乞巧民俗的存續。

廣州人歷來重視過此節,宋人劉克莊詩云:「粵人重巧夕,燈火到天明。」清末民初,尤為興盛。胡樸安撰輯的《中華全國風俗志》輯錄了清末民初廣州女子拜七姐的風俗,詳細記載了關於乞巧會「擺巧」的情形。廣州還形成了上九甫、下九甫、第十甫、十六甫等專賣女子品物的乞巧街市。當前,乞巧風俗在廣州天河區、番禺區、黃埔區等地較為興盛,其中天河珠村是目前廣州乞巧活動最集中、規模最大的村落。

廣州傳統的「擺七娘」活動分為「擺大七娘」和「擺小七娘」兩種形式。「擺小七娘」多由單家或聯戶舉行,形式簡單,都在自家廳堂進行;「擺大七娘」則要到大祠堂去,一般要隔幾年才舉行一次,要提前幾個月預先準備。

無論「擺大七娘」還是「擺小七娘」,活動內容大致可以概括為四個方面:一是「擺巧」,即「擺七娘」, 製作獨具特色的傳統七夕工藝系列作品,如齋塔、芝麻香、鵲橋景觀、七娘盤、七夕公仔等。

工藝製作主要分砌作和扎作兩大類。砌作的原料主要有谷、米、粟、豆、芝麻、果實、果仁、殼類、草木的枝、皮、動物的鱗、甲、毛、皮、紡織物碎料等;扎作的原料主要是竹、篾、鐵絲、色紙、通紙、絹布等。

擺展從初六下午開始,過了初八就撤掉,前後持續三天,且參與擺巧的婦女全部是未婚女性。二是「拜仙」,即「拜七娘」。過去三更十分,由老姑婆帶領未婚女子舉行叩拜七姐之禮,接連七次,稱為「拜仙」。

祭拜的對象不僅有牛、女二星,還包括到織女的六個姐妹。珠村現在的「拜仙」雖然改在白天,但整個儀式完全按照過去的程式進行,分為主持人致辭、司儀朗誦乞巧祝詞、玉女拜仙(上香、對拜、洗手、祭仙四個步驟)、玉女合唱乞巧歌等四個部分,前後持續約10分鐘。三是「乞巧」,即進行「賽巧」或「卜巧」的遊戲活動。

過去「拜仙」之後,在微弱的燈光下穿針比賽,名曰「對影穿針」, 先穿過的便是「得巧」,落後的則是「輸巧」。

四是「吃七娘飯」、「看七娘戲」。過去,「擺七娘」期間,參與「乞巧會」的婦女會有一個小型的聚餐,一方面加深姐妹之間的情誼,另一方面也希望通過「吃七娘飯」獲得七姐的保佑。而有條件的大戶人家如果在自己家裡做「七娘」,晚上還會請來村裡的姑娘和「八音」鑼鼓演奏。目前珠村的「七姐誕」依然保留了上述兩個傳統項目,不過規模更大,形式也發生了一些變化,如「吃七娘飯」不再限於婦女之間,整個族姓的人不分男女都可參加。

廣州市以珠村為代表,以拜七姐為主要表現形態的乞巧節民俗活動,展現了古代嶺南與中原文化、習俗的密切聯繫。

該習俗有著完整的程序、儀式並保留至今,尤以年青女子手工精心製作各色微型字、物的「擺巧」和對影穿針的「賽巧」為最大特色,充分反映了女性追求展示才藝和自我的某種覺醒,在民俗學、社會學、文化學和手工技藝創造上均有重要價值。

七夕天(天河乞巧習俗)於2011年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相關焦點

  • 千年古鎮瓜瀝再現「祭星乞巧」非遺魅力
    本報訊(記者 金婷婷 通訊員 沈國強 周婷)七月初七,祭星乞巧。8月25日晚上,蕭山瓜瀝鎮舉行七夕「祭星乞巧」民俗文化活動,再現了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祭星乞巧」的整套「標準動作」。 傍晚6時許,由長輩用槿柳葉擠壓出的汁水給女孩們洗頭之後,「祭星乞巧」儀式正式開始。
  • 廣東因天河機場得名的市轄區,最具幸福感縣級城市,廣州市天河區
    廣東因天河機場得名的市轄區,最具幸福感縣級城市,廣州市天河區;區名來源於天河機場,機場因建在天河村而得名,天河村原名大水圳村,因村前有一條大水圳(沙河湧)得名;1927年因大水圳村前有一河,河水清澈而改名天河村;另說得名於天河體育中心(原址為天河機場)。
  • 千年乞巧生生不已 兼容並蓄築夢小康——我市乞巧文化保護傳承紀實
    原標題:【傳承乞巧優秀文化 凝聚脫貧精神力量——聚焦第十一屆隴南乞巧女兒節】 千年乞巧生生不已 兼容並蓄築夢小康——我市乞巧文化保護傳承紀實祈神迎水的乞巧姑娘。(資料圖片)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乞巧女兒節,在美麗的「隴上江南」,西漢水上遊西和、禮縣一帶的數萬女性早已開始新一輪的狂歡,七天八夜,載歌載舞,自由美好。
  • 古時七夕節的習俗之一乞巧最初指的是什麼?3月23日螞蟻莊園
    古時七夕節的習俗之一「乞巧」,最初指的是什麼?這是螞蟻莊園3月23號今日莊園小課堂的問題,很多用戶還不知道答案,本文小編會為大家詳細介紹,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一起和小編來看看吧!  螞蟻莊園回答知識送飼料活動開始啦!  螞蟻莊園非常好玩,養雞的同時還能做慈善,最近的知識問答還可以免費送飼料。
  • 乞巧指的是什麼?螞蟻莊園3月23日答案今日答案 2020螞蟻莊園答案匯總
    螞蟻莊園莊園小課堂2020年3月23日的問題是【古時七夕節的習俗之一「乞巧」,最初指的是什麼】和【小雞寶寶考考你,小明發現自己在直播間買的商品是三無產品,他最好】。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了答案,不清楚的朋友快來看看吧。
  • 2020廣州正佳廣場非遺文化直播活動時間+活動內容
    廣州正佳廣場非遺文化直播活動  時間安排:  第一場活動:6月19日開展  活動內容:以「讓傳統帶著愛延續」為主題,訪談一眾非遺大咖,傳承中國非遺文化,聯動正佳廣正街非遺內容展開。  第二場活動:6月25日開展  活動內容:適逢端午佳節,划龍舟是端午節的傳統習俗,結合端午龍舟非遺文化,聯動正佳端午場景展開,在疫情影響之下,帶大家體驗不一樣的「龍舟節」。
  • 「興國四星望月習俗」入選省十大非遺項目優秀實踐案例
    近日,江西省文化和旅遊廳發布2020年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優秀實踐案例全省10個非遺項目案例入選其中「興國四星望月習俗」是贛南地區唯一入選的項目圖為興國四星望月。這10個非遺項目包括傳統舞蹈類2個:南昌城南龍燈、上慄儺舞;傳統美術類2個:南昌豫章繡、餘江木雕;傳統技藝類5個:寧紅茶製作技藝、貴溪鏨銅雕刻技藝、靖安黑陶製作技藝、宜春金片禪茶製作技藝、鉛山河紅茶製作技藝;民俗項目類1個:興國四星望月習俗。巨型「四星望月」粉蒸籠揭籠現場。
  • 古代小娘子帶你抓蜘蛛乞巧!
    千萬不要以為七夕只是屬於情侶的節日,在古代,七夕還是女兒節,對月祭拜祈求向織女一樣心靈手巧,因此又名乞巧節。而乞巧節的保留活動有「蛛絲乞巧」、「穿針乞巧」、「投針乞巧」等。穿針乞巧不稀奇,想到古代女孩兒竟不怕蜘蛛,還有的親自去捉蜘蛛,膽子也十分大。「蛛絲乞巧」也在各種詩文中有過記載。《荊楚歲時記》:「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
  • 存異求同:非遺保護與彌合族群衝突間的關聯
    近幾年,在我國發生的群體性事件僅廣東就有數起,如2011年6月廣州增城新塘鎮大郭村四川籍外來工因擺攤與當地人發生衝突,2011年6月潮州市古巷鎮四川籍外來工因討薪與當地人發生衝突,2012年6月廣東中山市沙溪鎮因兩名少年衝突引發外來人員聚集,2012年6月深圳龍崗外來工與警方對峙等,無不牽涉到族群問題,也為社會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戰。
  • 非遺相伴迎國慶,燈火月影賞中秋——廣東推出節慶「嘆」非遺中秋...
    廣東省非遺保護中心希望通過節慶「嘆」非遺系列活動,最大程度地釋放傳統非遺項目的文化藝術力量,喚醒公眾對於傳統節日的記憶,讓傳統文化走進生活。「月滿中秋 燈賞華誕」線下活動由一場燈彩展覽和七場線下非遺體驗活動構成,每場體驗活動都由非遺項目傳承人親自講授非遺知識並指導觀眾動手學習製作,讓觀眾既能悠閒地漫步展廳,感受燈彩帶來的浪漫體驗;又能動手體驗傳統非遺項目,成為活動的參與者和受益者,進一步領略傳統嶺南民俗文化的獨特韻味。
  • 2020廣東實驗中學附屬天河學校招聘15人公告
    >>>廣東教師招聘考試網校課程廣東實驗中學附屬天河學校(簡稱省實附中)創辦於2005年,是經廣東省教育廳批准,由廣東省重點中學廣東實驗中學與廣州昊源強強聯合創辦的一所全日制、寄宿式民辦完全中學。
  • 本院受理上訴人華爾街英語培訓中心(廣東)有限公司廣州天河北分...
    本院受理上訴人華爾街英語培訓中心(廣東)有限公司廣州天河北分公司訴被上訴人蘇迪、原審第三人重慶度小滿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招聯消費金融有限公司教育培訓合同糾紛一案    廣東省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公 告    (2019)粵01民終22433號    重慶度小滿小額貸款有限公司:    本院受理上訴人華爾街英語培訓中心(廣東)有限公司廣州天河北分公司訴被上訴人蘇迪
  • 2018-2019廣東廣州天河八年級上英語期末試題(下載版)
    2018-2019廣東廣州天河八年級上英語期末試題(下載版)       請下載附件:     《2018-2019廣東廣州天河八年級上英語期末試題(下載版)》     (本地下載在線閱讀)
  • 越秀再添五項區級非遺
    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廣州市越秀區作為廣東省廣府文化(越秀)生態保護實驗區,以「傳承文化瑰寶,講述中國故事」為主題,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舉辦系列非遺宣傳展示活動,包括「非遺通草畫——講述古今中國故事」展覽及專題學術研討會、書畫裝裱修復主題體驗、「惜芳鮮·珍健康」廣府飲食與健康生活網絡交流會
  • 「活力綻放——非遺新造物2020年度展覽」在廣州開幕
    融媒+賦能創新傳承 廣東非遺「後浪」活力綻放「非遺新造物」2020年度展覽在289藝術園區開幕  傳承古意,綻放新枝。近年來,廣東抓住數字文化崛起良好時機,加強智慧融媒賦能,不斷推動非遺傳承保護工作向前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