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姓埋名滿嘴黑話,送信送錢人人保護
《環球人物》雜誌駐巴基斯坦特派記者 牟宗琮
他們是些外表普通的人,卻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他們為「基地」組織和塔利班的高級成員傳遞書信或口信,讓恐怖頭目們在不使用固定電話、手機以及網際網路的情況下,有效地指揮恐怖網絡。他們,就是恐怖組織裡的信使。
5月初,恐怖頭目拉登在巴基斯坦被擊斃,報導稱,美國就是盯上了拉登的信使,才順藤摸瓜找到了拉登。這一說法,讓不少人對恐怖頭目的信使產生了莫大興趣。
信使為什麼十分重要
使用信使其實一直是「基地」組織和阿富汗塔利班武裝的傳統。多年戰亂讓阿富汗等地基礎設施落後,即便在2001年反恐戰爭開始之前,電話也沒怎麼普及。更多時候,武裝組織領導人就是通過信使與下屬進行有效聯絡。據採訪過塔利班的一位巴基斯坦記者描述,塔利班最高領導人奧馬爾開會時,身邊的幾位「秘書」負責記錄,記完了,這些紙片就由信使送往前線,指揮員根據「指示」去指揮戰鬥。而這位記者在阿富汗通行的路條,有的就是寫在煙盒、草紙上。信使有時還負責「發獎金」,據說奧馬爾當年身邊有兩個錢箱子,一個裝的是成捆的當地貨幣阿富汗尼,一個裝的是成捆的美元。對有需要的一般人,他給阿富汗尼;對打了大勝仗的將領,他賞美元。這些錢可無法通過銀行匯款,大多是信使送去。
2001年反恐戰爭打響,拉登先是躲到阿富汗東部託拉博拉山區。美國通過無線電監控,聽到了他的聲音,並很快派飛機轟炸。拉登躲過了襲擊,但從那以後不打電話了,他的聲音再也沒有出現在「基地」組織傳遞信息的無線電波中。
有分析稱,拉登等人後來對無線電通訊「敬而遠之」,因為它太容易暴露行蹤。拉登生活在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的最後5年中,基本與電話和網絡「絕緣」,與外界聯繫完全靠信使,連電話都是信使來打。而信使往外打電話,都要跑到距拉登藏身地點90公裡之外的地方。
靠著信使,拉登與「基地」組織其他成員保持著聯繫,並擴大著「基地」的觸角。拉登被擊斃後,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說,拉登和「基地」組織經常往俄羅斯派信使,「這已不是什麼秘密」。據悉,這些信使們一方面帶來「基地」高層的消息,另一方面也在俄北高加索地區活動,在當地極端分子中煽風點火。而俄情報機構和執法機關也發動了多場剿滅這些信使的專項行動。
忠誠,信使的第一條件
要給「基地」組織頭目當信使,首要的條件是「忠誠」,否則,他無法在「基地」高層成員之間保持溝通聯絡。據透露,擔任信使的人,要在自己的領導人面前發一種名為「巴亞特」的誓,現在雖不清楚誓言的內容,但主要是對領導人表忠心,絕不背叛。美國有關方面審問過抓到的「基地」分子,發現所有成員加入組織時,都被要求效忠於拉登和「基地」組織,但真正有資格在拉登面前發「巴亞特」誓的人,卻是鳳毛麟角。據說,美國中情局追蹤的「信使嫌疑人」名單上有數以千計的人名,但真正抓住的信使相當有限,變節者更是寥寥無幾。
其次,作為信使,還要有足夠的警惕性以及很多獨特的本領,他們有多種身份,多個名字,在不同場合分別使用。同時,他們要學會反偵察,粗心大意的人絕對做不了信使。因為除了傳遞信息,他們有時還負責為組織輸送活動資金,大筆的錢款容不得半點疏忽。為了隱蔽,信使們通常有自己的看家本事,比如說黑話。他們會用「牛奶」指代某種類型的機關槍,用「橘子」代表手榴彈。有了這些保護,信使們才能更好地開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