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大學中醫藥專家為防疫提供科學建議

2021-01-09 騰訊網

新型冠狀病毒持續肆虐,相關信息不斷湧現,準確程度不一。為讓社會對疫症有更充分的科學認識,澳門大學中華醫藥研究院三名專家分別從免疫學、病毒學和中醫學角度,剖析新型冠狀病毒的防疫方法。

疫症當前,如何提高抗病免疫力?澳門大學中華醫藥研究院副院長、免疫學專家陳新教授表示,

免疫力對抵抗傳染病有決定性作用。目前新型冠狀病毒持續蔓延,大眾更應努力在日常生活提高免疫力。

堅持規律、適量的運動。每天運動30至45分鐘,可以增加一些免疫活性細胞的數量和功能,也會令大腦釋放一些令人感到愉悅的神經遞質,間接提高免疫力。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人士,如果血氧含量低、心肺功能不夠強大,預後能力會較差,因此我們應該平日透過運動,增加血液含氧量和心肺功能。

均衡飲食。蛋白質是構建抗體的材料,應該三餐都攝入。主食方面,他建議,選取全谷和雜糧,補充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促進免疫力。新鮮蔬果也有大量促進免疫功能的活性物質,每餐都不可缺少。維生素D3等一些營養品對提升免疫功能也有一定作用。

睡眠充足。缺乏睡眠會令我們對病毒的抵抗力顯著下降,因此建議每天睡7到8小時,儘量早睡早起、定時作息。

新型冠狀病毒如何傳播?可以怎樣預防?澳門大學中華醫藥研究院、病毒學專家王穎教授解釋,

出門應帶口罩新型冠狀病毒有兩個已知的主要傳播途徑:呼吸道飛沫傳播(咳嗽、打噴嚏)和接觸傳播(用接觸過病毒的手挖鼻孔、揉眼睛等),不排除還有其他傳播途徑。雖然口罩不能攔截病毒的微小顆粒,但能吸附運送病毒的小水珠,達到過濾效果,因此大家出門應帶口罩。一般外科口罩已經足夠,毋須使用N95口罩。

人們應從自身做起:勤洗手、不接觸野生動物、正確佩戴口罩、減少聚會和人群聚集,從而減少病毒暴露機會,如有疑似症狀,必須儘快求醫和隔離。

2002-03年在廣州親歷「非典」救治過程的澳門大學中華醫藥研究院、中醫內科學專家趙永華教授認為,

根據口味和體質進行針對性的調養粵港澳乃「嶺南多溼之地」,從中醫理論來看,潮溼的氣候對平日消化功能較弱(尤其是稍食油膩、寒涼食品就噁心、腹瀉的人)影響較大,即「外溼引動內溼」。新型冠狀病毒病變的早期表現包括低熱、乾咳,伴有消化道症狀,近期亦發現部分患者的糞便有病毒核酸,可見該病與肺和胃腸道的關係較為密切。在氣候「多溼」的嶺南地區,大家可食蘿蔔、芹菜等纖維素較高的蔬菜,調整腸道微生態環境,同時煲一些健脾祛溼的湯水,根據口味和體質進行針對性的調養。乏力、精神不振,可加北芪、炒白朮;舌苔白膩邊有齒痕、時有噁心,可加陳皮、砂仁、生薑片;大便時有不成型,可加黨參、淮山藥。

另外,他建議人們可自制香囊,在乾淨紗布或綢布袋內裝入適量廣藿香、佩蘭、肉桂、艾葉、石菖蒲和白芷等中藥,佩戴身上或在家中放置,既可醒神防疫,又能舒緩心情,營造健康家居。

(來源:澳門大學)

相關焦點

  • 省中醫藥科學院牽手澳門大學重點實驗室 建川產地道藥材標準研究平臺
    11月10日上午,四川代表團前往澳門大學考察,實地了解澳門大學教學科研、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中醫藥產業化等方面做法和成效。本版攝影 本報記者 肖雨楊11月9日,「川港澳合作周·走進澳門」經貿合作論壇在澳門舉行,論壇外設立的蜀繡展示吸引嘉賓們目光。
  • 全球專家學者齊聚澳門 共促國際環境危機治理合作
    開幕典禮於今(19)日上午舉行,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中聯辦副主任姚堅、外交公署署理特派員王冬,經濟財政範疇代表、貿促局主席劉偉明,國務院應急管理專家組長、國家減災委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閃淳昌,暨南大學副校長張榮華、中聯辦經濟部副部長級助理張建華、旅遊局局長文綺華、環境保護局局長譚偉文、新聞局研究及推廣廳廳長林佩貞、全國人大代表團團長劉藝良,行政會委員楊道匡、馬志毅
  • 澳門科技大學 學歷被教育部認可為海外留學畢業
    澳門科技大學建校於2000年,是目前澳門規模最大的綜合型大學,自2011年起連續6年位列 「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百強,2016年躋身第32名。大學現有多個重點研究院所及中心,包括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國家教育部批准的重點研究夥伴基地、澳門首個諾貝爾獎得主研究室等;並擁有澳門面積最大的教學廚房、實習餐廳——季節餐廳、大學臨床帶教基地——科大醫院。
  • 澳門大學科研發展突飛猛進
    人民網澳門12月25日電(記者毛磊)澳門大學在國家和澳門特區政府過去20年的大力支持下,科研發展突飛猛進,一日千裡,目前已有六大學科領域進入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全球前1%:工程學、化學、藥理學與毒理學、計算機科學、臨床醫學及社會科學總論。
  • 2020中醫藥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座談會在京召開
    中華中醫藥學會於2020年7月4日在京組織召開2020中醫藥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專家座談會。中國科協學會學術部劉興平部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司陳榕虎副司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韓立煒處長等領導和專家出席會議,中華中醫藥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國辰主持會議。會上,專家主要針對韓立煒教授提出的「調節人體免疫功能的中醫藥機制是什麼?」
  • 2020年澳門科技大學本科招生簡章發布
    澳門科技大學(英語:Maca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簡稱澳科大、MUST)建校於2000年,是澳門本地規模最大的綜合型大學,為國際大學協會、亞太大學聯合會、中國高校行星科學聯盟、粵港澳空間科學與技術聯盟 、粵港澳海洋科技創新聯盟、粵港澳大灣區物流與供應鏈創新聯盟
  • 河南大學中醫藥研究院第一屆學術委員會2020年會議暨中醫藥傳承與...
    今年疫情期間,開封在全省率先成立中醫防治專家組,發布中醫藥預防方案,率先實現中西醫專家聯合會診、巡診,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100%服用中藥湯劑,取得良好成效,受到上級充分肯定。高建軍指出,2019年11月市政府與河南大學籤署了共建河南大學中醫院合作協議,依託「雙一流」高校河南大學與開封市中醫院相關研究團隊,共同建設河南大學中醫藥研究院。
  • 「科學與藝術」曾凡一獨唱音樂會在澳門科技大學舉
    2020年12月1日晚8點,祝賀澳門特別行政區回歸21周年、澳門科技大學成立20周年——「科學與藝術」曾凡一獨唱音樂會在澳門科技大學R座綜藝廳隆重舉行。2020年是澳門特別行政區回歸21周年,又是澳門科技大學成立20周年。作為澳門科技大學校慶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次音樂會以「科學與藝術」為主題為澳門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科技大學獻禮。
  • 澳門科技大學月球與行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張可可專訪:澳門...
    這顆被稱為「澳門星」的衛星,日前被正式定名為「澳科一號衛星」。...這顆被稱為「澳門星」的衛星,日前被正式定名為「澳科一號衛星」。它是澳門首顆科學與技術試驗衛星,由澳門科技大學聯合內地與國外科學家、工程師團隊共同研發。同時,它也是全世界首顆低傾角、低軌道地磁測量衛星。澳門回歸祖國二十周年之際,「澳科一號衛星」的研發團隊首席科學家、澳門科技大學月球與行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張可可教授接受了金羊網記者的獨家專訪,向記者講述了這顆衛星背後的故事。
  •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眼科專家王贊春掛號
    青光眼是一種常見的不良症狀,危害性也是非常巨大的,給患者的身體健康帶來了極大的傷害,所以建議患者有必要及早處理。那麼,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眼科專家王贊春掛號怎麼掛?一、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眼科專家王贊春掛號1、排隊掛號傳統的掛號方法就是早起,到醫院的掛號窗口等候排隊掛號。
  • 上海中醫藥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網,上海中醫藥大學考研信息網,上海...
    學校有教職員工1300餘人,擁有4名兩院院士,2名國醫大師,2名全國名中醫,69名上海市名中醫,700多名高級專家和教授,為國家培養和輸送了各級各類中醫藥專門人才,全日制在校學生近8000人,校友遍布60多個國家和地區。
  • 5月7日 長春中醫藥大學拉開了我省高校復學帷幕
    吉林省教育廳、長春市及淨月區等屬地管理部門先後到長春中醫藥大學調研、檢查,確定學校具備開學條件後,5月7日,長春中醫藥大學迎來了新學期返校的第一批387位學生,同時拉開了我省高校復學的帷幕  24小時為學生提供預防代茶飲  為迎接學生返校,長春中醫藥大學在學校黨委的科學施策和統籌安排下,提前著手,精心準備,校園內設立了包括63個房間的隔離區,房間裡配齊相應生活用品及防疫用品,儲備了18萬隻口罩、13000餘支體溫計,以及84消毒液、酒精、鞋套、一性手套、洗手液等充足的物資,可以滿足全校學生返校後的防疫需求。
  • 澳門特區明確劃定海岸線 為城市發展提供科學依據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劉麗斌):澳門特別行政區地圖繪製暨地籍局16日發布消息稱,為促進澳門特區海域的有效管理,配合《海域管理綱要法》的實施,已通過行政長官批示,公布《澳門特別行政區海岸線圖》,明確劃定澳門特區海岸線。
  • 吸血昆蟲供血器應用於長春中醫藥大學
    長春中醫藥大學始建於1958年,是吉林省省屬重點大學。學校以中醫藥學科為主,醫、工、管、法、文等學科協調發展,具有鮮明辦學特色和良好社會聲譽,是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高校。  學校佔地面積57.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9.5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2.80億元。
  • 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山東中醫藥大學與山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籤署...
    桂敦山、武繼彪致辭並為「山東中醫藥大學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揭牌。史國生、高樹中為「山東中醫藥大學藥學院教學科研基地」揭牌。史國生、李可建代表雙方籤署合作協議。王振國主持籤約儀式。  桂敦山在致辭中指出,中醫藥作為獨特的衛生資源,潛力巨大的經濟資源,具有原創優勢的科技資源,優秀的文化資源和重要的生態資源,在加快推進新發展格局中具有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 中醫藥在模里西斯實力圈粉 上海專家在中國—模里西斯中醫藥中心成...
    圖說:環境優美、中醫特色鮮明的的中醫藥中心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去年,作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際合作項目,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在大學的牽手下,於被譽為「印度洋門戶的一把鑰匙」的模里西斯首都路易港,與模里西斯城市醫療集團City
  • 北京中醫藥發展基金會醫學專家委員會「硒與健康專家研討會」召開
    2019年5月10日,由北京中醫藥發展基金會主辦醫學專家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暨硒與健康專家研討會在京拉開帷幕。國醫大師金世元、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教授賴聲漢、北京同濟醫院院長吳大真、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主任何計國、首都保健營養美食學會秘書長常明等參加會議,會議由北京中醫藥發展基金會羅蘇東會長主持。
  • 山東赴英聯合工作組為留學生講解防疫知識,給大家打了一劑強心針
    聯合工作組專家成員、山東省立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蔣進皎,曾經參與救治新冠肺炎重症病人,對於留學生們關心的新冠肺炎的救治問題,她說,「病毒沒有那麼可怕,我周圍參加新冠肺炎病人救治的醫護人員沒有一例感染。只要科學防護在哪兒都一樣,正確的認識和防控很重要。」這一番話給留學生們很大的鼓舞。「王者吃雞追網劇,學習鍛鍊寫日記。」
  • 澳門大學2個中藥研發項目奪日內瓦國際發明金獎
    中新網7月9日電 據澳門特區政府網站消息,日前,澳門大學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團隊自主研發的「創新中藥系列產品」以及「基於微流控技術的斑馬魚篩選系統」,分別亮相第47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並從全球近1000項創新發明脫穎而出,雙雙獲頒「發明金獎」。其中,澳大創新中藥系列更成為澳門首個獲此殊榮的「現代中藥」創新產品。
  • 陝西中醫藥大學舉辦預防愛滋病宣傳活動
    陝西中醫藥大學舉辦預防愛滋病宣傳活動 2020-12-02 21: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