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翅鳥命終,骨肉盡消散,
唯有心不化,圓明光燦爛。
龍王取為珠,能破千年暗;
轉輪得如意,能救一切難。
如何在人中,日用而不見?」
這是憨山大師所著(六詠偈)中的一首,這是詠頌人的心。
「《西遊記》裡面有個大鵬金翅鳥,是那個嗎?」
「是啊。大鵬金翅鳥藏文叫做『瓊鳥』,漢語叫做『鵬鳥』。又叫做『迦樓羅』,意譯羽毛美麗者。傳說這種鳥翅翮金色,兩翼張開相距336萬裡,常住在須彌山北方的大鐵樹上。以龍為食物,每天要吃一個龍王和五百條小龍。一般鳥是蛋生的,但大鵬鳥有胎生、卵生、溼生、化生四種,有白、黑、紅、黃四種顏色。有些經典裡還分五種顏色,即白、黑、紅、黃、綠,和六種顏色,即白、黑、紅、黃、綠和彩色。大鵬金翅鳥又分五類。
「第一種叫做世間大鵬鳥:即是所謂的金翅鳥。出生就具備飛翔的力量,鐵喙爪,金剛鑽石角,頂上有奕奕放光的寶珠,金眼如同日月般閃爍,鋼鐵一般堅固的嘴如鐵鉤,身上有不同功能的六種翅膀,常住在外海岸邊的樹上,異常兇狠殘暴,當它們死亡時,身上燃起熊熊烈火,不僅將自身所有的血肉骨骼焚為灰燼,還能夠焚燒周圍的一切林園。
「第二種叫做化身大鵬鳥:經典記載世間有天龍八部,給人類和世間帶來一些災難,人類和動物都無法生存,如來佛祖就化身為大鵬金翅鳥的形象降臨人間,用慈悲心降伏天龍八部。因為天龍八部非常兇狠殘暴,很難度化,所以如來佛祖化身的大鵬金翅鳥是忿怒相本尊頂上的大鵬鳥,它是從忿怒主尊自性神變及大悲妙力中自然幻化的。
「第三種叫做事業大鵬鳥:是諸佛菩薩為了救度眾生,圓滿世間和出世間五大事業轉變為五種舉行事業的大鵬鳥。
諸佛菩薩轉化為白大鵬鳥
為了眾生增進福德智慧
諸佛菩薩轉化為綠大鵬鳥
為了眾生增添福德 進入菩薩大行道
諸佛菩薩轉化為紅大鵬鳥
為了眾生消除一切煩惱業及其怨敵惡人
諸佛菩薩轉化為黑大鵬鳥
為了四大事業同時圓滿成就
諸佛菩薩轉化為彩色大鵬鳥
「第四種叫做護法大鵬鳥:身上有熊熊向上的火焰,三隻眼睛圓瞪,頭上有如意寶和水晶角,非常兇猛殘酷,也非常有威力,所以辛饒彌沃佛降伏這些大鵬鳥,封它們為護法神,讓他們保護佛法、擁戴善男善女。從此它們變為護法大鵬金剛鳥。
「第五種呢叫做智慧大鵬鳥:諸佛菩薩為了調伏天龍八部和毒龍毒蛇,轉變成大鵬鳥,安住在大鵬鳥等持中,現大鵬形相而利益眾生。為調伏五大毒龍、降伏五毒的眾生,特別轉變為白、黑、紅、黃、彩色
白大鵬金翅鳥代表普賢光明佛
紅大鵬金翅鳥代表阿彌陀佛
黑大鵬金翅鳥代表辛饒彌沃佛
黃大鵬金翅鳥代表長壽如來佛
彩色大鵬金翅鳥代表金剛本尊佛
「千佛剎土中最為兇戾者莫過於龍類,智慧大鵬鳥之所以能降伏天龍八部和毒龍毒蛇,完全是由於往昔的願力,它於千佛教法中鎮伏天龍八部和龍類,待此賢劫結束時於上方世界中成佛,佛號為頂髻無盡智慧光源如來。
「那麼多的大鵬金翅鳥都吃龍,哪有那麼多的龍啊?」
「龍王也非常擔憂:『這樣下去我們的龍子龍孫一天比一天少,就要斷種了!』龍王非常恐慌,各處去求救,可是竟然沒有任何的鬼神有大鵬金翅鳥這麼大的力量。有一天,龍王突然想起來:釋迦牟尼佛是最慈悲的,我去請佛來幫助我。於是,龍王就來到釋迦牟尼佛的法會求佛救牠:世尊啊!您是最慈悲的!現在我們龍的眷屬,都被大鵬金翅鳥吃得快沒了,我們龍種就要斷絕了!請佛慈悲來救一救我們龍種……釋迦牟尼佛對龍王說:你們如果能受持八關齋戒,大鵬金翅鳥就不能吃你們了。
於是龍王回龍宮,率領著龍子龍孫來到佛所,受八關齋戒。受戒之後,佛賜給龍王一件舊袈裟,說:你拿回去之後,把這件袈裟拆了,分給你的龍子龍孫,每一條龍分一縷袈裟線,系在龍角上,這樣大鵬金翅鳥就不能吃你們了。龍王回去後,就照這方法去做。果然從此之後,大鵬金翅鳥即使把海水搧幹,露出海底,也看不見龍在什麼地方,找不著龍了。龍王生大歡喜心,就皈依佛,作為佛教的護法——天龍八部之一的『龍』。
一、不殺生
二、不偷盜
三、不淫
四、不妄語
五、不飲酒
六、離花香瓔珞香油塗身
七、離高勝床上坐及作伎樂故往觀聽
八、離非時食
「八關齋戒是修行功德力量非常大的一種戒法。」
「師父,大鵬金翅鳥吃不到龍了,不也得餓死啊?」
「還沒講完呢,接著聽。佛為龍授戒後,龍種就得以生存。大鵬金翅鳥也有神通,當牠搧幹了海水,看見佛的袈裟在那兒,就知道這是佛現神通來幫龍;佛不讓牠吃龍,牠就找佛理論去:世尊!您救龍,也要救救我們大鵬金翅鳥啊!佛就問:沒有人吃你,你為什麼來求救命呢?大鵬金翅鳥論理道:世尊啊!我們沒龍吃,就會餓死,也要斷種了。佛就對大鵬金翅鳥開示:在我的法裡要戒殺放生,你吃龍是殺生。殺生,冤業就越結越深,今生你吃牠,來生牠吃你,互相結怨,冤業不能了。你不要吃龍了,就吃齋吧!今天你們若皈依佛、法、僧三寶,受持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那麼我會吩咐我的弟子,在每逢上供(僧眾午齋前,供佛的儀式)的時候,送一份齋飯給你們吃,你們自然就可以吃飽了。你們以後不要殺生,不要再吃龍了,就吃齋念佛吧!
「於是,大鵬金翅鳥也皈依三寶、受五戒,以後也就吃齋,不吃龍了,並且成為佛教的護法,也就是天龍八部之一的『迦樓羅』。所以現在佛教寺廟,出家人每次上供的時候,就拿出一點米飯到外邊施食,送飯給大鵬金翅鳥吃,
大鵬金翅鳥
曠野鬼神眾
羅剎鬼子母
甘露悉充滿
「這就是送供給大鵬金翅鳥。如果你開了五眼,當這個食一送出去,就會看見大鵬金翅鳥來把這米飯吃了,所以牠不需要吃龍,也餓不死的。因為佛的弟子受了佛的囑咐,所以到任何地方,吃飯前都應該送一份供養給大鵬金翅鳥。」
如果你開了五眼,當這個食一送出去,就會看見大鵬金翅鳥來把這米飯吃了,所以牠不需要吃龍,也餓不死的。因為佛的弟子受了佛的囑咐,所以到任何地方,吃飯前都應該送一份供養給大鵬金翅鳥。
我們送出的飯,常常有人看見大鵬金翅鳥來吃──有人看見金翅鳥像鴿子那麼大,也有的人看見金翅鳥像火雞那麼大,還有的人看見金翅鳥像鵝那麼大,有一個人竟然看見金翅鳥就像十幾層樓房那麼大,可是他也不知道那是個什麼。為什麼所看見的,有大小不同呢?因為你心量大就見得大,心量小就見得小,一切一切都是唯心所現。
明朝憨山大師在《六詠偈》上說:
如何在人中,日用而不見。
「金翅鳥命終」,大鵬金翅鳥命終的時候,「骨肉盡消散」,骨頭、肉都沒有了。「唯有心不壞」,唯有心火燒不化;這顆心「圓明光燦爛」,圓而又圓,圓陀陀;光灼灼,光而又光,光裡邊又放光,非常燦爛,就好像看見太陽,睜不開眼睛。
「龍王得為珠」,龍王得到這心,就是龍王的龍珠;這顆寶珠「能破千年暗」,什麼黑暗它都能照化了。「轉輪得如意」,轉輪聖王要是得到這心,就成為一顆如意珠。怎麼叫如意呢?譬如他想:「我要騎一匹快馬!」這珠裡就跑出一匹馬來;「我要坐一輛飛車!」這珠裡就變成一輛飛車;「我要一個美女!」這珠裡就現出一個非常美貌的女人。轉輪聖王不用說:「來一個女人!」這女人就出來了,這叫女寶。若不要了呢?又回去了,變成如意寶珠了。所以轉輪聖王要是得到這如意寶珠,什麼難都能救,這叫「能救一切難」。
「如何在人中,日用而不見」,我們人人都有這一顆如意寶珠,不過就是不會用,不會念這個咒。我們一天當中,說話、吃飯、穿衣服、走路都是這如意珠的作用;可是我們看不見,就因為我們迷得太深了,所以找不著這如意寶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