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逾九成海洋塑膠垃圾源自十河流 黃河珠江榜上有名

2021-02-15 全球化監察
全球逾九成海洋塑膠垃圾源自十河流  黃河珠江榜上有名

每一分鐘就有相當於一架垃圾車的塑膠垃圾被傾倒於海洋之中,假如我們繼續以這個速度棄膠,到2050 年塑膠垃圾的數目會比全球海魚數目還要多。 

不過,到底廢膠從何而來? 月前刊於《環保科學與技術》的研究顯示,逾九成全球海洋塑膠垃圾源自十個河流系統,其中五條位於中國境內。

由小溪以至奔流衝積沙土而成的三角洲,河流都猶如地球的大動脈,將大氣、陸地與海洋三大系統聯接起來。 自古以來,人們都會依河流而居,獲得食水、漁獲、肥沃泥土以及更為便利的交通。 同時,河流也是重要的垃圾運輸帶,將人類垃圾帶到各大洋之中。

透過分析世界各地不同河流充斥的塑膠量以及評估河流周圍亂拋垃圾量,德國Helmholtz 環境研究中心Christian Schmidt 的研究團隊形容河流是塑膠垃圾超高速公路,並將之運送到海洋裡。

塑膠垃圾也使海洋生物受到不同程度的汙染

其中全球十條大型、人口稠密的河流就排出全球逾九成海洋塑膠垃圾,這十大河流中有兩條在非洲:尼羅河和尼日河,八條則來自亞洲地區:恆河、印度河、湄公河、黃河、長江、海河、珠江和黑龍江。

Schmidt 在聲明中指,只要在這些河流的集水區垃圾減半已是非常大的成就。 他又指出,各國必須改善廢物管理,特別是在經濟飛快增長的發展中國家,不過已發展國家亦有責任,檢控將垃圾亂拋入河中的情況。

塑膠垃圾現時已大幅影響海洋生態, 塑膠產生的味道可能會被海洋生物誤認為是食物吞下 ,並在生物鏈中一直累積,最終也會影響人類健康。 九月美國一項研究亦發現, 全球多國食水中普遍含有微膠粒 。 據估計,世上只有5% 的塑膠被有效回收。 2015 年全球塑料總產量為3.22 億噸,但預計到2050 年數字會是2015 年的四倍。

相關焦點

  • 中國流量最大河流top5,第一徑流量直逼萬億,第二是黃河的7倍
    中國流量最大河流top5,第一徑流量直逼萬億,第二是黃河的7倍中國是一個面積廣闊、地形複雜的國家,境內的湖泊河流也很多,是世界上河流最多的國家之一。中國境內源遠流長的大江大河有很多,其中流域面積和徑流量很大的河流也有很多,根據相關的數據對國內徑流量最大的幾條河有了排名,令人意外的是黃河不僅沒有在前五,也沒有進前十。
  • 研究稱地球海洋垃圾九成來自十條河流 減少一半將是巨大成功
    參考消息網12月14日報導 英媒稱,據德國亥姆霍茨環境研究中心發表的研究報告顯示,地球海洋中有90%的塑料垃圾是通過10條河流進入的,而這10條河流全部位於印度、非洲和中國。據英國《每日快報》網站12月12日報導,非洲的尼羅河和尼日河,中國的長江、黃河、海河和瀾滄江(流入中南半島後稱為湄公河),以及印度的恆河和印度河,是給環境造成災難性汙染的罪魁禍首,因為這些河都是世界上最長的大河,河兩岸生活著數量龐大的人口。研究報告負責人克裡斯蒂安·施密特說:「將這些河流集水處的塑料垃圾減少一半將是巨大的成功。
  • 對我國海洋塑料垃圾問題的新認識
    作者:華東師範大學海洋塑料研究中心 李道季全球塑料產量(百萬噸)(1950-2014)(引自Stephanie B. Borrelle等,2020)全球塑料垃圾(非纖維)循環、焚燒和遺棄比例估算(1950-2014)(引自Stephanie B.
  • 美國等多國科學家公開承認 中國海洋塑料垃圾排放量被大大高估
    可以說在21世紀以前,中國向海洋排放塑料垃圾極少。全球塑料垃圾產量、循環利用量、焚燒量和遺棄量(百萬噸)(引自Stephanie B.2016年中國向海洋、湖泊和河流水環境的塑料垃圾排放總量僅排在世界第四位,第一位俄羅斯、第二位印度、第三位印度尼西亞。同時,根據研究模型預測,在全球排放塑料垃圾目標限制在800萬噸的閾值模式下,到2030年,中國塑料垃圾排放將進一步減少,排在世界第24位。根據這個結果,如果扣除我國滯留在湖泊和河流水環境的塑料垃圾,向海洋排放的塑料垃圾更少。
  • 海洋垃圾造「雪景」 臺灣大聲向海洋垃圾說不!
    「臺灣九成的海岸沒有常住居民、也無法清理,被淨灘帶走的垃圾只是冰山一角,沒被清出來的垃圾還是未知數。」臺灣「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鄭明修說。  有學者形容,臺灣和離島受大陸沿岸洋流、黑潮和季風影響,被迫成為東亞與南亞海洋垃圾的「攔截網」,加上自身產出的垃圾,寶島已成了被垃圾包圍的「垃圾之島」。  垃圾究竟哪裡來?
  • 美國等多國科學家公開承認,中國海洋塑料垃圾排放量被大大高估
    2016年中國向海洋、湖泊和河流水環境的塑料垃圾排放總量僅排在世界第四位,第一位俄羅斯、第二位印度、第三位印度尼西亞。同時,根據研究模型預測,在全球排放塑料垃圾目標限制在800萬噸的閾值模式下,到2030年,中國塑料垃圾排放將進一步減少,排在世界第24位。根據這個結果,如果扣除我國滯留在湖泊和河流水環境的塑料垃圾,向海洋排放的塑料垃圾更少。
  • 海洋汙染治理刻不容緩 海中心清膠效果存疑 源頭減肥才是正道?
    、自海鳥屍體肚中取出打火機和樽蓋……這些網絡瘋傳的影像足以反映海洋塑膠垃圾的禍害。Trash Wheel設於河道進入海洋之處,從2014年至今防止了逾900公噸垃圾流入海洋,雖然相比現時海垃數量微不足道,但科學家認為比Ocean Cleanup在海中心清理塑膠合理得多。
  • 2040年前海洋塑膠垃圾將增加2倍,海洋中垃圾總量將累計達6億噸!
    最新研究顯示,除非全球企業和政府能夠大幅減少塑膠製品產量,不然,未來20年內,流入海洋的塑膠垃圾數量將會增加兩倍。路透報導,非營利組織國際固體廢物協會(ISWA) 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一次性塑膠製品的使用量增加,亞洲偏遠海岸幾乎每天都有口罩和乳膠手套被衝上岸;全球的垃圾掩埋場也創紀錄的堆滿外帶食物容器和網購包裝。
  • 中國的第三大河流珠江
    珠江是我國第二大河流,是中國境內第三長河流,年徑流量3492多億立方米,居全國江河水系的第二位,僅次於長江,是黃河年徑流量的6倍。全長2320千米,流域面積約44萬平方公裡。珠江包括西江、北江和東江三大支流,其中西江最長,通常被稱為珠江的主幹。
  • 你被海洋垃圾包圍了!
    海洋垃圾已經多到我們不能再視而不見,遠處,北太平洋垃圾補丁大到了有人想申請建立一個國家加入聯合國。近處,只要我們離開城市到田野裡去,就能看見溝渠田頭的垃圾,只要有一條河流,它就有機會長途跋涉進入海洋。海洋垃圾,只能籠統講,有陸源和海源兩個源頭。據專家估計,陸源80%,海源20%,又是二八法則!:(另有德國學者研究,15條大江大河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搬運了大量的垃圾入海,我們中國有長江、黃河、珠江、黑龍江……也有研究,中國是海洋垃圾NO.1。咱人多力量大,製造和丟棄垃圾也是老大哥:(Q:海源是指具體哪一類的垃圾呢?
  • 長江-珠江,如何創造出中國最富庶的地區?
    而繼續往前進入水下,便到了三角洲沉積的中心部分,河流進入到海洋或湖泊中,那些攜帶的泥沙沉積在這裡,形成條狀、席狀的砂壩。再遠處,河流的力量已經竭盡,最終到達這裡的只有一層薄薄的泥沙了。中國黃河、長江、珠江三大三角洲地理分布黃河三角洲年均造陸32.4平方公裡,將海岸線推進0.5-2.2公裡,這種快速的造陸推進方式,被當地人稱為「噴地」。但由於曾處於海洋,其上沉積的黃河泥沙又只有薄薄的一層,這裡的土地容易鹽漬化。
  • 海洋垃圾從何而來?是哪幾方造成的?_澎湃新聞-ThePaper
    沒法追查,除非她/他在海邊扔垃圾被抓了現行。我們可以自我反省,我是不是其中的一份子,有沒有在某個地方把垃圾隨手丟棄了?海洋垃圾,只能籠統講,有陸源和海源兩個源頭。據專家估計,陸源80%,海源20%,又是二八法則!:( 另有德國學者研究,15條大江大河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搬運了大量的垃圾入海,我們中國有長江、黃河、珠江、黑龍江……也有研究,中國是海洋垃圾NO.1。
  • 塑料河:10 條河流將 95% 的塑料帶到了海洋
    另一種選擇是從源頭處理垃圾,這個任務看起來很難,但實際上是可以做到的,因為通過河流進入海洋的塑料中,有 95% 來自 10 條河流。他們的分析顯示,沿岸人口密集的大型河流將不成比例的處理不當的塑料垃圾帶到了海洋。「排名前 10 位的河流向海洋輸送的塑料佔全球總量的 88% 到 95%。」研究人員總結道。
  • 中國十條最出名的河流,有你家鄉的河嗎?
    水是生命的源泉,河流孕育了文明,作為世界上河流最多的國家之一,中國十條最出名的河你知道是哪些嗎?長江,中國第一長河,全長6403公裡。發源於青藏高原的雪山,流經13個省區,不僅長度第一水量也很大。歷史悠久的長江孕育了華夏文明,與黃河一起並稱為「母親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
  • 世界上最髒的三條河,印度母親河榜上有名,中國最髒河流你知道嗎
    文/雲在青山月在天世界上最髒的三條河,印度母親河榜上有名,中國最髒河流你知道嗎?大家知道,大自然孕育了各種各樣的地勢。同樣由於地勢的原因,也形成了各種山川和河流。大家知道,我國就是一個擁有眾多河流和山川的國家。而且我們知道河流是孕育人類的起源地。
  • 世界上最「髒」的五條河,兩條在印度,中國黃河「榜上有名」
    比如在河裡坐船的時候看到有大片的垃圾,那麼遊湖賞景的雅興也會瞬間消失了吧,下面就讓我們來列舉世界上汙染最嚴重的五條河,其中兩條在印度,中國黃河也「榜上有名」。第一、恆河。說起恆河那可是印度人的母親河,也被當地人稱作「聖河」,他們認為經過恆河水的洗禮,人的心靈會變得更加純淨,如果死後能夠將骨灰撒入恆河中,那將是一種莫大的榮幸。
  • 【地理探究】關於黃河的地理介紹,黃河之源被重新確認,真正源頭僅...
    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楊敏表示:「我國的7大水系中只有長江和珠江80%斷面達到地表水Ⅰ~Ⅲ類標準,黃河有60%達到上述標準,而其他河流只有30%左右的斷面達到標準,然而就是這些數字的取得也是經過了幾年嚴格監控的結果
  • 珠江是廣東的母親河,廣東人都知道出海口,卻很少人知道源頭在哪
    我國土地遼闊,河流眾多,我們的祖先最早便是定居在黃河兩岸,孕育了燦爛的中華文化。我國有三大河流,黃河,長江和珠江。珠江是我國南方地區最大的河流,是國內第三長的河流,雖然長度不到黃河的一半,但是流量卻是黃河的7倍,廣東人都很清楚珠江的出海口,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珠江的源頭在哪。
  • 全球每年有800多萬噸塑料垃圾進入海洋
    聯合國一份報告顯示,全球所有塑料製品中,只有不到1/10會被循環利用,近八成被填埋或散落在環境中。有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每年有800多萬噸塑料垃圾進入海洋,對海洋生物、漁業等造成嚴重影響。   我國一向高度重視塑料垃圾的環境影響,針對「白色汙染」,我國從2008年6月就開始施行「限塑令」。
  • 為什麼黃河三角洲沒有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發展得好?
    正所謂長江之水滾滾來,黃河之水天上來。天上來也就是要看上帝的恩賜,高興時給你一點,不開心時或許就沒有水了,時斷時續也就形成不了大氣候。而再不濟的珠江之水也是細水長流、綿綿不絕。港口碼頭再看看,在百公裡之外的蘇州港也是達到了全面港口吞吐量排名第七的位置,更值得一提的是距離珠江口海岸線60公裡之外的廣州南沙港,以全國吞吐量第四的港口實力排在了寧波舟山港和上海港等之後。還以吃水深度達17米,可承載15萬噸級的超級貨輪進出的國內不多的深水港。可是黃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