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別人的背後議論?做到這四點足矣(深度好文)

2020-11-29 郭曉軍

無論你是待在象牙塔裡的學生,還是初入社會的「菜鳥」,亦或是沉浮商海的老闆,甚至是看遍人間冷暖的老者,幾乎都遭遇過別人的背後議論。

這種事情很常見,能夠坦然面對的人卻少之又少。

有人因為受不了別人的議論,恨不得衝上去大罵一場;有人因為長期被人非議,漸漸變得抑鬱敏感;有人則撕破了臉皮選擇大打出手,最終小事化大,得不償失;有人選擇「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結果也成了令人厭惡的搬弄是非之人……

那麼,應該怎樣看待別人在背後議論自己呢?

其一,做好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歪。

嘴巴長在別人身上,想說什麼你真心管不了那麼多。既然如此,倒不如做好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優秀。

背後議論他人的行為,如果經常發生在你周圍,那只能說明你還不夠優秀。當你變得足夠優秀時,自然會讓那些嫉妒的流言蜚語自動失效,反而會讓那些背後議論者自討沒趣。

打個比方來講,張三做生意賺錢後新買了一輛汽車,鄰居李四出於嫉妒開始在背後議論張三是有錢燒的,幾年後,張三自己開了一家大公司,又換了一輛更高檔次的汽車,李四閉嘴了。原因很簡單,兩者的差距已經越來越大了,大到超出了李四的嫉妒範圍。

當然,有些背後議論並不是「空穴來風」,這就需要自己先行的端做得正了。

其二,明確邊界,加強自我認同感。

背後議論,多半是私人性質的或者不太能拿到明面上講的事情。

如果我們偶然間聽到了別人在背後議論自己,那該如何做呢?

一種是無關痛癢的小事,大可充耳不聞,權當不知道,沒必要因為這些瑣事浪費自己是精力和時間。

另一種則是有關底線和尊嚴的問題,這時候,亮出自己的態度很有必要。

我們之所以在乎別人的背後議論,很大一部分原因還是自我認同比較弱,自信心不夠。太在乎別人的評價,反而忽略了自己的初心。

要知道生活是自己的,不是活給別人看的。

當一個人擁有足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自我認同感時,便擁有了冷靜處理背後議論的能力,那些微不足道的,自然撼動不了你,那些充滿敵意的,自然也會畏懼你。

其三,學會自嘲,也要學會說不。

自嘲是自信心爆棚的表現,也是強者的技能。

著名作家林清玄雖然才氣逼人,但卻長得其貌不揚,身材矮小又略帶禿頂,神似影視作品中的火雲邪神。很多人第一次看到本尊,往往很難和他那充滿智慧哲理的文字聯繫在一起。

十多年前,林清玄去某學校演講,結果他剛一登場就引發了一片譁然,甚至有女生忍不住說道:「林清玄怎麼長這樣啊!」

林清玄毫不介意,微笑上臺,結果講桌太高,將他的身形幾乎遮蔽完了。

他自嘲道:「這桌子有點高喔!為了讓大家近距離看清我英俊帥氣的容貌,我就站到講臺下,接受同學們雪亮目光的洗禮吧!」

林清玄一邊說著,一邊走下講臺,面帶笑容地說道:「剛才我聽到一女生說林清玄怎麼長這樣啊。對了,我就是這副模樣,如假包換。我要告訴你們,如果一個人從17歲就開始從事文學創作,到現在已經寫了將近40年的話,那他長得便是這副模樣。」

林清玄就這樣用自嘲的方式化解了尷尬,成就了美談。

可見,如果你遭遇了那些雞毛蒜皮似的「背後議論」,大大方方地承認,並且自嘲一番,或許有奇效。

當然,凡事都不絕對,面對一些故意搬弄是非、挑起矛盾的「背後議論」,也要學會適時「說不」,不僅要亮出自己的態度,更要有智慧做底線。 

想起《讓子彈飛》裡面的老六,面對誣陷為了證明清白,當眾剖開肚子取出涼粉,最終付出了生命的代價,真心不值得。

其四,客觀看待別人的背後議論,去蕪存菁。

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通常情況下,那些喜歡在背後議論別人的人,本身就素質堪憂。不過,如果你足夠冷靜理智,也能從這些背後議論中發現隱藏其中的「逆耳忠言」。

其實,無論是朋友還是同事,很少有人願意當著你的面指出問題的,有些真相往往就出自「背後議論」。

別人的例子我就不談了,說一個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

年輕時不懂得拒絕別人,只要有人找我幫忙,不管自己拿不拿手,總會幫一幫。結果有些超出能力範圍內的事情,我做得並不好,雖不至於幫了倒忙,但真心用處不大。此前,並沒有意識到這是問題。直到有一次,無意間我聽到了同事的「背後議論」,說我雖然很熱心,但做事有些不靠譜,這才弄明白學會承認不足,學會拒絕別人真的很重要。

現實中,如果你能留心觀察,客觀理智地看待,多半也能發現類似的例子。很多時候,我們看待自己的優缺點往往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或許能從別人的背後議論中找到相對客觀的評價。

當然,如何從中甄別篩選,那就需要你自己來判斷了。

結束語:勇者會用努力證明自己,強者會用實力打臉非議,智者會用自嘲超越自我。面對別人的背後議論,你會怎麼做?

相關焦點

  • 改變自己是神,改變別人是蠢(深度好文)
    改變自己是神,改變別人是蠢(深度好文) 在不懂你的人眼裡,
  • 把文章寫得有深度,一定要做到這3點
    如何把文章寫得有深度?最棒的是,書中不僅告訴我們該如何解決這些問題,還提供了一些日常就可以做到的訓練方法。堅持用這些方法來訓練自己,相信一定能寫出讓讀者和自己都滿意的文章。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很多寫作者都希望做到,卻很難實現的問題——如何寫出一篇有深度的文章。
  • 做大氣的人很難,如果做到這些方面,就有大格局了(深度好文)
    大氣的人不會在意別人在背後怎麼說自己,因為那些閒言碎語改變不了已經發生的事實。努力了,盡心了就好。知我者知我,不知我者我知;何必在乎,煩惱自己。因為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做人,貴在大氣。大氣的人珍愛自己,尊重別人,從不輕易與人惹是非。大氣的人,讓人感覺敬重而不是敬畏。大氣的人,對待朋友忠誠,對待父母孝順。
  • 生命之花(深度好文)
    生命之花(深度好文)佛曰:只有內心的平靜才能讓靈魂得以附體,讓真正的生命之花得以綻放 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穆尼,曾受盡人間折磨苦難,從不退縮,一心苦行六年,致力尋找解脫人生痛苦的辦法,但卻無果,後以思考代替苦行,靜坐菩提樹下四十九天,終於在靜思中頓悟,創建了歷史文明的佛教並發揚光大,這就是心靜的力量。
  • 他外面有了感情,但他對原配依然好,聰明的原配往往會做好這四點
    像這種人,他對原配還有感情,你就要試著去考慮他為什麼背叛你,試著溝通,繼續維持好你們的關係,慢慢磨合,慢慢幫他回歸家庭。聰明的原配往往會做好這四點:1、你不要輕易自己打敗自己:他外面的感情是什麼樣的,這樣的感情能持續多久,你需要多學習這類婚外的知識。
  • 知人不評人,方為人上人(深度)
    嘴巴是用來吃飯談情的, 不是用來傷人害人的, 所以不管是誰, 都要管好自己的嘴, 別散播流言,別背後議論。
  • 商場活動如何吸引人氣?做好這四點!
    那麼如何才能打造一個引爆全場的商場活動呢,接下來給大家介紹四點商場活動吸引人氣的小妙招~確定目標群體針對不同的目標客戶群體商場活動策劃內容也是不同的。正常情況我們一般要以流動客戶為主,老客戶為輔,也就是吸引拓展新顧客。
  • 活著(深度好文)
    人活著,不為其他,只為了好好的活著,等到暮年,生命盡頭,回憶這一生,無悔來過。01何為一生?因為生活,我們每一個人都腳步匆匆,被現實和金錢捆綁,被執念和不甘束縛。然而,一個人,百年之後,終歸塵土。在這短暫的生命裡,我們奮鬥一生,帶不走一草一木。我們執著一生,帶不走一分虛榮愛慕。
  • 人最大的修養就是:不隨意評論別人,不隨意幹涉別人
    人,最大的修養就是:不隨意評論別人。不隨意幹涉別人。 【一】決定一個人的最大修養在於他能不能容忍。 能夠容忍的人應該是心胸寬廣、豁達開朗之人,同時也是容易讓人親近之人。有道是「宰相肚裡可撐船」,氣大量大。
  • 「誰人背後不說人,誰人背後無人說」,講述了什麼道理?值得一看
    俗語反映著人們的生活,也指導著人們的應該如何生活。今天,我們來給大家說一說俗語「誰人背後不說人,誰人背後無人說」。這句話說的是什麼意思?它又能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呢?誰人背後不說人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沒有人不在背後說其他人,也就是說大家都會在背後議論別人,甭管是好的方面還是壞的方面。
  • 大氣的人,老天從來不會虧待(好文)
    不要在意別人在背後怎麼看你說你,因為這些言語改變不了事實,卻可能攪亂你的心。 心如果亂了,一切就都亂了。理解你的人,不需要解釋;不理解你的人,不用你解釋。因為日久不一定生情,但一定見人心。 人貴在大氣,要學會對自己說。
  • 原來這叫:鴨子定律(深度好文)
    每一個光鮮亮麗的背後,都隱藏著你無法想像的堅持和拼搏。那些漫不經心的輕鬆與自在,不過都是短暫的錯覺。唯有沒日沒夜的努力,才是生活的真諦。而這便是「鴨子定律」所蘊含的人生哲理。可很多時候,我們不得不捫心自問:把別人成功的因素全部歸結於運氣,難道不是人們在給自己的失敗找藉口嗎?多年前曾在一本書籍中,看過這樣一則記載。在非洲草原上有一種「尖毛草」。
  • 千萬別活在別人的評價裡!(深度好文)
    成熟的人,從不輕易評價別人。1不輕易評價別人是一種修養你就是你,獨一無二的個體亞當·斯密在《道德情操論》中說「同情這事,與其說是由於看見別人的感情而起的, 還不如說是由於看見引起這種感情的那個情境而起的。」
  • 深度好文:理智對待職場中的矛盾!
    大家好,我是小編相守平淡,今天給大家善於化解與同事的矛盾。作為一個社會人,不管早晚,我們一定會步入職場,而職場就意味著要和其他人一起把事情做好,這就涉及到了比較重要的一組社會關係——職場關係,我們常說舌頭和牙齒同氣連枝,但還是免不了互相磕碰,在職場關係中也是一樣的。我們希望人們能夠良好地溝通,並尊重不同的觀點,呈現出所有的事實。
  • 欲成大器者,謹記以下八律(深度好文)
    ——詹姆斯·艾倫欲成大器者,謹記以下八律,深度好文)①覺人之詐,不憤於言所謂覺人之詐,不憤於言就是說當我們察覺出別人的狡詐之處時,不要在言語中表現自己的不滿。懂得用理性,用公正平和的態度對待極端和不公正。②受人之侮,不動於色所謂受人之侮,不動於色就是說當我們受到別人的侮辱時,表情上並不表現出憤怒的情緒。
  • 管好自己嘴巴,少說這三句話(經典)
    文丨夢禾(富書專欄作者) 一個真正成熟的人,懂得什麼話跟別人講,什麼話跟自己講,什麼話該講、什麼話不該講。 不說是非的話 有句話說的好:耳朵生來不是為了偷聽別人的是非,嘴巴生來也不是為了議論別人的長短。
  • 風險投資人如何看待潮流文化?
    文 | BAI資本近年來,國內的潮流品牌逐漸迎來熱潮。伴隨著《中國有嘻哈》《中國新說唱》等綜藝節目的熱播,潮流品牌及其背後的潮流文化,正從默默無聞的小眾市場走向主流。伴隨著文化自信的提升與中國經濟的崛起,源生於中國本土的國潮也在傳統外國大牌的包圍中脫穎而出,形成了某種全新文化現象。潮流文化是何時進入中國的?
  • 複利的謊言(深度好文)
    別說連續十年每年回報達26%,就連年化10%,也沒多少人做到。有人根據wind數據分析,全市場只有33位基金經理,連續十年做到年化收益率超過10%。那麼私募高手們呢?他尤其嘲諷了金融業的高管們拿別人的錢冒險賺自己的大錢。該書譯者這樣寫道:在權利和責任不匹配和非對稱的委託代理機制下,代理人只會考慮如何儘可能地延長遊戲的時間,以便自己能夠獲得更多的業績提成,而不會考慮委託人的總體回報水平。
  • 音頻鑑黃是如何做到的?深度解析音頻檢測背後的技術
    但這一市場火爆的背後也一直暴露了一些問題,低俗內容屢見不鮮。顯然,要解決這一問題就必須要有比人工鑑黃效率更高的手段,用人工智慧技術來鑑黃就是現在直播平臺通用的手段。 雖然不少企業都把目光聚焦在視頻鑑黃上,但音頻審核也是人工智慧鑑黃技術的一部分,二者缺一不可。那在大家熟悉的視頻鑑黃之外,音頻檢測究竟能解決哪些問題?這一技術是如何進行鑑黃的呢? 嘉賓介紹
  • 把這三個「拙笨」「守緊」了,你就出頭了(深度好文)
    在他的眼裡,除了自己而容不下別人。而別人那些不閃光的地方,他們尤其當著笑料來看待。殊不知,笑人如笑己!才笑罷別人,笑話就轉落到自己的身上。被他們笑話的那些人,因為把那些「拙笨」守緊了,反而出人頭地,熬了出來。死心眼。有些人天生眼皮就不活,因此在做某些事情的時候,顯得有些兒拙笨。那些聰明的人在生活中,常常不讓這些人進入他們的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