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空間光通信的應用及前景

2021-01-17 CK365測控網

摘要:在雷射

雷達

、雷射制導和雷射大氣傳輸效應研究的基礎上,研發了大氣中的自由空間雷射通信(Free Space Optical 簡稱FSO)系統。通過比較它和微波通信及光纖通信的優缺點,說明了相互的互補關係。本文特別強調了FSO系統在解決寬帶網絡「最後一公裡」瓶頸的重要作用和意義。介紹了哈工大和美國OA公司合作所生產的《烽火臺》FSO產品的特點,接入方案和未來的發展趨勢。對FSO應用領域,市場前景和產生的效益作了分析。本文還介紹了《烽火臺》FSO產品在大大提高了接入的傳輸速率後,實現人機直接對話的必要性。將《烽火臺》FSO產品和《吉祥之音》漢語語音門戶平臺集成和融合系統在技術上的先進性和市場優勢。

一、前言

    雷射通信經歷了大氣通信和光波導(光纖)通信兩個發展階段。60年代,處在大氣窗口的雷射通信曾掀起了世界性的研究熱潮。與大氣雷射通信技術基本同時起步的,還有光纖波導通信。光纖通信從80年代起被確認為是地面有線通信最有發展潛力的重要通信手段。然而,大氣中的自由空間光通信(FSO)技術,由於當時諸多客觀因素,特別是大氣衰減和大氣湍流的不利影響,限制了它的發展。

    21世紀初,雷射大氣通信技術在以下方面取得較大突破:

    1、雷射器的發射功率和光電器件探測靈敏度能滿足15km以內通信的需求。

    2、自適應變焦光學天線技術,解決了大氣中傳輸的信息特性隨機變化的不利影響。

    3、體積小、重量輕、特性好的收發天線已經研製成功。安裝校準僅需幾分鐘,就可開通通信鏈。

    4、有限的調製寬帶內信號壓縮編碼技術能更大容量地傳輸多路信號。

    5、光波窄帶濾波技術和光源穩頻技術的成熟,提高了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6、自動跟蹤和準瞄技術取得較大進展,基本滿足FSO系統的要求。

    這些都為大氣雷射通信的FSO技術實用化提供了堅強的技術保障。在大氣中的可視距離範圍內,實現全天候光通信,實現寬帶網絡的最後一公裡接入已經沒有技術障礙。

    1999年美國NASA的OA公司將600~1200km星對地自由空間雷射通信技術轉換為民品,開發了5km以內的商業化FSO雷射通信鏈產品。僅在2001年就在全球安裝了4500鏈,哈工大在長期從事雷射大氣探測技術、雷射雷達、雷射制導和雷射空間通信技術基礎上,多年來堅持進行FSO技術研究和FSO的光接入寬帶網絡最後一公裡接入技術的研究。2002年哈工大與美國OA公司建立了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將在中國實現FSO產品生產,並承擔多個FSO網絡的設計和建設工程。

    總之,從現在起,實用化大氣雷射通信技術,即FSO技術應該是一項值得我們引以高度重視的重要技術。

二、目前網絡建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

    近年來的實踐證明,光纖通信網絡的發展遇到了一些問題:

    1、材料和工程費用高。維修也較困難,因此,通信的成本較高。

    2、我國國土遼闊,在高山峻岭、地形複雜、人煙稀少的地方架設光纖通信明線和溝埋的難度較大,工程也較大。

    3、現有光纖通信寬帶網雖然可以接到樓外,但進戶到室、到桌面,仍以金屬介質線材為主。這種傳輸介質在傳輸速度和帶寬方面受到限制。絕大多數用戶都在離骨幹光纜的主要光節點一定距離外。到用戶的樹狀網絡的性能和成本都不能滿足要求。寬帶網絡的「最後一公裡」接入的發展遇到了瓶頸。

    4、互動式「三網合一」(電信、廣播電視和網際網路),由於頻帶、管線之爭,體制之間的矛盾,難以短期內實現。

    5、光纖通信網絡僅是一個平面型網絡,三維立體組網目前還要靠衛星的微波通信實現。然而,微波的缺點,又制約了它的發展。

    無線光通信可分為:點對點的通信(Point to Point);點對多點的通信(Point to Multi-point);環形或網格狀的通信(MESH Optical Commu

NI

cation)。FSO系統應用時,常遇到的一些實際問題,近年來都得到了解決。

    1、通信鏈路的阻斷是採用環形或網格拓撲狀的通信(MESH Optical Communication)-自愈環解決的。

    2、安裝點的樓頂晃動(受日光,風向的影響)將影響兩個點之間雷射對準則採用CCD攝像、多目跟瞄器和自動跟蹤系統(Auto-Tracking System)解決。

    3、天氣的影響,特別是大霧影響大。但在一定的條件下,已有措施確保達到國際電信聯盟要求的99.999%的可靠性。我們的《烽火臺》FSO產品在200-500m之間,適合任意天氣使用。

    這些問題的解決,顯示出FSO通信系統的優越性:    

    和微波通信比較:

    1、無須

無線電

通信申請頻率使用證和昂貴的使用費。

    2、雷射的定向窄波束具有先天的保密性和抗幹擾性。外來信號難以侵入。優於GSM,CDMA,LMDS等微波通信。

    和光纖通信比較:

    1、無管道工程施工及維護費用,總體造價低。特殊的地形不便敷設光纜。

    2、光纜很脆弱,易被破壞,骨幹光纜破壞事件時有發生。

    3、由於無介質傳輸,就不需要繳納昂貴的電信的信道使用費用,為用戶節省大量開支,有利於信息化的普及,特別對農村的信息化建設。

    4、建網快速,節省時間。只須幾小時或幾天便可完成。特別適合臨時,地形複雜的緊急組網和軍事組網。

    5、克服銅線進戶帶寬窄和速率低的缺點,是寬帶的「最後一公裡」直接進戶的優選解決方案。

    6、大氣雷射傳輸頻帶,速率較光纖快和寬,雙工性也較好。適合發展「三網合一」業務。

    7、協議的透明性,任何傳輸協議的業務均可容易地迭加上去。實現對語音,數據,多媒體電視電影和圖像傳輸。

    8、FSO系統在價格上較光纖和移動通信有一定優勢,易於被市場和用戶接受。

    9、大氣雷射通信系統還是未來實現衛星之間的通信,組建三維通信網絡的有效手段。

因此,FSO系統是一種物美價廉,有廣泛應用前景和巨大市場潛力的通信系統。是實現我國信息化建設跳躍式發展的主要措施。

三、《烽火臺》FSO系統的特性

    所提供的全部的《烽火臺》FSO系列產品在接收孔徑處對人眼是安全的。對於較遠的通信距離,採用了多光束同步發射和大孔徑光學接收天線,以減少大氣效應的影響;採用兩個專利一個6º視場的CCD攝像機實現瞄準和自動跟蹤,補償建築物晃動的影響,並且對鏈路監控;採用了一個跟蹤萬向多軸平臺,並由計算機界面提供雷射輸出功率和接收信號的強度信息實行連續控制。RS-422串接電纜和RG-59視頻同軸電纜將位於屋頂的《烽火臺》FSO系統串接到建築物內的控制室內定期遙控跟蹤。

    《烽火臺》FSO系統可以提供全雙工,獨立協議的大氣通信鏈,數據傳輸率在8km可達到230Mbps,3.5km可達到622Mbps。它已形成了傳輸速率2Mbps~1.25Gbps, 鏈長300m~5.5km的6個系列,近40個型號的產品。

    《烽火臺》FSO系統的基本性能是:

    1、全雙工,獨立協議的大氣通信鏈能在OC-12中以622Mbps的速率傳輸數據。  

    2、晴朗天氣下,綜合大氣衰減和氣象因素引起的損耗使系統具有99.999%有效率。《烽火臺》FSO

系統在晴朗天氣下,大氣衰減是0.5dB/km(類似於單模光纖),在雨中的衰減是3dB/km(類似多模光纖)。只有在濃霧大風雪,衰減才較嚴重。但設計中考慮到這一因素的影響,也採取了相關措施。

    3、FSO不受任何通信協議的約束。應可以接入快速乙太網(125Mbps),光線分布式數據界面(Fiber 

Distributed Data Interface, FDDI, 125Mbps),異步傳輸模式(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ATM,155和622Mbps),企業網(Enterprise Systems Connection, ESCON, 200Mbps)等。

    4、《烽火臺》FSO系統實現了相關的各自的IP位址控制闖入者。所有接入網引入的通信流量都將在接入點接受檢查。如果IP源地址不同於該點預設的IP位址,從一個接入點引入的系統結構的訪問者將被清除。這一特性在電話線和電纜線中是沒有的。因此,約束了「入侵用戶」,也就是叫做入侵者的未被授權的接入金屬線或接入點的用戶。此外,《烽火臺》FSO系統的CCD攝像原本是精密跟蹤,消除晃動影響的。由於它的鏈兩端彼此以一定的視場對準,同時實現監控,還可和小區的

安防

系統聯結,可以直接錄下闖入者。

   《烽火臺》FSO系統有許多優點:

    1、有很高的數據傳輸率,目前最高達到了1250Mbps,未來是2.5Gbps。

    2、由於雷射的窄光束,提高了通信的安全性。探測、截斷和幹擾雷射束是非常困難的。因而是金融、法律、軍事和其他敏感信息領域的理想通信手段。

    3、不需要無線電管理委員會審批頻率許可執照。也不必申請昂貴的電信信道。

    4、雷射通信的終端是輕便和快速架設的。在突發事件和災害時的營救和恢復,需要臨時架設通

信架設時,也

相關焦點

  • 自由空間光通信和可見光通信市場及行情分析
    自由空間光通信的最新趨勢受限於旨在改善通信傳輸數據流程和質量的先進編碼方案的引入和發展。自由空間光通信:市場推動力和限制因素自由空間光通信由於其提供的諸多好處而越來越受歡迎,包括安裝成本低、帶寬利用率高、數據傳輸速度快、連接性提高等。此外,自由空間光學技術也適用於軍事和商業應用,如電信。
  • 自由空間雷射通信與大氣傳輸會議報導
    使用準直光束的雷射通信能最大化傳輸通過散射介質的光子數,可以用空間和時間濾波器來減少波形畸變和背景幹擾。  5、美國NASA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的Guangning Yang等人發表題為《創新的自由空間光通信和導航系統,有高數據率通信、精密測距、距離變化率測量和準確的宇宙飛船瞄準功能》文章。
  • 詳析紫外LED在光通信領域的應用
    目前紫外光源已廣泛應用於醫療殺菌、螢光光譜分析、生物分析/檢測、水處理等領域,其中紫外光源的殺菌特性早在17世紀初期就被發現,紫外螢光管技術在18世紀50年代開始應用,這些技術採用的紫外光源均是氣體放電燈(如低壓汞燈)。
  • 中國科學家實現在強散射環境下的高質量光通信
    觀察者網3月12日從中國科技大學獲悉,該校物理學院李銀妹、黃坤課題組在強散射環境下光學軌道角動量(Orbital Angular Momentum,OAM)光通信的研究中取得新進展。李銀妹團隊在克服生物組織強散射實現活體細胞光操控的研究基礎上,將複雜介質光場調控技術應用於OAM光通信,實現了在強散射環境下的高質量光通信,研究成果3月6日在線發表於自然出版集團旗下《光學與應用》雜誌上。
  • 中國科大在強散射環境OAM光通信研究中取得進展
    光學軌道角動量在理論上提供了無窮多維度的正交基,可用於信息編碼,基於OAM復用技術的光通信可提升通信速率。然而,在無線光通信中,當攜帶OAM的光束在空間中傳輸時,易受大氣湍流、霧霾或空氣中塵埃的影響,微粒的多重散射嚴重降低光束質量,導致接收端的光束成為隨機散斑,這增加了通信的誤碼率。因此,在強散射條件下解決光信息的精確傳輸和恢復,對於光通信的研究和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 光通信未來方向:矽光子現狀及前景解讀
    矽波導對波長1.1~1.6um的光近乎無損透明,可較為理想地兼容光通信現有技術與器件,為釐米至千公裡級的光通信提供了高集成度的解決方案。業界認為矽光子是當今ASIC中最具發展前途的技術領域,是一種能夠解決長技術演進與成本矛盾的顛覆性技術。
  • 2020年全球及中國光通信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5G新基建將...
    原標題:2020年全球及中國光通信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5G新基建將帶來新發展點   5G新基建將給光通信
  • 2020年光通信器件行業前景分析 - 中國光通信器件市場調研與發展...
    **年,全球10G/40G/100G光收發器市場收入達到14.4億美元,驅動因素是SFP+和可調XFP產品以及40G/100G的突發應用;其中,**年,可調DQPSK的40G光收發器市場比**年增長近10倍,40G/100G光模塊產品的市場總額增加到7.2億美元,同時10G模塊市場也為7.2億美元。
  • 光通信行業產業鏈結構、市場化程度及發展態勢分析(附報告目錄)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諮詢有限公司《2021-2026年光通信行業專項調研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1、光通信行業產業鏈結構分析 光通信
  • 光通信基礎知識大全
    下面和小編一起學習一下光通信相關的基礎知識吧。光波實際上是一種電磁波,在自由空間中電磁波的波長與頻率成反比,兩者乘積等於光速,即:將電磁波的波長或頻率按順序排列組成電磁波譜,根據波長或頻率的不同,電磁波可以分為射線區、紫外線區、可見光區、紅外線區、微波區以及無線電波區和長波區
  • 【報告】華為的通信技術殺手鐧之一:一文看懂光通信
    從廣域網、城域網到區域網,從信息系統、設備到晶片,光通信正在逐步取代電連接成為信息傳輸的終極方案。 受益於5G網絡和數據中心建設需求,光通信行業未來2-3年具有確定性行業發展機遇。
  • 相干光通信發展二十餘年 光器件有大進步
    儘管波分復用(WDM)技術和摻鉺光纖放大器(EDFA)的應用已經極大的提高了光通信系統的帶寬和傳輸距離,伴隨著視頻會議等通信技術的應用和網際網路的普及產生的信息爆炸式增長,對作為整個通信系統基礎的物理層提出了更高的傳輸性能要求。
  • 每日動態:「增強穩定性的原子鐘」/無人艦隊/遠距離空間光通信
    DARPA於2016年啟動ACES項目,旨在開發性能優於目前晶片級原子鐘1000倍、系統體積小於50立方釐米、功耗小於250毫瓦的電池供電原子鐘,應用於定位導航授時(PNT)領域。
  • 第15屆中國芯-光通信晶片論壇成功在杭州臨安舉辦
    影響力持續擴大,應用愈加廣泛。成立兩年多來,國家信息光電子創新中心先後推出可商用的100G矽基相干光晶片,100G/400G數據中心矽光模塊,量子通信應用的矽光晶片與器件,25G可調諧光發射組件,800G矽光晶片等。
  • 光頻域反射在光通信網絡檢測中應用研究
    光頻域反射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是我國光通信領域關注的重點內容。根據多年的理論和實踐經驗,針對光頻域發射問題展開研究,分析探討其在光通信網絡檢測中的應用,同時分析限制光頻域反射的因素,闡述目前我國光頻域反射發展現狀,為其他學者對該問題的研究提供理論參考和借鑑。  光纖通信的發展對我國的經濟建設起到重要的作用。
  • 光通信原理
    通信對我們的生活如此之重要,而光通信作為通信中的主流方式,我們沒有理由不去了解它。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光通信原理吧~~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75538.htm一、光通信原理- -簡介  光通信,即光纖通信,英文名稱為Optical Communication,是一種以光波為載體,以光纖為傳輸媒介的通信方式,較電纜、微波等通信方式具有更寬的傳輸頻帶、更小的信號衰減、更強的抗幹擾性,現已成為世界上的主流通信方式
  • 光通信革命的契機
    新聞導讀:什麼是光通信? 光電通信 , 光通信技術目前,光通信產品已進入微利時代,而運營商的業務轉型,也正在推動光通信技術不斷發展,乃至更新換代。  目前,光通信產品的利潤率已經微乎其微。從產業發展的角度來看,進入微利時代是產業成熟的標誌。
  • 光通信詳解,光通信結構原理及其優勢優點
    光通信就是使用光,向對方傳輸信息的技術。光通信是由將電信號轉換成光信號的「發送機」、將光信號轉換成電信號的「接收機」,以及傳輸光的迴路「光纖」構成。從日本、美國、歐洲和韓國等國家的FTTH發展經驗來看,FTTH的核心推動力在於網絡所提供的豐富內容,而政府對應用和內容的監控和管理政策也會制約FTTH的發展。   (3)WDM   WDM突破了傳統SDH網絡容量的極限,將成為未來光網絡的核心傳輸技術。
  • 800G 光通信新進展概述
    它為核心網絡中的光通信開闢了一個全新的領域。 高速數據通信對於核心光網絡至關重要。最初,在1970年代,長距離光通信的前景是基於光纖的質量和中繼器中信號重建的質量。然後,光放大器的到來改變了場景,光纖成為長距離通信的唯一選擇。波分復用(WDM)系統的到來確保了光通信數據速率可以比以前假定的更高。
  • 光通信如何不被卡脖子:鈮酸鋰調製器未來可期
    再加上突如其來的疫情,人們開始了「雲生活」,這對光通信行業產生了促進作用。在雲計算、虛擬實境、高清視頻等諸多因素的促進下,光通信建設將拉開持續升級的大幕。然而光通信長距離傳輸的核心器件——鈮酸鋰電光調製器(LiNbO3),基本由美國Lumentum(原美國JDSU與Oclaro 合併而來)、日本的Fujitsu公司壟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