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俞書宏院士:高質高產的「秘訣」是什麼—新聞—科學網
初中時,在數學老師的影響下,俞書宏愛上了數學。那時,他每周背著母親準備的鹹菜,步行去幾公裡外的中學上學,幸運的話能搭上一輛拖拉機的順風車。 高考時,陰差陽錯,俞書宏因為化學成績最好進入了合肥工業大學化工系。回想起來,他說:「學化學一點不後悔,能做跟國計民生關係密切的研究。」 碩士畢業後,俞書宏分配到一家事業單位從事科技情報工作。
-
太原理工大學黨委書記鄭強會見中國科學院院士俞書宏
11月30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俞書宏在山西省工信廳副廳長喬麗剛的陪同下來到太原理工大學迎西校區指導工作。太原理工大學黨委書記鄭強會見了俞書宏院士一行。太原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李晉平、副校長張獻明及化學化工學院負責人參加了會見。
-
中國院士 | 俞書宏:「歸零」再出發,在無機化學路上創新超越
無機化學,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俞書宏科研生涯的關鍵詞。近年來,俞書宏研發了人工仿生合成珍珠母、人工木材等多級結構材料的合成方法,闡釋了其生長機理,發現了無機仿生材料跨尺度合成的新途徑,推動我國相關技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
【新華日報】俞書宏:堅持做「0到1」的原創性研究
日前,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俞書宏接受新華網採訪,對青年科研工作者提出了自己的殷切期望。俞書宏長期從事無機合成化學研究。近年來,他建立了人工仿生合成珍珠母、人工木材等多級結構材料的合成方法,闡釋了其生長機理,發現了無機仿生材料跨尺度合成的新途徑,在無機化學領域取得突出成就。仿生材料指模仿生物的各種特點或特性而開發的材料。
-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中國科學院院士俞書宏陽泉行側記
12月2日上午,頂著嚴寒,冒著風雪,陽泉迎來了一位跨越山水而來的尊貴而特殊的客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教授、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納米材料與化學研究部主任、中國科學院強磁場科學中心副主任俞書宏。正所謂「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
-
中國科學院院士俞書宏:堅持原創性研究 積極推動科研成果轉化和應用
在全國科技工作者日來臨之際,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俞書宏接受新華網採訪,對青年科研工作者提出了自己的殷切期望。俞書宏介紹,自然就像是一個先進的「合成工廠」,不斷製造出具有各種奇異功能的生物材料或生物體,通過對這些生物材料的結構和性能研究,能為人們在微尺度上的仿生材料設計開闢新的途徑。 俞書宏表示,人類對生物礦物的研究已逾百年,主要研究對象包括貝殼、骨骼、牙齒、磁小體、硅藻等,研究內容包括礦化生長機理和生物礦物微觀結構等。
-
俞書宏新任Materials Chemistry Frontiers主編
經中國化學會和英國皇家化學會聯合推薦,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院士於12月21日起正式擔任Materials Chemistry Frontiers《材料化學前沿》主編一職。
-
深耕納米功能化,引領後塑料時代——俞書宏院士課題組2020年研究...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院士長期從事無機材料的仿生合成與功能化的研究。課題組已在仿生材料方面取得系列進展,包括開發了系列無機納米材料的仿生合成、自組裝技術及模擬生物礦化方法,並基於這些技術方法成功地仿生合成了多種神奇的宏觀尺度輕質高強新材料。
-
中國科大俞書宏院士團隊研製出有望替代塑料的仿生新材料
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院士團隊使用「定向變形組裝」方法,研製出具有仿生結構的高性能材料,具有比石油基塑料更好的機械與熱性能,有望成為其替代品。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院士團隊運用仿生結構設計理念,發展出一種被稱為「定向變形組裝」的新材料製造方法,將纖維素納米纖維和二氧化鈦包覆的雲母片複合,製備出具有仿生結構的高性能可持續結構材料。
-
俞書宏院士團隊:納米纖維素新型仿生材料問世!性能遠超傳統塑料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院士團隊運用仿生結構設計理念,發展出一種被稱為 「定向變形組裝」 的新材料製造方法,該團隊採用上述方法將纖維素納米纖維和二氧化鈦包覆的雲母片複合,製備出具有仿生結構的高性能可持續結構材料
-
俞書宏院士團隊:納米纖維素新型仿生材料問世!性能遠超傳統塑料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院士團隊運用仿生結構設計理念,發展出一種被稱為 「定向變形組裝」 的新材料製造方法,該團隊採用上述方法將纖維素納米纖維和二氧化鈦包覆的雲母片複合,製備出具有仿生結構的高性能可持續結構材料,具有比石油基塑料更好的機械性能與熱性能,有望成為塑料的替代品。
-
CCS Chemistry | 俞書宏:模板法精確製備石墨烯基複合氣凝膠, 組分...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院士團隊發展了一種普適的蜜胺海綿模板指引水熱法,實現了一系列組分和結構可編程的石墨烯基複合氣凝膠材料。三維石墨烯框架是一種優異的納米材料單元載體,它大的表面積利於納米材料單元的分散,開孔結構和導電網絡還能提升離子和電子的輸運速度,對納米材料尤其是納米能源材料性能的提升作用顯著。
-
中科大俞書宏院士等人合成新型手性無機納米材料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院士團隊與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唐智勇研究員課題組、多倫多大學Edward Sargent教授團隊開展多方合作,在新型手性無機納米材料合成研究中取得突破性進展。研究人員首次通過在一維納米結構單元中定點選擇性複合磁性材料,利用局域磁場調製電偶極矩與磁偶極矩之間的相互作用,成功合成了一類新型手性無機納米材料。
-
中科大俞書宏&高敏銳Angew.Chem. 一次性大批量製備515g高效OER電...
通訊作者:高敏銳、俞書宏通訊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背景陽極析氧反應(OER)是電化學全水解將可再生電能轉化為化學燃料(例如H2)的關鍵步驟。但由於析氧反應緩慢的動力學過程,需要高活性、高穩定性的OER電催化劑以提高電解水反應的速率。
-
俞書宏/高敏銳:非貴金屬合金高效催化鹼性燃料電池陽極反應
▲第一作者:段玉,餘自友,楊麗;通訊作者:俞書宏有鑑於此,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院士團隊和高敏銳教授課題組提出一種「合金」策略,成功設計並研製了一類高活性的Ni基鹼性HOR合金催化劑。通過二元合金的構建,適當減弱Ni位點上的氫吸附,同時引入羥基吸附位點Mo(W),協同促進鹼性氫氧化過程的Volmer速控步。
-
中科大俞書宏&合工大陸楊Nat. Commun.:變天然雲母粉為高性能仿生...
【成果簡介】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教授與合肥工業大學陸楊教授合作,提出了「解組裝-仿生組裝」的製備策略,先利用天然雲母粉為原料通過插層和超聲破碎獲得高質量超薄雲母納米片,然後將其與殼聚糖組裝得到宏觀仿生聚合物雲母膜。
-
《科學.進展》:俞書宏院士重大研究成果,有望代替塑料
近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俞書宏教授課題組報導了一種高性能可持續結構材料,稱為纖維素納米纖維板(CNFP),該材料由生物基CNF,並準備在許多領域替代塑料。
-
俞書宏院士團隊研製出新型仿生手術縫線
近期,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院士團隊基於「藕斷絲連」這一自然現象,深入探究了蓮絲纖維的微觀結構與力學性能,並受此啟發研製出了一種可用於手術縫線的仿蓮絲細菌纖維素水凝膠纖維(圖1)。
-
中科大吳恆安/俞書宏院士/朱銀波ACS Nano:通過溼度界面調控層狀納米纖維素的強韌性
近日,中科大吳恆安教授,俞書宏院士,朱銀波報導了通過多尺度模擬和實驗研究了層次化納米纖維素中溼度介導的界面及相關的變形行為。
-
俞書宏院士團隊:超強韌、透明的納米複合薄膜,可替代塑料!
近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院士團隊基於微生物發酵過程,成功研製了一類超強、超韌、透明的高性能可持續仿貝殼複合薄膜。該薄膜基於可持續的生物材料,採用一種氣溶膠輔助的生物合成法製備。這種新型製備方法完美地結合了納米材料沉積與微生物發酵過程的優勢,成功實現了微生物產物與納米材料的原位複合,大幅提升了該材料的光學和力學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