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醫生:近視是如何影響你的生活?

2021-01-13 眾健e棧

正式戴上眼鏡那年,我上小學六年級,當時班級裡的近視率還不算很高。所以鼻梁上架著副眼鏡,看上去多多少少有些特別。喜歡出些洋相的我,很享受那種與眾不同的感覺,那讓我一度天真地以為戴眼鏡是件很酷的事情。

如此幼稚的想法其實在戴眼鏡之前就產生過,因為父親是近視眼,所以有時我會藉機拿起他的眼鏡,對著鏡子擺幾個動作。比如捏著眼鏡腿,模仿電視裡的成功人士說話,還比如推著眼鏡託,學名偵探柯南,比劃著說:「真相只有一個!」在那時淺薄的認知裡,我覺得眼鏡某種程度上是斯文、有文化的代名詞。

我得承認的是,自己的視力下降與不良的用眼習慣關聯很大。比起那些因家族性遺傳近視而戴上眼鏡的人,我為「心靈的窗戶」安上玻璃自找的成分居多。近視了的確很無奈,但重獲清晰世界的感覺還是挺讓人舒坦的。再加上之前對眼鏡有種謎之好感,所以在一段時間內,我新鮮勁兒十足。

但這股勁兒沒持續多久,因為隨之而來的,還有生活上的種種不便。在球場上打球,折返跑時眼鏡會上下起伏,清楚和模糊頻繁交替著,想穩定地將球投進,成了難事。吃熱麵條的時候,熱氣一升騰,眼前就被遮蔽了,於是只能摘下鏡子,稍顯彆扭地完成一餐。除此,戴久了鼻梁會有痛感,摘下來時不時還會忘記放眼鏡的位置,要是不留神,一屁股坐下去,還得耗費重金,再配一副。

當那些因眼鏡而起的不愉快橫亙在生活中央時,曾經預設的美好也就變得黯然失色了,有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深受其擾。但不可逆的現實擺在面前,視力狀況已經不佳,眼鏡也已成為我離不開的生活用具。想和這個朝夕相處的伴侶變得和睦些,就需要換個新角度去審視這個物件的用途和意義了。於是我像電影《喬喬的異想世界》那樣,開始了一場不切實際的幻想,不過他想的是宏大而殘酷的戰爭,我的異想則微不足道,只是關於眼鏡和它背後的世界。

最開始的幻想是低階版本。我會比對眼鏡內外的世界,摘下來時,眼前儘是模糊,只看得清圖片和文字的輪廓。而戴上後,則能回歸到一種正常的狀態。那個時刻,感覺眼鏡片就是相機上的取景器,在失焦和對焦中間,眼前的圖景會有雲泥之別。在這個進程裡,其實心理也會產生微妙的變化,當周圍不清晰時,安全感會極速下降,它會帶來輕微的恐懼感,然後讓人沒辦法集中精神去觀瞧眼前的物事。而等到失序狀態結束,懸浮的心慢慢踏實下來時,周遭的一切都能被平靜地對待。

這種感受很有趣。就好像在不同的人生境遇裡切換似的,它好像在告訴我們:如果連前路都沒辦法看清,那就算身邊的風景再綺麗,也無法產生一絲一毫的美感。反之,在一切都真實可感且有把握的情況下,我們駐足再欣賞景致時,絕對又是另一番體驗了。

後來這個招式有些膩煩,我就琢磨著找點兒創造性強的方法,來豐富自己的異想世界。很偶然的機會,我在某個夜晚登上了一處天台,那天正趕上颳大風,鬆動的眼鏡腿很不爭氣,直接就被風從耳朵上掀了下來。在彎腰撿拾它的那工夫,我突然瞅見了遠處的燈光。我感嘆了一句,這就是與創造性和靈感不期而遇啊。

那些原本聚攏的燈光全部被打散,它們成為了各式各樣的光斑:路燈發黃,行進的車前燈呈現白色,制動的車尾燈泛紅,再加上周圍店鋪招牌的霓虹燈,感覺眼前就是一幅寫實的未來主義畫作。如果放在清晰的視野裡,它們可能會顯得凌亂,因為它們分布得不夠均勻。但放在這個特殊的場景裡,它們暈散、重疊、反覆,然後發生位移,拼組成一個個規則之外的圖形。

再盯著看上一會兒,還會不自覺地將天空和陸地倒轉。那些光斑由地面上到穹頂,顛倒過後,令人聯想到年節時分綻放的煙花。它們接二連三地自下而上,到了最高處,再由中心向四外擴散,最終形成一個璀璨奪目的畫面。這個時候的眼鏡,就變成了畫框,框外是自創的藝術,而框內則是客觀的現實。我想我們需要這兩者同時存在,現實給予了每個人紮根的土壤,讓我們必須規矩地在固定的域內實現成長。而自己探尋出來的藝術,則沒有邊際,可以翻轉、擴張和盡情想像,毫無疑問,那是一處絕佳的實現放空和逃遁的自留地。

實際上,很多藝術家的傑作都是在類似的情況下創造出的。我們眾所周知的莫奈就是這樣,他因為眼疾而自帶朦朧感,82歲時給友人寫信,他坦言,正是這層眼前的模糊,讓他畫出了那些作品,《吉維尼花園的日本古橋》就是當中的代表之一。繪出自畫像《受傷的眼睛》的蒙克、英國的康斯太勃爾、美國當代畫家彌爾頓,也都有這樣的經歷。

若一個視力正常的人想體會這般感覺,其實完全可以找個雨夜,安安靜靜地蹲在路邊去看窪地裡的景象。積水倒映著城市內的光,它們模糊、被揉碎,然後就同近視眼摘下眼鏡所看到的東西類似了。後來自己亂想,覺得這當中好像也潛藏一個小哲理,萬事萬物或許在理想狀態下都存在著殊途同歸的可能,而美感,就是這樣迸發的。

對很多近視的人來說,冬天是最叫人煩惱的季節。從外面進屋,眼鏡保準會起霧,起初我反感極了,慣常的做法是摘下來等霧氣自行消去。有時候性子也急,乾脆用手或衣服的前襟抹擦一把,就再戴上。有幾次犯懶,也不擦也不摘,就等著它變回原貌。眼前罩著霧氣的我腦子靈光一閃,發現,其實那個過程也有迷人之處。

霧氣凝集得很快,這讓消退顯得有些漫長,在漫長的等待裡,有趣的現象就值得被珍視。細心的人,都會察覺到,霧氣一般是從中間慢慢向外緣減少的。也就是說,在恢復正常之前,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種不同形狀的世界。它們框定著我們的視線,最開始眼前可能是圓的,漸漸變成正方形、長方形、不規則的梯形,最後回到既有的樣子。

雖然聽起來有些無聊,但實質上親身去看,就會真切地感受到,在不同的狀態下,我們的視閾的確是相異的,而我們所能見到的世界的大小也各不相同。眼鏡或許在用很生動的例子告訴主人:「朋友,假如霧氣籠罩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憂鬱的日子裡需要鎮靜。相信吧,美好的日子將會來臨!」

相關焦點

  • 誰說眼科醫生不做近視手術,重慶普瑞眼科醫生選擇做近視手術
    我國一直是近視眼大國,因為職業特殊要求、戴框架眼鏡不好看,長期戴隱形眼鏡傷角膜等原因,很多近視患者都想去做近視雷射手術,之所以遲遲沒邁出那一步,都是因為對近視手術的有很多顧慮,上網一搜,又存在眼科醫生自己都不做近視手術的討論?眼科醫生自己真的不做手術嗎?
  • 華西醫院帶你看全飛秒SMILE近視手術直播 打破「眼科醫生不做近視...
    全飛秒SMILE近視矯正手術畫面據了解,本次直播過程中共進行了三臺全飛秒SMILE近視矯正手術,分別由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屈光專家鄧應平、王琳、馬可實施,殷洪波醫生進行手術講解。值得關注的是,第一臺手術醫師是鄧應平教授,而患者是來自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眼科驗光師龔芮,鄧教授表示,外界流傳眼科醫生不做近視手術,所以在科普眼科健康知識的同時,也想藉此機會打破這個謠言,很多醫生都在這裡接受過近視手術,包括他的兒子、兒媳也都選擇了近視手術。
  • 這下可算知道眼科醫生不做近視手術的原因了
    很多近視的朋友想做近視手術,可剛到醫院就打起了退堂鼓,因為他們發現:照樣有眼科醫生還戴著眼鏡。 病人:既然近視手術那麼好,怎麼眼科醫生自己不做呢?
  • 近視諮詢及手術者近期翻倍 眼科醫生:近視手術並非人人可以做
    術前檢查尤為重要四川新聞網成都1月11日訊(記者 李丹)伴隨2021年徵兵季工作的帷幕拉開,近視手術也進入了高峰期。據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眼科統計數據顯示,近期諮詢近視手術的市民成倍增加,手術預約同樣是大幅提升。
  • 2020寧波眼科醫院近視眼手術醫生分析與調研
    近日,筆者就「想在寧波做近視眼手術,該如何選擇合適的專家?」的問題,針對寧波市眼科醫院、寧波太學眼科、寧波愛爾光明眼科、寧波鄞州眼科醫院(華夏眼科-寧波地區)幾家專業眼科的醫生進行了調研與分析。做近視眼手術究竟去公立好還是私立好、選哪個專家這是較常見的兩大問題。一方面,很多人覺得公立醫院好,有保障!
  • 上海眼科醫院做近視手術可以矯正近視,那散光可以嗎?
    患者:「我眼睛除了近視,還有散光,是不是做近視手術莫得用?」   醫生:「誰告訴你的!」  其實,近視手術有多種類型,包括角膜屈光手術以及眼內鏡植入手術,他們除了可以矯正近視,還能矯正一定度數的散光。如果你既有近視又有散光,僅需通過一個手術便能同時矯正,這可是一箭雙鵰的好事情!
  • 為何很多醫生近視了戴眼鏡,卻總建議你做手術?告訴你實情!
    現代社會,很多小朋友由於學習,或是玩手機等電子設備,小小年紀都近視了。很多家長覺得這並沒什麼大不了,長大以後做個雷射手術就好了。真的是這樣嗎?近視手術靠譜嗎?為何很多醫生自己不手術,而選擇戴眼鏡?卻總建議你做手術?你思考過這個問題嗎?下面就讓大眾微健康的眼科專家來告訴我們實情!
  • 蘭州普瑞眼科醫院科普: 近視手術術前5項檢查的重要性
    蘭州普瑞眼科醫院科普: 近視手術術前5項檢查的重要性市場信息網   2020-11-24 16:40:43   來源:    評論:   看著身邊越來越多的近視朋友通過近視手術擺脫了眼鏡,很多小夥伴都對近視手術表示瘋狂心動,但當大家真正到院進行術前檢查,才會發現,跟短至十幾分鐘的手術時長比起來,近視手術的術前檢查顯得尤為
  • 近視手術?晶體植入?框架?OK鏡?看看鄭州視光眼科醫生怎麼說
    隨著現代人對電子產品的依賴性越來越大,近視人群也越來越多。鄭州視光眼科專家解釋:出現近視後,沒有及時幹預控制的話,度數加深至高度近視,可能會導致一些眼底併發症,如眼底出血、視網膜裂孔、視網膜脫離等等。所以對於近視,科學用眼、保護眼睛是基礎,及早幹預,必要時積極矯治是關鍵。
  • 林順潮眼科醫院:近視離焦眼鏡!科學防控青少年近視新成果!
    青少年近視一直是家庭與社會都高度重視的問題,由於青少年未滿18歲,眼睛還處於發育階段,所以眼科醫生不建議通過近視手術來進行矯正。大多數家長現在也已經開始知道,青少年近視防控的科學方法主要有三個,希瑪眼科醫生也經常提到角膜塑形鏡(OK鏡)、低濃度阿託品、足夠的戶外活動。
  • 眼科醫生提醒:近視超過600度的人,3件事最好別做,視網膜受不了
    現在近視的人越來越多,只要仔細觀察你會發現身邊有很多人都是近視眼,而且近視度數都很高。一旦眼睛的近視度數超過六百度,就是屬於高度近視,高度近視關乎人的眼睛健康問題,因為高度近視的人群要比近視度數的低的人更容易失明。
  • 深圳林順潮眼科「普通、高度近視5種不同方式與度數增長抗衡」
    高度近視「魔爪」幹涉你生活、就業的方方面面,要知道高度近視可不止是度數升高這麼簡單,它不僅會限制你的運動愛好,還會在你高考報考志願、畢業求職等方面設阻礙,因為這些事情對視力和眼底健康有一定的要求。
  • 暑期是近視高發期!眼科醫生帶你了解孩子近視的10個真相
    暑假以來,在眼科醫院就診患者中,有不少是家長帶著孩子前來矯正視力的。假期,孩子們多了放鬆娛樂的時光,但稍不注意近視問題也會悄悄來到孩子身旁。該如何預防孩子視力下滑?孩子視力已經開始下降,又該怎樣應對?
  • 鄭州普瑞眼科醫院:高考後想做近視手術,這些準備工作你做好了嗎
    每年普瑞眼科都會接到很多關於高考生諮詢近視手術,報考視力受限專業、想改變形象、想徵兵入伍,不少高考生在高考結束後紛紛選擇近視手術矯正視力。  想趕在考試後去做近視手術,你的準備工作都做好了嗎?  2、及早術前檢查,以免眼部其它疾病影響手術時間  眼部檢查如果出現急性結膜炎、瞼緣炎、角膜炎、角膜潰瘍、淚囊炎、虹睫炎等眼病需要先治好相關眼病才能做近視手術,所以,考高生、徵兵、考軍校的學生,現在就應該去醫院做一次術前檢查,確保日後可順利手術,否則,可能由於眼部某種原因,不能立即手術,而錯過機會。
  • 眼科醫生帶你深度解析:Smart全雷射近視手術
    今天,平陽景苑·康明眼科近視屈光中心楊彥主任,繼續帶你另一種近視雷射手術——全雷射手術的原理、優勢、安全性及手術常見的問題… 首先,我們來聊一聊什麼是準分子雷射? 準分子雷射可以與生物組織發生光化反應,將組織直接分離成揮發性的碎片而消散無蹤,精準消除,對周圍組織則沒有影響。
  • 近視手術風險大嗎?上海和平眼科醫院幫助親姐妹倆成功做近視手術!
    近視給人帶來的困擾和不便真是誰近視誰知道,在飽受近視困擾多年之後,我終於下定決心去上海和平眼科醫院做了近視手術,下面我就把我的摘鏡經歷分享出來,希望對想要摘鏡的近視朋友一點信心吧。
  • 浙二眼科專家倪海龍:預防孩子近視 陪伴與信任缺一不可
    孩子才上小學,眼睛都已經近視200多度了,而且聽孩子說班裡已經有一半的同學戴上眼鏡了!真不明白為什麼現在小學生近視率這麼高?相信這是不少家長的困惑,如今,身邊戴眼鏡的孩子明顯越來越多了,而且也越來越呈現出「低齡化、重度化」發展趨勢。近視防控,家長除了監督,還有什麼可以做?
  • 疫情期間 居家護眼 眼科醫生的防控近視寶典來啦!
    春節假期之後,通常是眼科最忙的時候。但今年疫情期間,兒院眼科提醒您,一般驗光配鏡等問題暫緩就診,避免不必要的人員流動。針對假期延長,小朋友們戶外活動減少的情況下,眼科醫生就此發布了科學護眼寶典,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預防0-6歲兒童近視,你是相信眼科專家,還是相信某些胡拼亂湊的母嬰...
    所以我們抓緊時間,再推一下眼科小超人老梁的文章。這是她在口袋育兒講課的記錄,經過她的審閱。眼科小超人老梁是卓正的兒童眼科醫生,北京大學醫學部的眼科博士,新浪微博知名大V。而是損害視力的慢性眼病,它有哪些負面影響?
  • 想做雷射近視手術卻被醫生拒絕 竟是這個原因
    對此專家解釋道,雷射近視手術的原理,是需要切削掉一部分角膜組織,以此改變角膜的屈光度,達到矯正近視的目的。可想而知,度數越高,需要切削掉的角膜組織就越多,而我們的角膜厚度是有限的,不能無限制的切削和塑造,所以,度數過高、角膜偏薄的近視患者,確實不適合接受雷射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