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鐵皮青蛙到四驅車,再到如今的遙控無人機,男孩們的玩具越來越複雜,酷炫的原理和科技感不止令小男孩們驚奇,連做了爸爸的「大男孩」們也想一解其中的奧秘。
快手「元素哥」(快手ID:141729652)抓住了這種「大孩子」需求,不僅用易拉罐礦泉水瓶等廢舊物品組裝玩具,還在直播間帶領他的180萬快手粉絲一起搞玩具「大解剖」,探索玩具的內部奧秘。
活學活用 廢物新用
機器人「終結者」的內部構造什麼樣?磁懸浮列車是怎麼懸浮的?玩具工程車、小汽車去掉外殼後是怎麼工作的……這些問題,在元素哥的快手帳號裡都能找到活靈活現的答案。
元素哥只有初中學歷,但其廢物新用的大量創意玩具作品卻運用了力學、電學、熱學、光學等諸多物理知識。
不僅如此,元素哥還能用兩個易拉罐搗鼓出瓜子機,自動分離瓜子仁和瓜子殼;用小零件組裝成「金屬朋克」風格的電動蜘蛛,開動起來酷炫十足。三年多來,元素哥陸續發表的130多個作品在快手上獲得180萬老鐵的關注。
從小愛「破壞」,被罵惹禍敗家
劉帥龍今年28歲,出生在河南洛陽的農民家庭,從小就對機械手工著迷。家裡的洗衣機、老電視都曾慘遭其「毒手」。父母氣得動手打他,直說他愛惹禍,愛敗家。
劉帥龍並未因此「收手」,趁著父母外出,他又對乾電池動起了心思。「那時家裡窮,買不起充電電池,只有乾電池。等乾電池裡的電用完了,我就想著能不能給它接在家用交流電的電源上充充電。」電池與電源一觸碰,220伏的電壓瞬間通過乾電池,激起一陣晃眼的白光,「砰」地一聲,電池在他面前爆炸了。
「幸虧當時我沒受什麼傷,只是把鎢絲燒斷了,家裡停了電。」闖了禍的劉帥龍不敢告訴爸媽實情,支支吾吾撒個謊搪塞了過去,「到現在他們還蒙在鼓裡呢。」
16歲時,劉帥龍初中畢業,開始跟著父親的建築隊到處跑工程,一年以後,又轉行學木工,做家具。「幹這些沒什麼意思,一直跟木頭打交道,接觸不到厲害的人,長不了見識。」「不安分」的劉帥龍又隻身到了鄭州一家美髮店學習創意造型,在美髮業一幹就是六年。
職場七年,終於技癢
有人說,婚姻有七年之癢,而劉帥龍在職業上也有七年之癢,美發乾到第七年時,劉帥龍又開始技癢,後來索性關掉了美髮店,拿著賺來的錢全身心投入到創意手工領域。
而初中學歷並沒妨礙劉帥龍做出頗具科技含量的硬核手工。「我覺得手工太有意思了,我的腦海裡總會蹦出一些想法,手工能實現我這些想法。」儘管曾幹這幹那賺錢餬口,但劉帥龍一有空就上國外的網站上了解創意類發明。別人閒下來時,打打麻將嘮嘮嗑,劉帥龍則抓緊上網攻克知識盲區,不斷豐富自己的理論修養。
遇到沒有相關知識儲備的作品時,劉帥龍就從網上找資料自學。有一次,他想做一個靠磁力懸浮的裝置,買回磁鐵之後,怎麼擺弄都不成功,查了一下午資料才慢慢摸索出門道。還有一次,為了做一個機器人,劉帥龍自學了幾個月的編程。「有些知識,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必須一點點去學。」劉帥龍說,在自己面前,沒有手工瓶頸,只有待學習的知識。
隨著閱歷的增長和經驗的累積,劉帥龍對生活越發敏銳,日常小事往往也能成為他靈感的來源。迄今為止,他已做了上百種小手工,簡單的有「低配版吸塵器」,複雜的有八條腿的「機械蜘蛛」。
讓「大孩子」看到玩具核心
2014年,劉帥龍開始接觸快手,「快手上的視頻很短,閒下來就刷一刷,後來慢慢萌發了自己發作品的想法。」那時劉帥龍還在從事美發行業,直到陸續看到外網上許多火爆的手工視頻後,就決定在快手上用自己的作品「試試水」。
劉帥龍的發明一般都就地取材,不需要特別昂貴的儀器,空的塑料瓶、易拉罐和薄木片是最常用的素材。「創意和科技的區別在於:用專業的設備做出實用性強的東西,那是科技;把普通的材料發揮出意想不到的效果,這是創意。」劉帥龍說。
劉帥龍說,現在市面上的益智玩具包裝精美,形式大於內容,「孩子們的玩具看不到內部結構,孩子們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我的視頻相當於把外殼拆掉,留下核心,讓人一眼就看出其中的工作原理。」
儘管是「拆掉外殼的玩具」,但關注劉帥龍的180萬老鐵可沒幾個小孩子,「都是大人,很多都當爸爸了,大概他們小時候也是玩具太少,或者像我一樣從小被家長當成破壞王而束手束腳吧,爸爸們是心有不甘啊。」
將在快手試水玩具事業
如今,劉帥龍在快手上已經擁有180多萬粉絲,看了他發的視頻之後,有許多老鐵私信他說也想學著做手工創意,詢問哪裡可以買到零件。借著快手的直播功能和快手小店,劉帥龍開始出售組裝所需的零件,並貼心提供組裝教程,解答老鐵們上手時的困惑,讓更多人能夠輕鬆接觸到這類手藝。
劉帥龍自己也開始做玩具生意,經常去義務等地進貨。「我之前從沒想過在快手賣東西,就是通過快手展現我的創意,和老鐵們一起玩。後來陸續有老鐵們要買零件,我告訴他們買什麼樣的,發現他們很容易買錯,於是就自己進了一批貨賣給老鐵們。」
實際上,劉帥龍快手的上百萬粉絲,已成為他重要的潛客戶。劉帥龍表示,自己未來將嘗試運營快手小店,試水自己的玩具事業。
在快手上還有很多像劉帥龍這樣的創意匠人,比如耿哥,他打造的「無用良品」至今仍是「快手江湖上的傳說」。他們天馬行空的想像力,經自己的巧手和快手平臺的展現變成一件件看得見摸得著的作品。曾經的「不安分」和「破壞王」們終於有了用武之地。
來源: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